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述史视域下苏北大鼓在不同时期的特征及传承方向研究

2023-09-17刘洋

新楚文化 2023年6期
关键词:口述史艺术特征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苏北大鼓在不同时期的特征及传承方向。苏北大鼓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同时期中,苏北大鼓有着不同的艺术特征,最具标志性特征的变化在于伴奏乐器材质的变化。同时,不同时期因听众审美、生活等方式的不同,苏北大鼓在选曲方面也存在着微妙的变化。研究在不同时期的特征可以总结出发展的规律,从而更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苏北大鼓传承方向与策略。本文将基于口述史访谈的视域下介绍苏北大鼓起源、发展以及当代三个时期的艺术特征,分析当环境下苏北大鼓面临的传承与发展问题,针对问题并结合实践研究苏北大鼓的传承策略。

【关键词】苏北大鼓;口述史;艺术特征;传承方向

【中图分类号】J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06-0033-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苏北大鼓”非遗文化传承人口述史料收集与整理研究》(项目编号:22YSD003)研究成果。

一、前言

苏北大鼓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初起源于江苏省的宿迁地区,现主要分布于江苏省的苏北地区,同时在皖东北、鲁东南等全国范围内均有流布。苏北大鼓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艺术中有着独树一帜的艺术特征。首先,苏北大鼓以江苏省宿迁方言为基础,具有较强的地方色彩。其次,苏北大鼓被称为“中国式说唱”,其艺术特征的丰富相比于众人熟知的流行说唱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将苏北大鼓和其他地方戏曲相比,戏曲重在多人配合的综合性技巧,而苏北大鼓则是将个人的技巧发挥到了极致。除了需要说、唱并重以外,左右手还需要兼顾鼓与副板的伴奏。近年来随着对原有艺术形式的创新,苏北大鼓还加入了身段、台步等多样化的表演。但随着人们对文化生活需求的多元化,苏北大鼓这一传统说唱与其他传统艺术一样面临着听众减少、演员老化、后继无人等方面的困境。

二、不同时期的艺术特征

(一)起源时期的艺术特征

有关苏北大鼓的起源有着较多不同的观点,通过多位艺人口述可以总结出以下三个观点。第一,有观点认为苏北大鼓起源于南宋时期的道教,最初的艺术特征具有较强的宗教色彩,即道人在传教的过程中运用鼓与副板唱诵的宗教歌曲。第二,另一观点认为苏北大鼓起源于山东的梨花大鼓,起源因在于山东与苏北地域相邻,而在艺术特征方面也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梨花大鼓与苏北大鼓均使用鼓与副板进行伴奏,并且苏北大鼓在苏北地区起源时,表演的内容方面多选材为民间故事与英雄传说,这一点也与梨花大鼓相似。第三,还有一部分艺人认为苏北大鼓是由清朝时期民间盛行的“渔鼓戏”发展而来,而这一观点也被记录在《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之中。渔鼓戏又被称为道情戏,同样是由道家发展而来,表演时需要怀抱渔鼓、手持简板击节说唱,进行各种抒情和叙事表演。但与现在苏北大鼓不同的是,渔鼓戏的表演并非一人完成,而是需要两人或多人进行伴奏。

从三个观点的阐述中可以看出,虽然有关苏北大鼓的起源有着不同说法,但在艺术特征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即苏北大鼓表演时均需要一人完成演唱与击鼓、副板的表演,而差异则存在于表演与说唱内容方面,两个道教起源说认为最初的苏北大鼓表演内容多与道教的活动有关;而梨花大鼓起源说则认为表演的内容以民俗文化为主。

