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返乡入乡语境下“校村合作”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023-09-19俞月芳

区域治理 2023年20期
关键词:村委共生螺旋

俞月芳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一、引言

(一)引言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村人才振兴直接关系到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进度和成色。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的乡村人才振兴政策已形成一股政策链群。2018 年发布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2018-2022)》指出“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2020年,国家发改委等19 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高校以产教融合方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助力返乡入乡创业,活跃乡村经济”。2021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培育农业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法律服务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乡村文化骨干力量”以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带头人”。2022 年10 月16日,党的二十大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二)现状归纳

通过数据整理,全国各类高校“校村合作”人才培养情况及现状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1.地方高校更适于“校村合作”人才培养,体现了“服务本地、接轨乡土”

由于高校的人才培养层次、服务地域和职业趋向的差异性较大,211、985 和“双一流”高校聚焦国家战略型、学术型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而地方高校(含本科和高职院校)则更侧重于服务地方产业、接轨区域特色,培养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校村合作”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是地方高校,而非教育部直属高校,主战场是省级以下的地方和区域。

2.党建组织更易于“校村合作”人才培养,体现了“党建联合、公益帮扶”

“党建共建”和“公益帮扶”成为“校村合作”的重要模式,两者在各类人才培养模式中居于较为凸显地位。由于“校村合作”中,高校与村组织合作,两者地位并不匹配,因此村组织一般以村党委为合作载体,使校、村党委合作成为打通“校村组织”地位隔阂的一种融通方式,并且在党建属性的影响下,“校村合作”也更多体现了教育的公益性,通常表现为校方对村组织的帮扶行为,如党员组成科技服务队、文化下乡联谊团以及捐赠农机设备、无偿医疗义诊、产业诊断等。

3.涉农高校更便于“校村合作”人才培养,体现了“资源互补、共赢共享”

在开展“校村合作”人才培养的高校中,涉农高校的主要合作领域比其他类型高校更为吻合“三农”属性,包括农业科技、农产品开发、农业品牌建设、农技培训及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等。涉农专业及高校在“校村合作”人才培养中的主动性比其他类型高校更为明显,通过相互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实践基地、创业基地等各种产学研基地,并与村组织各取所需,使成果共享的概率增大。

(三)问题梳理

虽然“校村合作”人才培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开展“校村合作”,然而在实践中问题依然存在,并对未来趋势造成一定影响。

1.“校村”合作意志与需求不匹配

不论高校,还是村级组织,对“校村合作”的主观意识还不强,双方出于自身差异性较大,而忽略彼此共性合作,尤其在高校一方。高校普遍认为,其与村级组织合作,不管在级别、体量上有较大差距,还是在合作条件、合作契机等方面缺乏共性动力的支撑,双方合作多出于形式上的配合。

2.“校村”合作层次浮于表面居多

高校与村组织在人才培养的合作内容与内涵上仍然略显传统、浮于表面,缺乏高科技、高技术人才、高技能等深层次人才培育项目推进,比如缺乏在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农文旅融合、养老产业推广等方面的合作。一方面由于高校在寻求“校村合作”时往往过于盲目,没有做好充分的选择,如调研工夫不够深入、产业规划不够准确、校地联动不够顺畅、资金不到位等;另一方面由于村组织本身存在条件不充分,如缺乏可供村实体组织合作的平台、村民合作意志和需求不强烈、市场要素配置欠充分等。

3.“校村”合作的目的性不够明晰

高校与村组织在人才培养合作上往往停留于一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约、授牌和座谈,并没有实质性构建一套清晰的合作指标和目标体系。一方面,高校仅仅将“校村合作”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种标志,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另一方面,村组织在合作中也没尝到人才引进、项目引进和资金引进等甜头,感觉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关联度不够紧密,因此在相互合作中往往忽略目标构建,导致“做到哪里算哪里”,缺乏长远、清晰的目标规划。

二、路径选择与对策

(一)路径选择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亨利·埃茨科威兹在“三螺旋”生物哲学思想基础上创新提出以“政、产、学”为三元的三螺旋模型以阐述政府、产业和大学三者之间的动力学关系,并剖析了知识经济环境下主体之间内在关系演变,被公认为开创了创新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和新范式[1]。该模型最初存在两种模式:政府主导、大学及产业辅助的国家模式和政府、大学及产业机构互为独立的市场模式。勒特·雷德斯道夫对模型进行了发展,形成政府、大学及产业机构间存在双边互动和混生组织的“重叠模式”,即通常所指的“三螺旋创新模型理论”,其不仅客观描述政府、大学和产业三元创新主体的独立存在,而且准确刻画了三者以市场需求为纽带,以知识生产与转化为中心,以知识价值作为最大化目标的内在关联,并形成三种力量相互连接影响,抱团上升的三螺旋关系。其进一步揭示了三重螺旋的内部结构,并拓展了其他外部功能,从而将其发展为“三螺旋协同模型”[2]。有不少学者采用“三螺旋协同模型”探索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机制的创新路径[3]。

经过现状分析和问题梳理,可以发现,路径选择依然是推进“校村合作”人才培养良性发展的前提条件。三螺旋模型可以为“校村合作”提供诸多路径借鉴——加强动力传导、加强合作深挖、加强系统推进,并形成“校-村-产”链式路径。

