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讲模式”: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力的有效策略探讨
2023-09-16栾颖
栾颖
【摘 要】“学讲模式”作为教学创新的一种方式,其围绕学生主体展开,强调学生调动主观能动性达到“学进去”“讲出来”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结合“学讲模式”的教学实践研究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力的有效策略,并给出参考建议,即合理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先学;构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组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共同学习;设计讲解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做好总结点评,引导学生反思提升。
【关键词】“学讲模式”;小学数学;学习力;培养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合理引入“学讲模式”成了创新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学习力的重要方法。“学讲模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且重视学生的学、讲、练、教等学习活动的一种模式。在小学数学课程指导中,提升学习力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学讲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共同学习的机会,也让学生在参与知识讲解过程中巩固了知识、活跃了思维、找到了学习的方法。基于此,在小学生数学教学指导中,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学讲模式”:
一、合理设计导学案,做好课堂教学准备
自主先学是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学讲模式”中,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方法促使学生经历充分的自主学习过程,让他们“学进去”,这样才能为后续的自主解决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做好铺垫。导学案是连接学生、教师、教材的桥梁和纽带,是落实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引导学生自主先学的重要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指导中,合理设计并高效使用导学案能够引导学生自学,锻炼学生的学习力。
例如在学习“搭配”相关问题后,教师为引导学生自主先学设计了导学案。导学案中首先明确了自主学习目标,即结合“搭配服装”等现实情境,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法表示各种搭配方法;在思考、尝试、展示过程中,逐步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思考和解决问题;在探索用不同方式表示搭配方法的过程中,初步培养符号意识。接下来,教师通过构建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展开自主学习:(1)问题导向,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小丑奇奇要上台表演,他现在有2顶帽子和3条裤子,1顶帽子和1条裤子算一种搭配方法,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2)自主学习,初步理解。用学具卡片试着摆一摆,你能摆出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如果没有学具卡片,请你用喜欢的方式记录搭配过程。(3)聚焦问题,自主研究。展示搭配过程的方法,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搭配方法引导他们去有序思考,同时促使学生汇报选择的记录方法及最后的结果,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符号化表达的优势。(4)拓展提升,学会学习。请你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搭配问题进行思考、设计,并运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上述案例中的导学案根据学习目标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完成对课程内容的“先学”。在“学讲模式”中,导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而编制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学习活动方案,是指引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路线图。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自主先学的要求、根据发展学生学习力的需求,不断优化设计导学案,充分发挥其导读、导思、导做的功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
二、构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探究
古语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能够驱动个体或者团队不断探索、突破、创新,进而生成新的知识。因此,质疑问难是一个人学习力的重要体现。在利用“学讲模式”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有助于学生展开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升对数学的学习力。
例如在学习“年、月、日”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了解了基本学情,并带领学生复习了有关时、分、秒的知识,然后利用问题揭示主题:关于年、月、日你还有什么疑惑?这一问题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闸门被打开,踊跃发言并提出了更多的问题,如“平年和闰年怎么分辨?”“一天真的是24小时吗?”“为什么每个月的天数不一样?”“为什么一年是十二个月不是十一个月或十个月?”“为什么一年有365天或是366天?”“年、月、日之间的进率是怎样的?”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促进了课堂情境的延伸。接下来,教师针对学生的提问设计释疑环节。教师巧妙利用数学史的资料和视频将学生提出的問题一一解决,并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去生活中继续探索关于年、月、日的问题。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设计问题情境,推动问学交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根据“学讲模式”的要求,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讲出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发展学习力。
三、组织小组合作,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学讲模式”的构建中,在数学学习力的培养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个体,还应关注学生整体,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教学,鼓励和支持学生集思广益、共同提升。