(二)发展时期的艺术特征

苏北大鼓自起源之后历经了多个发展阶段,贯穿于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在不同的时期,因审美、地域、民俗等方面的变化,故呈现出多样的艺术特征。首先,苏北大鼓的表演形式自起源至今一直保留了最具特点的表演元素,即大鼓与副板的表演,而唯一的变化在于伴奏乐器材质的更迭。在最初起源之时,苏北大鼓表演所使用的鼓体型较大,副板的材质为檀木,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完成表演与吸引观众,苏北大鼓渐渐改用钢制副板与体积更小的偏鼓进行表演。钢制副板的音质更加立体,从而与鼓声产生较好的配合,钢片互相敲打所产生的金属音也能够吸引到更远的观众前来聆听;而更小体積的鼓放置在身旁能够腾出更加广阔的空间用于其他表演。同时,在表演的内容方面,不同时期的苏北大鼓表演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如清朝时期苏北大鼓名家吴相国所创作的《水浒传》《杨家将》均是当时热门的题材,而到了民国和抗战时期,苏北大鼓在原有的曲目上又进行了扩展,其中《破孟州》这类武戏较强的作品多产生于这个时代。最后,苏北大鼓艺人的表演技巧也随着发展发生了多种变化,如起源时期苏北大鼓的流派有张、沙、杨、韩、邰五个风格流派,通过不断发展形成了十大谱系的局面。而表演方面也从传统重说唱、轻表演的形式过渡转变成了说唱和表演并重发展的形式。

(三)当代环境的艺术特征

当代是苏北大鼓面临传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以新中国成立后为标志,苏北大鼓进入了一个曲折的发展环境。首先,在早期苏北大鼓的发展相对低迷,而到了改革开放后,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外来文化的引入对传统文化形成了激烈竞争的局面。为了应对多元文化的环境,苏北大鼓对原有的形式进行了扩容与创新,如新时期的苏北大鼓在原有说唱、左右手伴奏的形式上加入了戏曲身段与台步的表演,从而将个体表演发挥到了极致。在唱腔与作品内容方面,因为苏北大鼓起源至今已经历经了上百年的历史,原有的唱腔与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近年来,各地区的苏北大鼓艺人对表演进行了统一形式的规定,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与研发了形式多样的表演唱腔和艺术形式,如甩包袱的内容使传统单一的形式转变成了有着喜怒哀乐等多种情绪的丰富唱腔与曲谱。在作品方面,在各地文化部门的支持下,有关苏北大鼓作品的创新可谓是硕果累累,涌现了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如徐州、连云港地区的《平原枪声》《烈火金刚》《新儿女英雄传》以及宿迁地区的《红色坠胡》《小号手》《朱瑞将军》等,苏北大鼓的发展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当前环境下苏北大鼓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一)欣赏群体与审美取向的多元化

苏北大鼓在当前环境下的发展虽然转好,并得到了政府与文化部门的支持,从此前独立发展的状态转为了多方支持的局面。但因为文化艺术环境的复杂化,苏北大鼓的发展与传承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苏北大鼓面临的最直观问题便是欣赏群体与审美取向的多元化。通过访谈苏北大鼓艺人可以发现,当今苏北大鼓欣赏群体已经呈现出老年化的趋势,并且这一趋势也在进一步分化。经艺人描述,原本公园中的中老年人会三五成团演唱戏曲以及观看或练习苏北大鼓,而当今公园中的中老年人则以演唱流行歌曲、学习西洋乐器为主,原本浓厚的苏北大鼓氛围已经淡化很多。当然,发展与传承的关键在于得到专业人士和年轻群体的青睐,在专业人士方面苏北大鼓现有省、市、区级传承人十余人,但在年轻群体方面仍相对欠缺,其原因在于苏北大鼓的形式属于传统文化艺术,而当今年轻群体则更加青睐于现代艺术,同时,苏北大鼓曲目的时长往往在五分钟以上,而年轻群体会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导致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欣赏。

