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柳琴戏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2023-09-22夏天悦中国矿业大学
夏天悦(中国矿业大学)
源起于清朝乾隆年间的柳琴戏距今已有着两百多年的历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有着极其宝贵的传承价值。本文主要以柳琴戏的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艺术院校为切入口,探究从民间传承到学校传承的模式变化,以及现代专业院校招生困难与柳琴戏专业人才稀缺的原因,对比艺校培养与师徒传承的优劣,以此来分析探究徐州地区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在大众传媒日益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的艺术审美也不断变化。江苏柳琴戏作为一种地方文化现象,在其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中,也曾有过万人空巷的辉煌。而如今,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也逐渐衰落。或许是其内容和形式上陈旧,当代年轻人对于这一传统戏曲不感兴趣,这使得江苏柳琴戏传承与发展不容乐观,而柳琴戏也正在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问题。如何保护与传承柳琴戏,如何创新发展柳琴戏成为当下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传承保护这一问题,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院校的建立,无疑是对这一文化遗产极为有效的保护措施。而当今柳琴戏传承模式与过去有着什么样的变化?对于专业人才如何培养,专业院校建设现状等问题,笔者将会从研究调查中浅要分析与探究。
一、柳琴戏的概述
柳琴戏,原名“拉魂腔”,是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分布较广,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早期的柳琴戏被称作“肘鼓子”“小戏”,后因其独特的唱腔风格又被人称为“拉魂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柳琴戏一度被称为“四平调”。直至1953 年,徐州市宣传机关会同市文教局,与艺人反复磋商后,因其主奏乐器为柳叶琴,终正式定名为柳琴戏。
兴于清代徐州地方的江苏柳琴戏,既保留了南方音乐曲调的优雅,又具有北方乐曲的激情,更符合徐州一带原住民的坚韧、粗犷而又热情、仗义的个性,所以在徐州周边有“三天不听拉魂腔,吃饭睡觉都不香”的说法。
现如今,由于学习和传承柳琴戏的专业人才逐渐下降,保存在民间的业余柳琴剧团少之又少,很多柳琴剧团都是跟着民间的“唢呐班”共同搭台演出,以这种形式活跃在农村的婚丧嫁娶等仪式之中,也是一方百姓民风、民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柳琴戏传承模式变化
柳琴戏与全国其他地方戏曲剧种一样,都曾受到过严重的挫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不到前进与发展,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逐渐恢复,并且出现过短暂的热潮。
而在20 世纪80 年代后,受到其他大众媒体的冲击后,柳琴戏的演出市场也越来越小。
如今,网络科技发展迅猛,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很少有人愿意花费时间去欣赏传统艺术,对于柳琴戏这种传统戏曲的需求更是少之又少。
徐州地区是柳琴戏流行区最大的城市,拉魂腔进入城市时,有不少班社纷纷来徐。据考证,当地较为知名的有张氏、刘氏、王氏等谱系,这些谱系都大约有四五代之传承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戏校教育传承是江苏柳琴戏得以优化发展的重要一环。而在柳琴戏整个发展过程中,传承模式及人才培养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一)民间传承
柳琴戏本就起源于民间,它是中国古代社会农耕文化的产物,农民创造柳琴戏,同时也欣赏柳琴戏。其实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当今社会,民间都是柳琴戏传承最有生命力的地方。
据《江苏戏曲志·柳琴戏戏志》记载,江苏境内柳琴戏民间戏班有 10 个,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民间柳琴戏班,就是清同治四年(1865)成立的睢宁县双沟镇的吴克志班。以前的民间戏班主要是以血缘为主的家族传承和以收徒为主的师徒传承。1949 年后,随着地方戏曲班社的整编,民间柳琴戏班有的编入当地的柳琴剧团,有的自行解散。
