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超声波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3-09-18杜艳平
杜艳平
摘要:目的 观察颅脑超声波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颅脑超声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血脂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沉、纤维蛋白原和血浆黏度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TC、TG和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颅脑超声波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血脂水平的显著改善,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颅脑超声波;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的心脑血管类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具有起病急骤、进展迅猛、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1]。目前,临床主要通过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斑、改善循环、神经保护等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和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颅脑超声波逐渐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本研究旨在观察颅脑超声波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56.8±3.5)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8例,脑梗死32例。治疗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56.9±3.6)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0例,脑梗死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基础对症治疗:调脂降压、扩血管、保护脑神经、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进行治疗:阿司匹林口服,每次100 mg,1次/d;氯吡格雷口服,每次75 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颅脑超声波治疗:药物治疗方式同对照组,同时予以颅脑超声波治疗;使用脑循环功能障碍治疗仪LH-9911C,于靶点部位发挥作用,1.5 W为能量标准,每天进行20 min,持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伤残程度在治疗后达到0级,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超过90%,视为治愈;若伤残程度在治疗后达到1~3级,NIHSS评分下降范围在51%~90%间,则视为显效;NIHSS评分在治疗后下降范围在20%~50%,则视为有效;NIHSS评分下降不足20%,视为无效[2]。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2)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NIHSS量表进行评估,分值0~45分,评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3];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分值为0~100分,评分越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强[4]。(3)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沉、纤维蛋白原和血浆黏度比。(4)比较两组血脂水平: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和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估,包括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每个维度100分,评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5]。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B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沉、纤维蛋白原和血浆黏度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TC、TG和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5。
3讨论
发病3 h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半暗带区域会出现缺血性坏死,早期予以血管扩张结合脑保护治疗十分关键[6]。
颅脑超声波治疗可有效按摩脑组织,控制、缓解脑血管致残情况,且不会损害脑实质。颅脑超声波治疗主要是借助高频机械振荡效应、理化和温热效应,促使患者血脂水平快速下降,同时加快血流速度,改善患者病灶区的血液循环,扩张局部血管,促进物质代谢,增强酶活性,从而减轻脑组织受损程度[7]。颅脑超声波所具有的理化效应能够促进脑组织中酶系统的快速解聚,降低血液黏稠度的同时加快血流速度,从而提高氧利用率和脑细胞的分化能力[8]。此外,颅脑超声波治疗脑血管病可显著改善患者微循环,强化脂质代谢,减少炎性刺激局部的情况,提高细胞膜通透性,并促进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和细胞功能的恢复,进而改善脑部血供,恢复病灶处功能,加快脑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速度[9~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沉、纤维蛋白原和血浆黏度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TC、TG、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颅脑超声波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血脂水平的显著改善,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景植,华扬,刘然,等.超声造影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症状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3,20(2):90-95.
[2] 韩博.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J].系统医学,2022,7(19):136-139.
[3] 欧阳坤,杨国栋,唐英,等.颅内血管介入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9):2074-2076.
[4] 徐战.他汀类药物结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HDL-C水平的影响[J].当代医学,2022,28(7):137-139.
[5] 刘炜,张换立,高超.血管内介入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凝血功能及脑血管血流状态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2,37(3):340-344.
[6] 高丽,杨小旺,杨永新,等.他汀类药物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22,20(10):131-134.
[7] 徐瑋.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及对血浆P-选择素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7):8-10.
[8] 李趣红.他汀类药物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4):136-138.
[9] 康红霞,王长征,高连生,等.超声波加脑生理治疗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4):20-21,23.
[10] 王焕君,李严,吴强,等.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及脑超声波干预易损斑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用药量分析[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16,23(2):77-8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