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校园欺凌现象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

2023-09-19杨赛武

区域治理 2023年20期
关键词:霸凌暴力校园

杨赛武

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教育强国战略推进,教育的质量在不断的提升,但与此同时产生了一系列的校园欺凌现象,我们生活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社会上校园欺凌的事件日益凸显,让这一话题的热度持久不衰,也让人们对校园安全充满了担忧;捍卫校园不被欺凌和暴力侵染一直以来都是政法机关的工作重点,2020 年5 月最高检等9 部门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要求国家机关法律法规授权行使公权力的各类组织及法律规定的学校等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情形立即向公安机关等部门报告,报告可以免责;2022 年检察机关起诉校园暴力和欺凌犯罪680 余人,以法之名严厉打击校园暴力犯罪有效制止了伸向未成年人的“恶魔之手”。

一、校园欺凌的现状分析

校园欺凌的事件在不断的增多,尤其在初中阶段,是校园欺凌最严重的阶段。被欺凌的孩子一般会有心理健康问题;已经经历被同学孤立、欺负、嫌弃、嘲笑、打压的学生,之后不敢与人交往,变得很自卑,导致受到欺凌的学生无法完全走出心理的阴影;甚至养成了沉默寡言、自卑、不主动与人交际的性格,不愿意和其他人有过多的交际。校园欺凌会让人有抑郁的症状,中度和重度的人每天身体特别不舒服,眼泪控制不住地流,还要承受语言暴力,被人嘲笑,使他们不敢再信任任何人,被欺负也不敢告诉老师,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霸凌者往往会在不违反任何规章制度的情况下对被霸凌者施加精神压力。这类霸凌是隐性的,被霸凌者时刻处在客体位置上被观看和评价,而评价标准掌握在霸凌团体的手中。

二、校园欺凌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个人心理发育不成熟

未成年人还处在身心发育阶段,有叛逆心理,强烈的自尊心和嫉妒心理,而且会在心智不成熟,产生报复心理,容易把不满发泄在其他人身上,其实有些人不是没有反抗,他们是被群体排斥,这很难反抗。加之很多人本一开始是不想去伤害其他人的,怕是其他人都这样做,自己不这样做显得怕被群体排斥,也加入了施暴的一方,然后施暴方队伍越来越壮大。某些学生总想找那么一丝丝的存在感,不管他人是否同意乱开他人玩笑,哗众取宠。这也导致了其他学生看到之后形成了思维惯性,被欺凌者无形之中就被贴了一个“标签”。“这个人好奇怪”显然是想把周围人同化的一个借口,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某些学生见的世面太少、不尊重差异、不会换位思考,并且妄想大家都同他一样,太排外,从而导致了这种所谓看不顺眼就欺凌、排斥、孤立的现象。

(二)家庭防线的失守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关系影响着社会的关系。家人和睦相处不仅能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还能让亲戚的关系更加地融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反之,如果家庭成员的关系紧张,就会对未成年人产生负面的心理效应,减弱了父母和未成年人的信任感。因此,校园之所以会频繁地发生校园欺凌事件,是因为很大责任在于家长的不重视、懈怠管教引导所致。成年人总有诸多借口推卸责任,且理所当然不去反省改善,才会导致这样的悲剧发生;家庭的温暖和关爱的缺失,使孩子们拥有柔和的内心受到伤害,从而导致校园欺凌增多。产生校园欺凌现象一部分原因是孩子被父母溺爱,没有是非观,然而大部分人片面看待问题,动不动说孩子缺少关爱,导致其变得自私,但事实上却是很多家庭溺爱,造成孩子特别自私喜欢欺负别人,父母不关注孩子的人品,做错事没有任何惩罚。旁观者如果没有一点话语权或者实力,他们的制止会发生在他们身上,谁都不想做软柿子。那些被欺负的软柿子不会阿谀奉承,没有依靠,在很小的年纪面临这些,他们告诉家长怕被挨打,说他们不乖。

(三)学校教育的缺位

此外,老师没经历过现在的学生时代,小时候可能都是随波逐流不懂这些行为的严重性,而长大更加用成人的思维对比自己现在工作生活中的发生的会觉得这些都是小事。霸凌的孩子学校也无奈,因为未成年,还要接受义务教育,不能开除和劝退。受欺凌的孩子把事情告诉老师之后,并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办法,多数口头警告,或是形式上的轻微惩罚,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甚至会使原本的欺凌变本加厉。

三、校园欺凌产生的危害

(一)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校园欺凌影响孩子一生,如果欺凌者被欺凌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可能会对他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会产生欺凌另外一个同学的想法,导致被欺凌的学生没有办法理解到什么是爱与被爱,不能理解别人的情感,甚至有时表现出对社会的憎恶;“校园欺凌”一词意味着恃强凌弱。它不仅会伤害人,还会使纯洁的心灵屈服,精神痛苦,严重,而且还会威胁到你身边的人的生命。这不仅有悖于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和友好情谊,而且更有可能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在孩子的原始认知里,不会反抗生活,没有生活目标,没有个人爱好,没有活得光彩熠熠。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品行影响是空前的。在家庭层面,父母也要多注重自身品行表现,育人先育己,育儿更是如此。

(二)破坏学校的平安校园环境

学校没有及时引导和制止,客观上会助长了校园霸凌现象的不良风气,甚至会让学生走上犯罪的不归路;不利于学校的安全,更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影响到学校的教育环境的安全性,从而降低学校的教育质量。

(三)败坏社会的良好风气

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根基缺失,没有真正的善良和正义。等未成年人长大了,就会懂即便心里不舒服也会装作表面客气。即便不喜欢他们也会佯装热情。校园欺凌毁的是孩子的一生,更可能是一个家庭的完整幸福。当欺凌者走向社会,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四、校园欺凌的治理对策

