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尽头是一碗人间烟火
2023-09-20陈柏清
陈柏清
春日里,我走在街上,看見卖豆面卷子的小摊时,即使不喜欢豆面糊在嘴里的感觉,因为想起《城南旧事》里那一段关于豆面卷子的描写,也会兴致高昂地买几块回去。在汪曾祺的《人间草木》中,寻常食材也变得有滋有味,生动有趣。对很多人来说,《浮生六记》中的“立黄昏,粥可温”,便是最令人向往的生活。作家们对食物的描写饱含烟火气,给人无尽的温暖,就像老家旧宅子里的年画,有一种无声的亲切感,让人观之亲切。
我有一位同事,单位明明提供早餐,可她从不去食堂吃,总是坚持在家做。大家对此十分费解,问其理由,她说:“没什么具体的理由,只是觉得食堂的饭菜是没有个性的。自己做的话,如果喜欢淡,可以少放点盐;喜欢咸,就多放点盐;喜欢荤,稍加点肉;喜欢清淡,可以以素食为主。最重要的是,带着感情做出来的饭菜格外香,更何况有熟悉的炉灶碗筷,有温暖的气味,有家人的陪伴,能让食物有家的味道。”
是的,家的味道最是难以替代。记得刚上班的那几年,过年回家对我来说是很艰难的事儿。因为买不到卧铺,所以要坐两天两夜的硬座火车。每次回家都是腰坐疼了、屁股坐麻了,双眼在火车的“哐当哐当”声中熬成了熊猫眼。虽然发誓不回去,可一到过年便会改变主意,乐此不疲地往家奔。有时自己也感到费解——是因为想家里人?想,可是每天都可以打电话,连视频。是想吃喝?可城里什么也不缺。其实,母亲的那句话说得对:“城里什么也不缺,可是没有妈妈的厨房,故乡的口味。”
我记得小时候在乡下,孩子们都是走东家吃西家。同样一道土豆炖豆角,尝起来却是一家一个味儿。我觉得很奇怪,于是去问母亲,母亲说:“这就是家的味道。同样的食材,一千家能做出一千种味道,家家各有不同。”长大离家之后,家的味道便成了乡愁。
我与先生出去吃饭,无论去多么高档的酒店,回到家还要立马进厨房再吃一点。先生问我是店里的东西不好吃吗?我摇头,饭店的厨师是专业的,自然不会做不好。可是我每顿如果不吃一点家里的东西,胃肠就会空落落的,感觉少了点什么。吃上一点家里的饭,才会有果腹感,觉得人都踏实了,仿佛在外面吃的都是“假饭”。
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一亿个家庭,就有一亿种口味,也就有一亿种生活。说到底,日子是什么呢?不过是一碗人间烟火。只要家人围坐在一起,即使入口的是咸菜汤,也是无与伦比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