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探讨
2023-09-21马宏娇
马宏娇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强调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学科素养,要从德智体美劳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信息技术作为科技文明的一大重要标志,在教育领域中的融合应用能够实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创新,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同时也从不同教学设计与信息技术运用中培养学生各项素质与综合能力。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小学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策略方面,以低年段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为例,从音乐教学情景、教学内容积累、音乐软件教育应用与创新等多个角度提出几点促进小学音乐教学信息技术整合的策略与路径,期望能够为现代小学音乐教学创新改革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信息技术;整合策略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个性及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尤其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下,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被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并以全新的方式为小学音乐课堂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优势
从信息技术的本质角度来解释,其是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信息技术包含了多种不同类型和不同功能的各设备以及各项技术,实际应用也大多是多项技术的融合,如传感技术、控制技术、智能技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等。
将小学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一方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信息技术的可变性和其带来的庞大的网络资源,可以丰富课堂呈现效果和呈现内容。比如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歌曲、视频及动画片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快速参与到课堂的音乐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音乐兴趣,达到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目的。另一方面,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信息化音乐教学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一种优质渠道,利用音乐相关的视频和动画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高度的欣赏和浓厚的兴趣,以此增强学生在音乐课堂的学习体验和参与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自身的音乐素养和技能。
二、小学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音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最强大动力,只有产生强烈的兴趣,方能够使学生将所有精力、注意力、时间都放在钻研和学习知识中,音乐教学同样如此。
将具有先进功能的信息技术整合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尤其是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光电技术、影像技术与音频技术,可大幅度改善传统音乐课堂上教师单一、片面进行演示的陈旧教学模式,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与探究以及练习的兴趣。
对小学生而言,其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对任何新鲜事物都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会对图像化、色彩鲜明并具有声响的新鲜事物产生兴趣和关注。为此,教师需要能够借助现有教学资源,开发出更多信息技术教学功能,围绕课堂教学主题创设多姿多彩的学习情境,从而营造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都能够集中注意力,跟随教师去近距离、多感官感受音乐知识的魅力,享受优秀音乐作品带来的震撼,从而在“身临其境”般的情境中,感受音乐曲目中所传达的音乐情感,以及所营造的音乐意境,充分激发学生对音乐教学内容的热情,提升学生深入学习与了解音乐知识的积极性,从而为学生创造出想学、爱学的热烈学习意识,促使音乐教学与文字、图像及音乐旋律融于一体,从而使音乐课堂氛围更加浓厚。
例如,在湘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一年级上册的第九课《大眼睛羚羊》的歌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结合《大眼睛羚羊》的演唱节奏,穿插“大眼睛羚羊”眨眼的動画片段和“大眼睛羚羊”随着旋律节奏起舞摇摆的视频,将学生引入到更加富有乐趣和节奏感的情境中。通过播放各种不同大小和装扮的羚羊奔走和跳跃的镜头,并配上《大眼睛羚羊》的背景音乐,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全面感受到曲目旋律的节奏,逐渐掌握歌曲演唱的呼吸方法和所需要进行控制的节奏点,并体会歌曲演唱的魅力,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带入歌曲中,让学生深入体会歌曲的趣味性主题。
(二)发挥互联网资源平台海量教学资源优势,丰富音乐教材的内容
当前,我国各地区小学音乐学科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并没有较为统一的版本,很多地区使用的音乐教材为当地的校本教材。课堂教学中主要的教学依据是音乐教材内容,但其大多是以文字和少量配图的形式来展现音乐曲目曲谱、歌词,甚至是旋律,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开展过程中,需要借助乐器和一些不同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感知和学习。将文字转化为声音,仅仅依靠教材来进行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以往获得音乐教学内容的渠道较窄,这也导致部分地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单一且形式较为枯燥。
而信息技术中的互联网中有着海量的音乐资源,可以为小学音乐课堂提供更加丰富的音乐教学素材。即便是同一类型的音乐曲目,也能够找到大量不同主题与风格设计的曲目,而且还可以搭配多元化的音像画面,从而使学生时刻处在不同感官刺激的课堂中,在头脑中产生更多有趣的“画面感”,不但能够丰富音乐教材的内容,同时也能够将小学生牢牢地吸引在教学中。
