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与启示

2023-09-16◎王华,张

职教通讯 2023年8期
关键词:澳大利亚指标体系维度

◎王 乐 华,张 宇

2021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提出,到2025 年,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到2035 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可见,高质量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题和方向。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愿景的实现需要一套科学完备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量度表达,它不仅可以衡量职业教育是否满足个人及社会发展需求,判断职业教育的结构和运行状况是否科学,而且对保障职业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发挥着“指针”和“调控”的作用[1]。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走在世界前列,并且已经构建了有效的、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全面了解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加以借鉴。

一、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理念

职业教育质量评价观的价值取向反映了职业教育评价主体在面对与处理评价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冲突与矛盾时所应坚持的基本态度、价值立场、信念,以及由此所表现出的相关价值的倾向性[2],它是构建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思想基础,科学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观能够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澳大利亚职业教育逐渐形成了全过程性、以人为本与终身学习的科学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观。

(一)全过程性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观

全过程性评价是指对职业教育的背景、输入、过程和产出的整个过程进行质量监测和评价。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坚持全过程性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框架凸显了“全局性”的特点。该质量评价指标框架是在参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有关框架基础上,从背景、参与、成果、产出和资源等5 个维度进行构建,从而对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另一方面,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现了“全面性”的特点。该质量评价指标不仅关注不同地区、社会地位、教育背景、年龄阶段的群体,还注重将质量监控和评价贯穿到学生未来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如“不同年龄阶段公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参与率”“不同教育背景公民的继续职业教育与培训参与率”和“从学校到继续学习和就业的过渡情况”等指标。

(二)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观

以人为本,其实质是讲人是根本。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是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以人为本是一种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强调人是关键性因素,是为了正确地、全面地实施教育,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澳大利亚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尊重个性、机会公平、遵循规律、开放包容”。例如,澳大利亚教育部门极为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把“个体潜能发挥和个性发展”作为衡量教育质量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4]。其二,澳大利亚教育部门在职业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上确立了多元化、全民化的宏观目标。例如,澳大利亚质量培训框架(Australian Quality Training Framework,AQTF)的理想在于,“给所有公民提供工作世界所需要的技能、增强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实现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结果平等和实现公共职业教育与培训价值的最大化等”[5]。这表明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学生技能的提升,同时也注重职业教育的公平。

(三)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观

终身学习理念强调教育和学习的终身化,主张教育与学习应贯穿人的整个生命周期,即从幼儿期、少年期和青年期拓展到成年期、老年期,而且要求实现各个阶段教育和学习的有效衔接与贯通[6]。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坚持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观。一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以终身学习理念为基础,强调提高公民的实际工作能力,并且在公民的整个生涯中形成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良好机制。二是澳大利亚在构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也致力于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如“15—20 岁公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参与率”和“25—64 岁公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参与率”等指标的设定。

二、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架构

2003 年,为了保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NCVER)颁布了一套科学完备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通过参考OECD 的《教育概览》和欧盟《职业培训》提出的关键指标,并结合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局部长委员会(ANTA Ministerial Council)制定的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的五个主要目标(为公民提供参与工作世界所需要的技能、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实现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平等结果、增加对培训的投资和实现公共职业教育与培训价值的最大化)[7]而构建的。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框架从背景、参与、成果、产出和资源等5 个维度构建了53 个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本研究将成果与产出维度合并为结果维度,资源维度归为投入维度,进而从背景、参与、投入、结果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一)背景评价维度

背景维度主要是对经济社会背景进行考察,通过“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劳动力市场的参与情况”“失业率”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基础性指标进行评价(见表1)。澳大利亚职教研究中心设置这些指标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职业教育的产出直接对接劳动力市场,职业教育质量的好坏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考虑社会的经济背景。另一方面,这些指标为澳大利亚职教研究中心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这些指标可以提供澳大利亚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资料,以及劳动力市场参与情况、失业率与人们所获得的教育与培训关联程度的资料。这有利于职教研究中心依据这些资料了解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并据此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动态的政策调整。例如,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力可能对继续培训和终身学习有很高的需求,那么澳大利亚政府可以为这部分人群增加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机会。

表1 背景评价维度与具体指标

(二)参与评价维度

参与维度主要是对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促进公民掌握工作技能和促进公民参与继续教育与培训情况进行考察。澳大利亚职教研究中心在设计参与评价指标时,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职业教育进行了具体区分,主要包括所有职业教育与培训、校本职业教育与培训、过渡和学徒制等,再通过“培训参与率”“培训录取率”“学生在15—20 岁不同年龄阶段的过渡活动”和“培训持续时间”等指标进行评价(见表2)。

