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加坡职业教育改革新动态

2023-09-16◎程铭,潘

职教通讯 2023年8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劳动力新加坡

◎程 铭,潘 黎

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顺应经济转型的需要,新加坡于2014 年提出“技能创前程计划”(Skills Future)。2020 年,在产业转型和科技革命之际,新加坡对颁行的“技能创前程计划”进行战略升级,颁布了“技能提升计划”(The SGUnited Skills,SGUS)和“转业人士见习—公司培训计划”(SGUnited middle—career Pathways—Company Training ,SGUP-CT)。2022 年4 月,新加坡又制定了“技能创前程职业转换计划”(SkillsFuture Career Transition Programme,SCTP),为中途转业者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其再就业能力。这三份文件补充了“技能创前程计划”的同时,也为新加坡职业教育的改革提供了辅助作用以及完善了职业教育终身化体系。目前,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以培养技能人才为重点,为全社会成员提供职业指导,并基于“技能创前程计划”打造职业教育终身发展机制,多方合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本文尝试通过介绍新加坡职业教育新措施,以期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有所启示。

一、新加坡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

(一)新加坡就业市场持续低迷的现实困境

自本世纪初起,新加坡的整体失业率呈现出逐年偏高化的状态。随着新冠疫情的袭来,就业市场严重萎缩,根据《2020 年新加坡劳动力报告》显示,新加坡总体失业率攀升至4.1%,总失业人数高达16 万余人,同时,第一季度失业率创近十年新高[1]。此外,新加坡人力部发布的《2020 年裁员报告》可知,其一,批发贸易行业是裁员最严重的领域,裁员多达3 810 人,其次是航空、餐饮和旅游等行业。其二,最容易被裁员的职业是低技能工作岗位,包括销售员、服务员和文员等[2]。总的来说,受到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被迫大幅度缩小业务和裁退部分员工,导致劳动力市场整体就业岗位数量下滑及失业率居高不下。因此,促进劳动力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成为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

(二)新加坡产业结构转型的内在要求

建国以来,新加坡开始从一般制造业、现代物流为主导产业向生命科学、生物医药技术、环境保护、绿色环保等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再到向电子产业、精密工程产业、医疗服务业、化工产业、航空服务业五大产业转型,产业结构逐步呈现出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的特征[3]。进入21 世纪以后,正值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演进之际,新加坡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加快,伴随着这一过程的是对职业人才规格的调整与变化,劳动力市场迫切需要能够掌握现代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为应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所带来的职业技能新要求,解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困境,新加坡职业教育开始注重技术领域的变化,关注社会大众的职业发展需要,完善劳动力终身职业培训体系。

(三)终身教育思潮的客观影响

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对任何国家的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新加坡终身教育的发展最早可追溯于1997 年新加坡教育部提出的“思考的学校,学习的国家”[4]这一说法,其后2014 年的“技能创前程计划”提出终身学习目标,对新加坡营造终身学习的文化氛围起到了宏观政策的导向作用。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社会发展,人们对知识和技能有更高的需求,但新加坡现有的职业教育还不能满足各个阶层对终身学习的要求。因此,为满足民众精进职业技能的需要,新加坡需要完善覆盖全民的职业技能培训。

二、新加坡职业教育改革的内容

目前,新加坡正处在国家发展的关键节点,在产业转型之际,又面临新冠疫情的冲击,急需解决“技能危机”的困境。新加坡立足发展全员劳动力终身职业技能,颁布相关政策文件,让公民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拥有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

