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程思政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研究

2023-09-16梅颢李雪琪

华章 2023年3期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课程思政

梅颢 李雪琪

[摘 要]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思考和改进的课程体系。本文立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与内涵,用融合视角审视我国高等教育中面临的问题,讨论了在高校课程思政中二者“为什么要融”和“怎么融”的问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方面重要论述为依据,从课程思政教师主体、课堂载体和内容上,通过纵向时间与横向空间角度提出了有效的多维融合途径,为切实提升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水平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课程思政;融合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和实现途径。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教育部2020年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强调,高校教师要加强对课程育人理念的认识,使课程教育从单一的思政课主渠道和思政课堂主体地位延伸到所有课程和课堂上。通过挖掘高校各类学科课程中潜在的思政教育元素,激发并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感、科学精神、法治意识与公共参与的政治素养,培养具备多品质的全面型人才,这就要求课程思政既要有科学性也要有人文性。因此,探索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融合于课程思政的途径,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简述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与关系

科学在中国古代就早有其释义,最初对它的解释为“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严复在翻译《天演论》和《原富》时使用了“科学”一词,在这之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使用。科学精神就是人们在长期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其所追求的主要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对事物进行研究并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客观世界,同时在此基础上得出其具有普适性的规律。科学精神的内核就是追求真理,追求实在。

“人文”是人类文化的简称,该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人文既区别于自然,又区别于神理,有教化世人之意。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所追求的目标是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的心灵关怀,人文精神的内核是求善与求美,即追求人性的善良,寻求客观世界与主观精神层面上的美。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同属于人类精神范畴,二者相互协同,引导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1]。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到18世纪80年代德国哲学家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将“人类理性的法则”分为“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从中世纪西方世界科学成为宗教的婢女,理性为基督教神学服务,到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携手合作登上历史舞台;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大绽放,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隋唐时期的“开创科举制度,兼容多元思想”,到明清时期的“倡导知行合一,崇尚经世致用”,都体现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协同作用,亦可见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改造的过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二者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从起初的并存、冲突、割裂逐渐走向融合。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割裂的影响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虽是两个不同维度上的概念,但是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需要二者共同发挥作用,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人为地将二者割裂,将会对社会、对青年造成难以预估的危害。在如今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割裂危害体现在:1.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涌现。一部分科研人员失去了追求真理的崇高科学信念,科研精神淡薄,受到物质方面的诱惑,难以冷静下来做好研究,一味追求论文、项目、帽子的数量而不去考虑实际科研成果的质量,诸如当下科研存在的“水论文”以及追求各种名号而不顾及实际的现象,这给高校青年人才的培养形成了错误的导向。2.部分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偏离。追求分数、奖项而不重视过程和能力,自身没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却又盲目追求结果的大学生已然不在少数,比如翟天临、西安某大学卢某和雷某涉嫌找人代写代做毕业论文,严重违反学术纪律和规范,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在这之中既有学生人文素养的不足,也有其科学精神的缺失。

二、高校课程思政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必要性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蘆,简单地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的大学的新路[2]。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高德毅(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指出:课程思政不是增开一门课程,而是要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在高等教育中,课程思政就成为了做好这方面工作的关键。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重点,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除了科学精神的传输以外,人文精神方面同样必不可少,自然科学课程在瞄准学术前沿和探讨学术问题的同时,更需要挖掘其自身的内涵与意义,引导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地去追求真理、坚定自己的信仰,真正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3]。思政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直接、最有效、最有力的主渠道,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点。青年在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的同时,也应当接受正确的人文思想教育,因此一个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在引导高校学生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这就要求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充分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引导大学生积极向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好弘扬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联动发展的需要

无论从教育发展史还是社会发展史来看,科学技术都呈现出协同化、整体化发展的态势,行业与专业之间的界限在逐渐被打破,人文思潮与科学发展对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的作用愈发明显。马克思是伟大的哲学家,他一生热爱数学,因而他能够从更全面更科学的角度看待问题。他系统地思考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之间的关系,批判了二者在实际生活中的疏远,其著作《资本论》正是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相统一的有利印证。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逐渐变得紧密,尤其高等教育与当下经济社会已呈现息息相关的程度。只有高校青年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在受教育群体中的那些兼具科学与人文素养的青年人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节奏,踏准时代的浪潮,明确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分工,进入到各行各业,在不同的位置上发挥自己的价值,创造可观的经济,形成良性的社会效益;而在思想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杰出人才也能反作用于实际的高等教育教学,有利于推动当代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联动发展。