1.组织动力传导的链式路径

三螺旋模型由村委、高校与产业三个共生单元构成,其职能、利益和价值不同。村委是村级基层治理主体;高校是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主体;产业则是产业技术、财富创造和就业带动载体。因此,寻求三者职能、利益与价值的协同传导成为构建共生关系的关键。虽然,它们的职能、利益与价值有差异,但依然具有协同传导的组织动力,即以农村发展为共生基点的传导结构。村委是农村经济策略的制定与执行者,高校是农村经济动能的酝酿与发起者,产业是农村经济繁荣的承载与推动者,它们以农村发展为共生组织动力,由村委作为动力传导的支配者和发动者,作逆时针传导轨迹:村委作为政策实施的组织者激励产业,产业作为技术应用的组织者与高校合作,而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组织者,推动村委完善产业政策的实施,并优化产教融合政策体系,从而形成三螺旋组织动力传导。

2.界面动力传导的链式路径

三螺旋模型的村委、高校与产业三个共生单元发生共生关系,必须通过相应的共生界面,否则三者难以紧密相扣,且会形成边界碰撞。但三者之间的共生界面却无法使用三者的一级主体,即村委、高校和产业本身作为共生界面,而需使用其二级主体,即一级主体所支配或管理的内部共生单元,也即村委所支配的乡村单元,高校所支配的专业单元,产业所支配的企业单元。反过来讲,村委、专业和企业既是内部共生单元,也是支撑其上一级主体的共生界面。高校以专业为共生界面,对接以农村为共生界面的政府,并非直接接轨以企业为共生界面的产业,而是通过农村发展需求和产业政策调控的作用,间接地与企业发生共生界面的交互,借助农村发展的需求性、产业政策的稳定性,有效规避市场的风险性,缓和企业应对风险的应变性,从而实现三者动力传导的协同恒定。

3.系统动力传导的链式路径

三螺旋模型的运动过程就是三共生单元的协同过程。村委、高校和产业三个螺旋,同时发生两种运动轨迹。一种为单螺旋自旋,即政策系统螺旋、市场系统螺旋和人才(或教育)系统螺旋。另一种为三螺旋公旋,即共同体螺旋。两种运动轨迹形成双重轨迹螺旋上升,继而发生碰撞、产生重叠、形成混合组织,直至凝聚成为协同创新的一股动能,持续螺旋上升。因此,单螺旋不规则自旋时,两两碰撞既发生一种共生关系,也诞生一个共生系统,故而形成由村委主导、政策调整为动力的“产村协同”系统,由产业主导、市场选择为动力的“产教融合”系统,以及由高校主导、人才供给为动力的“校村共生”三个共生系统,也称“自旋系统”。而三个自旋系统又以共生基点为轴线发生公旋,从而形成“政策系统-市场系统-人才(或教育)系统”三种系统动力螺旋传导和政策效应、市场效应及人才效应相互重叠的“公旋系统”,也就是“校村产利益共同体”。

(二)对策构建

1.聚焦共生界面,提升“校村内涵”

村组织是三螺旋模型的共生界面,乡村发展动力是三螺旋运动的共生基点。专业集群的建设与规划应以乡村作为政产学共生关系的切入点,充分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十四五”期间,杭州制定了“数智杭州,宜居天堂”的大都市圈战略,即凸显“中国数字经济第一城”“世界旅游休闲名城”和“生态绿色发展之都”的都市地位。因此,以W 学院为例,打破传统的“学科-学系”建制,对标“数智杭州,宜居天堂”,打造以“服务新智造,赋能康养游”为品牌的专业集群内涵式发展,形成了融入大都市圈产业体系和政策体系的乡村振兴专业集群。

2.打造共生介质,协同“校村战略”

共生界面要发生物质交流和能量传导,须通过交流渠道和传导载体,即共生介质。W 学院打造“校村共生”介质,精准对标专业、村镇、产业三大集群的战略需求,建立了六大研究中心,协同推进校村战略。一是对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乡融合”发展战略。成立“杭州新时代乡村振兴品牌研究中心”,聚焦杭州大都市总体发展战略,服务杭州乡村振兴人才供需政策落地。二是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共富示范区建设。成立基于“康养旅游”专业集群的“精准健康营养食品研发中心”,服务余杭区、临安区及西部县市区农副产品研发。三是对接中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全球先进制造基地建设。成立基于“智能制造”专业集群的“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究中心”,服务萧山区、临平区和钱塘新区等辐射乡村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四是对接“一带一路”数字丝绸之路枢纽城市、全球数字贸易中心建设。成立基于“数字贸易”专业集群的“‘一带一路’前沿国家文化研究中心”“小语种研究中心”,服务杭州主城区尤其杭派服饰为代表的跨境电商产业。五是对接新型消费中心城市、国际旅游休闲目的地。成立基于“新农艺”专业集群的“茶文化研究中心”,对标杭州“茶都”“宋都”金名片,服务西湖区、富阳区及周边县市区的乡村休闲文旅产业。

3.联动共生组织,融合“校村党建”

党组织建设是共生组织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不管是村委、企业、产业行会都具有党建引领的突出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W学院有力借助党组织联合共建的重要模式,有效联动地方镇政府、村委、企业、行会、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及社区等机构,推进专业集群建设。一是成立校村企党建联盟。W 学院党委与镇政府党委、村党委(支部)、企业党委共建“聚焦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党建联盟,以党组织共建的方式带动高校专业集群与企业合作,协同推进科研项目的落地。

4.接轨共生系统,凝聚“校村文化”

乡村系统和高校系统的共生,形成“校村共生”系统。一是校村战略定位的契合;二是校村精神形态的融合;三是校村品牌建设的结合。这意味着两个共生系统的共生单元、介质、界面及环境等要素必须充分对接、交融,形成“校村共同体”。“校村共同体”必然以校村两者达成共同意志为前提,这需要乡村与高校都抱有开放的胸怀和包容对方的姿态,以及国际化发展的新视野。

猜你喜欢

村委共生螺旋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村委会作为行政诉讼被告地位的探究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农村土地征收关系和补偿标准浅议
旋风“螺旋丸”
螺旋变变变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