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之冕“勾花点叶”画法探析
2023-09-18王得翰
□ 王得翰
周之冕(1521-?),字服卿,亦字汝南,号少谷,斋号墨花馆,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号墨花堂,活跃于明代万历年间。纵观流传下来的周氏的画作,画法以“勾花点叶法”为主。“勾花点叶”亦被叫作“钩花夹叶”,主要指借助勾染点簇的方式,进行花鸟画创作,这种特别的技巧,属于兼工带写一类。“勾花点叶”画法从源流传承的角度讲,离不开徐熙和黄筌两位大家。林伯强在其论文《周之冕“钩花点叶”花鸟画研究》中归纳了前人对于其师法来由的判断:
张庚称,周之冕的花鸟画法,可以上溯到宋朝徐氏。郑午昌认为,周之冕的花鸟将“黄家富贵,徐家野逸”两种相结合,独创了“勾花点叶”之法。恽寿平提出周之冕的绘画技巧就是直接师承陈淳等大写意花鸟画的“隽快”“率易”之风的观点。
“写意花卉最富韵味,颜色亦艳丽潇洒”,这是周之冕“勾花点叶”画法的特点。事实上,这种技法的雏形在宋元绘画中已经初显门庭,例如元人王渊的《芙蓉花图》与周之冕的《百花图》相对比,花瓣勾勒、叶子的点垛已经十分相近。但周氏用笔更为爽利和成熟,以淡墨勾勒花瓣,以重墨将花瓣上的纹路如行草般写出。在叶子的点垛上,周氏的叶片更加体现用笔书写意味,侧锋直铺而下,叶片洒脱却不失厚重,所呈现的点面与杆的中锋用笔产生的线形成鲜明对比,形成了芙蓉花婀娜多姿、生气引人的气象。周之冕“勾花点叶”之法在表现物象转化为画面的艺术语言上更加自如,对事物的艺术表现也更为精准与传神。
郑午昌在论述明朝花鸟画流派时,将边文进、吕纪为代表黄氏体画派和林良、徐渭为首的写意派以及周之冕的勾花点叶体,共同称作是三宗正宗,其他都属于杂宗,而“勾花点叶”流派则是集黄氏体与大写意为一体。
与徐熙之异同
[明]周之冕 百花图卷 32×1717cm 纸本设色
“勾花点叶”画法的记载最初能够追溯至清人张庚所著《国朝画征录》之中,他认为周之冕的花鸟画法,可以上溯到宋朝的徐熙“落墨法”。关于“落墨法”的技巧特点,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落墨法主要应用于小写意的轮廓线勾勒后,稍加设色,它主要体现在于用笔;另一种则认为主要是在勾线的基础上先用淡墨染一下,然后再涂上颜色,侧重在于对墨的运用。总体来说,上述两类观点在绘画方法上并无本质上差别,均要求勾线,之后进行染色,其中的区别就是后者首先应该染上一层淡墨色,然而事实上是否选择染墨色是较为灵活的,这是由于后人都认为这类先在花头染墨的方式有效性存疑,可能最初选择这类方法作为画叶子的可能性较大。以对叶子的表达上为例,前者之法多取工笔手法,而后者采取的点染墨的方式和日后的大写意画法较为类似,最少这类画法的走向和写意之法较为类似。因为勾线过后,借助更加写意的技巧点染墨色,则叶子体面上的墨的分量必定大幅提升,写意特点也就更加明显,最终也就有替代勾线的可能,落墨法的叶也就变成“点叶”了。因此,笔者认为如若周之冕沿用了徐氏墨法,则应为后一种用墨之法,这与现在笔者看到的“勾花点叶”之法会更加接近。同时周之冕在“点叶”时,叶片多中锋转侧锋铺笔,更多体现书法用笔。
与边景昭之异同
明代所谓黄氏体一派,就是明朝院体花鸟画承袭、学习,而且融合南宋简略的一路花鸟画风,形成了工笔花鸟画这种有着明代特点的院体。
其画派代表人物边景昭,上溯宋代院体绘画,又师法黄荃的写生工笔花鸟画法,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带来了明代院体工笔画的新风向。其花鸟画优雅而不媚俗,精微而不失谨细。在工致绮丽之中又有浑厚质朴之风,《图绘宝鉴续编》中称:“其勾勒有笔,墨合时宜。而周之冕便受到了边景昭、黄荃等黄氏体一路画派的影响,强调工中有写,工写结合,追求笔墨精神,故而画面形神兼具。其笔下形象法度严谨却又生机盎然,大大增加了写意性的发挥,使得画面更为气韵生动。”