三、课程思政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融合的途径

(一)打造高质量“经师”和“人师”一体化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分而治之,可以提高教育专业性,但合作共通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趋势。

课程思政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和新方法,要求教师从专业的人才培养逻辑中布局育人目标和计划,“因课施策”“因材施教”对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思政需要将价值观贯穿于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将思政元素像“盐融于水”一样融入专业教学,潜移默化地发挥思政教学的隐性育人作用。因此,高校在推动科研工作的同时,人文素质方面的关照亦不能忽视。要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改革,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重视师德师风和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对不到位的地方要及时处理,对于造成不好影响的错误要严肃果断处置,在科学知识的教授中深入发掘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从培养人的角度去调整教学大纲,强调创新教育,真正从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方面打造“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现代化高质量教师队伍。

(二)加强科学与人文历史性教育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指出,科学与人文历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共同构筑起人类文明的大厦[5]。一部人类文明史,一方面记述了科学技术创造的无数奇迹,另一方面记录了人文社会科学不断演进的足迹。在课程思政教学中,要加强科学与人文历史性资源的深度挖掘,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进而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學专业课程要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铭记历史、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工科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从历史经验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总结优化方法,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通过加强科学与人文历史性教育,学生以时空角度接受并学习各类知识,知过去、明古今,纵向了解各学科产生背景、发展过程,总结归纳重要的科学知识和历史经验,促进横向各门学科之间融会贯通,真正做到全面发展。

(三)多维课堂“横向贯通”

课程思政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经之路,其多元化特性,引发课堂的多维度思考。多维课堂横向贯通是要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上做到多方位的优势互补,实现贯通,以融合视角打造课程思政大课堂、金课堂,巧妙地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全方位融入课程思政中,做到处处有科学,时时见人文。

多维课堂的打造有一定的先决条件。高校要确保各专业课程在种好“责任田”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专业课教学平台这个“主渠道”,丰富教学目标,拓宽教学资源,实现教学形式多维化和一体化,真正做到四个融合:1.线上与线下有机融合。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还应当利用好网络媒体平台,让学生接受不同高校不同学科的课程教学,同时教师可以采用直播教学的方式,图文并茂并配备课后网络论坛互动解答学生疑问。2.理工与人文有机融合。理工科教师的课堂教学不能单单停留在书本或教学大纲,要发掘科学家在探索中所体现出的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同步开展人文教育,弘扬科学精神中的核心价值观,使学生意识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对于科学探索和个人成材的重要性,如此既能达到传授专业知识的目的,又能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和心灵关怀。3.教学与实践有机融合。教学切忌“纸上谈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堂教学之外尽量带领学生实地考察,亲身感受科学和人文知识的魅力、生动性。4.历史与时代发展有机融合。历史是过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范本,而时代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同才能繁荣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破除学科界限,既要详细讲述知识背景及发展历史,更要取其精华,结合时代发展和科技发展开展前沿教育,引导学生领略并探索高精尖科技的同时学习先进文化,从艺术、专业、文化、科技等各方面融合学习,培育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视野的优秀新时代学子。

结束语

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于高校课程思政中,完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能更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好弘扬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校与社会经济联动发展。从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主体、载体和内容上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融合是三条有效途径。全方位多角度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入课程思政,提高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水平,有利于实现“立德”与“树人”有机统一,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高质量青年。

参考文献

[1]胡安娜.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冲突与融合[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4):5.

[2]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王沪宁陪同考察[J].党建,2022(05):4-6.

[3]孙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创新[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3):8.

[4]齐鹏飞.思政课教师应努力成为“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好老师”“大先生”[J].中国高等教育,2022(9):3.

[5]赵应云.让人文之光照亮未来[J].中国报业,2021(12):1.

作者简介:梅颢(1996— ),男,汉族,江西赣州人,常州大学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李雪琪(1982— ),女,汉族,山东郓城人,常州大学阿里云大数据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21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述及实践研究(编号:2021SJB0595)阶段性研究成果。

常州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资助项目:伟大建党精神的育人价值及路径研究(编号:22DJSZ49)。

猜你喜欢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课程思政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例谈小学阅读文本解读的角度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初中理科教学养成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研究
电大教务管理中科学精神的应用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