(一)强化家庭的监护责任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教育是打牢孩子人生的第一根桩基。家长应该进行正确和积极的引导,让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希望父母重视孩子的每一次求救,而不是对孩子说为什么他们不欺负别人只欺负你。校园暴力还需家庭和学校都重视起来,家长要及时关注孩子的变化和老师多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也要引导孩子不参与校园暴力,不欺凌其他的同学,在学校任何情况回家要和家长及时沟通,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受到欺凌,要与孩子共同面对困难,认真倾听,让孩子明白,他被理解、被看到了。希望孩子在学校受欺负了告诉自己的父母,你没错就不要为别人的过错买单,不要伤害自己,要让伤人者付出代价。父母一定要表现出时刻可以保护孩子的态度,孩子才会告诉父母,相信父母会帮忙,会保护他,不会指责他,自己没有给父母带来负担,一起面对,而不是孩子自己默默承受变本加厉的霸凌。一些受到欺凌的孩子,很有可能缺乏相应的社交技巧和保护自己的能力。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还需要让孩子习得与人交往的技巧以及处理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发生这样的校园欺凌现象非一日之寒,家庭启蒙教育要做到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打牢人生第一根桩基。应该先教育如何做人,教育孩子应从根源教育起,而根源就在于孩子刚出生的那一刻,家庭教育应再向前一步,在领生育证之前,应先对家庭进行教育培训。

(二)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是孩子人生的第二根桩基。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平安校园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多次强调了教师在教育学生中的重要作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教育是实现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教育强国与人才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举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由此可见,发展素质教育,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提升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水平,全面推进教育强国战略,是需要老师参与培训,学习校园发生欺凌事件的科学处理方式,老师要根据目标个体的差异性,培养和辅导孩子,培养他们的善心,对所有孩子要一视同仁,而不是根据成绩性格来对某些孩子偏爱或嫌弃,老师是在学校里离学生最近的人,每一个老师要保护好每一个学生,而不只是监督学生上课和考试,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观察孩子的行为差异可提前制止不良事情发生。学校更应该重视道德教育,多一点正能量,少一点互相攀比。

(三)学校应加大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力度

《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对施暴学生的处理做了明确的规定:给予其改过机会,避免歧视性对待”。由此可见,《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并不是全面否定校园暴力入刑,只是认为在现有的社会系统和情境下,解决校园暴力问题不能仅仅依靠严惩施暴者。因此对校园暴力的施暴者,仍然以内心感化、行为转化等教育手段为主,尽可能改善其成长环境,增强其社会关系联结,“少年出现问题,这都是社会的责任,还在于社会没有把预防校园欺凌放到日程上。”学校应该共同商定制定一个关于预防校园欺凌的校园公约,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做,形成抵制校园欺凌的校园氛围。同时学校应该培育孩子相关的法律维权意识,告诉孩子应该站起来反抗这种不公平的对待。校园欺凌从来不只是一个人,站起来也等于告诉别的被欺凌的人应该反抗欺凌,而不是对自己进行伤害。

(四)家庭、学校、政府应形成社会合力共同参与治理

校园欺凌现象作为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历来都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预防与制止校园欺凌事件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平安校园建设的基本路径和必然选择。自改革开放至今,学校安全教育的发展一直面临着规章制度建设不完善、治理主体单一、监督反馈机制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校园欺凌事件、校园暴力威胁层出不穷。而要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青年,就要提升学校的管理治理水平, 积极探索预防与制止校园欺凌治理机制成为全社会的一项重大和紧迫的任务。

政府充分考虑社会诉求,将社会力量动员起来共同治理,从宏观上只有联合社会力量,让家长、社区、社会团体和政府等部门一起进行治理,才可能有效防治校园暴力这一难题。同时应该强调国家公权力的作用,并强调国家和政府的责任,从系统层面上审视和解决校园暴力问题;校园欺凌事件不管是在社会上,校园文明建设还有被欺凌者都有很不好的负面影响作用,光靠教育,谈心谈话,学院处分或者开除根本没办法杜绝此类现象,甚至会引发新一轮的报复事件,学生年纪小,对法律法规以及会付出的代价是没有意识的,校园欺凌确实需要严惩,但是严惩的方式方法要确保被欺凌者的安全,不仅要在心理上给予保护,要确实提供一个安全环境。

五、结语

防治校园欺凌现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坚持标本兼治、统筹兼顾,为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好的教育与舒适环境,才能有利于未成年人心理的健康发展,才能增进家庭的和谐稳定,才能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因此,防治校园欺凌现象,要在多主体协同治理的思路下,一方面,家长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引导,做好未成年人的榜样与监护人,让孩子产生积极阳光的心态;另一方面,学校老师对未成年人要多加教育,教授校园欺凌的案例与防止方法,让未成年人知道该如何应对校园欺凌;此外,学校要建立防治校园欺凌现象的规章制度与监督的反馈机制,当未成年人遇到校园欺凌时,知道要找学校的防校园欺凌机构组织,以及如何找到防校园欺凌机构组织;最后,政府等部门在社会与学校要加大对防校园欺凌的宣传力度,并成立防校园欺凌的机构与对未成年人心理疏导的机构;我们相信在家庭、学校、行政部门等多主体的共同治理下,校园欺凌现象一定会越来越少,校园也会越来越舒适,社会也会越来越温暖,孩子们会越来越上进。

猜你喜欢

霸凌暴力校园
反性别暴力
逆转人生
十二星座遭受校园霸凌会怎么做
“暴力”女
面对校园霸凌,如何保护“少年的你”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暴力云与送子鹳
怎样的孩子容易被霸凌?怎样的会霸凌人?
向暴力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