例如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中,为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方案,教师通过问题征集,采用求助视频的形式抛出驱动性问题:李丽家要给新家选购空调,可她不知道该如何选购,你能帮帮她吗?本项目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并以“方案策划员”的身份综合考虑选购空调的因素,采用选购空调方案计划书的形式进行“竞标”,以此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共同探究的能力、利用数学建模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面对复杂情境时的整体数学思维和决策能力。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围绕核心问题设计了一系列子问题:(1)要选购最合适的空调,需要考虑哪些因素?(2)如何把购买空调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3)如何用适合的方法搜集不同空调各因素的参数?(4)如何直观反映空调耗电量?(5)如何综合考量选购空调的几个因素?在不同问题的驱动下,各小组内部进行分工,确保每一个成员能够各司其职展开调查,深入研究影响选购方案的因素,并进行汇总、展示。教师为各组学生提供集思广益的机会,让彼此交换观点,完善选购方案,同时为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让各小组派代表将选购方案“讲出来”,以展示完整的学习成果。
在上述案例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力是在小组合作中形成的。在小组成员分工与协作的过程中,学生个体突破了学习难点,并从局部和整体去观察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数学知识方法加以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指导中,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让学生之间能够实现思维碰撞,将所思所想“讲出来”“教别人”,进而在合作中共同提升。
四、设计讲解活动,促进课堂教学的拓展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一要求。因此,在构建“学讲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设计多元化的讲题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挖掘学生潜能,锻炼学生清晰的、严谨的、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讲解数学问题的勇气,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有效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发展学生的学习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高年级数学课程指导中,教师根据“学讲模式”、围绕学生学习力的发展设计了趣味讲题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设计了不同难度的题目,并引导不同层次学生以抽签的方式决定讲解的题目,现场即时讲题。在讲题活动中,学生认真审题,认真解题,认真构思讲题流程,讲题时思路清晰、讲解语言表达流畅、仪态大方,“授课”的方式也是百花齐放,有的学生在题目中标出重点与数学信息,有的学生画图辅助讲解,有的学生利用小教具讲解,有的学生则是一题多解……讲解活动中不仅包含知识点的概括,还包括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提炼,不仅展现出了学生出色的理解力、表达力,也展示了良好而又扎实的数学综合素养。
在“学讲模式”下,小学数学讲题活动侧重的并非让学生学会“怎样解题”,而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讲题”。只有学会“如何讲题”,学生才能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理解题意、明确解题思路、抓住解题关键,进而举一反三,形成数学学习力。通过上述活动,学生经历了从“会做—会讲—讲会”的过程,真正体会到了思考与表达的乐趣。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勤思考、善表达的综合能力,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将数学的学习不断推向了更高阶的探究性学习。
五、做好检测反馈,引导学生反思提升
学生数学学习力的发展情况需要教师设计一系列的习题、训练进行检测和反馈。在小学数学“学讲模式”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并针对错题进行讲解,巩固学生的学习力;也可以灵活设计层次化课后作业,并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引导学生主动反思,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折线统计图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课堂上以学生喜爱的火锅引入课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导学生结合统计表利用手势比划发展轨迹,逐步过渡到绘制折线统计图。在完成了主要内容讲解后,教师设计题目,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经历自主绘图、交流特点、质疑问难学习过程,并针对解题中展现出的错误和误区进行讲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此外,教师还设计了课后拓展作业,要求学生回归现实生活,选择一种生活现象进行统计调查,并根据真实数据设计折线统计图,简要说明图中包含的含义。教師对学生作业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总结,例如有的学生在展示折线统计图特点时,选择的素材不够典型;数据的收集过于单一,甚至存在编造数据的情况等等。在问题中教师进行归因指导,促使学生进行反思,加深学生对折线统计图基本知识和基本结构的理解与应用,引导学生养成尊重事实,通过数据来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这样的检测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帮助教师及时掌握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而及时调整和完善自己教学的方式方法,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推动“学讲模式”的不断优化。同时也能够推动学生在反思中独立去解决问题,以完善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探究的学习机制,积累并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力。
六、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合理构建“学讲模式”,对于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力具有重要意义。以上内容对“学讲模式”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力提出了相关建议,对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但是,在实际教学指导中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力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教师应继续开展教研工作,不断优化“学讲模式”的构建,重点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泰州市教育学会研究课题“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