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育政策放开背景下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策略探究

2023-09-17何玉杰代璐

华章 2023年2期
关键词:管理优化公立医院人力资源

何玉杰 代璐

[摘 要]随着我国生育政策不断调整,2016年全面实施“全面二孩”政策,2021年实行“三孩政策”,生育政策逐步放开。这一政策实施旨在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供给减少等问题。然而,生育政策放开也给公立医院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卫生服务的重要支柱,其人力资源管理优化至关重要。文章从政策背景、现状分析、优化策略等方面,深入探讨生育政策放开背景下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为我国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生育政策;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优化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人口结构和家庭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自2016年起,中国政府逐步放开了生育政策,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以应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然而,生育政策的放宽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对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挑战。公立医院作为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重任。在生育政策放开背景下,公立医院服务需求迅速增加,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1]。如何在生育政策放开背景下,优化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生育政策放開背景及其影响

(一)生育政策发展与变迁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生育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起初政府鼓励生育以增加人口,由于人口增长过快,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80年代,一胎化政策开始实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数量。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政府在2013年实施了单独两孩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夫妇生育两个孩子。2016年起,全面两孩政策正式实施,放开生育限制。2021年我国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尽管生育政策调整旨在平衡人口结构和应对老龄化问题,但也给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生育政策放开背景下人口变化趋势

在生育政策放开背景下,中国人口变化呈现出新的趋势。首先,生育率逐渐回升,尤其是二胎家庭比例明显增加。其次,人口老龄化问题依然严峻,尽管生育政策放开有助于缓解老龄化压力,但短期内老年人口仍在快速增长,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旺盛。此外,随着家庭结构变化,家庭养老逐渐受到挑战,更多老年人需要依靠社会化养老和医疗服务。再者,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公共医疗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最后,人口素质和健康意识提高,使得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这些人口变化趋势使得公立医院在应对患者数量的同时,还需关注患者需求多样性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2]。

(三)生育政策放开对公立医院的影响

随着生育政策放宽,预期新生儿数量增加,导致公立医院妇产科、儿科等相关科室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医疗资源需求更加紧张。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加大,特别是在妇产科、儿科等科室,人力资源不足、工作强度大、医护人员流失率高等问题更加突出。此外,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逐渐凸显,部分医院在应对患者数量激增的情况下,难以保证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公立医院管理层面面临诸多挑战,如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招人用人成本增加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生育政策放开背景下,从政策、制度、管理等多方面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一)人力资源不足

随着生育政策放宽,从长期来看,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呈增长态势。然而,公立医院医护人员数量与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缺口,尤其是在妇产科、儿科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紧张导致了工作负荷加重,医护人员压力大,易引发医患矛盾。此外,对于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也可能会带来新的挑战。比如高龄产妇数量增加,一定会对现有的妇产科、儿科等医疗安全和质量提出挑战,而由于卫生人才培养周期较长,短期内难以解决人力资源不足问题。人力资源不足不仅会影响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还会对医护人员职业生涯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对人力资源不足问题,优化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人才结构失衡

生育政策放开背景下,公立医院面临人才结构不合理问题尤为突出。首先,医疗专业人才分布失衡,一方面,部分领域如儿科、产科等因应对生育政策放开而需求激增,导致人才短缺;另一方面,部分领域如慢性病、老年病等因人口老龄化加剧而需求增长,同样面临人才不足的问题。此外,公立医院中高级职称人员与初级职称人员的比例失衡,高级人才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同时,临床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等多类人才之间协同配合尚需完善,影响医疗服务质量。针对这一问题,公立医院需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多学科交叉培训,调整人才结构,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医疗服务需求[3]。

(三)部分人才流失

随着生育政策放宽,公立医院产科、妇科、儿科、新生儿科等科室业务量有所增加,医护人员工作负担加重,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使得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加剧,导致人才流失。此外,公立医院在薪酬福利、职业晋升、工作环境等方面与私立医院存在竞争劣势,使得优秀医护人才更容易被挖角。同时,医疗行业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专科医疗资源相对匮乏,也导致人才向发达地区和热门专科集中。在这种情况下,公立医院面临着人才流失的严重问题,这不仅影响医疗服务质量,也制约了医院可持续发展。因此,解决人才流失问题对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用人成本增加

我国生育政策在数量约束上逐步放松,公立医院女性职工更多选择生育,不可避免造成空岗问题,一般通过内部员工顶岗或再招聘、外包等来解决,必将增加额外的管理成本、经济成本等。在新政策下,多因素叠加导致女性职工的休假次数、休假时长等显著增加,尽管有社保基金通过生育津贴等部分分担了生育假期间的工资,但生育假期间超过生育津贴部分的工资和陪产假、育儿假期间的全额工资均由单位承担,同时所有这些假期的社保均正常缴纳,由此单位的直接用人成本刚性上扬;此外,假期次数和假期时长的叠加使得单位的用工连续性下降、用工效率降低,为弥补该效率的降低,单位又需支出间接用人成本。

