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民弹幕使用过程中的狂欢行为论析

2023-09-19李琳琳

声屏世界 2023年3期
关键词:狂欢节弹幕网民

□ 李琳琳

“弹幕”一词源于日本的游戏和动漫视频领域,随着国内两大弹幕视频网站(AcFun站和Bilibili站)的强势发展以及用户群体的增加,“弹幕”在二次元世界中被广泛传播和推广,从而实现普遍化发展。现如今,弹幕文化已经被各大主流视频网站如爱奇艺、优酷、腾讯等接受,越来越多的网民更加倾向于使用弹幕,一个全新的弹幕视频时代就此开启。

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与《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这两本书中提出了狂欢理论,并区分了“狂欢节”“狂欢式”和“狂欢化”这三个概念。狂欢节原本是指某一特定的节庆日,在这一天,人与人之间没有地位上的尊卑贵贱,也不受各种礼仪的约束,可以平等地进行交流,而网民使用弹幕这一行为与在巴赫金笔下沉浸于狂欢节中的民众就有着相似之处。因此,文章参照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探析网民弹幕使用中的狂欢行为,发现狂欢背后的问题,从而促进弹幕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网民弹幕使用所呈现出的狂欢模式

首先,狂欢节的全民性与弹幕使用的自由开放性。在巴赫金看来,全民性是狂欢节的一大特征,每个人都可以沉浸在这场狂欢当中,没有身份、地位、宗教等方面的限制。互联网环境具有自由性、开放性和匿名性,人们可以尽情地在这场互联网狂欢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而弹幕的兴起更是给这种开放和自由的互联网空间增加了一种表达功能,消除了人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一些距离限制,给人们营造一种全民身体和精神在场的想象。

其次,狂欢节的仪式性与弹幕空间的虚拟性。狂欢节有着独特的表演仪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狂欢国王进行戏谑性地加冕和随后脱冕”。除此之外,人们戴上面具,沉浸在一个具有虚拟性和匿名性中的世界,在面具的遮挡之下人们进行着无等级的狂欢活动。而弹幕世界就如同一个虚拟的网络空间,人们在这里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形成各种各样的族群,从而在社区内尽情地表达着平日里羞于表达或怯于表达的话语,和其他具有相同特点的网民进行一种自由的互动模式,从而获得一种存在感和狂欢的仪式感。

最后,狂欢节的颠覆性与弹幕语言的逆向性。在狂欢节中,人们所使用的狂欢语言体系是狂欢化气氛的一个重要来源,各种戏谑、夸张的语言颠覆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普通话语体系。在虚拟的弹幕空间中,网民所发布的各种弹幕打破了原有传统语言的固定逻辑思维模式,呈现出一种具有跳脱性的语言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狂欢化现象。

网民弹幕使用狂欢化产生的问题

弹幕机制丰富了网民的深度体验,所营造出来的狂欢化氛围也可以从多方面满足网民的需求,但是网民在享受弹幕狂欢所带来的满足感之时,也容易沉浸在虚无的环境中无法自拔,被隐藏于狂欢危机之下的假象所吸引。

弹幕内容良莠不齐。弹幕自身具有即时性和开放性,并且具有字数的限制,所以网民在发表弹幕时所表达的都是即时性的意见和看法,在短时间内无法进行深入思考。从语言表达形式来看,有一部分的弹幕并没有遵循正常的用语规范,会使用一些较具符号化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想法。除此之外,弹幕上还会出现故意使用错别字来表达的现象,比如马保国的“耗子尾汁”实则为词语“好自为之”,这些只有那些经常网上冲浪或者熟悉弹幕文化的网民才知道。有调查研究显示弹幕文化的受众大多为年轻人,24岁以下的用户占B站总体用户的70%左右,[1]可想弹幕的表达形式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日常表达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弹幕内容的参差不齐也会影响到网民们的观感和审美价值观的培养。

