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散文学视域下的《流浪者》
2023-09-17范英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非主流”英语文学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非洲、东南亚等国家的英语文学也逐渐受到研究者们的青睐,这对于丰富英语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弗朗西斯科·西奥尼尔·何塞是菲律宾的国宝作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的作品被翻译成了几十种语言。他大多取材于自己的家乡罗萨莱斯,不仅仅是对文化、历史和社会的反思,涉及身份认同、寻根等主题,还展现了菲律宾民族在殖民统治下顽强斗争的真实画面。《流浪者》是何塞1993年出版的作品,该作品以菲裔美国人巴迪寻根为主线,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四种不同类型的流散:爱国者的主动流散、逃避者的被迫流散、原住民的本土流散和勇敢者的全球流散。
【关键词】《流浪者》;流散文学;弗朗西斯科·西奥尼尔·何塞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01-0028-04
【项目基金】本文是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菲律宾英语文学研究”(项目编号:XSP22YBC341)的部分成果。
一、引语
弗朗西斯科·西奥尼尔·何塞(Francisco Sionil José),1924年12月3日出生于菲律宾邦阿西南的罗萨莱斯,是菲律宾著名的英文作家之一。他的童年是在罗萨莱斯的地方行政区卡布嘎哇度过的,这也是他开始写作的地方,他的许多作品的故事背景都是来自家乡。何塞是伊洛卡诺后裔,他的家族在他出生之前就移民到了邦阿西南。他的祖先为了逃离贫困,从伊洛科斯出发,经过圣达菲小道来到卡加延山谷。像许多移民家庭一样,他们带着毕生的财产,举家搬迁。
何塞·黎萨的生活和作品深刻地影响了弗朗西斯科·西奥尼尔·何塞的创作,他采用并整合了何塞·黎萨作品中的主题和人物,特别是五卷本的《罗萨莱斯五部曲》。在弗朗西斯科·西奥尼尔·何塞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他通过文章传播社会正义和正在改变的思想,以改善菲律宾普通家庭的生活。他是最受国际赞誉的菲律宾作家之一,获得了很多奖项。其中,他有五部作品获得了卡洛斯·帕兰卡文学奖,即1959年的短篇小说《偷神者》、1979年的《Waywaya》、1980年的《火树》、1981年的小说《群众》和1979年的散文《菲律宾抵抗》。2001年,菲律宾政府授予他“国家文学艺术家”的称号,以表彰他对菲律宾文学的杰出贡献。他用英语写作的作品已被翻译成28种语言,包括韩语、印尼语、捷克语、俄语、拉脱维亚语、乌克兰语、荷兰语和中文等。
《流浪者》是何塞1993年出版的英文小说。Viajero是西班牙语,意思是“流浪者”或“旅行者”。该作品的文学主题是关于菲律宾人民对“社会正义和道德秩序”的不断追求,描述了菲律宾人在历史上的身体和精神之旅。《流浪者》的主角是个孤儿,1945年,他被非裔美国陆军上尉詹姆斯·瓦克(James Wack)收养并带到美国。上尉给他取名为萨尔瓦多·德拉·拉扎(西班牙语名字,意为“菲律宾种族的救世主”),并亲切地叫他巴迪(Buddy,音译)。巴迪成了一个拥有西班牙名字的菲裔美国人。他是菲律宾侨民的第一首目击者。
流散(diaspora)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散开、传播”,现在有多达十几种不同的中文译文,比如族裔散居、离散、飞散、大流散等。流散一词自20世纪60年代出现以来,很多学者都试图对其进行定义。虽各有侧重,但是总体意思相差无几。简而言之,流散是指离开母体文化而在另一文化环境中生存,由此引起个体精神世界的文化冲突与抉择,文化身份认同与追寻等一系列问题的文化现象[1]。那么,流散文学指就是在国家和文化间有跨界生存经历的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但有的学者指出,在这种异邦流散之外,还存在本土流散、殖民流散两大重要流散类型。有些作家尽管未曾实现地域流散,却长期生活在异邦文化的侵蚀中,其创作同样具有身份焦虑、种族歧视、家园找寻和文化混杂等各种流散表征[2]。流散文学作为后殖民文学的一个分支,现在已成为各国文学研究的热点。因此,运用流散文学的视角对《流浪者》进行解读,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寻根和身份认同这一主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四种类型的流散
文学来源于生活,是表现人的生活经历的媒介。流散文学传达的是家园概念,描述的是人们流散的故事。纵观弗朗西斯科·西奥尼尔·何塞的《流浪者》全文,笔者发现文中主要描述了四种类型的流散:爱国者的主动流散、逃避者的被迫流散、原住民的本土流散和勇敢者的全球流散。
(一)爱国者的主动流散
众所周知,西班牙政府统治了菲律宾三百多年。在此期间,许多腐败的西班牙政府官员滥用职权,最突出的即为特权制度,菲律宾人民被当作奴隶对待,民不聊生。为了向菲律宾殖民国西班牙政府展现菲律宾人民的生存困境,有些爱国者主动离开自己的家乡和国家。对国家的热爱促使他们流亡海外,在国际舞台上致力于改善人们生活条件,消除人权侵犯和腐败。他们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将菲律宾人民从西班牙殖民者的暴行中唤醒,帮助菲律宾人民从西班牙获得个人和国家的自由。典型代表有何塞·黎萨(Jose Rizal)、马塞洛·德尔皮拉尔(Marcelo H. Del Pilar)和格雷西亚诺·洛佩兹·哈因那(Graciano López Jaena)。他们被誉为菲律宾宣传三巨头,是西班牙改革运动的领袖。
