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真文化教育理念下四季融合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2023-09-16马玉萍

求知导刊 2023年20期
关键词:开发实践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可根据童真文化教育理念开发四季融合课程,努力探寻小学课程的高效建设思路。四季融合课程的开发需要回归儿童本质,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文章主要对童真文化教育理念下四季融合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童真文化;四季融合课程;开发;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酒泉市教育科研课题“童真文化教育理念下‘四季融合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批号:JQ[2022]GHB25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马玉萍(1975—),女,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果园学校。

教育在于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知识,学会做人。课程作为一种载体,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为落实童真文化教育理念,学校应当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度,让学生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对此,学校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完善四季融合课程理论,改善学校教学质量。

一、童真文化教育理念下四季融合课程的理论基础

(一)杜威的“经验”课程观

杜威认为,教育就是重组和改造儿童经验。他坚持儿童中心理论,提倡让儿童从做中学[2]。新课改提出,教育要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入手,关注儿童的学习过程,让儿童爱上学习。学校开发四季融合课程时,要以杜威的“经验”课程观为基础。

(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思想,他认为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3]。儿童缺乏经验,因此学校需要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落实生活化课程服务。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教育要帮助学生形成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等,为社会提供人才。

二、如何生成童真文化教育理念下的四季融合课程

(一)回归儿童本质

儿童本质指的是儿童的天性,即儿童与生俱来的特质。教学改革需要回归儿童本质,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

课程建设必须给儿童提供自由的空间,让儿童可以自主探索,还要深入感受儿童的世界,走进儿童内心,让儿童更加认可课程内容。

(二)遵循儿童生命成长的规律

普遍意义上的四季指的是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但四季还可以指生命和成长的四季[4]。大自然孕育了世间万物,其运动节律为儿童提供了教育契机。教师可以借鉴四季变化节律,遵循儿童生命成长规律,开发课程体系。

(三)走向全方位育人的课程融合

课程融合指的是选择有意义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学校生活以及兴趣爱好,开发具有综合意义的课程体系,对国家课程进行补充,进一步落实全方位育人的教育任务。

童真文化教育理念下的四季融合课程,立足学生需求,不断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主题学习为支点,探索综合化课程,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让学生在自然中学习和成长。

(四)明确课程开发理念和路径,规划四季课程

1.明确课程建设思想

开发四季课程要落实“实”和“活”的思想。“实”指的是务实的态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四季融合课程中有所收获,健康成长,得到实质性的进步;“活”指的是充满生机和活力,四季融合课程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长和进步。课堂教学要“活”,课程实施要“活”,资源开发要“活”,“活”的思想要贯穿于四季融合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2.组建课程开发团队

首先,成立四季融合课程建设领导团队,包括课程开发中每一环节的负责人和家委会领导。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领导团队要及时沟通和交流,互相理解和支持,共同为学生创造别开生面的课程体系。其次,学校要组织课程建设专家小组,聘请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德育方面的专家来学校提供必要的指导。最后,成立课程开发小组。学校可以先选择部分班级作为试点班级,组建以年级主任、教学主任为核心,班主任为主导,代课教师为组员的小组,让每位教师都清楚自己在课程开发小组中的责任,鼓励教师积极建言献策,共同落实课程开发工作。

课程建设的过程如下:进行实地调研→研究活动规划→进行活动审批→完善活动步骤→正式启动活动→进行活动评价。

3.研究不同主体的课程偏好,强调“对象意识”和“目标意识”

笔者在调研活动中发现,学生、教师和家长对课程的偏好存在差异,学生期待实践性活动课程,希望能在活动中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而家长和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在课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期待开设理论课程,强化学生的语数英等学科知识。进行调研后,教师开发课程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接着,教师围绕课程性质和课程内容进行讨论,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最后在课程设计上达成共识,认为要探索出适合学生发展的四季融合课程,课程建设必须具备“对象意识”和“目标意识”。

4.以实验研究为支撑,因材施教

在研讨会中,教师们都认为学校虽然可以提供优质的资源,但是也受到各种制度的限制,因此要突破学校制度,将实验研究作为支撑点,推动四季融合课程的建设。

学生个体的成长轨迹、家庭背景、性格特点等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课程的设置和推进也要因人而异。四季融合课程的实施,可以给予学生生长发育的土壤,并丰富学生的生活及学习体验,满足学生成长及学习的需求。随着后续课程种类、内容的丰富,教师要优化课程的实施手段,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积极投入学科的学习中。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学生自信交流,勇敢展示自我。

三、如何實施童真文化教育理念下的四季融合课程

(一)建设校园环境,打造优质校园空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课程建设进行整体布局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师生要共同参与到四季融合课程的建设中,打造优质校园空间。