(二)网络发展与欣赏渠道的变化

审美取向变化分离了一部分苏北大鼓原有的欣赏群体,而网络的发展则是从欣赏渠道方面对苏北大鼓形成了审美与渠道的双重打击。首先,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使更多人通过手机来欣赏文化艺术,很多传统文化艺术被迫由此前的线下模式转为了线上发展,苏北大鼓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牛崇祥也在五年前接触网络直播,在五年的精心运营下,牛崇祥已经成为拥有十万粉丝的网红主播。牛崇祥也表示:网络直播和以前在街头表演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摆地摊的时候,如果隔三五天才出来唱,观众就会一下子少很多。直播也是这样,天天播,人气就涨得快。”但不可否认的是,从事苏北大鼓的艺人并不是每个都像牛崇祥一样能够较好地适应新时代产物,大多数苏北大鼓艺人为中老年群体,这一部分艺人对于网络的认识非常淡薄,更加无法通过复杂的操作上传视频或进行直播。其次,网络的环境相比于线下发展更加复杂多变,各自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近年来,许多苏北大鼓艺人在网络中开设自媒体频道,但却因为缺乏专业的指导导致运营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线上模式的失败对于曾经在圈内名不见经传的艺人来说无疑产生了巨大的打击。这也使苏北大鼓的发展变得萎靡不振。

(三)内容表演缺乏时代化的创新

苏北大鼓在近年来的发展以及创新有目共睹,通过查阅资料可以看出,仅在“十三五”期间,苏北大鼓就有30余部新作获得市级以上奖项,其中,2020年创作的《高飞的风筝》荣获江苏省第十四届五星工程奖。2020年以后,苏北大鼓结合建党100周年,通过艺人的合作创作出了新作《红色坠胡》《朱瑞将军》《血染芳华》等作品。其中《血染芳华》被选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百场”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从创新的方向可以看出,苏北大鼓将创新的方向定位在作品的更新,但这样的力度与深度仍然较为有限,新的作品只是在横向扩充了苏北大鼓的内容,在纵向方面的发展仍然较为缓慢,如果无法对表演形式进行时代化的创新,那么欣赏群体也只能维持在原有的基础上,无法得到新一代年轻人的青睐。所以,在接下来的发展中,苏北大鼓应着力于纵向的发展,让更多时代化的元素加入苏北大鼓的表演之中,从而吸引更多群体的关注。

(四)资源与团体的发展过于分散

从上文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苏北大鼓集中分布于苏北的宿迁、徐州、连云港、淮阴及皖东北和鲁南地区,在以上地区中苏北大鼓的流派众多,并且凭借其较高的知名度,在全国范围内也均有传播。分布广泛的特点是因为苏北大鼓高难度的技巧以及独特的艺术特征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肯定,而广泛的分布和众多的流派也形成了一把双刃剑,为其发展和传承造成了阻碍。首先,各地区苏北大鼓的发展程度不同,发展的方向也无法得到统一的统筹与协调,使得发展力量过于分散。其次,众多流派的苏北大鼓可谓是各具特色,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于专业知识不丰富的观众来说,看到不同流派的苏北大鼓往往无法理解其中的细节,从而无法在观众心中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四、苏北大鼓的发展与传承方向研究

(一)原生结构基础上内容的创新

创新是传统艺术突破当前局面的唯一方法,苏北大鼓的创新应建立在原生结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时代化的创新,这样才能够保证其独特的艺术特征与珍贵的艺术魅力。但纵观市面上大量根据传统艺术改变的作品,很多作品均改变了其原有的结构,如将一些民歌作品改变成流行说唱,这样的创新并不是时代化,而是个性化,对于传统艺术的传承无法起到任何帮助。所以,对于苏北大鼓的创新,首先应该建立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比如在保留其唱腔、伴奏等核心要素的前提下,对作品的内容进行创新,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守正创新”。而造成当前环境下传统艺术被改成“四不像”的原因在于侧重方向与角度的偏差。既然要使苏北大鼓结合当下热门体裁,又要坚持守正创新,则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仍然以流行音乐为例,流行音乐是当今年轻群体关注较高的艺术形式,如果以流行音乐为主,将苏北大鼓作为其中的一个元素,就可以最大程度保留其原生结构,让苏北大鼓成为整首作品中的一个亮点,当观众对该唱段产生興趣之后,自然会寻找有关苏北大鼓的线索,从而促进苏北大鼓的传播。