泛娱乐化影响传播效果。“泛娱乐化”思潮是指娱乐话语走出自身“场域”,渗透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创造出新的符号表达和话语方式。[2]当下,网民对弹幕的不规范使用逐渐显现出带有狂欢特质的“泛娱乐化”倾向。弹幕是一种基于视频而出现的一种表达形态,它的传播是建立在视频之上的,它的呈现形式也影响着每一个观看者的使用体验。“高能预警”是一种经常出现在视频上方的弹幕,这类弹幕往往会出现在剧情或视频的高能点,用以提醒观看者前方会有一些吓人或者细思极恐的画面。另外,还会有网民联手进行手动打码,导致视频上方被一层厚厚的弹幕墙所包围,这种行为对视频画面的完整性和连贯性造成了较大程度的破坏,从而违背视听规律,影响观看体验和传播效果。除此之外,素质欠佳的观众会发布一些具有攻击性的弹幕,通过这种方式满足内心的快感,然而这种众生喧哗的弹幕形象会使得社会负面情绪扩大,影响弹幕空间的和谐发展。

“娱乐至死”价值理念盛行。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到:“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3]弹幕平台为受众提供出了一个全新的表达机制,随着弹幕的流行,网民们乐于从中寻找乐趣,与其他网民合力形成一种众生狂欢的景象。

除此之外,弹幕有着不同于其他语言表达形式的独特风格,二次元、无厘头似的吐槽甚至是庸俗的语言已经取代了正常语境下的弹幕语言,这虽然迎合了一些青年网民的求异心理,但是对于那些想要正常规范且文明使用弹幕的网民来说有碍观瞻。弹幕作为一种语言表达形式较易进行创作和更改,因此在语言形式上,空耳弹幕也常常出现。在语言风格上,弹幕中含有很多“绰号、嘲谑、戏仿、反讽、怪诞乃至在书写中遭到贬抑的粗俗猥亵的脏话”,[4]影响网民的观感。过度追求娱乐成为网民使用弹幕的主要目的,“娱乐至死”的价值观念在一条条弹幕的发送中逐渐形成。

网民弹幕使用狂欢化背后的内在动因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网民弹幕使用狂欢化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网民对弹幕的正常使用,也阻碍了弹幕空间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的产生需要人们深思,现从以下三个角度去分析网民弹幕使用狂欢化背后的主要动因。

社会环境:话语表达空间的自由化。在狂欢节中,每个人都是自由而平等的,民众生活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生活的限制,可以使自我尽情地沉浸在狂欢节的快乐之中。然而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受到地位和阶级的限制,普通民众并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被社会上的精英群体所牵制。不过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受众俨然已经成为了主体,社会化网络、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带人们进入了一个充满互动、分享、参与、自我建构与呈现的全新时代[5]。自由化的话语表达空间给了网民更多表达自我的机会,最为典型的就是网民在弹幕空间的自由表达,但是自由化的话语表达空间并不等同于不受任何限制。即时性的弹幕被网民不加深度思考就发送出去,各种彰显自由与个性的话语逐渐增多,质量参差不齐的弹幕让人眼花缭乱,五花八门的弹幕充斥着低俗、色情与暴力,不仅影响视觉观感,还会误导青少年受众的价值观。

社会民众:自我情感需求的个性化。在现实社会中,掌握话语权的往往是少部分意见领袖,他们也往往代表着社会中的精英群体,社会舆论风向由这群人进行引领,导致普通个体难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而弹幕的出现就为那些在现实世界中难以表达个人想法的人们提供了可以随时随地表达的空间台,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和其他用户进行互动交流,在观看视频时一起对视频内容进行吐槽和评价,从而寻求到价值观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共鸣。根据艾瑞咨询报告,B站35岁及以下用户占比超86%,说明使用弹幕的网民多为青年群体,他们在弹幕空间中占据了主要话语权。这类网民群体往往有着更加独特和自我的个性化特征,可以创造出新的符号表达和话语方式,从而加快弹幕的“泛娱乐化”进程。

