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美学知识应用于钢琴表演的实践

2023-09-22杨瑛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艺术品鉴 2023年12期
关键词:钢琴演奏演奏者艺术作品

杨瑛(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在音乐表演创作中,一直以来,钢琴表演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作为演奏者,能够利用演奏,完美呈现钢琴音乐作品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音乐美学,还有精神内涵等。现如今,在钢琴表演中必须要积极尝试着融入一些有关的音乐美学知识。必须要保证在音乐美学的前提下,才能保证演奏者将钢琴作品完美的弹奏出来,让钢琴音乐作品不仅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也有很大的影响力,赢得广大观众的青睐以及认可。因此,当前钢琴弹奏者在钢琴表演中必须要认真思考分析的问题是如何对音乐美学知识进行合理应用,这是尤为重要的,不然就很难保证整个钢琴表演是非常成功的,也会影响在场观众的感受。基于此,本文是以音乐美学知识在钢琴表演中应用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音乐美学的精神内容、音乐美学知识在钢琴表演中应用的重要意义、音乐美学知识在钢琴表演中应用的原则以及音乐美学知识在钢琴表演中应用的实践探索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希望可以为同行人提供参考意见。

对于音乐艺术体系而言,音乐表演是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而且是音乐欣赏和音乐创造二者之间的关键环节。因此,钢琴表演提出钢琴演奏者应该具有较高的音乐审美素养,可以合理运用与作品精神内涵相符的演奏方法将音乐充分表现出来,使钢琴演奏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以及音乐性,将作品的影响力以及感染力都真正彰显出来,也可以充分展现钢琴演奏的活力,向观众呈现优秀的作品。通过在钢琴表演中合理应用音乐美学知识,除了可以使钢琴表演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以及影响力,也必须要真正打动观众,以保证能够演奏出相当不错的钢琴作品。

一、音乐美学的精神内容

就音乐美学来讲,是音乐学与美学的交叉与延伸,也是分析音乐形式表现以及音乐本质的内在规律,而且利用与其有关的内容研究和设定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

在古时候,很多音乐创作者便在创作过程中将很多方面都融入音乐美学思想,比如:音乐特征以及音乐功能等,将音乐美学的思想内容充分体现出来。通过音乐的美学思想,不难发现,音乐具备的很多因素及有关功能都全面展现。

比如:就《溪山琴况》来讲,其充分呈现音乐的意境内容。作为演奏者,能够从多个方面来认真表达音乐的美学思想,比如:音乐的表现形式,还有技术等等,这对将来促进音乐艺术传承和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在演奏过程中指法和音符的彼此结合以及含义和音符的彼此结合,全部是音乐表演阶段的思想融入。因此,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在表演前应该将所要表演的钢琴作品的指法以及背景等清楚明确,必须要充分掌握这些内容,才可以领悟到钢琴作品具备的美感,才可以全面呈现钢琴作品的各方面内容,其中包括曲式结构,还有音符等。演奏者必须要真正认识钢琴作品的创作特色和创作时代背景,才可以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将个人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进而使作品个性化的音乐美学形象得到充分体现,让现场演出有更好的效果。

二、音乐美学知识在钢琴表演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在钢琴表演中应用音乐美学知识,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为钢琴演奏提供指引,正确指导演奏者与乐曲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所以这是每个钢琴演奏者在表演中都需要高度重视的。

(一)可以为钢琴演奏提供指引

很多音乐作品的创作方法都是来自于实际生活,换言之,创曲家往往是结合自己的多个方面来创作作品,其中包括生活背景,还有人生经历等等。因此,在进行钢琴演奏时,作为演奏者,除了要将音符正确弹奏出来,也要将作品的内涵真正彰显出来,进而方便准确阐释日常生活中包含的精神。演奏者应该全面分析和正确认识作品,而且利用将弹奏方法充分了解,以保证弹奏的乐曲既专业又标准。但是就其他的角度来看,如果想要保证钢琴艺术有良好的表达效果,那么演奏者需要准确分析和了解作品的内涵,再与创作者展开精神上的沟通互动。如果要想真正达到该问题,应该对演奏者有相当高的要求。其除了要熟练掌握各项钢琴艺术表演方法,也必须要有很高的美学审美素养,必须要对音乐美学知识进行合理运用,才可以准确分析音乐格调。另外,作为演奏者,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其中包括音乐风格,还有节奏等等,对作曲家的创作想法进行认真分析,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弹奏艺术作品时将自身的艺术修养充分展示出来。

