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香理坑村

2023-09-20

农村百事通 2023年9期
关键词:古村家训书香

在婺源县城住了一宿,清晨,披着一缕霞光,我们赶往理坑村。

理坑村位于婺源北部的偏僻山间。单从村名看,就有股书香味,一听介绍,果不其然。理坑原名理源,建于北宋末年,村人好读成风,崇尚“读朱子之节,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被誉为“理学渊源”。又因当地“溪”亦叫“坑”,故俗称理坑。数百年来,理坑村人才辈出,先后出七品以上官宦36人、进士16人、文人学士92人,著作达333部582卷之多,其中5部78卷被列入《四库全书》。文化底蕴如此厚重,着实出人意料。

初秋的阳光本有些燥热,但仿佛到了理坑村就打了折扣。一条清溪从深山老林中潺潺流出,水的气息扑面而来,凉爽之气漫过全身。古村的水口处,拱桥横跨,上面建有亭子,桥亭合一,藏风纳气。

白壁、翘角布满了浅灰、深灰痕迹,溪水把古旧的模样,连同屋檐下摇曳的灯笼揽入怀中,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几座直桥枕在溪上,或木或石,简洁明了。

漫步在幽深的小巷中,走在青石板上,仿佛聆听岁月的老歌。高高低低的马头墙如同抑扬顿挫的节律,灰暗的鳞瓦似一节节舒缓的音符,斑驳的墙面则写满了歌词。越往里走,感觉时间越久远,越触及历史深处。明代工部尚书余懋学、吏部尚书余懋衡、广州知府余自怡、台州知州余世儒,清代兵部职方司余维枢、光禄大夫余启官,等等,这些京官和地方大员宅第散落在村中。为光宗耀祖,高官巨贾们回家乡大兴土木,高宅、深井、大厅,既自成一派,又各具特色。获取功名须苦读,理坑村达官贵人竟如此之多,可见理坑村学风之盛、学子之优。

“天官上卿”“尚书第”“司马第”“大夫第”“云溪别墅”……墙脚被青苔染绿,但掩不住那房梁、窗棂、门楼、石础上的木雕、砖雕和石雕,或古朴,或典雅,或繁复精美,或简约精巧,令人叹为观止。欣赏着“三雕”,犹如翻开一本唐诗宋词,闻到的是来自历史云烟深处的缕缕醇香。房屋虽然讲究,但总体还算朴素,有的外观就如寻常百姓家。

推开虚掩的大门,深宅民房也是石门坊,雕栏画栋,虽比不上官宅的轩昂,工艺也一样精湛。福禄寿喜,透着平常人家的祝福;寓意或諧音图案,嵌入的是人们满满的希冀。许是文人喜好,琴棋书画、梅兰竹菊也不乏见,流淌的是崇文尚雅的风貌。

每家门口都挂有家训的牌子。读着一位余姓 “家和万事兴,要好儿孙必读书” 的家训,书香门第代代相传,如一坛陈年窖酒,愈陈愈香醇。

轻盈的风裹着琅琅书声,从村中一所小学传来,文风文运就这样经年不衰。理坑村有着“山中邹鲁”之称,骨子里透出的是儒雅气息和高贵气质。时光流逝总会带走一些东西,书香却在理坑村飘逸千年。铅华洗净,香气依然,因为那是古村的魂。

(江苏   怦然)

猜你喜欢

古村家训书香
《古村小巷》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古村新景
古村之晨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古村——大芦
家训伴我成长
《朱子家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