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本主题课程框架下班本特色课程的建构策略

2023-09-16刘冬雨李晓红

求知导刊 2023年20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幼儿园

刘冬雨?李晓红

摘 要:当前,幼儿园课程建设已成为新时代幼儿园发展的重点,但课程建设或多或少存在流于形式、盲目开展、本末倒置等问题。基于此,文章结合相关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经验,提出了丰富经验、确定方向、回归幼儿、重温主题等班本特色课程建构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建设;班本特色

作者简介:刘冬雨(1990—),女,陕西省西安市第二保育院。

李晓红(1988—),女,陕西省西安市第二保育院。

在各个幼儿园课程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教师们可能会面临许多问题,比如:如何确定幼儿的兴趣点,建构满足幼儿需要,符合幼儿需求的课程?如何更好地体现个体差异,促进班级每一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和提高?对此,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园本主题课程框架下班本特色课程的建构策略进行了深度思考。

笔者所在幼儿园开展的园本主题课程为“丝路课程”,下设十二个主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课程教学各有侧重点:小班教学关注幼儿的认知和感受,中班教学注重幼儿能力提升,大班教学则在发展幼儿认知和能力的基础上,强调情感的升华。这十二个主题从认知入手,到情感升华,能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历史,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为幼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做好铺垫与准备。在主题课程框架之下,各班以生活化、经验化、游戏化的方式开展课程教学,在同一主题之下,不同班级的课程会呈现鲜明的班本化特色[1]。

一、丰富经验,厚积薄发

幼儿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来自经验,但是并非所有经验都具有教育意义,经验必须满足能促进幼儿成长、具有连续性这两个条件才能服务于课程[2]。考虑到深度学习是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有层次、有方向地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同时为了将幼儿零散的认知、生活经验系统地连接在一起,筛选出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经验,从而保证深度学习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终促进课程的顺利进行,在给出主题方向的基础上,教师都会鼓励幼儿自主探索更多与主题相关的经验,旨在让幼儿体验对一件新事物从不太熟悉,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变得熟悉的过程,感受自主探索与努力后取得成功的喜悦。

因此,在每一个主题实施前期,教师都会通过亲子互动、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等形式,依托实地参观、调查分享、经验探索等多种方法,与幼儿共同丰富前期经验,为下一阶段的深入探究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大班主题课程“厉害了,我的国”中,幼儿化身“丝路小记者”,组建采访团队,通过确定采访对象、制订采访计划、实施采访活动、总结经验等步骤,分别对教师、家长、同伴进行了深入的采访。除此之外,他们还观看了《厉害了,我的国》纪录片,搜集了大量关于“厉害了,我的国”的相关信息,并在分享和交流中,对这些信息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了解了祖国在科技、医疗、军事等方面的飞速发展,充分认识了祖国的强大,为下一步确定研究方向、形成主题框架奠定了基础。

在大班主题课程“伟大的西行者”中,除了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相关经验,幼儿还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自己组队搜集资料、丰富经验,并通过PK的形式,在合作与竞争中进一步丰富相关经验。

二、确定方向,科学审议

在对本主题有了大量前期经验的基础上,幼儿自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一个主题实施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和幼儿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所有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学习,因此,选出一到两个问题作为下一阶段深度学习的方向十分有必要。那么在这一阶段,怎样才能既维护幼儿的好奇心和热情,又将他们的问题进行科学的梳理与筛选?怎样才能既贴合幼儿的兴趣,又满足幼儿的实际需求?经过实践,教师们最终确定了三个筛选原则:第一,满足本主题的核心经验;第二,从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出发,让幼儿投票选出最想要了解的内容;第三,内容设计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最近发展区,使幼儿通过自主探索理解所学内容,进而形成知识经验。

这种确定方向的方式满足了课程的实施需求,教师和幼儿可进行双边对话,让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经验成为课程实施的决定性因素,而教师是保证课程科学、顺利进行的护航者。课程不应以一个计划或者一个产品来呈现,而应该是在某个群体中产生的一个计划过程,应该是一个隨着时间推移而逐步展开的故事。

确定课程方向之后,教师应根据幼儿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围绕这一问题的不同层次,构建出初步的主题框架。

为了进一步保证主题框架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教师采用了“三步走”的课程审议模式:一是班级审议,对预设的主题框架进行审议,反思框架的构建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活动的设计是否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结构。二是教研组审议,判断主题框架是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从认知入手,到能力提升,最后进行情感升华;所有预设活动在现有条件下是否能够顺利实施。三是课程组审议,以教研团队的形式再次针对主题框架的科学性、合理性、探索价值、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课程审议,保证主题课程顺利实施。

在“伟大的西行者”这一主题课程中,不同班级的幼儿给大家带来了不一样的惊喜:经过前期关于西行者的初步了解,一班的幼儿对唐僧师徒四人西行的故事——《西游记》格外感兴趣,于是他们决定自己排练其中的一个剧目。二班的幼儿对西行者传播出去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兴趣浓厚,于是他们了解了造纸术的原理之后,和同伴、教师一起尝试造纸,探究纸的相关知识,举行“纸艺博览会”。三班的幼儿更关注西行者在西行途中遇到的困难,比如:遇到极端天气怎么办?在野外迷路了怎么办?于是他们的探究更侧重于户外探险。而四班的幼儿由西行者的旅行延伸到了自己身上,他们选择幼儿园里最神秘的地方,开展一场毕业之旅。

在各班确定主题方向与框架的基础上,教师们进行了课程审议,使之更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

