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散与聚合:媒体平台化背景下报刊有机运动的价值重塑

2023-09-19王欣瑜

声屏世界 2023年3期
关键词:报刊新闻报道马克思

□ 王欣瑜

马克思所言的“报刊的有机运动”揭示了报刊在新闻报道中具备自我修复的能力,表明新闻报道是经过不同分工转而揭示新闻全貌的,同时说明新闻呈现是一个运动过程,可见报刊的有机运动所蕴含的新闻事实和分工思想对于新闻业转型具有建设性意义。本文梳理了“报刊的有机运动”的内涵,以此对应媒体平台化背景下有机新闻的呈现和平台预存的无机风险,为新闻业在数字时代的转型寻找理论支撑。

马克思“报刊的有机运动”的内涵

1842年,记者彼·科布伦茨在《莱茵报》因刊登“乡镇木材分配问题”和“摩泽尔河沿岸地区的贫困”而被当局审查,马克思得知后便开始走访和调查,于1843年1月写下《摩泽尔记者的辩护》,讨论了在新闻报道中易陷入追求真实性和时效性兼得的窘境。该文章提出新闻的真实性在于通过现象追寻本质,新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点到面的认知过程,并指出了报刊自由和新闻事实的关系。马克思所提出“报刊的有机运动”说明新闻事实是在报刊的有机运动中逐步揭露的。

事实的报道应该分工。无论是事实的全貌呈现需要依托于不同种类报刊的聚合,还是其找寻需要依靠于新闻记者的动态追寻,两者的过程都是复杂而庞大的。马克思认为新闻的记者和报刊的总和是巨大的,仅依靠单个记者、单个报刊不足以构成事实的多维呈现。报道分工的本质是认知到单个记者到多个记者所呈现的新闻面貌是彼此交织联系的,机体的运作需要多方共建,该思想暗含集合体的早期雏形。因此,对于记者和报刊而言,想要确保新闻报道最终能经得起全面的考察,那么合理分工去划分拆解报道主体是有必要的。

事实的揭示是动态添加的过程。事物存在有其必然性,并需依照发展性来完善。新闻媒体所承担的任务也并非是以完成一个阶段、一次完美报道而收官,而是用联系的眼光看待问题,用动态叠加的方式来揭示新闻的客观变动。正如马克思所主张的,完整事实的揭示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单个报刊和单个记者每次也只能获取部分有限信息,因此,他们的职责就是在自己可控的范畴内,尽责、忠实地报道事实。在综合多维度之上,用逐步添加的方式去揭示事实的构成。

报刊能够自我革命。马克思认为:“今天它所报道的事实或所发表的见解中的错误之处,明天它自己就会推翻。”[1]报刊的报道是在新闻记者自身范围内做出的报道,而随着事实的动态发展和多因演变,会导致报道内容与事实偏离。在马克思看来,报刊属于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公开存在偏差的风险,但报刊亦是常变常新。通过自我革命与自我修正,错误向正确、片面向全面地发展,这是报刊能够作为自己医生的表现,意指人民报刊之责、之勇。自我革命表明了报刊蓬勃的生命力,彰显了新闻业日渐愈新的属性。

分散:媒体平台化的“无机”传播

有机运动通过两个层面的有机分工来实现,即新闻文本层面记者能动性的再现和新闻生产过程中媒体机构内外的组织性在线,因而具有“多方组合性”。[2]在当下,媒体平台化成为传媒格局和媒体融合的趋势,其内涵包括激活个人社会传播能力、满足个体信息需求与偏好、利用个体资源与能力、整合个体之间交互关系等基本要义。[3]这个巨型传播网络容纳了机构媒体、自媒体、专业媒体,随着参与者的数量增多,其内容生态则面临着较大挑战。马克思主张“报刊的有机运动”应是动态性、组合性、自省性、人民性、新闻真实性的集合体,虽然该理论是马克思针对报刊所提出的,但代入到媒体平台化的运作中同样适用,因为新闻业的主体和新闻本质并没有随着技术更迭而改变。在媒体转型的建设中,平台为其提供聚合的场地,但由于情绪、事实的交织而难以辨别导致众声喧哗,迷失了应该被人们关注的社会议题,有机运动被拆解为无机,最终媒体转型的平台化建设目标迷失。以下将探讨在媒体平台化建设中,新闻规律和新闻真实性受制于他者规训和市场思维的困境。

