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企业文化融合探索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2023-09-21许丽陕西省烟草公司西安市公司

现代企业文化 2023年14期
关键词:融合文化工作

许丽 陕西省烟草公司西安市公司

十三五期间,中国烟草在全行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着力通过管理提升、挖掘提炼等方式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和服务品牌,逐步形成了“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初步建立起适应行业改革发展需要,体现行业价值,具有鲜明特色的行业文化架构体系。如今,随着宏观经济形势与体制环境的变化,国有企业面临的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为了顺应新时代新要求,烟草行业通过文化塑形,全面提升行业软实力,并致力于将“文化软实力”与国企改革发展的“硬实力”相融合,努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一流企业。

一、烟草企业文化软实力现状

企业软实力是相对其硬实力(设施、资本、人员等)而言的非物化要素。软实力是指整合和使用企业硬实力的管理能力,主要表现为企业内生动力、核心价值观、创新能力、社会责任等非物化要素,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管理支撑要素,是企业最终实现生产效能最大化的关键能力[1]。软实力建设是增强企业“硬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能力,是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制度等因素的综合体现。烟草行业软实力现状:一是企业凝聚力有待进一步增强。由于烟草企业规模相对较大,各单位区域分布较广,之前以县级单位为经营主体,遗留下来的小集体思想仍有存在。二是企业文化建设和其他工作的融合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流企业靠文化,但企业现有的文化理念体系如果不能与中心工作相结合,就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只有真正落实到员工自觉行为上的企业文化,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分析现状后,希望通过加强企业文化与党建工作的有机融合,从而加强党组织建设、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加强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融合,增强企业的资源整合力,从而提升企业软实力。

二、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与党建工作融合

把企业文化作为破解党建工作“两张皮”问题的“钥匙”,能够找到党建工作与业务结合的有效切入点,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员工的积极性,使党建工作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

(一)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对比分析

1.概念不同。党建工作是指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指导下,进行领导国家、社会和提高自身生机与活力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思想建设、政治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

企业文化是组织中的个体与群体在解决外部资源获取和内部资源整合时共认的一种行为准则。这种行为准则经历过无数次验证之后,已经成为员工普遍思考和行动的一种习惯。

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虽然同属意识形态范畴,但在概念方面还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研究范畴、属性、思想来源、内容等方面,如图1 所示。

图1 党建与企业文化概念对比图

2.功能上有差异。国企党建工作的功能:国企党建工作能够保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方向正确,实现企业内部的和谐稳定,党委(党组)依照规定讨论和决定企业重大事项。基层组织则在党委(党组)的领导下完成党员发展、教育、培养,以及“三会一课”,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党建与业务融合,确保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国有企业内部顺利贯彻执行[2]。

企业文化的功能:(1)导向功能。明确企业愿景,帮助企业认清自己,界定自己,要明明白白地告诉员工和市场,我们做什么、不做什么以及为什么做。(2)激励功能。明确核心价值观,即明确对世界的观点是什么、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是什么、做事的方法和途径是什么等问题。(3)凝聚功能。匹配战略实施。企业的战略要靠人来实现,一群有共同目标的人,才能众志成城,圆满完成战略。(4)约束功能。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热情,引导大家主动做正确的事。(5)经营指导。企业经营目标、经营决策能否贯彻实施,取决于企业的精神状态和文化氛围。如图2 所示。

图2 国企党建与企业文化功能对比图

(二)融合路径

综上所述,党建和企业文化同属于思想领域的范畴,且二者功能相互补充。“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解决的是人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问题,旨在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是企业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企业先进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和进取精神,并以此熏陶、引导员工的行为,从而使其思想观念和精神保持一致,行为与企业要求相符。党建工作确保国有企业的正确政治方向,企业文化中的企业愿景能够明确国有企业的具体定位,引导企业朝正确的经营理念前行;党建关注党的政治理念以及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在企业中的具体落实,而企业文化则更关注企业战略规划、各项经营管理决策在企业中的实施状况。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综上所述,党建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可以从理念宣贯、方法路径以及考核评价三个方面入手,将党建“六力”与企业文化功能相互渗透。如图3 所示。

图3 党建与企业文化融合

针对员工思想认识的问题,追本溯源,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强顶层设计,从源头开始融合。将以人为本、民主集中、自我革命、不畏牺牲、严守纪律等党政建设工作价值理念、精神追求等元素与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的服务客户、成就员工、发展企业、贡献社会相融合。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传承下来的内在精神(如: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企业的群体意识、职工素质和优良传统等)、经营之道(如发展战略、各项制度等)和外在形象(如企业外貌、产品外观等)的集中体现,渗透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过程,是企业的灵魂。提升企业软实力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因此要把企业文化作为党建与业务相结合的桥梁。