(二)可以正确指导演奏者与乐曲形成情感上的共鸣

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除了要充分利用艺术表演方式,使社会大众认识音乐,也要鼓励其真正与艺术作品相融合。在作品演奏过程中利用音乐美学知识可以使演奏者对自我情感进行有效控制,以促进不同层次艺术活动之间的相互结合,进而保证与乐曲可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只有这样,其弹奏的音乐作品才可以为观众建立逼真的情感气氛,使观众仿佛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音乐作品体会到其包含的情感,尽可能将钢琴艺术具有的魅力充分彰显出来。

三、音乐美学知识在钢琴表演中应用的原则

在钢琴表演中演奏者应用音乐美学知识时,不能过于盲目,应该严格遵循各项原则,其中包括实现情感性与理智性的统一、实现技巧性与表现性的统一、实现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以及保证历史性与现代性的结合等,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得更好的钢琴表演效果,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一)实现情感性与理智性的统一

钢琴演奏以及其他文艺表演活动,都必须要在表演过程中充分展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音乐创作家的创作主动性,另一方面是演奏者的专业形象,通过这些可以判定演奏者是否优秀。就钢琴演奏来讲,人们认识的很多钢琴家,比如:鲁宾斯坦以及李斯特等,他们在弹奏过程中都严格遵循该原则,即将音乐作品情感性与思想理智性进行有机结合。反之,若弹奏者在弹奏音乐作品时投入很多精力,往往并不能充分发挥音乐作品中不同声部相互之间的均衡性,这样其钢琴演奏就不能在每个声部中将优美的音乐旋律全面彰显出来,这就不难发现,事实上,要想保证钢琴演奏是非常专业的,必须要保证实现情感与理智的相统一。

(二)实现技巧性与表现性的统一

为了可以将音乐艺术魅力完全彰显出来,应该灵活运用音乐技巧,但是如果想要从本质上与音乐艺术世界进行结合,不可以只是看重技巧,若仅仅掌握钢琴弹奏技巧,只能称得上是音符的搬卸工而已,并非优秀的弹奏家。这就可以看出,对于钢琴弹奏而言,技巧是重要的载体,然而并非其主要目的。在进行钢琴演奏时,演奏者除了要具有很强的音乐表现能力,也要熟练了解不同的钢琴演奏方式,必须采取适合的方法进行表达,才可以保证钢琴表演是成功的。因此,就概念的角度来讲,实际上,钢琴弹奏表现力是将音乐表演活力进行彰显的重要载体,在表演过程中必须要将演奏者的艺术表现力以及表演技术进行结合,才能保证钢琴演奏者本身的价值得到真正体现。

(三)实现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钢琴表演,简单来讲,是指充分表达且真正重现钢琴音乐作品,在表演过程中应该为音乐艺术作品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就音符的重现来讲,通常是钢琴演奏的真实性内涵表达,然而将新的生命力进行彰显时,该创新性的行为可以将音乐美学中的创造性价值完美折射出来。若表演者不可以正确表达和充分展示有关曲目,就无法将其音乐艺术以及才华充分彰显出来。一般来说,创造性是指钢琴表演过程中演奏者与音乐艺术作品相结合的二次创作,换言之,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应该使钢琴演奏者可以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音乐作品中,充分掌握创作者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感情。同时,也不能只是限制于原有的乐谱,应该利用表演以及弹奏等方式将音乐艺术作品真正表达出来,如此既可以将每个表演者的不同音乐表达风格充分体现,又可以增加钢琴演奏者的创作思路,以此让音乐艺术作品充分更多的活力和新鲜血液。

(四)保证历史性与现代性的结合

必须要引起重视的是,每个时代创作出来的音乐艺术作品都有不一样的时代标记,在比较特殊的历史发展时代下,其形成的艺术产物也有着独特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因此,对于钢琴演奏来说,在弹奏音乐作品时应该对作品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其中包括时代风格,还有历史背景等等,充分认识创作者的整个创作思路和创作想法。比如:对某个音乐作品进行弹奏前,作为钢琴演奏家,应该全面展示艺术作品创作者的各个方面,比如:表达内容,还有思想情感等等,更加要深入分析艺术作品包含的时代特点以及流派风格等等。因此,通过钢琴演奏者充分展示艺术作品,一般来说,观众可以全方位分析和准确阐释音乐艺术作品表演中包含的时代内涵等等。但是从其他的角度来讲,事实上,音乐艺术作品创作跨越多个时代,并非只有一个时代。在弹奏和表演艺术作品时,往往演奏者都要结合自己当时的时代背景,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音乐作品蕴藏的内涵,他们大多数都是从当时的角度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感受。