在这三位爱国者中,格雷西亚诺·洛佩兹·哈因那是第一个到达西班牙的人,并开始了宣传运动,他主张对当时的西班牙殖民地菲律宾进行改革。正是宣传运动最终导致了1896年在马尼拉开始的菲律宾武装革命。宣传运动是菲律宾人民走向民族认同的关键一步[3]。
黎萨是菲律宾的民族英雄,被誉为菲律宾国父。黎萨为菲律宾民族独立奔走呼号,为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纵情呐喊。他虽然没有真正走上战场,但他对敌人口诛笔伐,比刀剑更有力量。他创作的《起义者》和《不许犯我》揭露了殖民主义者“利用火枪和宗教给菲律宾人民造成的苦难”,描绘菲律宾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鲁迅先生曾说,从这两部作品中,人们可以听到“复仇和反抗”的“爱国者的声音”[4]。他唤醒了长期受外国殖民统治的民众,他为了菲律宾人民的独立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正如小说中所述,主人公巴迪是一个在西班牙读研究生的菲律宾裔美国人,在与一位年轻美国耶稣会学者杰克神父交谈时,他说: “在西班牙的流亡者中,黎薩是最重要的。他也是公认的领袖。”[5]103通过阅读西班牙的资料,巴迪对历史、流亡和革命民族主义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认识到西班牙人的暴行已经镌刻在历史上。
主人公巴迪最崇拜、最认同的一名流亡者就是英勇的马塞洛·德尔皮拉尔。马塞洛·德尔皮拉尔是菲律宾革命的宣传者,他被誉为“菲律宾新闻之父”和“菲律宾共济会之父”。他对改革失去了希望,更支持开展反对西班牙的革命。他试图激发菲律宾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绪来反对西班牙的殖民统治。1988年,马塞洛·德尔皮拉尔因宗教迫害流散到西班牙,1896年因在巴塞罗那感染肺结核不治身亡。巴迪通过阅读流亡者们的信件认识到,“德尔·皮拉尔生活在只有他自己才能感受到的极度痛苦、极度孤独和失望之中;事实上,在当时欧洲所有的流亡者中,他是最悲惨的人物。萨尔瓦多·德拉完全认同他,也只认同他”[5]114。
(二)逃避者的被迫流散
一些政府官员因为贪污腐败、奢侈、残暴,失去群众的支持后不得不逃离自己的国家。最典型的代表是费迪南德·马科斯,他在1965年至1986年担任菲律宾总统。在新社会运动时期,他信奉“宪法权威主义”的意识形态,在1972年至1981年的戒严令下,他作为独裁者统治并保留了他的大部分戒严令权力,直到1986年被罢免。马科斯是20世纪最具争议的领导人之一,他的统治臭名昭著。因主张经济和社会改革而上台,在任期间以腐败的裙带资本主义和政治打压的威权主义统治而闻名于世[6]。1986年,马科斯政权被民众起义所推翻,在大规模反对其统治的示威活动中他被迫逃往夏威夷。书中写道,“马科斯逃离了这个国家;他终于被推翻了,绝对被推翻了。人群中传来了他从未听到过的欢呼声。”[5]223得知马科斯最终逃往国外,人们比过年还开心。
(三)原住民的本土流散
这些人虽然没有身处异国他乡,没有因为“空间位移”所造成的文化冲突、身份困境和家园找寻等问题,但由于殖民者推广殖民语言、传播宗教、实行种族隔离等各种殖民政策,导致他们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从而在自己的国土被迫进入一种“流散”的文化语境[2]。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家园,最终在自己的土地上流亡;他们被迫接受殖民国的语言,但是他们又无法完全抛弃本国语言;他们的文化严重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蚀,但他们又难以与传统文化完全剥离,他们在自我身份认同方面充满疑惑,焦躁不安。
在小说中,最典型的人物有皮普、朱尼尔、神父杰西。皮普是挣扎在社会边缘的一员,他是一个私生子,这一身份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很大的阴影,让他很自卑。被父亲抛弃的痛苦比他人生中遭遇的任何其他苦难都让他难受。当他最初到达马尼拉时,他只是想满足自己最本能的欲望,吃美食、交女朋友。但是当他认识了很多像自己一样生活在边缘的人后,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不再自怜,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学会了同情和帮助社会底层的人们,最终开枪击毙了敌人,成了真正的革命者。
巴迪在马尼拉最穷的贫民窟地区通多与杰西神父谈话后,他越发觉得整个通多都是腐烂和恶臭的海湾,已经变成了一个污水坑。杰西神父对他说:“这就是为什么会有革命的号召,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我们数以百计的年轻人在山区,在这个城市的深处,发动战争。”[5]199巴迪还在朱尼尔的陪同下见证了马尼拉的街头抗议活动。巴迪在给妹妹的信中说,他经历了他的第一次示威游行,“一群农民在马拉坎南集会,要求科里正视土地问题,尽管在前一年的竞选活动中,他曾承诺他会这样做,但他没有做到这一点”[5]241。在小说中,农民们不但没有见到科里,而且被士兵们开枪射击,许多人被子弹击中而死亡。这更加坚定了巴迪的信念,他意识到科里领导下的土地改革可能永远不会实施。
(四)勇敢者的全球流散
