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段衔接 把握“融化”概念
2023-09-19郜建辉
郜建辉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笔者以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中“融化”为例,简单阐述如何基于学段衔接,准确把握小学科学课中的概念。
在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中,“水”单元的第四课的课题是“冰融化了”,这里的融化与熔化有什么不同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从这两个概念入手,深入了解它们的内涵与外延。
一、开阔视野,系统掌握认知体系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将“熔化”与“融化”混为一谈,看似是简单的别字,实际是对物态变化的概念不清晰。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它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它的每一个概念及叙述用语都很严谨。所以,科学教师在备课时要站位高、视野广。现在多数科学教师对初中物理知识都能达到理解的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对于与初中知识相关的内容,要从知识体系入手,形成高阶思维。我们可以将原有的小学知识与初中物态变化的内容相结合,从比较中得到新的认知,形成高阶思维。然后,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进行有效的思维整合,进而形成清晰的认识。
二、研读课标,精确把握教学定位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质主题的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及科技发展前沿密切相关。这部分内容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从物理学的视角认识物质世界,了解身边物质的形态和变化,了解物质的属性、结构与物质世界的尺度,初步形成物质观念。”而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科学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所呈现的学科核心概念中,“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部分也有“物质的三态变化”的内容要求。只不过“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学习科学方法,而“科学课程标准”更多是要求学生“了解”“知道”现象,对教学内容的规定、所达到的要求似乎并不太在意。所以,科学教师要按照“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中做到观而有选,取而有择。
三、依标扣本,正确处理教学内容
所谓“依标扣本”,就是将“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为教学指向,紧扣教材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简而言之,科学课教师在教学中应依据“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教材为载体,正确处理课堂教学的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中,“水”单元中第四课的课题是“冰融化了”,内容是观察冰的融化、加快冰的融化,这里的“融化”与本单元的资料库中用到的“熔化”和人教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物态变化”中的“熔化”的内涵与外延是不同的。我们知道:熔化对晶体而言,是达到熔点时经历固态、固液共存、液态三种状态,且温度不变的吸热过程。例如,在标准气压下,一块-5℃的冰吸热,当达到0℃时,仍是固态的冰;此后,再不断吸热,冰的质量会减少,水的质量会增加,它们处于冰水混合的状态,直到冰完全消失,变为0℃的水,这期间温度始终是0℃。在这个过程中,从0℃的冰完全变为0℃的水的过程叫熔化,而从-5℃的冰到0℃的冰的吸热过程不是熔化过程,只是升温过程。但我们一般是把-5℃的冰变成水的整个过程称为融化,也就是教材中第四课提到的“冰融化了”。所以,融化一词多指化开,如冰、雪、霜融化等。因此,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看,从-5℃的冰变成0℃的水的过程是融化;从0℃的冰完全变为0℃的水的过程才是熔化,也就是资料库中提到的:将固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会熔化成液体。
故此,融化常用于文学中,而熔化常用于物理学中,因要持续吸热,所以是火字旁的“熔”。后面,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另一个“溶化”,就很容易理解为固体溶解,或固态物质在另一种液态物质中分散的过程,此过程不需加热,但必须有液体,所以用三点水旁的“溶”,如“食盐在水中溶化了”。
总之,科学课教师在备课时,不能仅停留在知识的表层,要依据“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并基于学情去研究教学,有效设计、组织教学活动,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促進学生发展、促进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系天津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新时代中学物理教师学科教研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KT-【十四五】-006-GH-21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