与林良、陈淳之异同
大写意画派以林良、徐渭、陈淳等人为首。林良花鸟沿袭了南宋时期的纵情简练,并且还掺杂着行草的技法。然而其作品并不只有一味的意象表达,形的表达也较为准确客观。所以他的大写意花鸟画,轻快而不失稳重,纵逸犹存法度,求神似不离形似,相对于之后的文人大写意花鸟画,仍然留下了院体的法度。
陈淳从布白、取象、用笔、品位等角度革新前人的花鸟画体系,取得了一定成就。以周之冕的传世长卷相对比,如《仿陈道复花卉图》《百花图》等与陈淳的《上苑群芳卷》相比,不难看出两者的继承关系,一是在题材上,两者的折枝花卉有很多重叠,都选取了牡丹花、兰花、玉兰、菊花、芙蓉花、梅花等花卉,且在画法、用笔方式上,也与恽寿平关于周之冕直接师法于陈淳写意之风的论断吻合。周之冕的笔法稍为平和,更接近花卉客观物象,陈淳更为富有“逸笔”的韵味,将性情寄托于花卉之中。
从画面构图角度进行分析,陈淳采取诗画题跋的形式。其把诗书画意进行融合,也就是让诗文内容的意境有所延伸,也让书法变成画面的主要构成部分,这种方式体现了文人画的诗画合一的追求。而周之冕多为单纯的花卉描绘,题跋多为后人加录。
从题材形象角度进行分析,二者的各种作品中常常出现相似的题材,尤其是周氏继承了陈淳花鸟画长卷的图式方法,在画面中里加入了不同时节的花卉,置于一个时空当中。
最后从笔墨角度进行分析,陈淳相对于之前的花鸟画家来说,在笔法上实现了显著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这得益于其书法行草书的功力。从品位角度进行分析,其笔下的花鸟画,已经达到“逸品”境界。宋朝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里曾经评价陈淳笔简形具、浑然天成。而周之冕本擅古隶,在书法上的造诣,加上对陈淳大写意花鸟画的精神与技法的沿袭,以及对设色与写生进一步的强调,使他在陈淳的基础上又推陈出新,造就了雅俗共赏的周氏“勾花点叶”。
综上所述,明朝花鸟画是结合宋、元两代花鸟画的精华,不仅包括黄氏一派的工笔技法,也有林良一派的大写意画法。而周之冕“勾花点叶”一派即是结合两派的长处,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所以,周之冕的花鸟画技巧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周之冕作为“勾花点叶”画派的代表,有大量门生弟子。在直接师承或者私淑周氏画师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郁仲迁、王无竞等。这些吴门后学将文人画的传统融入于新兴市民文化中,把文人那种用绘画表达心情和笔墨纵横的书写性与市民阶层的趣味进行调和,体现了雅俗共融的审美转向,并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局面。
周之冕“勾花点叶”画法发展为独立画派,并与“黄氏体画派”“写意派”并立为明代三家正宗画派之一。周之冕是明代继沈周以后,花鸟画领域的首位大家。在明代花鸟画坛甚至整个花鸟画历史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与影响。周氏花鸟的影响延续至今,其绘画技巧、艺术理念对于当代花鸟的发展仍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