因此,很多钢琴演奏者对艺术作品进行阐释时,经常将当时的时代精神与音乐美学知识相结合,如此一来,势必直接影响艺术作品的弹奏。但是必须要引起重视的是,恰恰是由于该现象,所以才可以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超时代音乐艺术作品也不断变化,使重视时代精神的那些钢琴表演者可以在艺术表演过程中做到将历史性与现代性进行结合,真正统一。

四、音乐美学知识在钢琴表演中应用的实践探索

对于钢琴演奏者而言,为了可以在钢琴表演中合理运用音乐美学知识,演奏者必须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有效的措施,比如:不断学习更多的音乐理论知识,提高理论认知水平;积累丰富的音乐作品审美经验,提高感性认知;不断加强演奏者的文学意识修养,提高诠释水平;提高演奏者的艺术修养,改变艺术表达模式等。这样一来,可以有效提高钢琴表演效果,也让观看表演的观众更加满意。

(一)不断学习更多的音乐理论知识,提高理论认知水平

从某个角度来看,钢琴演奏过程与朗诵者朗诵散文并没有很大的差异。若朗诵者不能将散文的内涵准确把握,在情感表达中就会模棱两可,如此无论怎样训练或者演绎,都无法保证朗读的作品可以引起听者的情感共鸣。因此,作为钢琴演奏者,在进行演奏时必须要充分掌握音乐艺术作品的基本内涵,不断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使其在乐理上有更加扎实的文化基础,全面分析作品包含的思想情感,而且感受到艺术作品中包含的丰富内涵。因此,必须使音乐专业理论知识更加丰富,实现多元化,这是尤为重要的,其可以使钢琴演奏者充分了解音乐美术知识思想,而且保证显著加强其理性认知能力。当钢琴演奏者可以将音乐作品包含的创作思想正确理解时,就可以在作品分析中准确调控其表达方向。就音乐作品的理性认知来讲,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微观性,另一方面是宏观性。首先,就宏观性来讲,其通常是指音乐美学知识中包含丰富的基础元素,比如:和声伴奏,还有音乐节律等,这些基础元素往往是建立音乐作品曲式结构的有效表达方法,若将曲式结构当作音乐作品的组织结构,其布局以及和声等等必定是音乐艺术作品的灵魂。因此,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在解析音乐作品的内涵时,应该对一些重要内容进行认真分析,比如:和声织体,还有音乐曲式等等。其次,就微观来讲,通常是指站在理性的角度,研究分析音乐艺术作品中的非基础要素,其中包括风格特征,还有音乐专业理论等等,利用合理分析这些内容,可以进一步加深钢琴演奏者对钢琴作品的认识以及理解,也可以使演奏者在各个方面都更高的学习效率,比如:阅谱以及识谱等等,完全记住和充分掌握音乐艺术曲目,在最大限度上将其积极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二)积累丰富的音乐作品审美经验,提高感性认知

通常,在音乐作品钢琴演奏中,如果要想保证弹奏效果既规范又专业,除了要保证钢琴演奏者将大量的乐理知识充分理解,理性认知能力相当强,也要使其可以感性认识音乐作品。换言之,在钢琴演奏者的心里必须要确保音乐类型是相一致的,也就是说,其弹奏的音乐样式必须要与心里的音乐样式保持相同。作为一名钢琴演奏者,如果没有音乐感性认知,往往就不能充分彰显其了解各项钢琴演奏的技巧,而且技术的运用没有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更加会指向模糊。如此人们就不能与演奏者真正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无法获得良好的音乐审美体验。如果要想获得更好的感性认知,演奏者应该合理利用自己以往的与钢琴音乐作品有关的审美实践经验,利用认真赏析每个钢琴音乐作品,体会到各种思想情感,而且将不同风格的钢琴演奏家的人生经历了解,以保证自身感性了解不同类型的钢琴音乐作品,进而获得良好的感悟,也可以将其变成自己的一种表演风格。如此就可以看出,利用积累丰富的音乐审美经验,可以使钢琴演奏者有更高的音乐专业素养,通过对部分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录音或者弹奏表演进行欣赏,让其聆听不同时代、不同风格和不同钢琴演奏家的不同钢琴作品,让其了解更多的知识,使其就算是面对一样类型的音乐作品,也要多次分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个人的音乐审美素养。