例如,在湘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课《阿凡提骑驴》的歌曲教学中,该首曲目有着较为明显的地域性、民族性风格元素,教师在展现曲目演唱技巧和歌词之后,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作为教学补充,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寻找大量与“阿凡提”人物相关的歌曲,或者是寻找带有明显新疆地区特色的其他歌曲,学习新疆地区民歌特色,感受地方民歌所带来的美好音乐感受。为了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单独开办一场以班级为单位的“新疆民歌展示会”或“阿凡提的故事”音乐会。让学生通过网络去搜集大量资料素材,并学习歌曲的演唱,甚至还可以进行“歌配舞”表演,让学生调查和学习经典的新疆民族歌曲和舞蹈,感受不同地区民歌的风格及节奏特点,再根据自身的感受去深入体会歌曲中所抒发的情感,从而感受到新疆人民在民歌中所表达出的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如此进行教学内容拓展,不但补充了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渗透了对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热爱国家的德育,在不同演唱风格和技巧练习中,切实提升了学生对音乐演唱技巧的掌握。使得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得到丰富,同时也可以让小学生在多样化音乐资源中感受到不同音乐风格的魅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音乐鉴赏教学,培养学生音乐审美素养
音乐艺术往往是通过声音的传递来为人们营造出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实现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并形成情感共鸣,从而为人们带来不同的内心感受。而不同风格的音乐可以借助歌词、旋律、节奏的组合,表达音乐曲目创作者内心真实情感。
小学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是要让学生理解以及灵活运用音乐知识表达自身内心情感,形成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欣赏能力,从而培养小学生审美素养。这对小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培养学生健康心态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教师要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出更为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使小学生能够顺利进入音乐曲目中的情感世界,感受到曲目中不同情感表达方式,甚至于体会到音乐曲目创作者的思想和价值观。
例如,在湘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二年级下册的第七课《凤阳花鼓》的歌曲教学中,为确保可以让小学生体会到音乐曲目中的地方文化以及所表达的安徽民歌艺术特色,让学生对安徽民间小调“凤阳花鼓”了解更加深入,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平台,专门搜集一些安徽地区表演“凤阳花鼓”的纪录片和安徽民间小调的相关视频,将其导入本堂鉴赏课程情境中,并让学生欣赏“凤阳花鼓”表演的独特艺术魅力。通过视频画面呈现“安凤阳花鼓”的表演场面,体会其旋律所带来的美感,为学生带来一种“美不胜收”的感受,使学生充分体会不同民间艺术的特色魅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视频中所播放的“凤阳花鼓”表演画面和背景音乐,为学生展现“凤阳花鼓”不同的调式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其中“凤阳花鼓”音调只出现了“12356”五个音,而没有“4”和“7”两个音,让学生在教师介绍下,了解中国民歌五声调式的特色,并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音乐艺术中的“宫商角徵羽”。
之后,教师再详细介绍《凤阳花鼓》这一安徽民间小调所特有的风格以及表演技巧,并以此为依据,逐渐提升小学生对不同音乐曲目的风格特点、情感表达技巧的认知,进而丰富小学生对音乐曲目的情感体验,使其对不同音乐知识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
(四)创新音乐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音乐创编能力
小学生有着较强的模仿能力,虽然处在成长发育的初期阶段,但却是学习新知识和善于发现新事物的最佳阶段。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实现音乐教学方式与内容的丰富化,并且将现有音乐曲目中较为意象化事物转化为可视的具象物。
现代教育中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而创新教育也是现代教育所追求重要目标。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强调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并将学生个性培养这一根本目的的落脚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上。
所以,小学音乐教师要能够合理运用音乐软件,帮助学生进行音乐创作,让每一名小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尝试自主进行创作或改编一些曲目的歌词、曲谱等,使学生能够享受到创新创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艺术修养。
例如,在湘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中二年级上册第六课“(认识乐器)三角铁、串铃、响板、蛙鸣筒”的教学。教师在教会学生认识三角铁、响板、串铃和蛙鸣筒等乐器之后,就可以尝试让小学生根据三角铁串铃墙板和蛙鸣筒的声音,借助于音乐软件,结合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和乐曲节奏以及多声部音乐知识,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师可以借助于专业的音乐录音软件,提前将这些乐器的声音进行录制,并调配好节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所掌握的一些音乐节奏与曲调来进行多声部音乐的组合,以此来创作出新的不同节奏且有着不同旋律的曲子。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为曲子进行填词,从而组成一首新的曲目,学生也可以借助音乐软件和舞蹈编排软件来进行歌舞的创新创作。以某一首歌舞歌曲为基础曲调来进行改编,使学生能够逐渐融入音乐节奏的创作中,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创编音乐所带来的乐趣,同时在音乐创编的过程中也可以帮助学生懂得如何利用音乐表达自己内心情感。
借助信息技术应用的途径,能够使音乐课堂变得有吸引力的同时,培育学生正确积极的音乐观、审美观。实现音乐课程的教育价值。
三、结语
小学音乐课堂是活泼、欢乐以及带有强烈趣味性的,即便是在以往传统教学中,小学音乐课堂相比其他学科教学,天然具有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优势。但从教学效果方面来看,实质性的作用和效果并不理想。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的整合与应用,通过不同信息技术类型所具有的声音、影像、色彩、动画形象等诸多元素来快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且通过不同渠道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可以轻松掌握音乐知识与相应技巧,如舞蹈技巧、歌唱技巧、演唱中不同节奏呼吸控制方法以及音乐旋律等,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逐渐掌握这些音乐知识与技巧。还可以让学生在艺术美的熏陶与感染下,提高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为学生音乐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彭洋.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J]. 新课程研究,2021(09):96-97.
[2]王雪丹. 新课标引导下小学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J]. 新课程,2020(52):173.
[3]李沁栩. 试论小学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J]. 中外交流,2020(16):240.
[4]蔡永玲. 小學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分析[J]. 学生·家长·社会(学校教育),2021(02):1.
(责任编辑:张涵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