公共空间的动荡回声。互联网媒介使得数字民主成为可能,但同时也存在缺陷,即当用户作为生产者时常常基于某个话题词来对事实发表见解,进行片面解读,在嵌入的同时面临着脱域风险。虽然用户的参与式生产为事实的动态添加提供了不同解域,但用户基于话题词对事实的解读并非客观中立,观点只是反映自身感情,不具有证据性。当其观点回荡在舆论场,有可能会引起社会的非理性和情绪化解读,激化公共空间的矛盾。

新闻报道的讨论会随着网络信息数量增加而攀升热度,随着数量增多,新闻事实的重合信息会被印证真实性,但也会造成回声效应。媒体平台化为受众建立新的公共空间,但是却造成原子化的共同体,原子化表明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质量都有待商榷,即相似的信息内容和相似的制作者的聚集,最终带来的是同质化的信息,并不利于对事实的客观解读。相应地,用户内容消费受制于媒体规则,受制于界面推送信息,即初始阶段就已经存在着事实接触场域被切割的风险。

新闻报道趋向商业化。纵观整个平台架构,互联网思维使得追逐热点成为新闻媒体的常态,使媒体成为传播者,而非真正的报道者,反而用户成为了流动式的报道者。在浏览推文时,用户受内置算法的影响会对议题的先后进行重要性排序,因此事实原本具有的公共性、社会性被后置,反之具备商业效益的热点议题被算法默认前置。长此以往,平台内嵌的算法机制会重置用户的话语内容,制造出机械化的价值认同现象。

用户评论、自媒体解读等途径都为媒体在平台转型的建设中提供了思路,社会议题的文本撰写能容纳多方建构,但危机恰在于该文本的产生是公共性和商业性参半。新闻聚合平台因其算法和资金占据高地,进而建构出一套与传统新闻标准相异的事实呈现准则。梳理媒体平台化建设进程,可以发现在原本理想的液态新闻业中,新闻信息的控制边界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点击率和首发权的争夺,这远远背离了平台转型的原本期望。

聚合:重塑报刊有机运动价值的对策

马克思提出“报刊的有机运动”,指出新闻报道活动是动态的发展过程,应用联系发展的辩证眼光看待问题,而今其新闻思想依然能够启示人们时刻从经典理论中追溯思想之渊源、社会之背景。报刊的有机运动阐明了新闻传播规律,无论技术迭代给媒体时代加上何种前缀,终其不变的是新闻本质和新闻业肩负的使命。媒体转型建设不仅是指在技术上将界面系统和内容传播渠道革新,更是媒体思维和体制机制的转型。如何在这条媒体转型的建设之路上走得更稳、更久,在践行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理念,报刊的有机运动为人们打开了纾困之思。有机运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用过程性思维去看待新闻报道,二是用社会网络分工去弥补真实后置,三是用主体自我革命来修正公共性的缺位。

过程性思维:整合阶段式的新闻报道。媒体平台化伴随着技术迭代、互联网媒体机制和思维方式的变革而出现。首先,技术更迭改变了新闻报道、新闻呈现的形式,由最初的平面铺陈转为超链接叠加访问,借用超链接形式缩减版面,凸显了新闻标题的张力。其次,技术赋权颠倒了新闻和受众需要的关系,造成两方错位,产生伪需求,挤压事实的生存空间。技术赋权给予人人成为第一见证者的可能,在扩大对话场域的同时也变更了对话情境,刺激更多公众加入。

互联网思维加速了新闻传播的即时性和及时性的竞跑。昔日,及时性作为首要的时间原则,如今却被即时性取代而后置,新闻真实的实现过程中出现了时效性和过程性的分叉之路,表现为公众超快速的时间要求与新闻真实的过程性矛盾。在当前的媒体平台化建设中,不少专业媒体开始迁就互联网法则,以满足用户在新闻上的即时诉求,明显表现于平台界面上的新闻报道的标题几乎几分、几秒更新一次。这显然是用“同步性”将新闻真实性置后,用时间差值竞价,用最接近事件的时间点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面对这类风险,马克思所言的“报刊的有机运动”中的过程性思想早已成为新闻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认为,报刊只有对本质进行明确才能够成长起来,也才能推动报刊的有机运动朝着良性方向发展,使得各个分子都能够得到充分成长。