比如: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要想可以将某个乐谱准确弹奏出来,必须要将该乐谱的各种演奏版本收集,再认真比较分析,这样一来,可以加强自身的音乐乐感,让其可以对作品有更强的感性认知能力。并且利用认真比较分析各种演奏版本,可以使演奏者更加深入探讨分析音乐艺术作品,加强其鉴赏音乐艺术作品的能力,保证钢琴演奏者具有很强的二次创作能力。简单来讲,演奏者在进行二次创作时,应该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将个人的创新思维以及基础能力相结合,将整个作品准确演绎出来,以充分呈现钢琴音乐作品中包含的音乐美学。

(三)不断加强演奏者的文学意识修养,提高诠释水平

通常,在建立的现代音乐艺术体系中,钢琴表演是常见的表达载体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音乐作品表达中其代表性意义很强。但是就钢琴表演来讲,其要求将表演者自身的固有文化内涵充分准确折射出来。就钢琴艺术作品的发展层面来讲,其将各个民族的各种民族文化以及艺术精髓进行吸收,钢琴艺术从感性阐释转变到理性阐释,使演奏者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很多著名钢琴家都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比如:阿劳和李斯特等。在李斯特看来,日常生活他通常会选择编撰文章的方式,使个人更加充分掌握钢琴音乐美学知识。在不少音乐研究文献中就充分展现,其中包括《罗伯特》,还有《肖邦》等等。因此,对于钢琴演奏者而言,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气息,保持较高的文化素养,否则就很难将钢琴美学艺术的固有内涵充分掌握,也无法将钢琴音乐作品的所有创作方法和创作方法充分理解,更加不能真正掌握不同的艺术现象等等。

(四)提高演奏者的艺术修养,改变艺术表达模式

对于音乐来说,钢琴演奏是比较特殊的艺术表达方式,利用对关于音乐美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演奏者应该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修养。比如:作为演奏者,对钢琴作品《肖邦》进行演奏时,应该认真分析肖邦的生平经历,也要认识其当时的时代背景,否则就无法充分掌握此作品,也无法真正领悟到此钢琴曲包含的魅力。又比如,对作品《夜曲》进行弹奏时,可以体会演奏者音乐美学风格产生的影响,在传递作品时也可以充分表达其包含的部分伤感思想,肖邦想要利用该伤感情愫表达作品时,也想要以此将自己内心反抗的情绪充分表达出来。事实上,就肖邦的钢琴作品《C 小调夜曲》来讲,是该音乐风格的代表性作品,利用将该时期肖邦身上发生的事情充分掌握,可以认识其创作过程中产生的悲愤情感。一般来说,如果演奏者具有很高的钢琴艺术修养,就可以灵活应用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而且将其和除此以外的一些钢琴曲目作比较,不断提高个人对弹奏的音乐作品的认知能力,也可以使其具有更高的文化素养。如此不难发现,利用对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比如:作者的时代背景,还有民族情感等等,可以充分掌握其创作风格,还有思想感情等。演奏者必须要不断提高个人的艺术文化修养,才可以将钢琴艺术作品中包含的情感完全掌握,将个人的想法和观点融入弹奏的作品中,以保证自己获得的美学体验感相当不错。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钢琴演奏中音乐美学知识是基础内容,在演奏中科学应用音乐美学知识可以使音乐作品有更强的艺术表现力,也可以将作品蕴藏的艺术精髓真正展现出来,让越来越多的受众真正有一种情感层面上的共鸣。因此,对于钢琴演奏者而言,需要科学分析音乐美学知识的音乐,将其和钢琴演奏进行结合,以保证每个受众都可以获得良好的钢琴艺术体验,极大地冲击其听觉,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听觉盛宴。

猜你喜欢

钢琴演奏演奏者艺术作品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
布赫宾德的贝多芬阐释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浅析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径
浅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如何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