(二)整合人力宏观规划资源配置

人力资源分散是苏北大鼓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很多地区的苏北大鼓艺人仍然在相对自然的模式下发展,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正所谓“柴多火焰高,人多办法好”,当前首要任务是整合分散的人力资源,把力量用在正确的方向,从而形成互惠互利的发展模式。经苏北大鼓艺人口述得知,近年来各地区均成立了苏北大鼓的相关组织,这些组织既有民间的,也有官方的,但这些组织的活动多限于交流讨论,并没有制定相关的发展规划。其次,传统艺术发展中的数据需要官方团体与专业人士的支持,苏北大鼓目前缺少的正是理论与数据的支持,但目前在互联网中有关苏北大鼓的研究仍然较少,仅依靠口述史的相关研究显然无法形成系统的体系,所以,当前除了要加大组织力度之外,更要为苏北大鼓量身定做发展的方向与规划,通过理论研究丰富苏北大鼓的内涵,这样才能为苏北大鼓开辟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线。

(三)多渠道下开放式的传承模式

苏北大鼓的传承与其他传统艺术的传承方式相似,均是采用一人一生只能进行一次拜师的传承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有利于徒弟的成长,能够更好地继承师父的技能,但在文化艺术高速发展的当下,这样平慢的模式显然无法适应当前的环境,使苏北大鼓的发展变得更加缓慢,从而形成一步慢步步慢的不利局面。所以,当前环境下应转变传承的观念,收徒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传播苏北大鼓,只有开枝散叶才能让苏北大鼓可持续地发展下去。至于由谁继承核心的技能,目前已然不是苏北大鼓传承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如果仍然尊重传统也可以通过不断观察每个徒弟的掌握程度或通过考核的办法完成更进一步的传承。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牛崇祥为例,牛崇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自己通过改进传承的模式,在网络直播中已经收取了九名徒弟,其中三人为外国人。同时,他还建议地方政府成立正式的组织和院团,把合适的“苗子”招进来统一培养,并给予一定的生活保障,这样才能让年轻的爱好者专心地学习传承苏北大鼓。

(四)融合产业化路径的发展方向

产业化是当今众多传统艺术选择的发展方向,通过产业化可以使苏北大鼓获得更多的关注,从而快速地占领市场,最重要的在于形成产业能获得资金的支持,为发展与传承提供有力的保障。当然,单独的某种艺术力量单薄,无法构建出产业化中相互配合、互利互惠的系统结构,从而需要各地区调动本地区的文化资源,并通过宏观调控来构建系统的产业化结构。苏北大鼓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而且与其他传统艺术互不冲突,能够与其他传统艺术形成良好的配合,这势必会成为产业化链条中核心的力量,为地区文化艺术的发展作出贡献。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阐述了苏北大鼓不同时期的艺术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环境下苏北大鼓所面临的发展与传承问题。与时俱进是传统艺术永葆青春的唯一方法。如何实施则需要在原生基础上对作品的内容进行时代化的创新,同时也需要多方力量统筹协作,才能够使苏北大鼓在文化艺术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夏燕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料的艺术史学价值[J].民族艺术,2023(01):46-60.

[2]吴燕菊.非遗视野下苏北大鼓的传承与保护[J].戏剧之家,2022(06):47-48.

[3]吴燕菊.苏北大鼓在区域文旅产业中的发展之路[J].艺术品鉴,2023(08):44-47.

[4]侯曉庆,朱秋华.流风遗韵乐鼓情——海州民间鼓吹乐和苏北大鼓的传承与发展[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0):88-90.

[5]徐禧,严永福.苏北大鼓的源流与表演特色[J].艺术评鉴,2020(24):8-11.

作者简介:

刘洋(1981.6-),男,汉族,江苏徐州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理论。

猜你喜欢

口述史艺术特征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天趣自然 质朴归真
壮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
浅析青主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
浅议侗族戏剧的艺术特征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黄梅香自苦寒来
时光流逝
论口述史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赣剧口述史为例
关于口述史的若干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