弹幕的出现已经成为人们获得快感的一种比较重要的方式,网民在这个特定的虚拟空间中进行交流,然而恶意遮挡视频画面现象屡见不鲜,充满着戏谑和攻击性的弹幕内容屡禁不止,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出网民自身的与众不同。随着弹幕使用群体的扩大,泛娱乐化现象也会更加突出,严重影响到视频本身的传播效果。

社会理念:过度追求娱乐的畸形化。在狂欢节上,人们的行为打破了原有的束缚,人们可以进行随意而又亲切的交流,人们的语言可以一种不太得体、插科打诨的形式表达,在这背后是对平等性、公正性和开放性的追求。弹幕视频网站是一个可以自由进行创作的网络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人们对视频可以进行二次剪辑以达到一种颠覆原有视频理念的目的,从而去抵抗原有视频的权威性和教条性。网民对视频的二次处理颠覆了原有视频的含义,弹幕语言也充斥着恶搞和吐槽,呈现出一片狂欢的景象。网民在观看视频和发送弹幕的过程中追求着娱乐化的生活方式,然而适度娱乐可取,过度追求娱乐就会导致“娱乐至死”这种畸形价值观的出现,不利于弹幕文化的良好发展。

巴赫金认为只有狂欢节当天人们才可以尽情宣泄情绪释放压力,这说明现实生活和狂欢节是有一定界限的。如果人们把弹幕的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混淆,在现实社会中也到处发表恶搞和吐槽的语言,那么必定会对现实社会中的和谐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导致过度狂欢、娱乐至死的情况出现。

应对弹幕狂欢的策略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弹幕狂欢对新媒体时代中的网络环境自然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应对弹幕狂欢背后产生的危机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多方合力才能改善当前网民弹幕使用狂欢化的现状,营造出一片清朗空间。

从政府层面来说,自由与管控双管齐下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政府作为管理部门,在给予网民自由表达空间的同时也需要严格立法,提高立法质量,以更加完善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对弹幕平台的管制,从而保证弹幕文化的有序发展。

从弹幕平台自身来说,要完善弹幕规制。弹幕平台在弹幕文化的健康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肩负着把关人的角色。弹幕平台需要对一些不当言论的弹幕进行过滤和清除,从而营造良好的弹幕空间氛围,但是弹幕空间中仍然会出现一些低俗化的语言,弹幕平台应该加强审查技术的严格性,通过不断完善相关的技术设施去对弹幕进行严格管理,还受众一片干净和谐的弹幕空间。

从弹幕受众方面来说,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弹幕网站的不断发展为这些弹幕使用者构建了一个虚拟的“弹幕社会”,在这里,人们尽情嬉笑怒骂,表达精神诉求,得到社交的满足感。但与此同时,弹幕的质量在逐渐变差,网民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为了寻求极强的认同感而发送一些含有暴力、污秽的弹幕语言,严重污染弹幕环境。因此,网民应该积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培养良好的弹幕使用行为,遵守弹幕平台的相关规定,在满足个人需求的同时也要自律。

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成熟发展,弹幕已经具有了狂欢节的全民性、仪式性和颠覆性等特征,从狂欢理论视域下可以透射出网民在弹幕空间中所形成的精神上的狂欢化。对于广大受众来说,可以在弹幕这个具有虚拟性的网络空间自由发表意见,寻求情感共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弹幕在构建超越时空的共享体验和强化亚文化群体凝聚力的同时,也陷入了后现代主义的道德困境。[6]基于弹幕应用媒介渠道的扩大以及受众媒介素养的参差不齐,弹幕空间出现了被污浊化的现象,说明网民群体在使用弹幕时不能完全沉浸在非理性的狂欢文化中,要避免“弹幕狂欢化”现象成为“娱乐至死”的行为模式,也要避免成为只会吐槽的“乌合之众”,这就需要社会、平台、受众等多方面的努力,从而促进弹幕的正向性发展。

猜你喜欢

狂欢节弹幕网民
动物狂欢节
HOLLOW COMFORT
“弹幕”防御大师
一大拨弹幕正在向你袭来……
购物狂欢节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巴西
动物狂欢节
有感“网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