(一)贯彻终身学习理论,实施全民技能精进

2014 年,新加坡颁布的“技能创前程计划”,旨在为全部新加坡人提供技能提升服务。2020 年,为应对新冠疫情的冲击和产业结构转型所带来的大规模裁员风潮,新加坡政府不断完善促进全员技能精进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为职业技能发展建立了终身学习体系,主要针对全体劳动力未来技能提升和弱势群体职业技能转型两方面,帮助新加坡公民应对就业形势的变化。其一,就全体公民而言,政府开发技能框架平台(Skills Framework,SF),旨在分类指导各职业阶段公民,提供关于行业前景的关键信息[5]。同时,面向中坚劳动力的技能开发,新加坡主要有职业发展指导、职业技能培训两项路径。例如,颁布职业培训和未来技能系列课程(SkillsFuture Series,SFS),向有提升技能需求的在职员工提供新兴领域的课程,使其拥有相关职业能力,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选择[6]。此外,考虑到以在校学生为主的潜在劳动力群体入职前面临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新加坡尤为重视培养学生生涯规划和决策能力以及适应社会发展和未来职场的能力,并开始实施教育与职业指导(Education and Career Guidance,ECG),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以进入合适的就业领域,并在入职前明晰职业生涯路径[7]。可以看出,新加坡为求职者提供技能培训和发展指导,帮助其掌握从事某项职业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也保障在职职工的自由就业权利,使其做出正确的职业决策,对抗失业。其二,就弱势群体而言,2020 年,新加坡推出“技能提升计划”(The SGUnited Skills,SGUS)和“转业人士见习—公司培训计划”(SGUnited middle—career Pathways—Company Training ,SGUP-CT),为受新冠疫情影响的新加坡人提供培训机会。尤其针对年长劳动力这一群体,“转业人士见习—公司培训计划”为其提供实习机会以便在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下获得新的就业机会[8]。这两个计划作为限时计划于2022 年3 月底结束[9]。为了继续支持弱势群体的各种需求,2020 年2 月,新加坡政府颁布了“志愿者职业顾问计划”(Volunteer Career Advisors Initiative),该计划旨在为弱势群体(特别是年长劳动力)提供同伴级别的支持和职业指导,帮助他们进行技能提升[10]。2022 年4 月,新加坡发布“技能创前程职业转换计划”(SkillsFuture Career Transition Programme,SCTP),旨在为年长劳动力提供永久性的支持,帮助个人获得与行业相关的技能,以提高就业能力并转向新的部门或工作角色[11]。“技能创前程职业转换计划”(SkillsFuture Career Transition Programme,SCTP)还将提供培训前和培训后的支持服务,例如,在注册课程之前提供技能和培训咨询,帮助学员选择符合自己优势和兴趣的课程。总之,新加坡的一系列举措都致力于帮助弱势群体获得职业咨询服务和就业援助,让他们找到能够发挥优势和兴趣的职业指导课程,获得技能精进,提升再就业能力,在不断变化的就业环境中转向新的职业。因此,新加坡的全员劳动力职业技能精进服务对象既包括潜在劳动力和中坚劳动力,还包括即将退休的年长劳动力与失业者等弱势劳动力群体,是以个体的职业生涯为轴建立的终身职业技能精进体系(见图1)。

图1 新加坡全民终身职业技能精进框架

(二)明确行业技能要求,建设技能精深的师资队伍

2020 年6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中心(UNESCO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UNEVOC)发布了《职业技术教育国家侧写:新加坡》(TVET Country Profile: Singapore),该报告指出,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非常重视教师的企业工作经验,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具有相关行业工作经验并获得相关行业资格认证[12]。这与新加坡的教师培训政策有很大关系,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提出的“无货架寿命”师资开发理念影响下,新加坡政府确立了终身进修制度,即专业教师每2 至3 年必须在相关行业实习一定期限。例如,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Republic Polytechnic: Adventure Learning Centre)派遣讲师前往从事医疗保健物联网的技术公司进行为期五个月的实习,在实习期间,讲师要丰富专业知识,并将新的知识和学习成果纳入课程,使更多的学生受益[13]。但随着技术的高速变革对人才要求不断变化,2022 新加坡教育部发布了《学无止境:满怀信心,迎接未来》,该报告详细阐述了职业教育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并提出了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措施,主要包括通过提升版的教师实习计划,帮助教师扩展视野和掌握行业前沿知识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技能[14]。同时,该报告通过要求职业院校教师持续接受相关在职培训,让教师明确市场动态,进而调整职业教育培训内容,以便学习者顺利过渡到人力资源市场。

(三)创新产教融合模式,增进社会各界联系

2021 年,新加坡人力部(Singapore Ministry of Manpower,MOM)发布第三季度的《劳动力市场报告》,依照年龄层次来分失业率的高低,失业率最高的是30 岁以下的群体,因为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他们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15]。鉴于这个年龄段就业群体的困难,新加坡政府认识到学校必须继续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愿望,与工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的需求同步。因此,为提高学生对未来经济的就业准备和应变能力,新加坡教育部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强化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的课程,2022年开始逐步提高学校的技能未来勤工俭学文凭(WorkStudy Diploma,WSDip)和技术文凭(Technical Diploma,TD)课程比例,并将于2023 年推出四项新技能未来勤工俭学计划,以技术教育学院(Institute of technical education,ITE)的应届毕业生为目标,让他们通过接受结构化培训课程获得行业认可的文凭资格。这些课程由学校及其合作伙伴公司共同开发和提供,总课程时间的70%由合作伙伴公司在工作场所进行结构化在职培训[16]。二是技术教育学院与工业领域合作,例如,与制造业、建筑环境、资讯通讯技术、零售及食品服务业等五个领域的企业领袖及工会代表紧密合作,为学员提供两个有关产业实习的机会,并指定有经验的职场指导员,使雇主能够更主动地训练学员,提高学员的技术。通过建立强大的行业合作伙伴关系,帮助学生积累职业生涯相关经验,适应未来身份的转变,雇主可以更多地参与到培训项目设计中,从而使学校能对企业目前和将来的技术需求作出反应,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掌握和运用更多的行业相关技能。

