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炭饮片质量标准研究
2023-09-20陈智
陈智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济南 250355
黄芩,别名土金茶根、黄金茶,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ɑriɑ bɑicɑlensisGeorgi)的干燥根,用药历史悠久,是中医临床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炮制历史沿革研究表明,清热多用生黄芩,能清肺胃胆及大肠经之湿热,用于肺热咳嗽、热病烦渴、咽喉肿痛;止血多用黄芩炭,用于血热吐衄,治疗火毒炽盛、迫血妄行的血热出血证[2-4]。黄芩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多糖等化学成分,又以黄酮类成分含量最高。现代研究已经从不同种类的黄芩中提取分离出黄酮类化合物120余种,其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等被认为是黄芩的特征化学成分,是控制黄芩及黄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5-6]。黄芩制炭后药性变缓,黄芩在炒炭过程中黄芩苷分解成其苷元黄芩素,苷类含量与黄酮总含量显著下降,黄芩素含量明显增加[7]。本研究在《山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2年版)》[8]的基础上,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9],对黄芩炭炮制规范标准进行完善和提高,增加了水分、总灰分检查项,浸出物检查项以及黄芩炭的特征图谱,以增强黄芩炭质量标准的可控性。
仪器与材料
1.实验器材
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Technologies Inc,DAD);岛津U-2550紫外分光光度计;OS540红外温度测量仪(OMEGA);BS110S电子分析天平;河南予华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上海亚荣RE-52A旋转蒸发仪。
2.主要药品与试剂
汉黄芩素对照品(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T11J11R108209);黄芩素对照品(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C20M8Y31962);黄芩苷对照品(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Z28S11X125952);汉黄芩苷对照品(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A09GB144759);乙腈和甲醇为色谱纯级,其他试剂为分析纯级;娃哈哈纯净水。
黄芩药材(编号S1~S10,具体来源信息见表1),经山东中医药大学徐凌川教授鉴定为唇形科属植物黄芩Scutellɑriɑ bɑicɑlensisGeorgi的干燥根。上述药材分别置热锅内,武火炒至表面黑褐色,内部黄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及时摊晾,凉透。
方法与结果
1.性状鉴别
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段或片,片面黑褐色,内部黄褐色,质松脆。有焦糊气,味苦。结果见图1。
图1 黄芩炭性状鉴别图(编号S3)
2.薄层色谱(TLC)鉴别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1 g,加乙酸乙酯-甲醇的混合溶液30 ml,加热回流30 min,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 ml使溶解,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点样2 µl。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芩素对照品、汉黄芩素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5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点样1 µl。
黄芩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1 g,加乙酸乙酯-甲醇的混合溶液30 ml,加热回流30 min,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 ml使溶解,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点样2 µl。
薄层板: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四甲生化塑料厂出品,规格10 cm×20 cm,批号为202005。展开剂:甲苯-乙酸乙酯-甲醇-甲酸(10∶3∶1∶2)。展开条件:温度25 ℃,相对湿度70%。检视:紫外光灯(365 nm)。
结果:供试品色谱中,黄芩炭与对照品及黄芩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两个相同的暗色斑点,见图2、3。
图2 黄芩炭的薄层色谱(TLC)鉴别图谱。1为黄芩素对照品,2为汉黄芩素对照品,3~5为S1至S3样品,6为黄芩对照药材
图3 10批黄芩炭的薄层色谱(TLC)鉴别图谱。1、8为黄芩素对照品,2、9为汉黄芩素对照品,3~7为S1至S5样品,10~14为S6至S10样品
3.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检测
3.1.水分 黄芩所含成分主要以黄酮类为主,经过制炭之后的炮制品,少含挥发性化学成分,因此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通则0832第二法测定,每批样本平行测定3次,取3次平均值,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10批黄芩炭水分为2.60%~7.36%,平均值为5.20%。炭药吸水性较强,根据样品测定结果,结合储藏过程中对水分控制的要求,拟定黄芩炭水分不得超过10.0%。
表2 黄芩炭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测定结果(%,n=3)
3.2.总灰分 取各批次黄芩炭药材粉末,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通则2302测定总灰分,每批样品平行测定3次,取3次测定平均值,结果见表2。10批黄芩炭总灰分为5.03%~8.92%,平均值为6.39%。根据样品测定结果,拟定黄芩炭总灰分不得超过10.0%。
3.3.醇溶性浸出物 取各批次黄芩炭药材粉末,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方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每批样品平行测定3次,取3次测定平均值,结果见表2。10批黄芩炭醇溶性浸出物为23.08%~48.92%,平均值为32.84%。根据样品测定结果,拟定黄芩炭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20.0%。
4.特征图谱
黄芩中主要含有黄酮类成分,根据前期实验结果表明,黄芩炒炭后,苷类成分向苷元成分转化,结果见图4、5,有必要对黄芩炭炮制前后苷及苷元成分进行特征图谱研究。
图4 黄芩苷模拟炮制后成分变化
图5 汉黄芩苷模拟炮制后成分变化
4.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定4种对照品(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适量,甲醇定容,配得黄芩苷对照品溶液(0.400 mg/ml)、黄芩素对照品溶液(0.416 mg/ml)、汉黄芩苷对照品溶液(0.204 mg/ml)、汉黄芩素对照品溶液(0.200 mg/ml)。