1.将党员教育与文化宣贯相结合。在党支部“三会一课”中,引入企业文化内容,让党课、党员教育宣传片等成为党员学习和文化宣贯的双重阵地。把企业文化融入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中,传播企业文化理念,分享企业文化故事,将文化践行活动嵌入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企业文化建设会使员工的工作作风、业务素质和思想境界得到全面的提升,也会在企业形成团结拼搏、奋发图强,健康向上的氛围,为开展党建工作创造良好的思想环境。如图4 所示。

图4 党员教育与文化宣贯相结合

2.将组织生活与文化活动相结合。推行“组织生活+”模式,将党支部组织生活与企业文化活动相结合,以人为本,着力培养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和行动指南。通过形式活泼、参与性强、员工喜爱的党建和企业文化活动,向员工传播党的政策方针、企业理念,增强员工对工作的使命感、对企业的荣誉感、对团队的归属感。

3.将党员教育阵地与文化宣传阵地相结合。按照“阵地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活动经常化”的要求,把党员活动中心真正建成党员开展政治学习的园地、员工进行思想教育与交流的阵地、学习知识的课堂,传播企业文化的窗口,让理念口号“看得见”“听得懂”,用直接快速、耳濡目染的方式传递给员工。把党建活动、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与企业文化的传播、渗透有机结合,通过开展演讲、征文、知识竞赛、读书、摄影、绘画等比赛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进员工间相互交流,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4.将企业文化评价与党建评价相结合。企业在制定党建工作考核办法时,应该严谨地、科学地设计考核指标,充分发挥考核制度的“指挥棒”作用,并把企业文化相关内容纳入其中,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使党建与企业文化可以相互渗透与促进。

三、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融合

为了加强新时期人才队伍建设,可以加强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通过企业文化对员工产生“润物细无声” 的影响,使员工自觉与企业在价值观、愿景上保持一致,从而落实在行动上。

(一)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融合的意义

人是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伴随新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企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力资本已超过其他资本,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成为经济、财富增长的源泉。企业文化聚焦的是员工的行为习惯问题,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发展,做好企业选人、育人、用人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优势和潜能,同时使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得以有效发挥,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3]。如图5 所示。

图5 加强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融合

(二)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路径

1.用企业价值观指导人员面试甄选环节。面试甄选环节是人力资源甄选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企业在设置人员招募标准的时候综合考虑和分析企业文化内容,既能够确保所选择的人才是从更高的价值观层面与企业相符合的人才,同时也能提高面试甄选的效率,有效降低甄选环节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优秀的企业文化所展现的“魅力”往往能吸引志同道合的人才选择企业,从而使企业留住人才、减少人才流失。

2.在培训过程中渗透企业文化理念。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育人环节渗透企业文化理念,能将企业的文化理念以及价值观念传递给员工,从而引导员工行为。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一致,他们就能在工作中主动践行企业文化理念,更积极地参与企业各项事务,有效提高员工的责任感以及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3.将企业文化与用人标准有效结合起来。胜任素质模型广泛应用于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开发、战略型人才规划、个人职业发展、核心人才管理等方面。胜任素质模型是指在特定的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绩优者所具备的可客观衡量的个人特质。员工胜任素质模型研究的对象是员工行为,而企业文化研究的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精神理念、行为习惯等,最终也是通过员工的行为体现出来的。企业在进行胜任素质模型设计时,将企业文化理念作为要素,强调从人员到岗位到组织的动态匹配中的企业文化匹配,形成文化胜任素质模型。从岗位素质能力和企业文化认同度两个方面考虑,划分4 个维度的模型标准,分别是岗位素质能力和企业文化认同度都强,岗位素质能力强、企业文化认同度弱,岗位素质能力强、企业文化认同度弱,岗位素质能力和企业文化认同度都弱四种情况。通过文化素质胜任模型,综合考虑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学合理安排,将员工安排在更合适的岗位,员工也能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并在岗位上发挥更大价值,贡献更大力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企业文化与党建工作融合,加强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关键环节融合,帮助员工塑造共同价值观念、训练思维方式,将企业的价值标准有效体现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融合文化工作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谁远谁近?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