表2 参与评价维度与具体指标

续表

首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的“培训参与率”指标发挥的作用不同。例如:职业教育与培训维度的“培训参与率”指标能够反映澳大利亚初始职业教育与培训在教育系统中发挥的作用[8];校本职业教育与培训维度能够反映澳大利亚学校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学徒制维度可以凸显学徒制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澳大利亚政府非常注重学徒制的发展,如澳大利亚政府对招收学徒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企业每雇用一名学徒,政府将支付4 000 元的补贴,同时,雇主也需要支付学徒一定的劳动报酬,通常是全职工的70%,政府的大量经费投入以及税收减免政策,大大提高了学徒制的吸引力[9];毕业后的初始职业教育与培训维度可以反映劳动力市场上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重要程度。其次,这些指标的设定贯彻了终身学习理念,如“培训参与率”和“培训持续时间”等指标中指明评价对象为25—64 岁的公民,表明澳大利亚将职业教育与培训看作是贯穿公民一生的事情,而不是一个阶段的事情。

(三)投入评价维度

投入维度主要是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投资情况进行考察,包括“公共教育支出占比”“教育支出分布比例”“公私投资比例”和“教育经费来源比例”等指标(见表3)。这些指标旨在确保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经费充足和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其中,“公共教育支出占比”指标的作用是衡量澳大利亚财政教育投入水平和政府加大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在澳大利亚,政府一直都重视公共教育经费投入,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一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例如,莫里森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资金从2019 年的26.5 亿澳元增加到2020 年的38.3 亿澳元,增加了11.8 亿澳元[10]。“教育支出分布比例”指标可以反映资金在不同项目上的分配情况。“教育经费来源比例”指标反映了职业教育的资金来源信息,包括政府投资和个人投资,个人投资包括学生学费、服务费以及其他非官方渠道,如捐赠、无偿捐赠和家长的筹资等方式[11]。

表3 投入评价维度与具体指标

(四)结果评价维度

结果维度是对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为不同群体提供平等的参与机会和结果的情况进行考察,主要通过“不同群体的培训参与情况”“完成率”“辍学率”“就业率”和“失业率”等指标进行(见表4)。这些指标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对提升学生参与实践以及融入劳动力市场的能力进行评价。例如:“不同群体的培训参与情况”指标有利于保障弱势群体能够有平等的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从而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完成率”和“辍学率”指标反映了学生技能学习的完成程度,注重评估学生的个人成长与发展情况;“就业率”和“失业率”指标反映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参与者在劳动力市场的适应能力;“收入和教育成就情况”指标反映了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劳动者的收入回报情况,其中与个人相关的回报包括更好的工作机会、更高的收入等。

三、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启示

当前,我国正处于积极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否真正实现需要通过职业教育评价进行判断[12]。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一方面为澳大利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为国际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发展提供了参考。因此,我国可以借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经验,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一)科学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观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全过程性、以人为本和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观为指导,这种科学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观为我国职业教育评价提供了三个方面的启示。第一,我国的职业教育评价要对职业教育的背景、输入、过程和输出的全过程进行评价,注重各个阶段职业教育间的有效衔接和过渡。第二,我国在构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注重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关注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要摒弃把学生成绩等静态要素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的传统做法,而将动态变量摆在重要位置,重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进各个教育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第三,我国职业教育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规划和设计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整个过程,建立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良性发展机制。

(二)全过程的评价指标架构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注重对职业教育的背景、输入、过程、输出进行全过程的质量评价,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全过程的评价指标架构注重评价过程的连续性和有序性,有助于澳大利亚职教研究中心对职业教育体系的整体运行状态进行数据采集和质量监控,从而动态调整职业教育相关政策。例如,“学生在15—20 岁不同年龄阶段的过渡活动”“公民初始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参与率”和“25—64 岁公民的继续职业教育与培训参与率”等指标有效监测了澳大利亚公民在不同阶段接受职业教育的情况。第二,全过程的评价指标架构将关注点聚焦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彰显了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例如,“培训参与率”“培训的平均持续时间”和“项目完成率”等指标注重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各阶段来全面保障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成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第三,全过程的评价指标架构使质量监控成为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管理的常态工作,使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有效性得以增强。因此,我国教育评价机构在构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要注重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全过程进行监控。

(三)产教融合的评价标准设置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设置强调产教融合,凸显职业教育所具有的跨领域性和产业性特质,如“教育经费来源比例”和“学生参与学徒制的比例”等指标表明澳大利亚鼓励企业投资和企业联合职业院校办学。这种办学机制使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发挥出“产”和“教”两大主体要素相互融合的优势,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在结果维度,“项目完成率”“就业率”和“失业率”等指标注重考察学生在经过培训后能否获得实际操作技能,以及是否达到行业要求的具体标准,在强调学生实践性的同时,也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色。这启示我国在设置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时,要注重监测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并将合作育人的协作措施和协作程度作为关键指标,保障校企合作质量,从而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总体而言,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构建的科学完备的、聚焦全过程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既有力地保障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增强了其国际竞争力,也为我国在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建立科学、规范、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有益经验。

猜你喜欢

澳大利亚指标体系维度
澳大利亚RaeRae五口之家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澳大利亚将严格限制2,4-滴的使用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光的维度
在澳大利亚骑行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人生三维度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