三、回归幼儿,深度学习

课程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随着幼儿的发展不断丰富、变化。幼儿是课程编制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都应以幼儿为中心,尊重幼儿的兴趣、观点,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以及幼儿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变化和动向,使幼儿真正成为课程编制的主体和受益的主体[3]。因此,在主题课程的具体实施中,教师要秉承“以学定教”的原则,与幼儿一起围绕预设的主题实施课程,使幼儿进行深度学习。

(一)预设下的深度学习

根据初步构建的课程框架,和幼儿共同开启深度学习之旅。例如,在“伟大的西行者”这一主题课程中,一班的幼儿和教师经过前期的了解,选择了“玄奘西行”这一故事作为深度学习的方向。通过对《西游记》中主要人物、经典情节的深入了解,在“我最喜欢的经典剧目”投票中,《三借芭蕉扇》脱颖而出,教师和幼儿就此确定了展演的剧目内容。随后,幼儿开展小组合作,编写剧本,并进行演员的海选,最终通过大众评审团确定演员的人选。

在小演员们积极排练,为表演做准备的同时,其他的幼儿完成绘制海报、制作邀请函、发放邀请函、布置场地等工作,为演出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三借芭蕉扇》剧目精彩上映,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在这一过程中,不管是小演员还是工作人员,都在主题课程的深度推进中,获得了成长和发展。

又如,针对同一个主题,四班的幼儿在深入了解西行者的相关经历之后,联系了自己的生活。西行者的西行,从幼儿的角度理解,其实就是一场条件艰苦的旅行,所以幼儿迁移到了自身,想在毕业之前,进行一次毕业旅行。他们决定找寻幼儿园里最神秘的地方,完成这次毕业之旅。经过找寻、投票,最终三年来大家都没有去过的地方——地库当选了“最神秘的地方”,被确定为毕业旅行的目的地。于是,围绕地库,幼儿进行了充分的猜想、路线的勘探、物质的准备……教师们也从安全、卫生等角度,确定了探秘之旅的可行性。最终,在导游组、准备组、守护组的齐心协力下,地库之旅圆满完成。

旅行虽然结束了,但是学习远远没有结束。在筹备旅行的过程中,幼儿培養了积极主动思考、勇于探索尝试、互帮互助的品质,这为他们后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变化中的生成学习

课程并不是完全按照预设进行的,在课程逐步深化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实施方向,用心去观察幼儿、解读幼儿,从而搭建真正适宜幼儿的支架,让课程回归幼儿的生活。

在“厉害了,我的国”主题中,一班预设的主题框架涵盖三个板块:一是“了解我的国”,即前期通过采访的方式初步了解相关内容;二是“探秘我的国”,即围绕幼儿确定的两个内容,开展深入学习和探究;三是“中国精神我知道”,强调祖国之所以能飞速发展、越来越强大,是因为一代代中国人迎难而上、艰苦奋斗,进行情感升华。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幼儿从各个方面感受到了祖国带来的浓浓幸福感和满满安全感,在一次次对祖国的惊叹声中,幼儿的情绪一次比一次激动,于是,“夸夸我的国”活动应运而生。

“夸夸我的国”让幼儿积攒的情绪找到了出口,热情就像刚刚开闸的水,奔流而出。幼儿告诉教师,他们想用自己的方式赞美伟大的祖国。经过幼儿的民主投票,大家一致决定用唱儿歌的方式来夸一夸伟大的祖国。儿歌的内容应该包含哪些方面?儿歌的歌词怎样才能押韵?儿歌练好了,怎样唱给更多的人听,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祖国的伟大?虽然有很多问题等着幼儿去解决,但是不用担心,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自由、愉悦的氛围中,在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努力下,儿歌《厉害了,我的国》新鲜出炉。幼儿不仅反复练习,还在幼儿园进行大力宣讲,“中国科技勇开拓,中国经济再突破,中国制造成果硕,中国不错……”在幼儿的歌声中,“厉害了,我的国”主题活动圆满结束。

四、重温主题,左右采获

每个阶段的成长,都需要回过头看一看,课程的实施也同样如此。在每个主题实施的最后,都会从纵向与横向两个层面对整个主题进行一次重温与回顾。

纵向:和幼儿一起,通过集体谈话、分享会、自我成长记录等途径,一起回顾两个月来的点点滴滴,总结出在本主题实施过程中的优点、缺点,从而为下一个主题的顺利开展积累经验;同时梳理自己的收获与进步,对下一阶段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提出期许。

横向:通过课程故事分享会的形式,所有班级互相分享经验、收获、困惑与问题,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并在专家的指导与建议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通过园本主题课程框架下班本特色课程的建构策略可以看出,班本课程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相较于内容,更注重方法;相较于结果,更注重过程。

不管探究的内容是什么,教师都要鼓励幼儿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想办法尝试解决问题,让幼儿享受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好问、积极主动、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学习品质。而教师需要做好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在幼儿需要帮助的时候,适时搭建支架,帮助他们顺利跨越最近发展区。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品质,才是幼儿能够从幼儿园带走并且受益终身的最宝贵的财富。

结语

班本特色课程的建构,需要教师眼里有幼儿,心里有幼儿,善于观察幼儿、解读幼儿、支持幼儿,能在与幼儿共同建构课程的过程中,了解幼儿的需求,提供适宜的支架,帮助幼儿顺利跨越最近发展区,获得成长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黄伟珍.生活化、游戏化的幼儿课程建设研究[J].少男少女,2021,5(6):95-96.

[2]叶艳梅.在课程活动中如何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3):95.

[3]张丽莉.让孩子的理论用得着:生活化课程编制应关注的问题(二)[J].山东教育,2007(36):8-10.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