有些人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或为了追逐自己的梦想,抑或是为了探寻自己的身份而离开祖国。在小说中,典型的人物有以弗拉基米尔为代表的菲律宾海外劳工和巴迪。菲律宾是全球主要劳务输出国之一,在海外的劳工有一千多万,主要从事服务业和基础行业。菲律宾海外劳工给菲律宾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贡献[7]。在小说中,巴迪遇到了在日本一家餐馆工作的菲律宾厨师弗拉基米尔,他告诉巴迪:“我为什么来到这里,我的生活目的是什么?”“我一直在努力工作挣钱养活父母和自己,我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些崇高而深刻的问题。”“对一个人来说,没有什么比挨饿更可耻的了。”[5]189这些菲律宾人带着希望和梦想去国外工作,不仅工作环境恶劣,他们还经常会遭受来自雇主的各种形式的虐待或打骂。但是,他们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留在菲律宾的家人,一直留在海外务工。尽管海外劳工也想家,可是家却是回不去的远方。对他们来说,他们宁愿忍受苦难、孤独、疏离,也不愿待在一个贫穷、腐败、堕落的国家里。
巴迪也是为了追逐自己的梦想而流散,但他的情况与海外劳工不一样,他是美国公民,却有着菲律宾梦。巴迪是一名孤儿,他被一位美国警官收留并于1945年带到美国,给他取了个西班牙名字萨尔瓦多·德拉·拉扎,意为“菲律宾种族的救世主”,他成了拥有西班牙名字的菲裔美国人,身份非常复杂,这也是他对身份感到迷惑的一大原因。其实,他的养父为他提供了优质的教育,他过着相当舒适的生活。但是,他并不快乐,他在美国找不到归属感,他总是思念自己的祖国。他一而再再而三问自己:“我是谁,我来自哪里?”巴迪反思了弗拉基米尔和他说的话,开始质疑自己。虽然在经济和物质上他都比较富足,事业有成,但是他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他感觉不到幸福,只觉得空虚。他渴望寻找真实的自我,寻找自己的根。当他读到马塞洛·德尔皮拉尔的信时,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于是像皮普一样,巴迪开始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参与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对他们的遭遇表示同情,呼吁公平,试图帮助他们。最后,当巴迪终于在自己朝思暮想的祖国找到安宁时,他感到心满意足。“我们所有人,我们都在流浪,但最终还是要回到我们来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生活的全部。无尽的探寻。”[5]273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三、结语
菲律宾作家弗朗西斯科·西奥尼尔·何塞的作品《流浪者》以主人公巴迪寻根为主线,展现了四种不同类型的流散:有以黎萨为代表的爱国者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惜流散他国甚至牺牲生命;有费迪南德·马科斯这样的官员,贪污腐败、中饱私囊后逃往国外;有皮普这样的有识之士,因为有不同的意识形态而被迫在自己的国土流散;还有弗拉基米尔这样的菲律宾海外劳工,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美好生活,不惜在异国他乡忍受虐待和欺辱。
参考文献:
[1]东方古代流散文学及其特点[D/OL].[2022-12-10].https://wenku.baidu.com/view/0f46fa4d4b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1c.html?_wkts_=1672386945309&bdQuery=%E6%B5%81%E6%95%A3%E6%96%87%E5%AD%A6%E7%9A%84%E5%AE%9A%E4%B9%89.
[2]朱振武,袁俊卿.流散文学的时代表征及其现实意义——以非洲英语文学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2019(07):135-158.
[3]The Free Dictionary[DB/OL].[2022-12-10].https://encyclopedia.thefreedictionary.com/Graciano+L%c3%b3pez+Jaena.
[4]360百科[DB/OL].(2017-12-26)[2022-12-10].https://baike.so.com/doc/1220507-1291012.html.
[5]Jose Sionil F.Viajero[M].Manila:Solidaridad Publishing House,1993.
[6]360百科[DB/OL].(2013-10-17)[2022-12-10]https://baike.so.com/doc/5742475-5955228.html.
[7]驻菲律宾经商处.菲律宾海外劳务[R/OL].(2015-07-21)[2022-12-10]http://ph.mofcom.gov.cn/aarticle/law/200507/20050700184407.html.
作者簡介:
范英(1987-),女,邵阳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博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英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