4.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1 g,精密称定,转移至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 ml 70%乙醇,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 h,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失重,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4.3.色谱条件 安捷伦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分析柱Diamonsil C18(250×4.6 µm,5 µm);检测波长275 nm;柱温30 ℃;进样量10 µl;设定A相为1%甲酸水溶液、B项甲醇,流动速度为1 ml/min,梯度洗脱(0~10 min,80%~60%A;10~20 min,60%A;20~30 min,60%~54%A;30~45 min,54%A;45~50 min,54%~50%A;50~80 min,50%~20%A)。
4.4.方法学考察
4.4.1.精密度考察 连续6次精密进样10 µl混合对照品溶液,得各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差(RSD)分别为0.29%、0.48%、0.53%、0.74%(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
4.4.2.稳定性考察 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每放置2 h测定一次,共6次,得各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67%、0.46%、0.77%、0.43%(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表明12 h内各指标成分未被明显破坏。
4.4.3.重复性考察 精密称定黄芩炭粉末约2 g,共取6份,按照生黄芩待测品制备条件制得样品溶液,各RSD分别为0.89%、1.53%、1.97%、0.91%(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表明实验有较好重现性。
4.4.4.加样回收率 取已测知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的黄芩炭样品约0.1 g,精密称定,共取6份,转移至50 ml量瓶中,在每一份样品中精密加入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对照品溶液适量,加50%甲醇适量,超声处理30 min,放冷,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按上述测定方法进行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3。
表3 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
4.5.不同批次黄芩炭指纹图谱建立及相似度评价 将10批黄芩炭供试品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图谱数据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设定S1为参照图谱,采用中位数法,时间窗宽度为0.1,进行多点校正,进行匹配,生成对照图谱(R),结果见图6。经过加入对照品,比对保留时间,共指认了3个色谱峰,分别为1号色谱峰黄芩苷、2号色谱峰黄芩素、3号色谱峰汉黄芩素,结果见图7。
图6 10批次黄芩炭生成对照图谱
图7 10批次黄芩炭特征图谱
5.含量测定
黄芩炒炭后,其黄芩苷的含量会降低,会部分转化为黄芩素。但是黄芩炒炭要求“炒炭存性”,为了反映和控制黄芩炭的内在质量,建立黄芩炭中黄芩素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
5.1.供试品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约1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50 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 h,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5.2.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取黄芩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即得。
5.3.色谱条件 选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2%磷酸溶液(47∶5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5 nm,理论板数以黄芩素峰计不低于5 000。柱温:35 ℃,流速:1.0 ml/min。按此色谱条件进行实验,色谱峰分离条件好,见图8、9。
图8 黄芩素对照品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图
图9 黄芩炭样品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图
5.4.线性关系的考察 配置对照品溶液(C对为1 mg/ml)2倍比依次稀释,得不同浓度黄芩素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10 µ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照上述色谱条件分别测定。以黄芩素对照品的进样量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y=4 514 000x+17 648,相关系数r=0.999 5。试验结果表明,黄芩素进样量在0.312 5~10 µ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5.5.方法学考察 实验结果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平均RSD为0.64%;实验方法重复性良好,RSD为1.83%;供试品溶液在12 h内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符合要求。
5.6.样品测定 分别精密称取10批黄芩炭粉末各1 g,按4.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5.3项下色谱条件检测,计算样品含量,结果见表4。10批样品中黄芩素的含量均大于1%,且黄芩素含量与炒炭过程中饮片的碳化程度有很大关系。考虑市场样品的情况,暂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黄芩素不得少于1.0%。
表4 10批黄芩炭黄芩素含量测定结果(%,n=3)
讨论
本研究对黄芩炭饮片进行了定性鉴别和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测定,并对其中黄芩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根据黄芩中黄酮类成分的变化,制定了黄芩炭的特征图谱,初步拟定了各指标的限度标准,使黄芩炭饮片的标准制备更符合临床应用实际。本研究使黄芩炭饮片的质量标准更加完善,能够达到全面控制黄芩炭饮片质量的目的,为黄芩炭饮片的止咳控制提供了可靠有效的手段。
黄芩苷、黄芩素等黄酮类成分是黄芩中主要药效成分,在黄芩及其制剂中作为主要质量控制指标[10-11]。原标准黄芩炭仅以黄芩素作为对照进行鉴别,方法专属性不强。而中药制炭过程中要求“炒炭存性”,黄芩炭中除黄芩素以外,还含有多种苷类成分及苷元成分,故应对其进行整体质量控制。制定黄芩炭特征图谱中发现,炭化程度对黄芩中苷元成分影响较大,尤其是随着炭化程度的增加,汉黄芩苷含量显著下降,部分样品中汉黄芩苷含量已降至检测限以下,故特征图谱中未对汉黄芩苷进行标定。
通过实验发现,不同产地、不同种植条件下收集的黄芩炭各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这可能是药材产地气候环境、生长年限等原因所致[12-13]。另外,在制备黄芩炭过程中,炒制火力、炭化程度的不同也是造成各批次之间各成分含量差异的重要原因。为更加科学有效完善黄芩炭质量标准,后续课题组将继续扩大样本收集范围,并完善黄芩炭最佳炮制工艺。
利益冲突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