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地方戏的传承创新问题

2023-09-22武衍君

戏友 2023年2期
关键词:剧目戏曲中华

武衍君

传统戏曲历史已有千年之久,作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之一的中国戏曲,至今还活跃在舞台上,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在我国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56 个民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方言乡音的不同,唱腔曲调的不同,民风民俗的不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剧种。随着时代的日益更新,地方戏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既保持其传统的艺术形式又能反映现代生活,这是需要不断探究的。

一、地方戏的发展现状

由于外来文化的大量引进,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中国传统文化在不断地被外界文化所冲击,戏曲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样化的娱乐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戏曲的发展空间。下文以晋剧为例来分析地方戏的现状及可行性方法。

(一)受众小,传播度不够广

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想得到长远发展,最基本的是要做到让大部分人接受、了解并喜欢。就像现在的电视、电影一样,发展的速度极快,加之现在的多媒体网络覆盖面广,像电视电影这类影视艺术,因其传播渠道十分广泛,已经逐渐成为了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反观晋剧,虽然晋剧目前的传播方式涵盖了网络视频、电视、现场表演等,但戏曲艺术仍旧是舞台艺术,必须在舞台上呈现才能体现它独有的艺术价值,所以,它的传播方式还是相对狭隘。

(二)经典剧目的演绎有些陈旧

地方剧种的经典剧目大多是传统历史剧,剧团往往会复排类似传统经典剧目。“以目前山西省晋剧院为例,其中表演多以传统的《打金枝》《卧虎令》《空城计》等剧目为主;而现代戏所占的比重普遍不超过10%,甚至在少数民营剧团中完全没有排演现代戏。”①经典剧目的艺术价值我们不能否认,但在时代发展的高压下,老套的经典剧目演绎就略显陈旧,结合当下热度话题的剧目排演也是凤毛麟角。所以对于陈旧的经典剧目,它的艺术价值要大于观众的接受价值。对于经典剧目的创新也是大势所趋。

二、地方戏的传承创新之路

地方戏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无疑就是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如何传承与创新地方戏,我认为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着眼于地方戏本身

戏曲艺术,无论是京剧、昆曲还是地方戏,要让观众爱看这些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首先要做到剧目表达的思想内容与观众审美期待一致,或是超出观众的审美期待,有共鸣才会产生喜爱。在表演上,要把地方戏曲唱腔和表演形式的特色发挥出来,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创新,将一些现代元素在不打破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融合于戏曲中,以便吸引更多的观众。比如晋剧经典剧目《打金枝》,我们可以在保留其原有的唱腔、曲调之下,改变其故事的结构,可以尝试改变经典剧目的故事内容,让整个故事与时代接轨,可以谈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等等,使其成为一个创新点,来吸引当代人的关注。

(二)依靠国家政策对地方戏的支持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正是国家在政策上支持戏曲事业的重大举措。政策的支持,为戏剧工作者创造了大有作为的发展空间,为戏剧工作者指明了传承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广大戏剧工作者应充满文化自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说的:“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戏曲之美正是中华艺术之美的典型代表,当代戏曲工作者不仅要善于传承好戏曲传统,而且要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戏曲作品,去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国家的政策支持给予了戏曲工作者信心和勇气,在好的政策下,我们就必须有好的作为,为戏曲事业的繁荣而更加努力。

(三)人才培养是关键

戏曲人才的培养是戏曲发展的重要源头。从以前的戏班子学戏到现在发展为完全课堂化的教育模式,戏曲教育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变化。戏曲作为综合性的艺术,综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音乐、舞台表演、美术等诸多方面,所以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很多成分,都可以借助于戏曲教育的方式而得以实现,但戏曲教育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从整体看来,戏曲教育的现状并不容乐观。首先,戏曲专业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体系中所占的分量极少。长期以来,中国的学校教育体系,大多是引入和模仿苏联与欧美的教育体制,其科目设置与教学内容趋于西化。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化进入校园,人们往往更偏向于社会公认的文化经典的学习与诵读,如《论语》《道德经》或者是唐诗宋词,或者是传统文化中常见的部分,如《弟子规》等蒙学教材。”②这与社会长期形成的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有关。此外,戏曲教育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除了少数有戏曲教育传统或以戏曲教育为特色的学校外,一般学校的戏曲教育几乎是空白。即便有少数学校有戏曲教育,但多以京剧为主,地方剧种相对被忽视。因此,从戏曲教育的现状看来,戏曲教育基本上处于学校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边缘。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通过戏曲培养青年成长。

(四)满足受众期待

所谓满足受众期待,是我们要用好的剧目或是演员精彩的表演来满足观众期待,得到认同感,从而将已经离开的观众请回来,并且培养更多的青年观众。进入21 世纪之后,我们的生活节奏陡然加快,年轻人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国外大片、音乐剧,深受欧美、日韩文化的影响,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戏曲艺术反而疏远、陌生了。戏曲的未来还是在年轻人身上,老艺术家终究是要离开舞台的。戏曲观众是需要培养的,这是由于戏曲艺术形式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戏曲是一种综合性艺术,戏曲观众更需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和审美积累,它不同于比较休闲生活化的影视类作品。戏曲进校园的政策是很重要的措施,能引导青年人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深刻感悟中华戏曲的艺术魅力。所以归根结底,我们要将优秀的传统戏曲展示给当下年轻人欣赏,这种古韵之美是在传承中来体现的。

三、结束语

作为戏曲教育传承者,我们有责任让中国优秀的传统地方戏曲传承下来,让它活跃在舞台之上。当下,人们不断提出改革戏曲、创新戏曲的口号,但有时不免忽略了经典优秀剧目的意义所在。21 世纪是一个追求创新的世纪,但是对于古老艺术,我们更重要的是去传承。我们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古老戏曲变得更加有韵味,才是我们应该展示给青年人的。创新的意义并不是推翻旧的,我们要在扎实继承的基础上谈创新,打好基础,才会让戏曲事业走向又一次的繁荣。

猜你喜欢

剧目戏曲中华
舞台剧目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优秀剧目进校园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