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黎锦曜:参加过秋收起义的矿冶专家

2023-09-18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湘潭铁矿公公

黎锦曜上岛之前,同事们见他身体瘦弱多病又年过半百,劝他别来,他淡然一笑,说道“许得此身长报国,何必生还玉门关”

黎锦曜(1895-1954),矿冶学家。在“黎氏八骏”中排行第三。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南省工业厅高级工程师。1953年,受命领队赴海南岛探矿,翌年不幸病逝于当地矿藏考察工地。

黎锦曜从小受父兄熏陶,读经史,治文学,成年后接受科学救国思想,从家塾进入新式学堂读书。1917年毕业于湖南高等工业学校采矿冶金科。大革命时期,在家乡中路铺镇晓霞乡开办新式小学。后来因参加秋收起义被反动派武装团防局逮捕,所幸经乡邻保释,逃亡外地,先后在云南、宣化、开滦等地参加开矿。

黎锦曜为人近似于矿石——又坚又硬,学有专长,但不谙世事;不善变通,不善交往,一心攻读专业书,一心投入采矿业。下矿井,与矿石打交道,成为他一生最大的需要。他曾自豪也自嘲地说自己是在“离十八层地狱不远地方讨生活的人”。

1930年,黎锦曜来到湖北大冶铁矿任职,大冶铁矿的负责人不学无术,是个只知道欺上压下、坑蒙拐骗的官僚。黎锦曜不屑与之为伍,两个人的关系日趋紧张,一气之下,他辞去了大冶铁矿的工作,一个人来到南京。在他的大学同学的帮助下,在南京“中华矿学社”任主事,并担任了中华矿学会主办的《中华矿学杂志》主编。

上海沦陷后,黎锦曜回到了湘潭老家。湘潭煤矿和铁矿蕴藏量极为丰富。黎锦曜不甘心赋闲在家,他开始翻译外国的《矿物学教程》和《矿床学》。

为了“实践一下矿床和矿物学的理论”,他开始多方勘探,竟然数天内就找到一处富煤矿。他马上赶往长沙,报告政府,并向当局提交了开采计划和经费预算,遭拒绝后,他联系了一位爱国华侨投资,但因日军围困武汉,工程被迫暂停。

黎锦曜的父母深明大义,认为采煤对国家对家乡都有好处。他们卖掉了祖传五分之四的水田,凑了几万大洋给黎锦曜。在父母亲人的支持下,煤矿顺利投产。但不久后,日寇魔爪伸向湘潭,黎锦曜当机立断:关闭煤矿,封死矿井,厂房设备贱价处理掉,绝不能留给日本人。黎锦曜把卖地的余款作为遣散费发给了矿工,他的工业救国之梦成为泡影。其侄子黎白在《湘潭黎氏》一文中写道:

我的三伯父锦耀是位矿冶学家。在旧中国时期,他为发展湖南的采矿事业,曾在我祖父全力支持下开办盐矿、煤矿。在军阀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一个矿冶学家想单凭知识和技术去办矿,而不会也不愿去巴结当朝、贿赂豪贵,其结果就是几乎使祖父家中破产。三伯父在尔虞我诈、豪门权势下碰得头破血流,被人们称为书呆子。

此事之后,黎锦曜在家务农,亦喜欢钻研科学种田。他的儿媳郭敏回忆:

他在桌上铺上白纸,将一杯芝麻倒在纸上,选出壮实的籽,包好用笔作了记载。我问:“芝麻籽小,为何要数?”他说:“准备在试验田下种。用不同方法施肥育苗,要随时进行比较,所以一开始要有数据。”

的确,他精心指导雇工种植的芝麻、烟叶等,产量都比邻居们种的要高得多。由于对科学种田的浓厚兴趣,因而他非常热爱田园劳动。夏天他顶着烈日,戴着草帽,扛着锄头巡回于豆枷瓜架之间,怡然自乐。日军侵扰家乡的那段时间,外援断绝,求助无门,家中老幼二十余人,一日三餐,全靠他经营,柴、米、油、盐、酱、醋、茶,唯有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公公身体力行,用心良苦矣。

