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骨组织再生的作用研究

2023-09-20曹白雨林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17期
关键词:骨粉龈沟牙槽骨

曹白雨 林毅

福建省立医院口腔科,福州 350001

在上颌后牙区的口腔种植体手术中,常应用上颌窦外提升术配合骨移植材料,通过对牙槽骨有效高度的增加,提升骨组织对种植体的支撑性,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1]。在临床对骨移植材料的选择中,自体骨虽然是目前的金标准,但自体骨的获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在临床中还存在二次创伤以及感染的风险,患者的接受程度较低。人工骨种植材料选择较多,但是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存在免疫排异以及价格昂贵等缺点[2-3],所以在对行上颌窦外提升不植骨同期种植术患者的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中,对于新材料的探索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4]。Bio-oss骨粉是临床经典的植骨材料,通过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的混合,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形成团块的凝聚物[5],但其是否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以及对成骨及骨再生的促进作用是本研究的重点以及创新点。本研究主要通过对PRF促进行上颌窦外提升不植骨同期种植术患者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骨组织再生的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以福建省立医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行上颌窦外提升不植骨同期种植术患者40例(40颗)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18~36(29.28±2.63)岁,体质量指数(24.58±2.36)kg/m2,其中上颌后牙剩余牙槽骨高度为(3.26±0.26)mm,按照患者入院后的门诊编号,在随机数字的引导作用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1)。

表1 两组行上颌窦外提升不植骨同期种植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⑴入选标准:①患者口腔卫生良好;②患者术前均拍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测量剩余牙槽骨高度(RBH)在2~4 mm之间;③缺牙区牙龈正常;④邻牙无根尖周炎症;⑤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⑵排除标准:①患者吸烟、酗酒严重;②存在全身系统性疾病或其他种植手术禁忌;(3)经CBCT检查RBH为<2 mm或>6 mm;(4)患者依从性较差,不能按时随访。

本研究经福建省立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伦审科研第K2020-03-036号)。

2.方法

对手术部位进行常规消毒,使用4%的阿替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后,在缺牙区牙槽嵴顶进行一字型切开,切开长度不超过患者的膜龈联合,充分暴露患者的上颌窦外侧壁后,在窦底上方1~2 mm的位置进行标记,随后使用超声骨刀制备卵圆形窗,开窗形成的骨块小心去除,分离上颌窦黏膜,随后将黏膜向合适的位置进行提升。对照组患者采取Bio-oss骨粉进行填充,研究组患者采取Bio-oss骨粉混合PRF(1∶2)[7]进行填充。随后在牙槽嵴顶部进行定位,进行种植体植入手术,将开窗骨块复位,最后使用Bioguide胶原膜进行覆盖,采用埋入式缝合。

3.观察指标

⑴牙槽骨高度比较。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牙槽骨高度进行比较。⑵种植体稳定性比较。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动度测量仪对患者的种植体稳定性进行测量,种植体稳定性分别在患者的种植体的近中、远中、颊部以及舌侧进行测量,取平均值[8]。⑶龈沟液炎性因子比较。分别对研究组以及对照组的龈沟液的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以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进行比较。⑷不良反应比较。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后的局部肿胀以及渗血情况进行比较。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牙槽骨高度比较(表2)

表2 两组行上颌窦外提升不植骨同期种植术患者的牙槽骨高度比较(mm,)

表2 两组行上颌窦外提升不植骨同期种植术患者的牙槽骨高度比较(mm,)

注:对照组采取Bio-oss骨粉进行填充,研究组采取Bio-oss骨粉混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进行填充

术后12个月7.96±0.97 6.32±1.15 4.875<0.001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20 20术前3.27±0.25 3.25±0.22 0.269 0.790术后即刻9.68±1.70 9.38±1.85 0.534 0.596术后6个月8.70±0.54 6.63±0.84 9.270<0.001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即刻的牙槽骨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研究组的牙槽骨高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2.种植体稳定性比较(表3)

表3 两组行上颌窦外提升不植骨同期种植术患者的种植体稳定性比较()

表3 两组行上颌窦外提升不植骨同期种植术患者的种植体稳定性比较()

注:对照组采取Bio-oss骨粉进行填充,研究组采取Bio-oss骨粉混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进行填充

术后12个月73.56±2.65 71.66±2.99 2.127 0.040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20 20术后6个月55.55±5.37 50.52±5.75 2.859 0.007

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种植体稳定性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3.龈沟液炎性因子比较(表4)