(四)健全配套奖励机制,发挥导向激励效应

受新冠疫情影响,大部分新加坡本地雇主都通过节约开支、裁减人员等一系列手段来维持企业的运转。新加坡政府不仅颁布多个培训计划,还设置了相应的配套奖励计划以便各个培训项目的顺利实施。如表1 所示,奖励面向政策相关主体包括职业早期和中期的学生和成人、企业和雇主,并形成了全面且有针对性的奖励方式,具体包括技能未来信贷、职业中期支持、技能未来职业中期增强补贴、技能未来企业信用、技能未来中年转业援助配套计划等[17]。新加坡提供多种奖励计划,为公民参与职业选择、选择技能学习、增强职业热情创设了多种可获得的奖励机会。同时,还对在各个行业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公司给予了肯定,鼓励公司积极招募和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这些奖励机制既保证了充分的资金支持,又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个体和企业的积极性。

表1 新加坡奖励机制

三、新加坡职业教育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新加坡拥有完善的终身化职业教育体系,并为国民终身学习提供了全面保障,体现了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先进之处。我国要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借鉴新加坡的经验。

(一)构建全民终身职业教育体系

新加坡将终身教育理念融入职业教育体系中,形成职业启蒙、职业准备和职业继续教育三个阶段,面向所有劳动力,帮助他们随时掌握新技能并找到相应的培训项目,进而匹配相对应的职业晋升路径[18]。借鉴新加坡经验,我国应该立足终身学习理念,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体系。首先,要突破职业教育招生的学历限制。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服务对象主要为社会在职人员,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需积极打破传统学历限制,不仅要招收初高中学历的在校学生,还要将有需要的社会成员纳入到终身职业教育体系中,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技能提升机会,满足其就业或再就业需求。其次,要拓宽职业教育招生年龄限制。职业教育要对所有社会成员开放,为有学习需求的各个年龄人员提供技术技能培训。因此,放宽职业教育准入机制,实施差异化的职业技能开发,促进全体社会成员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养成职业技能精进习惯,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体系的融通。

(二)优化职业教育师资配置

教师是职业院校办学的主体,是造就人才的工程师,教师的配置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职业学校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加坡将工作经验作为师资准入要求,把教师在职培训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这对我国职业教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近年来,随着我国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师的准入标准不明确,师资队伍质量参差不齐,成为制约我国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19]。为此,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准入标准需要提高,在引进教师时不唯学历,看重教师相关专业的工作经验。面对技术不断更新变化的大数据时代,教师不仅要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能力,还要掌握本行业最先进技术的操作要点并更新教学内容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还应加强教师在职培训,使其真正了解前沿技术操作要领及行业发展动态信息,整体提高职教师资质量。

(三)健全校企合作机制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主旋律,也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20]。经过大量调查发现,目前校企深度合作的积极性不足,在课程设置、专业开发、校企合作等方面,都还处于“表层合作”状态。新加坡的职业教育首创了“教学工厂”的模式,它的特点是“以学校为中心,以企业为用”。具体方法是在大学校园内营造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及技巧,协助老师完成公司各个项目工作,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迅速地适应工作环境,拉近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和学校教育之间的距离。此外,新加坡还在学校内设立专门的顾问委员会,由来自行业及企业的专家,学校领导组成,并根据经济发展、当地社会与企业需求,预测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和人才要求。因此,我国可以吸取经验,进一步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增加职业教育吸引力。此外,政府应该牵头与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合作,建立区域性的校企合作管理部门,该部门要负责统筹校企合作办学,充分发挥各方的价值。

(四)打造系统且完善的奖励模式

新加坡教育局注重培训制度与激励机制的相互支撑作用,制订了一系列的奖励制度,奖励对象范围广泛,不仅包括全部劳动力,还针对企业,奖金数额还持续增加,政府、企业、培训机构三方面相互形成了一种合力,激发人们对终身学习和提升技能的热情,吸引社会各界参与[21]。根据2021 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9 251 万人。此外,中小企业近十年内快速扩张,中小企业和农民工群体已然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不过,农民工在就业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资金问题也成为阻碍农民工接受技能培训的主要原因。实体经营中小企业也面临着资金不足的困境,这一问题在经济下行和新冠疫情的叠加影响下更加突出。因此,我国可以从新加坡建立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入手,构建覆盖各类群体的奖励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针对性的援助,缓解企业资金困难。此外,考虑农民工等低收入群体的不同需求,我国政府还要完善对国民的奖励制度,实行多种形式的奖励制度,在个人职业发展过程中采取多种奖励办法,促进专业技能发展,保障劳动群体不断获得技能提升。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劳动力新加坡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我在新加坡过冬天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