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探究
2023-09-21曾黎霞
曾黎霞
摘 要:在小学语文习作的教学中,教师要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紧扣新课标,用好教材,指导学生有效积累素材,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增强其习作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在作文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鉴于此,文章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
一、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一)降低学生的写作压力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依赖重复性工作来强化学生的记忆和能力,教師通过大量的家庭作业达成上述目的,学生的负担日渐加剧。在作业高压下,多数小学生难以分出精力用于写作的构思和改进,作文写作质量自然难以提升,负向循环下小学生的写作兴趣难以被激发。对此,提升小学习作教学有效性要求教师明确教学重点,把握教学实践程度,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合理创新写作教学技巧,进而减轻学生的写作负担及写作恐惧心理。
(二)优化习作教学模式
现行语文教学体系已经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习作教学,然而观察小学生实际写作水平发现,教学投入与教学效果不成正比。对此,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是推动教师创新习作教学模式、优化习作教学办法的关键。同时,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能启发教师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针对性地建立作文写作系统性训练办法,提升习作教学效率。
(三)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质量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写作行为多产生于课业任务,存在学生厌恶写作的现象。对此,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增强小学生的写作信心和乐趣,提升小学生的创作能力,进而提升其写作水平。
(四)提升小学生的学科素养
作文写作对学生的基础语文知识以及素材积累提出了一定要求,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会不断地收集素材,完善自己的知识库,而这些优美的词句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学生感悟语文内涵、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写作不仅是练习知识的运用,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思路,再加上教师的指导,学生对语文的特点、实质内容等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有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高
根据教学要求,学生在小学三年级便开始学习写作,写作课程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写作是学生文字和思想输出的重要方式,流畅写作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对刚开始接触写作的学生来说,由于写作对他们而言还较为陌生,以文字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他们来说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倘若没有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小学生写作的难度。特别是对语文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学生而言,学习写作知识对他们来说是具有困难的,会出现面对题目时无从下笔的现象。因此,很多小学生在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中出现了积极性不高的现象。
(二)教师缺乏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是指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因此教学是一个双向的活动。而小学生写作存在较大问题,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本身所具有的弊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小学生写作时主要采取套用固定模板的方式,这样的方式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较为死板,小学生写出的作文模式基本相同,没有突出点。如果遇到不能套用模板的题目时,小学生便会无从下手。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注重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模式落后,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体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在整个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强,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活跃度不高。而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没有构建一个完善的习作教学体系,没有将写作和平时的课堂教学区分开。因此,教师在教学小学语文写作的过程中,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从而让学生对写作知识产生混乱。这些问题是导致教师教学效率低的重要原因。由此看来,这种“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显然是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而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身份,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对小学生各方面的素养给予关注,了解每个学生的思维差异,全面把握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做到“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习作方面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方式。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
(一)广泛收集素材
小学生习作最大的困难就是素材的挖掘,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留心生活。生活经历是习作的源泉,而习作主题要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经历。教师要组织学生做好素材积累和教材习作内容上的选材衔接,让作文的“源头活水”畅通。
1. 享受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学生提供了说和写的资源。例如,校园“读书节”做书签、诗词诵读、绘手抄报等活动;“体育节”的班级拔河比赛、篮球赛、足球赛、田径比赛等相关赛事等;“科技节”的小发明、小创客、观看科普电影、阅读科普书籍等;“艺术节”的相关主题庙会、课本剧演出、“戏曲进校园”活动等。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在真实的活动中书写体会和乐趣,积累鲜活的素材。
2. 感受家庭生活。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开启慧眼,从家庭生活中挖掘丰富的习作素材。例如,三年级的习作任务有写植物朋友,写自己的一项小实验等;四年级写观察日记,写自己喜欢的动物,写自己学会了某项技能等。教师要做好教材习作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有效衔接,布置种植花草树木的作业,让学生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鼓励学生饲养小动物,让学生观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务劳动,让学生学习基本生活技能。
3. 走进自然生活。作家林清玄说,山水是大地的文章,文章是案头的山水。三年级学生写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四年级学生按游览顺序写景物,五年级学生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这些都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走进自然生活。四时美景皆成趣,教师要鼓励学生投入大自然,做习作指导的“有心人”。教师要依据习作能力训练的要求,衔接好教材,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细致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好。例如,教师可以在春天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公园,让学生感受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生机勃勃的景象。