在媒体平台化的背景之下,对于重点社会议题,媒体多将多篇报道整合呈现。整合阶段性的报道,为公众对事件的认知提供导向性标杆,亦是媒体平台化建设之优。媒体自建平台,能够弥补阶段式报道发布的劣势,就新闻事件建立完整链条。同类专题版面的设置,符合“报刊的有机运动”中阶段性和过程性的发展思想。新闻真实是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的统一[4],所以必须协调好单篇报道和整体真实的关系,协调好后续报道与连续报道的推出方式。倘若忽视单篇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完整性,损害最终会折射在整体的新闻真实中,同时应注意单篇报道间的关系是否具备能够从整体上演绎新闻真实,是否能够从事件逻辑上为观众呈现完整的新闻线索地图。

价值弥补:追求多方信源的交叉印证。在“报刊的有机运动”中,分工指代范围是新闻记者和各类报刊,但同样适用于新媒体。众包新闻的生产思路为新闻生产范式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如凝聚多方力量,扩大信源线索提供的时空范围。在技术赋权的媒介化时代,一旦新闻报道有失公允,在报道中就会出现偏颇的情感取向和道德判断,若仅仅采取单方信源的印证去判断事实,那么网络发酵速度就会超过后续报道的速度,最后消解的则是社会凝聚力,这显然并不利于稳定人心,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公众舆论在近年呈现出非理性激化的趋势,公众对新闻报道的监督越来越敏锐。基于此,对于新闻媒体来说,仅仅做出硬件系统、界面优化是远远不够的,不如邀请公众动用社会关系网络,来共同深度挖掘信源线索。面对多方信源入场,更需做好对新闻事实审查、把关、指引的工作。诚然,信息数量叠加增加了全面客观呈现新闻事实的机会,但在民众生产新闻方面仍然不可懈怠,毕竟事实核查工作是保障新闻真实性的必要手段,这也是媒体平台化建设的高地。平衡好公众新闻参与与职业新闻生产的关系,[5]是社会转型与媒体融合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为迎接公众的积极性考验提供预备方案,更是为推动新闻有机运动承担起新闻业的社会责任。

新闻媒体将平台的用户数据转到自己手中,能够逐渐脱离依靠平台将用户数据吞吐之后再加以让渡,以规避算法黑箱和算法偏见的风险。反之,新闻媒体可以利用用户既往的发言内容、行为数据、点击频次来判断用户发言内容的可信度。除了一些自媒体具有显著的身份标识外,普通用户的数据在“清洗”后也能够为解析社会思想提供方向。同样,平台对目标用户产生的吸引力不仅来源于分工的参与感,更来源于从被动观看者转为新闻报道的发声者,使原本原子式的无机生产方式逐渐向有机运动矫正过渡。

主体归位:自我革命的媒体。随着众包新闻出现,新闻媒体主导的生产方式开始让位于公众新闻生产,尤其是在民生性较强的社会新闻,新闻媒体的生产方式趋向于复制粘贴式解读,导致新闻工作者的主体性丧失,社会公众对新闻媒体原本坚定的信任感逐渐降低。事物的辩证法决定了报刊的分工和报刊的有机运动并不是完美的,马克思指出在报刊的有机运动中会将原本的缺陷变为自己成长的营养剂,报刊本身就是自己的医生。报刊通过对失实报道的审查,以此来反思自己是业务性失实还是非业务性失实,在机构内部形成自我总结、自我反思的审查机制,意见在碰撞和论断的交锋中得到验证真实的机会。[6]恰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19”讲话中提出的媒体人才建设目标,在实践中学会锻炼,练就过硬的专业能力。媒体人才的建设是不断锻炼的过程,新闻人的成就是在新闻实践中不断充实自我的过程。

不可回避,近年来的新闻失实屡被诟病,新闻媒体成为新闻的等候者。但马克思早在1843年就提出报刊能够成为自我的医生,新闻事实的发展是生气勃勃的过程。借此,新闻人的犯错并不可怕,继续坚定地拥有捍卫自我革命的勇气和决心,才是新闻人的责任担当之体现。勇于自我反思革命,修正错误才是新闻人理应具备的发展素质。

结语

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让新闻的有机运动面临着无机风险,公众也因为情绪化而面临着原子式存在的危机,但是马克思提出的“报刊的有机运动”为新闻业的发展坚定了信念,如今可以借用有机运动来消解互联网的噪音。新闻真实在循环往复的新闻报道中走向完善,新闻规律在不同的社会议题中被验证。探讨数字时代新闻真实的消解与否,不如说是新闻真实一直存在于人的主体性中。它作为新闻报道需要践行的新闻规律,最终指向必定是新闻本位。

猜你喜欢

报刊新闻报道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百强报刊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