浅谈地方戏的传承创新问题
2023-09-22武衍君
武衍君
传统戏曲历史已有千年之久,作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之一的中国戏曲,至今还活跃在舞台上,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在我国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56 个民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方言乡音的不同,唱腔曲调的不同,民风民俗的不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剧种。随着时代的日益更新,地方戏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既保持其传统的艺术形式又能反映现代生活,这是需要不断探究的。
一、地方戏的发展现状
由于外来文化的大量引进,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中国传统文化在不断地被外界文化所冲击,戏曲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样化的娱乐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戏曲的发展空间。下文以晋剧为例来分析地方戏的现状及可行性方法。
(一)受众小,传播度不够广
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想得到长远发展,最基本的是要做到让大部分人接受、了解并喜欢。就像现在的电视、电影一样,发展的速度极快,加之现在的多媒体网络覆盖面广,像电视电影这类影视艺术,因其传播渠道十分广泛,已经逐渐成为了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反观晋剧,虽然晋剧目前的传播方式涵盖了网络视频、电视、现场表演等,但戏曲艺术仍旧是舞台艺术,必须在舞台上呈现才能体现它独有的艺术价值,所以,它的传播方式还是相对狭隘。
(二)经典剧目的演绎有些陈旧
地方剧种的经典剧目大多是传统历史剧,剧团往往会复排类似传统经典剧目。“以目前山西省晋剧院为例,其中表演多以传统的《打金枝》《卧虎令》《空城计》等剧目为主;而现代戏所占的比重普遍不超过10%,甚至在少数民营剧团中完全没有排演现代戏。”①经典剧目的艺术价值我们不能否认,但在时代发展的高压下,老套的经典剧目演绎就略显陈旧,结合当下热度话题的剧目排演也是凤毛麟角。所以对于陈旧的经典剧目,它的艺术价值要大于观众的接受价值。对于经典剧目的创新也是大势所趋。
二、地方戏的传承创新之路
地方戏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无疑就是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如何传承与创新地方戏,我认为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着眼于地方戏本身
戏曲艺术,无论是京剧、昆曲还是地方戏,要让观众爱看这些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首先要做到剧目表达的思想内容与观众审美期待一致,或是超出观众的审美期待,有共鸣才会产生喜爱。在表演上,要把地方戏曲唱腔和表演形式的特色发挥出来,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创新,将一些现代元素在不打破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融合于戏曲中,以便吸引更多的观众。比如晋剧经典剧目《打金枝》,我们可以在保留其原有的唱腔、曲调之下,改变其故事的结构,可以尝试改变经典剧目的故事内容,让整个故事与时代接轨,可以谈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等等,使其成为一个创新点,来吸引当代人的关注。
(二)依靠国家政策对地方戏的支持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正是国家在政策上支持戏曲事业的重大举措。政策的支持,为戏剧工作者创造了大有作为的发展空间,为戏剧工作者指明了传承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广大戏剧工作者应充满文化自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说的:“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戏曲之美正是中华艺术之美的典型代表,当代戏曲工作者不仅要善于传承好戏曲传统,而且要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戏曲作品,去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国家的政策支持给予了戏曲工作者信心和勇气,在好的政策下,我们就必须有好的作为,为戏曲事业的繁荣而更加努力。
(三)人才培养是关键
戏曲人才的培养是戏曲发展的重要源头。从以前的戏班子学戏到现在发展为完全课堂化的教育模式,戏曲教育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变化。戏曲作为综合性的艺术,综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音乐、舞台表演、美术等诸多方面,所以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很多成分,都可以借助于戏曲教育的方式而得以实现,但戏曲教育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从整体看来,戏曲教育的现状并不容乐观。首先,戏曲专业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体系中所占的分量极少。长期以来,中国的学校教育体系,大多是引入和模仿苏联与欧美的教育体制,其科目设置与教学内容趋于西化。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化进入校园,人们往往更偏向于社会公认的文化经典的学习与诵读,如《论语》《道德经》或者是唐诗宋词,或者是传统文化中常见的部分,如《弟子规》等蒙学教材。”②这与社会长期形成的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有关。此外,戏曲教育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除了少数有戏曲教育传统或以戏曲教育为特色的学校外,一般学校的戏曲教育几乎是空白。即便有少数学校有戏曲教育,但多以京剧为主,地方剧种相对被忽视。因此,从戏曲教育的现状看来,戏曲教育基本上处于学校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边缘。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通过戏曲培养青年成长。
(四)满足受众期待
所谓满足受众期待,是我们要用好的剧目或是演员精彩的表演来满足观众期待,得到认同感,从而将已经离开的观众请回来,并且培养更多的青年观众。进入21 世纪之后,我们的生活节奏陡然加快,年轻人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国外大片、音乐剧,深受欧美、日韩文化的影响,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戏曲艺术反而疏远、陌生了。戏曲的未来还是在年轻人身上,老艺术家终究是要离开舞台的。戏曲观众是需要培养的,这是由于戏曲艺术形式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戏曲是一种综合性艺术,戏曲观众更需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和审美积累,它不同于比较休闲生活化的影视类作品。戏曲进校园的政策是很重要的措施,能引导青年人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深刻感悟中华戏曲的艺术魅力。所以归根结底,我们要将优秀的传统戏曲展示给当下年轻人欣赏,这种古韵之美是在传承中来体现的。
三、结束语
作为戏曲教育传承者,我们有责任让中国优秀的传统地方戏曲传承下来,让它活跃在舞台之上。当下,人们不断提出改革戏曲、创新戏曲的口号,但有时不免忽略了经典优秀剧目的意义所在。21 世纪是一个追求创新的世纪,但是对于古老艺术,我们更重要的是去传承。我们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古老戏曲变得更加有韵味,才是我们应该展示给青年人的。创新的意义并不是推翻旧的,我们要在扎实继承的基础上谈创新,打好基础,才会让戏曲事业走向又一次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