(二)重视互动交流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增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打破以往教师“一言堂”的模式,利用趣味性的读写结合方式,多角度、多种形式唤醒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例如,在讲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时,在播放相关视频影像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言,对学生提出的想法进行评价,或者让学生之间进行互评,这增加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有了这样的课堂基础,学生在观看视频时会有情感共鸣,迸发出灵感,这时候教师再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想法简短地写下来,学生更乐于投入其中,并且有话可写。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还可以融入阅读教学,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以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阅读探究和写作竞赛。相对个人纵向评价而言,这种小组比赛的形式,能让学生发现和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在准备阶段小组成员相互之间可以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相互学习写作技巧,同时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小组写作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通过这样的方法,教师的教学质量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得到显著的优化,还能进一步塑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等方面的提高,促使教师采取灵活的方法加以教学。不可否认的是,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对各种事物具备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在具体教学时就需要利用这一特点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学习更充满趣味。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加强读与写之间的密切关联,打破固有的习作教学思维,打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活跃学习氛围,从而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成效。
(三)贴合学生生活
将写作内容贴近生活,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能感受到真实感,才能认真投入习作,流露真情实感。因此,教师设计写作作业时应重视学生的日常状态,引导学生积累生活中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写文章时有话可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共同欣赏话剧、聆听音乐等,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感悟其中的情感,丰富写作素材,从而写出更加吸引人的作文。语文教育与生活紧密相关,教师可营造生活化情境,让学生沉浸在场景中,在读写任务的驱动下,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教师要在遵循常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摆脱思维束缚,探索更丰富、更多元的教学模式。
例如,学习《守株待兔》一文时,教师可以进行写作微课教学,一方面通过视频观看和了解守株待兔的故事,另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比较简短,可充分发挥想象力,对这个故事进行扩充,并以讲故事的形式在课堂中展现出来。在讲述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充分思考,并对简单的语言故事进行深入的扩展延伸,最后再落实在写作上。或者习作教学“我的植物朋友”时,讀写的形式可以选择在课堂外完成,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关于植物的文章,并将好的语句进行摘抄,在课前完成读写过程。如果具备一定的条件,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到植物园等地方进行实地参观,通过实践观察代替阅读,在仔细观察后,再要求学生写一个关于植物的简短介绍。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之后,首先能对原有的资料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掌握文章的大致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再展开续写,就有了一定的引导条件,使续写内容不会偏题。此外,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学习到原文的内容表达方式、优美字词句和个性化的措辞,进而能将这些特点应用于续写中,提升个人写作质量。
(四)优化指导方法
合适的方法是成功写作的保障,教师必须注意渗透写作方法,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融合个人写作思路,在创新中达到生动写作的要求。因此,教师需抓住日常阅读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朗读、品读时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手法,辨析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进一步掌握文章写作的成功之处,学会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合理安排作文结构。当然,为了让写作方法彻底内化,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续写训练,选择经典的语句段落作为仿写对象或是围绕文章结尾进行续写,先保证语句通顺,再明确观点与情感表达,清楚理解并运用相关写作方法。
例如,在习作“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写作方法,教师可基于阅读教学过程指导写作方法,从《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刷子李》四篇文章中选择典型语段展开方法渗透。如《摔跤》中“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占了上风”。教师针对这句话提出问题:“作者是怎样写出人物的特点的?”先由学生分析讨论,表达个人想法。教师总结分析:“这段话为了表现小嘎子机灵且有心计的特点,从动作和心理活动上进行细致、具体的描写。”再如,《两茎灯草》中“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这段话则是为了表现严监生吝啬的特点,利用动作刻画出人物特点。经过教师阅读教学引导,让学生知道写人时必须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并能抓住周围人的反应,将其写得细致、具体,从中学会生动写作的方法。
四、结语
针对传统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模式中的短板之处,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习作教学的重要意义,立足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写作能力水平,充分激发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学习兴趣,创新探索多元化的习作教学手段,通过拓展课外阅读、开展仿写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推动学生语文习作综合素养的提升,从而构建小学语文作文课程高质量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姜坤. 小学语文习作起步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J]. 吉林教育,2022(27):63-65.
[2]王丽. 试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 求知导刊,2021(29):51-52.
[3]陈小桦. 试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5):100.
(责任编辑:向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