靠师徒传承的柳琴戏,当时主要是以口耳相传为主,这是戏曲艺术的主要传习模式。民间拜师学艺或父子(母女)相传是戏曲艺术非常常见的传承模式,师父在教授徒弟时,不仅要传授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等表演艺术,同时也传授徒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观等做人的道理。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师徒传承模式在逐渐减少。笔者通过采访江苏柳琴剧团的刘老师,了解到如今徐州地区柳琴戏的专业人才主要来自于全国各个艺术院校。师徒关系依旧存在,但也只是个例,并不像以前那么繁多。在艺术院校中,学生们主要学习的是戏曲的基本功,而非柳琴戏。大多专业的柳琴戏人才,主要是靠相关专业的老师到艺术院校挑选好苗子后进行培养,学习柳琴戏独有的唱腔与技艺,毕业后有意向的加入剧团,成为专业柳琴戏演员,而后再根据生、旦、净、丑等不同角色继续拜师学艺。在采访中刘老师也提到:其实现在大多艺术学校的学生也不是非常愿意加入剧团,由于政策原因,剧团编制空缺极少,现在没有条件继续招收新的学生,江苏柳琴剧团也正在经历人才断档。许多学生苦苦学艺数十年,但为了寻找更加稳定的工作而放弃柳琴戏,其实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
(二)学校传承
据《江苏戏曲志·柳琴戏志》记载,江苏柳琴戏教育机构共有6 个,分别是:徐州文化艺术学校(1958-);徐州市戏曲青年训练班(1956-1958);睢宁县双沟戏曲学校(1956-1958);睢宁县戏曲培训班(1982-1985);铜山县戏曲训练班(1958-1960);邳县柳琴戏学员训练班(1959-1988),共培训四期。这期间共培训柳琴戏学员大约 208 人,这些培训机构的主要目的是为江苏柳琴剧团直接输送人才。
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早期的柳琴戏的传承大多是对演员进行短期培训,培训时长仅仅2 到3 年。在徐州地区只有徐州文化艺术学校和邳县柳琴戏训练班持续时间较长,其余培训班都陆陆续续解散了。20 世纪90 年代以后,整个江苏省仅剩徐州文化艺术学校还在教授柳琴戏,向剧团输送专业人才。
1.艺校对人才的培养输送——以徐州地区为例
1956 年5 月,徐州市戏曲青年训练班立,这是柳琴戏学校培养模式的开始标志。1958 年,徐州文化艺术院校建校,始称徐州市戏剧学校,是省教育厅批准的全民所有制中等专业艺术学校,也是江苏柳琴戏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校曾任用相瑞先、历仁清等柳琴戏名家任教。专业课分文功和武功,文功包括唱腔和念白;武功包括表演、形体、身段、毯子功、把子功等基本功;文化课分:语文、政治、历史、音乐、戏曲表演理论等课程。“以戏带功,以功促戏”是其主要的教学理念。主要以小组课与个别课相结合、专业课与文化课相结合、学校讲台与社会舞台相结合三大教学方式为主,以此促进柳琴戏的教学发展。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1980 年以来,学校又增设了艺术理论、外语等课程。常见的教学剧目有《小菜园》《杨门女将》《喝面叶》等,学生们在学习期间理论结合实际,每每排练完成后都会去城镇、农村或是剧场等进行演出,受到了领导和大众的一致好评。
1962 年戏校停办,直到1978 年经江苏省文化厅批准徐州市戏剧学校恢复建制,柳琴戏班毕业的学生也都分配到了江苏省柳琴剧团。1991 年,正式更名为徐州文化艺术学校。这所学校一直积极培养柳琴戏专业人才,学生们毕业后也纷纷进入到江苏省柳琴剧团,这为柳琴戏的传承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2.院校招生困难与柳琴戏专业人才稀缺的原因
学生学习柳琴戏的契机或者原因是什么呢?通过采访刘老师,笔者了解到对于柳琴戏的学习者,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学生自身对于戏曲艺术的喜欢,很多学生在演唱、舞蹈、表演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天赋,在接触和了解到柳琴戏后,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对于艺术来讲天赋和热爱是很重要的,而努力接受专业教育更为重要。许多学生在专业艺术院校学习后,便有了想要进一步学习和了解柳琴戏的想法。
二是长辈亲戚等喜欢,而从小没有条件进行学习。有些孩子受到家里人喜爱柳琴戏的影响,往往也会对其产生极大的兴趣,而父母一辈由于经济教育条件受限,因没有机会学习而感到非常遗憾,因此想让孩子在戏曲方面进行专业学习。
三是家族传承,纵观柳琴戏的发展历程,家族传承可能是柳琴戏能够延续下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耳濡目染之下,许多孩子对于柳琴戏也逐渐提起兴趣,而老一辈艺术家们也很想把这种文化在家族中延续下去。
而当今柳琴戏之所以得不到发展,艺术院校招收人才困难的原因除了人们的喜好变化和文化流失,其实还有个现实问题就是剧团没有编制,学生在社会上不好就业。刘老师说:“以前学校招生,由于就业前景良好,且在艺校学习可以享有将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的优待政策,许多农村孩子为了多一些机会也会进行戏曲学习。而现在,学习柳琴戏的人越来越少,剧团里真正能够登台演出的演员更是稀缺。