表4 两组行上颌窦外提升不植骨同期种植术患者的龈沟液炎性因子比较(ng/L,)

表4 两组行上颌窦外提升不植骨同期种植术患者的龈沟液炎性因子比较(ng/L,)

注:对照组采取Bio-oss骨粉进行填充,研究组采取Bio-oss骨粉混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进行填充;TNF为肿瘤坏死因子,NF为核因子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TNF-α NF-κB术后12个月28.79±2.67 30.72±2.61 2.312 0.026例数20 20术前22.35±2.94 22.22±3.92 0.119 0.906术后6个月30.42±3.21 35.70±3.07 5.316<0.001术后12个月25.03±3.18 28.34±3.73 3.020 0.005术前35.71±2.63 35.31±2.78 0.467 0.643术后6个月29.09±2.80 46.01±2.50 20.159<0.001

术前,两组患者的龈沟液TNF-α以及NF-κ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研究组患者的龈沟液TNF-α、NF-κ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4.术后不良反应比较(表5)

表5 两组行上颌窦外提升不植骨同期种植术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比较[例(%)]

两组患者发生局部肿胀以及渗血的风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讨论

长期上颌后牙缺失的患者,常发生局部牙槽嵴显著吸收,同时,由于上颌窦的过度气化,造成剩余牙槽骨高度严重不足,进一步加大了种植体修复的难度[9-10],上颌窦外提升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临床难题。在上颌窦外提升术骨移植材料的选择上,自体骨因其良好的骨传导性、骨诱导性以及非免疫原性,成为骨移植材料的金标准[11-12],但自体骨移植需要开辟第二术区,术后会增加感染的风险,手术时间相应延长,患者接受度低,在临床上难以广泛应用[13]。且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单独采取自体骨移植手术,常发生术后大量的骨吸收,造成术后牙槽骨高度不足,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14]。所以,在临床中用何种材料有效维持种植患者上颌窦外提升术后提升空间的研究,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15]。人工骨经特殊处理后,其结构与人体的骨结构类似,具有较高的生物兼容性[16],已经成为目前临床治疗的首选[17]。但研究发现,人工骨的骨再生作用有限,而PRF作为一种新型自体血液制品,获取方便,制备简单,且富含多种生长因子,对组织细胞代谢、迁移和有丝分裂有积极意义[19-20]。

本研究在上颌窦外提升种植术的骨移植物中混入PRF,结果表明PRF可有效增加种植体修复的稳定性[21]。通过对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牙槽骨高度进行比较,研究组样本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的新生骨高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析认为,PRF是新型的血小板浓缩物,在对患者的PRF制备过程中,需要对其血小板进行分离[22],而在此过程中,其他细胞包括白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的成分被显著激活,向机体释放细胞因子的能力显著增强[23],局部牙龈部位的炎性反应水平得到显著下调,同时,在PRF与Bio-oss骨粉的混合过程中,活性凝血酶以及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具有平等的生理活性,其形成的三维构象有利于纤维蛋白单体的结合,促进细胞组织在局部病灶部位的快速定植[24],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局部骨组织的恢复[25]。对患者的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进行分析,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研究组患者的龈沟液TNF-α、NF-κ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以上理论研究。而较低的炎性反应水平的刺激性作用,局部组织的生长因子β1、生长因子β2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促进机体的细胞以及毛细血管的增殖,对于周边骨组织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27]。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的种植体稳定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研究组患者的新生骨组织的生成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在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比较中,两组患者的局部肿胀以及渗血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种物质的混合填充,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均较高[28-31]。

综上所述,将PRF应用于上颌窦外提升不植骨同期种植术,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作用显著,成骨作用良好,种植体稳定性较高,建议临床推广。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曹白雨:酝酿和设计试验,实施研究,采集数据,分析/解释数据,起草文章,统计分析;林毅:酝酿和设计试验,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获取研究经费,行政、技术或材料支持,指导,支持性贡献

猜你喜欢

骨粉龈沟牙槽骨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动态载荷与静态载荷三维有限元分析法的比较
骨粉加工技术
正畸治疗过程中支抗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IL-1β,IL-6,IL-8的研究
微粉碎骨粉对火腿肠食用品质的影响
PRF联合珊瑚骨粉在前牙美学区拔牙位点保存的临床研究
牙周炎牙齿正畸加力前后龈沟液中RANKL和OPG的变化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上前牙不翻瓣即刻种植联合骨粉颗粒植入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