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高中化学教学探究
2023-09-16刘雪芳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创新能力及核心素养的提升。为此,高中化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问题导入、情境创设等方式,为学生营造开放性的教学氛围,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及批判能力的提高。文章针对指向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高中化学教学工作展开探讨,提出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工作时,应当倡导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习惯;设计开放性实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开发研究性课程,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巧用社会性议题,诊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水平;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展;注重教学留白,引发学生的批判质疑。
关键词:高中化学;批判性思维;指向性;教学探究;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刘雪芳(1978—),女,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中学。
批判性思维的发展需要长期引导和不懈努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学会从化学教学内容中发现问题,并进行自主探究和精准判断,从而形成清晰的思路。在当今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德育对于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作用,通过改善教学结构,使学生的学科素养得以提升,这符合新时代教学的发展要求,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高中化学教师应当注重深入挖掘教学资源,引导学生针对化学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进而促进其质疑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
一、 基于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要点
(一)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应当利用现代教学理念转变学生固化的思维模式,使其通过掌握化学知识和学习方法获得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自身素养全面提升。若学生能认识到批判精神的重要性,他们在探究化学内容的过程中会更加敢于提出个性化问题,进而促进自身科学精神的形成。教师还应为学生营造利于进行质疑和追问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在进行知识探究与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整合课内教学资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核心价值观念,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核心素养,获得全面发展。
(二)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和推进课程改革
随着教学观念的转变,高中学生逐渐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这种转变推动了新课程改革,能使学生获得自主探究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从批判和质疑的角度来探索化学知识,帮助学生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教学氛围,使其在探究化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性学习循环,推动课程改革的发展。
(三)教师智慧开发以及教学资源利用
高质量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这样才能搭建完善的教学架构。基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对各种教学方式进行探索和研究,发挥聪明才智,优化教学结构,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当调整课堂结构,引导学生树立主动学习意识,并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散思维,对教学内容进行批判和质疑,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 指向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一)倡导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維习惯
通过采用问题教学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习惯,使其有效掌握化学知识。教师应在课堂导入环节运用阶梯式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由易到难的化学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结合互联网资源,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激发学生批判质疑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获得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还应根据时代要求转变教学观念,设计具有真实性、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并获得学科素养的有效提升。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2019年版)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为例,教师可以利用探究实验“钠与水的反应”进行教学设计。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验的准备过程和操作方式,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调动批判性思维[1]。教师应结合实验涉及的化学物质,引导学生从物质组成和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进行思考。例如,预测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是什么,并思考溶液颜色的变化受哪些因素影响。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进行后续探索,能形成更加清晰的探究思路,进而通过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实验和实践,掌握化学原理,提升学科素养。
(二)设计开放性实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所要学习内容的难度也会增加,高中生应当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并具备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应提高实验教学的比例,满足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自主参与化学实验是新课程改革对新时代学生的基本要求。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力量解决化学问题并在探索过程中善于提问,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提出个性化观点,并鼓励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的方式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设计化学实验时,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情况,还需要设计自主探索空间,确保学生能通过实验锻炼批判性思维,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这样的实践引导有助于学生的科学探究[2]。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2019年版)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实验活动4“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进行开放性实验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生可以运用已掌握的化学知识探索这一实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旁辅导和帮助,确保实验顺利进行,促进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形成。教师需引导学生关注化学药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学生能规范、安全地进行实验操作。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让学生发挥自主能力,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
(三)开发研究性课程,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
高中化学教材在设计时考虑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材内容比较固定,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发展产生限制。因此,教师应注重开发研究性课程,利用课外资源扩展和延伸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其获得全面发展。由于化学学科的特性,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研究,开发研究性课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提问,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学习技巧,提升思维能力[3]。教师在整个研究性教学活动中应担任引导者的角色,发挥自己的教学使命,带领学生探索化学知识的奥秘,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2019年版)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为例,该章主要探究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以及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的相关内容。教师可以站在新的角度,通过开展探究性课程的方式扩展教学内容,使学生对环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正确的认知,在理论知识学习和探索过程中能够深入思考未来的环保发展,从而促进学科素养的有效提升。这种教学设计能够使学生明确和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认识到思想进步和学习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
(四)巧用社会性议题,诊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水平
有效结合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可以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与学生不熟悉的化学知识有效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知识探索欲望,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将化学学科的相关内容与社会性议题相融合,以诊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水平,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在科学议题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对真实生活与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联想,并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对教学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提出问题与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其高阶思维能力会逐渐提升,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有效开展。教师应在学生探索过程中给予发展性评价,确保教学和学习的同步性,进一步促进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为例,教师可以结合第一节反应热的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和理解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4],并通过结合火箭推进剂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探索化学问题,从而诊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水平,为后续的教学设计打下基础。这能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索兴趣,推动课程的顺利开展。
(五)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展
化学学科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以确保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吸收和掌握,帮助他们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基于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注重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调动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为例,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前引导學生了解汽车尾气治理的相关方案,从而使学生对化学平衡概念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应将复杂难懂的化学平衡知识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降低教学难度,使学生对相关内容产生亲切感和熟悉感,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化学知识。
(六)注重教学留白,引发学生的批判质疑
基于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化学问题。批判性思维是在不断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和实用的方法学习化学,并鼓励他们坚持不懈、勇于探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注重教学留白的重要性,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为例,在学习“反应条件对FeCl3水解平衡的影响”这一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教学留白的重要性,让学生自主对各种反应条件进行探究或是对实验进行改良创新,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较好的锻炼,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提升。在教授盐类水解知识时,教师应在教学引导和思维转化方面做好工作,帮助学生进行迁移学习,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三、 总结
综上所述,化学是一门探究世界内在性质的学科,高中化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科学事业贡献力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经验,为自主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注重引导学生迈向高阶思维的探索,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童韬.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落实证据推理素养[J].高中数理化,2021(增刊1):134-135.
[2]高志鹏.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研究[J].高中数理化,2021(增刊1):138-139.
[3]王宣忠.高中化学课堂问题情境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高中数理化,2021(增刊1):145-146.
[4]张检翠,李攀.高中化学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生涯发展教育研究,2020,23(3):103-111.
[5]马锋斌.高中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探讨[J].考试周刊,2020(A5):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