以徐州文化艺术学校为例,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在20 世纪90 年代以前学校都是定向为江苏柳琴剧团培养学员。而随着近年来整个地方戏曲文化市场不景气,柳琴剧团也达到了一个饱和的状态,没有能力引进人才,也没有空缺的岗位,这都直接影响到了艺校的招生。而艺校停止招生又反过来影响剧团的存活,这其实是一个相互的影响。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意味着柳琴戏人才培养将出现断层。现在活跃在舞台上最年轻的柳琴戏演员也都已经三四十岁了,等岗位真正空缺的时候,已经没有专业的人才可以填补,柳琴戏后继乏人并非危言耸听。
(三)师徒传承与艺校培养的优劣对比
传统的师徒传承关系相比艺校培养来说,没有固定的教学体系与模式。一般都是师父把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教授徒弟,并且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基本上就是口传心授。而艺校培养形成了规范的教学体系大纲,专业的老师教授不同的课程,传授基本功,且大多为集体授课。
其实这两者各有利弊,师徒传承缺少教学体系,且大多是一位师父手把手教授,这种模式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多只是师父把自己擅长的领域教授给学生。
但与此同时,这种一对一辅导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需要以及学习能力改变教学方式与方法,比起艺校的集体培养在教学上更为人性化,且师父徒弟同吃同住,更加亲密默契。而艺校培养,有固定的教学体系与固定的教学内容,老师传授基本功,在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这种方式一方面扩大了教学范围,使学生全面发展,但另一方面又会导致很多学生不能够充分发挥所长。
总而言之,每种教学都有着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在新时代传承发展中,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其优势去培养更多的人才。
三、柳琴戏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发展
柳琴戏作为一种地方小戏,生在民间,长在民间,其表演的内容大多是农民生活,而表演柳琴戏的演员大多自身都是农民,所以在刻画农民这类人物形象时,就更加得心应手。现在一场柳琴戏剧目的演出需要耗时两小时之久,从台前到幕后总共有七八十人,包括乐队、服化道、舞美。
(一)如何促进柳琴戏专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虽然柳琴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仍然陷入了困境。随着国家近些年来对于非遗传承的保护,专业院校对于这些非遗戏曲的培养有了一些改变与复苏苗头。据采访了解,现在徐州文化艺术学校与梆子剧院有专项培养,而暂时还没有专门培养柳琴戏人才的专业院校。那么该如何继续促进专业艺校建设,传承保护柳琴戏发展,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首先,国家的政策支持是最重要的,柳琴戏之所以缺少人才是由于现阶段专业院校培养不足,而专业院校不招生也是因为学生没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如果艺校通过扩大专业,为自己赢得了市场,那么柳琴戏如何突破制约发展的旧瓶颈,找到自身发展的生长点,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没有文化的经济是没有后劲的经济,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实践证明,戏剧的发展需要官方的介入,只有如此才能够保证戏曲发展的通畅。基于此种原因,笔者认为应该积极解决学生们的就业问题,只有有了稳定的工作保障,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加入柳琴戏的专业学习中,才能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柳琴戏。
同时,对于当前剧团的人事制度以及管理模式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传统的人事制度和管理已经不符合当下对于柳琴戏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应该增设剧团的岗位,保障人员流动。同时对于老艺人和突出人才,也应拿出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激励与保护,延长他们的舞台艺术生命。