三、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策略

(一)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与配置

在生育政策放开背景下,公立医院需要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与配置,以应对患者数量增加以及服务需求变化。首先,医院应对未来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分析各科室、岗位的人员需求与患者需求的变化趋势,制订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同时,应根据不同科室业务特点和发展方向,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专业技能和服务能力。此外,医院应加强跨学科合作,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医院应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合理分配医护人员,确保各科室能够满足患者需求,包括在高峰期和非高峰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合理调配,以保证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此外,医院还应注重人力资源弹性管理,通过临时性合同、兼职、借调等方式,增加人力资源使用灵活性,满足医疗服务的短期波动需求。

(二)优化人才招聘与选拔机制

公立医院应建立多元化招聘渠道,包括在线招聘、社会招聘、校园招聘等,以便拓宽人才来源。同时,建立科学、严谨的选拔标准和流程,注重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双重考核,确保选拔到合适人才。此外,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通过实习、实践等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公立医院。同时,对于医疗专业人才招聘,要关注从业者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以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另外,针对不同岗位和职务,公立医院可实施定向培养和招聘计划,特别是针对短缺专业人才和关键岗位,通过与教育部门合作,设立奖学金、实习基地等激励措施,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人才。在招聘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个人意愿和发展潜力,为求职者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平台[4]。

(三)加强员工培训与发展

在生育政策放开背景下,公立医院应加大对员工培训与发展投入,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在职员工继续教育、专业技能提升等多层次、多领域的培训,有助于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确保医疗服务安全与有效。此外,医院应注重激发员工潜能,通过设置职业发展通道、拓宽内部晋升途径等方式,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实现职业生涯规划。同时,鼓励员工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以拓宽视野、促进创新。医院还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开展线上培训与教育,提高培训便捷性和效果。通过加强员工培训与发展,公立医院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生育政策放开带来需求,还能提高员工满意度,降低人才流失率,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优化。

(四)提升薪酬福利体系

目前,公立医院面临人才流失、员工满意度降低等问题,因此应合理制订和调整薪酬标准,与市场和员工的期望相匹配。将薪酬与员工能力、工作业绩、经验等因素挂鉤,形成激励与约束并重薪酬机制。增加绩效奖金、职称晋升、专项奖励等激励手段,使得优秀人才能够在公立医院获得更好发展空间和回报。此外,加强福利保障制度建设,如提供住房补贴、子女教育优待、定期体检等福利,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归属感。针对医疗行业特点,可以尝试实施灵活的薪酬管理制度,如在不同岗位、不同地区实行差异化薪酬政策,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同时,完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使员工在公立医院工作时能够感受到更多安全感[5]。

(五)创新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公立医院应确立全面、科学、客观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工作绩效与员工薪酬、晋升、培训等方面紧密联系起来。在制订绩效考核标准时,应综合考虑医务人员业务能力、临床技能、服务态度、病人满意度等多方面因素,避免片面追求数量指标。同时,鼓励公立医院实行多元化激励手段,如扁平化管理、职业发展规划、员工培训等,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应注重员工参与和沟通,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反馈与建议,帮助他们明确自身发展方向,提升个人能力。此外,可尝试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以提高评价公正性和权威性。通过创新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公立医院有望留住优秀人才、提高工作效率,应对生育政策放开带来的挑战。

四、政策建议与实施措施

(一)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

政府需加大财政投入,为公立医院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发展资金,保障医护人员的待遇水平与工作压力相适应,以提高其稳定性和职业吸引力。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鼓励医院加强人力资源规划与配置,提高招聘、培训和激励机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有必要适度扩大生育津贴适用范围,陪产假和育儿假属于生育奖励性质假期,奖励对象是生育职工,而用人单位却承担了奖励成本,即假期内工资照发、社保照缴,建议考虑将该两假纳入生育津贴支付范围。

(二)医院管理层面的改革与创新

医院应制订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结合自身特点和需求,引进和培养适合的医护人才。完善招聘和选拔机制,强化员工培训与发展,提升医护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同时,通过优化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度,确保工作激励与医护人员的绩效表现相匹配,调动内在积极性。此外,医院可探索与其他医疗机构合作,建立人才共享与交流机制,以拓宽医护人员的发展空间。同时,注重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与透明度,为医护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

(三)社会各界的参与

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可以通过捐赠、公益活动等方式为医疗事业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帮助公立医院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水平。医疗行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应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医疗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提高公立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此外,媒体和公众应积极关注和监督公立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为医院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医疗行业持续改进。

结束语

本文从生育政策放开背景出发,深入分析了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挑战,并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策略。在生育政策放开背景下,公立医院应注重人力资源规划与配置,提升招聘选拔水平,加强员工培训与发展,提升薪酬福利体系,创新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政府、医院及社会各界需共同努力,推动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钟昶昶,李淑珍.新形势下公立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手段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3(1):51-53.

[2]蒙路阳.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1):112-114.

[3]张鲁豫,郝晓晋.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经济师,2022(12):275-276.

[4]陈然.现代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规划探讨[J].商讯,2022(27):159-162.

[5]李秋云,沈皓.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路径[J].人才资源开发,2022(23):44-45.

作者简介:何玉杰(1984— ),女,汉族,河北沧州人,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高级经济师,本科。

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代璐(1993—),女,汉族,河北唐山人,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经济师,硕士。

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管理优化公立医院人力资源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论货运机车管理优化策略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
人力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