黎锦曜英文造诣颇高,一直喜欢看英文刊物,并作翻译,农余休息之时,常常手不释卷,笔不停挥。1944年从长沙搬来湘潭青山桥的一所中学需聘英文教师,黎锦曜曾应聘于该校教课;后又在湘潭石浦中学教书。

1951年2月,黎锦曜受聘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工业厅小厂矿管理处技术科采矿工程师。次年调武汉中南地质局,被派去海南岛石碌区考察当地矿藏。后来,因患胃溃疡和恶性疟疾,不幸卒于途中,享年59岁。郭敏回忆:

公公去海南岛之前,他儿子泽宽和我见其身体太弱,又患有严重胃病,曾极力劝阻他暂不前往,请领导另行派人,而公公认为自己应服从党的需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接受锻炼,将知识贡献给党和人民。

就这样,公公抱病毅然离家。临行时我们见他身材枯瘦,面露黄色,心里十分难过。没想到他老人家此去,与我们竟成永别……

公公到了海南岛后,常来家信,告诉我们他的工作情况。最后一次他来信告诉我们,工作繁忙,跋山涉水,他的胃病加重了,但还能坚持工作。他认为革命工作就是战斗,战斗就要作牺牲。他还嘱咐我们千万不要挂念他,以免影响我们的工作。信纸上浸满了斑斑点点的痕迹,这是公公在热极忙极的情况下伏案写信时所留下的汗渍。

不久,他老人家離开人世的噩耗传来了。全家人悲痛已极,婆婆痛不欲生,连日茶饭不沾。当公公行李运回家中,看到他的日记和一沓沓采矿记录,我们不禁潸然泪下。

冯炬明、毕宏基在《风流一座岛》一文中更为详细地描述了黎锦曜生命最后的历程:

黎锦曜上岛之前,同事们见他身体瘦弱多病,又年过半百,都劝他别来。他淡然一笑,吟出“许得此身长报国,何必生还玉门关”两句古诗来,想不到竟成为他此行的谶言。

到海南岛之初,生活和工作条件都比较艰苦,黎锦曜有胃病,在工地上吃水泡饭受不住,旧病复发,排出乌黑乌黑的血块。后来岛上流行恶性疟疾,黎锦曜不幸染上,高烧不退,数次口吐鲜血昏死过去。病情反反复复,上岛还不足三个月,他已被病魔纠缠了二十多天。医生也束手无策。

黎锦曜在弥留之际,仍对采矿一事念念不忘。地质队队长王刚握着他的手劝慰道:“黎工,不要难过,我们正想办法把你送出去治疗呢。”黎锦曜挣扎着翻过身来,目光集中在一张小木桌上,上面摆着他亲手打回来的几块闪闪发光的铁矿标本,他双唇颤抖着说:“队长,多好的铁呀,那么沉甸甸,亮闪闪的,出露地表的就有二百多米,肯定是个大型富铁矿。我不能离开石碌,不能离开你们……”说完泪水涌溢双眶。

地质队按照黎锦曜生前的意愿,把他安葬在石碌以北100公里的那大镇郊区,那是苏东坡被谪海南时居住过的地方。葬礼上,一副挽联写道:“东坡贬南荒,逆来顺受,苦心耕耘,千载汉风今犹存;锦耀登石碌,以身许国,开发矿业,一抔黄土伴忠魂。”

(责编/张超 责校/陈小婷 来源/《湖南历代文化世家·湘潭黎氏卷》,彭文忠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湘潭黎氏》,黎白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18年4月第1版;《人才辈出的黎氏家族》,殷晓章/文,《检察风云》2022年第3期;《名震三湘的传奇“黎氏八骏”》,殷晓章/文,《新天地》2021年第11期等)

猜你喜欢

湘潭铁矿公公
漫画与幽默
湘潭是个好地方
叫醒太阳公公
湘潭红色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研究
冬公公
湘潭大学艺术学院作品选
雷公公
冀东南部铁矿区重力异常特征
湘潭高新区两大特色产业园跻身“湖南队”
无轨斜坡道在大红山铁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