(2)其次,在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方面就应当引进一些非遗方面的课程,并形成一定的教学体系,让专业的老师讲授此类知识,教师尽可能达到“专业化、广博化”,扩大学生对柳琴戏的了解。现代教育重视美育的发展,而美育却没有真正深入课堂教学。教育部门应当研究开设相关课程,让柳琴戏与学校音乐教育接轨,将柳琴戏纳入地方音乐课程和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作为一门专业课程供学生选择学习。让广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小便去接触了解地方戏文化,学习经典剧目感受其内在特点,为学生们提供一些选择专业的思路与兴趣。这不仅让美育更加深入到学校教育,也是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普及。
(3)最后,在戏曲院校中设立单独的柳琴戏专业,扩大招收学生范围,开设单独的柳琴戏班来培养专业演员。“没有人才支撑,柳琴戏的传承就成为一句空话。”现阶段并没有专业的院校去单独教授柳琴戏,如若要让柳琴戏得到传承发展,必须要有源源不断地人才输入。假如我国的音乐院校都能够担当起弘扬各自地区戏曲文化的使命,那我国的戏曲音乐就可以改变培养人才不具有地方特点的所谓“统一模式”,我国的戏剧文艺也就可以真正得以合理继承和科学发扬。
从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其实以前的人是“听戏”,而现在的人是“看戏”。“听”是指从戏曲中了解到国家大事以及为人民做了哪儿些工作,老一辈的人通过听戏了解当下社会发展;“看”则是指现代人追求舞台上的视觉冲击,却很少有人关注内容。我们应该加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与理解,从根本上去学习,而不是把其只当作一种视觉化的东西,应该尊重本源。
(二)当代柳琴戏的创新思考
除了专业人才的培养,笔者在柳琴戏剧本编创和演出形式上也有一些创新思考。在这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背景之下,每个剧种也都应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创新变革。而对于柳琴戏而言,最根本的就是剧目和演出形式的创新。以传统剧目《牡丹亭》为例,在富有现代剧场的艺术气息的同时,仍然保留了昆曲的本质特点和美学传统。这种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剧本才更加符合当代人的艺术审美,更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同时,不同国家的艺术文化也都有着相通性,大可以把西方戏剧音乐中的优秀元素融入我国的戏曲剧本创作当中。
在演出形式的创新上,可以在保留原有的传统唱腔和伴奏的基础上,加入一些现代乐器,例如:小提琴、钢琴等。不难看出,当今许多新的柳琴戏演出已经越来越贴合大众口味,但仍比较传统。如果想要更大更广地普及柳琴戏,使柳琴戏得到传承与发展,势必要做出一些大胆的尝试与变革。此外,柳琴戏的演出也不应仅仅拘泥于舞台,现如今自媒体在大众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妨将柳琴戏表演也通过网络的形式表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或许只是一段简短的视频,或许只是一个有关柳琴戏的文化讲解,这都是对于柳琴戏的一种有力推广。对于像柳琴戏这种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传承至关重要。既要保留其自身特色,充分发挥其历史文化底蕴,又要与时俱进,适应新一代观众的审美要求,这显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但也是必须要做的事。
四、结语
柳琴戏是徐州人民在长期历史中不断沉淀而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富有民族创新思维的精髓文化。它是民族凝聚力的象征,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它是徐州文化的瑰宝,更是徐州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根植于人民,滋润着人民。
通过研究调查,笔者了解到当下柳琴戏艺术院校的稀缺,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与原因,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意识到当下非遗保护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支持。充分发挥柳琴戏的教育功能,扩大专业院校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激发当地学生对生长地的探索兴致,从而形成宏伟人生目标的价值观念。这对提升民族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是极为关键也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