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一融”推动课后服务落地落实
2023-09-19方朝发黄襟有韦功香
方朝发 黄襟有 韦功香
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一项顺民意、暖人心的民生工程,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有效减轻家长负担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家有关课后服务工作要求,富宁县新华镇中心学校在党建工作的引领下,精心谋划,深耕细作,匠心筑梦,在开齐开足课程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工作,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完善课后服务措施,提升课后服务品质,打造育人良好生态,探索形成了“四化一融”的课后服务模式,助推学生全面发展。
一、师生参与活动全员化
强化工作部署落实,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切实打通学校课后服务“最后一公里”,确保课后服务全覆盖。富宁县新华镇中心学校开展课后服务要求全体师生共参与,学生本着自愿原则报名参与活动。开展活动前,学校通过QQ、微信、致家长一封信、家长会等形式进行线上线下宣传,让家长支持孩子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孩子基本技能。制定学校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召开各种会议研究部署,切实让课后服务工作做细、做实、做出成效,力争做到学生全覆盖、全程参与各项活动,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乐。
二、课后服务项目多元化
为丰富课后服务项目,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富宁县新华镇中心学校根据实际,开设了学科作业辅导课和特色社团服务活动两大类课后服务活动。其中,学校统筹安排打造了体育运动、科普实践、艺术素养、民族工艺传承、人文鉴赏五大类别特色课后服务活动,结合教师特长开设了摄影、坡芽山歌合唱团、科普e站、书法、壮乡刺绣编织、航模、烹饪体验、种植、主持人驿站等134个特色小项目。
另外,学校还主动寻找社会资源参与课后服务,先后聘请了民间刺绣非遗传承人、校外爵士舞、街舞、古筝等专业老师到学校担任辅导教师,丰富了活动项目,深受学生喜爱。学校通过课后服务活动的开展,减轻了学生在校外培训的负担,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同时学生的特长也得到发展。一名学生家长说:“女儿很喜欢爵士舞,以前都是交钱去培训机构学,现在在学校就能学到了,也是专业老师教,非常方便。”
三、精准监督具体化
课后服务工作要真正取得实效,真正得到家长和社会认可,需要有强有力的监督环节和高质量的服务效果。富宁县新华镇中心学校采取一系列措施,让课后服务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一是学校每节课都要求指导教师提前根据开课内容精心备课,书写教案。二是指导教师根据所开项目内容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培養目标,学校进行跟踪管理并结合目标内容进行考核。三是建立三级跟踪监督机制。学校教师全体联动,人人参与,各有分工,形成“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抓”的局面,既加强了课后服务课程监管力度,又确保了课后服务的质量。
四、考核评价精细化
课后服务活动开展效果如何,必须得有精准详细的考核办法和评价机制。学校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制定出台相关课后服务考核评价实施办法,从德、能、勤、绩各方面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进行考核评比。通过考核评选出优秀作品在学校活动中展演,让学生活动开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有特色。
五、融合地方民族文化
近年来,富宁县新华镇中心学校大力鼓励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瑶族丢沙包、壮族坡芽山歌、刺绣编织等民族特色活动融入课后服务。活动中,美丽的沙包在空中飞舞,展示了激情与速度,让学生赞叹不已,深受学生喜爱;坡芽山歌的天籁之音,81个符号唱出来81个爱情故事,让学生领略壮乡文化的强大魅力;壮族的刺绣非遗文化,绣出各式各样美丽的图案和祖国的大好河山,延续了非遗文化的传承……结合学校实际,老师们还开展课题研究,从“相遇在壮乡”“吃在壮乡”“衣在壮乡”“游在壮乡”“住在壮乡”等各方面开展研究,在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中渗透壮族本土文化,既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也丰富了学生的文化活动。孩子们在特色活动中学习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也接受了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责任编辑 矣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