进入校园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学校主干道,在师生的共同布置下,主干道的主题也随着四季变化而变化,如春天的“草长莺飞”,夏天的“荷叶连连”,秋天的“桂花飘香”,冬天的“银装素裹”。此外,师生开发校园空地,将其打造成“小菜园”。师生在菜园里种植果蔬,给校园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个楼层的走廊,也得到了师生的精心布置。教师根据各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文化区域,有以四季为主题的海报,有关于四季的诗词作品等。除此之外,学校的其他公共区域也按照活动需要,布置成能反映活动主题的环境空间。

(二)强化儿童参与,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学校要从童真文化出发,将“四季”作为主线,经过重组和拓展,明确四个季节的活动主题,构建出四季融合课程。

童真文化教育理念下的四季融合课程强化儿童参与,主张落实儿童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主要开发者,要研发出具有主题特征的课程内容。在四季融合课程中,有的班级设计出了非常有趣的活动,以春天为主题,设计调查问卷,邀请全校师生参与问卷调查。问卷题目如下:

1.春天你最喜欢的娱乐活动是什么?

A.放风筝     B.踏青     C.野炊     D.其他

2.春天你最喜欢的美食是什么?

A.麦饭     B.搅团     C.荠菜馄饨     D.其他

据问卷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学生们非常喜欢春天,因为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他们可以去郊游、放风筝,还可以品尝各种美食,如麦饭、搅团、荠菜馄饨等。最终,师生共同商议出了活动主题“习俗里的春天”,安排了做荠菜馄饨活动和春游活动。学生们针对以下三个问题展开讨论:(1)在做荠菜馄饨的活动中,除了动手做,还可以干什么?(2)如何使单一的活动内容变得更加丰富?(3)课程内容体现了哪些教学目标?在热火朝天的讨论中,师生共同设计出了完整的活动内容。比如,在春游活动中加入放风筝环节,让学生思考风筝承载了童年的哪些美好记忆,然后引出一系列问题:与风筝有关的传统文化有哪些?哪些诗人笔下提到了春日里的放风筝活动?制作风筝的方法有哪些?如何制作精美的风筝?在春游活动中的什么时间组织学生一起放风筝?设计项目的主体是学生,由学生安排此次活动,教师只起引导作用,给学生提出参考意见。在学生的奇思妙想中,整个活动变得丰富起来,课程内容也更加生动、丰满。

(三)打破学科壁垒,丰富课程实施路径

实施童真文化教育理念下的四季融合课程,主要参考以下三点:一是通过多学科渗透,优化学习方式;二是开展主题学习,突破学科界限,整合多门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三是在各项活动中教会学生如何分享,展示学习成果。

例如,在“冬日之暖”融合课程中,教师借助融合教学的方式,把冬天的自然景观、有关的人文知识渗透进课堂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各个学科的教师共同商讨教学内容,不断拓展教学内容;全校开展“冰雪世界”主题活动;多名教师密切合作,共同开展教学;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感受冬日的美好。在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为老人送去防寒保暖的物资,比如棉衣棉裤、暖宝宝等。教师也可以带学生观察冬日里独有的自然景象,组织学生讨论这些景象蕴含的科学道理,让学生分组查阅资料,进行试验,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冬日里的传统节日,如元旦、春节、元宵节,让学生体验写春联、做汤圆的过程,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能让寒冷的冬日多几分温情。学生学完一个季节的课程以后,学校可以组织展示活动,让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之间相互分享和交流,有助于丰富活动的内涵,提升活动的价值。比如,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示了自己的成果,有诗词朗诵、话剧表演、合唱等,展示环节给全校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学生在笔记本上这样记录:“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冬天,这个冬天我们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去了温暖,自己的心里也感到暖暖的。在学校组织的活动里也结交了很多的好朋友,有更多的人和我一起分享快乐,我希望这个冬天过去之后,春天也会有精彩的活动,期待春暖花开。”

四、四季融合课程的具体内容

四季融合课程的设计意图在于深度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例如,学校设计了“四季诗词之旅”活动,结合语文课程完善活动内容,以提升全校师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在近距离接触古诗词的过程中感受汉字的奇妙,让学生因中华文化而骄傲[5]。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负责编写《四季诗词之旅》校本教材,教材内容围绕二十四节气展开,一共有二十四节内容,为学生介绍二十四个节气。新课开始之前,教师先组织学生预习课文内容,自主查阅背景知识,了解节气是怎么产生的,各节气中有哪些传统习俗、与之相关的古诗词有哪些,再在课堂上和同学相互交流,互相补充。到了相应节气那天,学校组织全体学生穿汉服,在活动中背诵相关古诗词,并邀请家长到校参加亲子活动,一起烹饪美食。

又如,在“秋天里的生命”活动中,学生了解了秋天时的生物的特征,联想到将这些动植物的特点应用到人的服饰中,对服装进行改良。学生借助自然资源设计出了新的东西,有轮滑鞋、变色衣等。学生还按照轿车原型设计轮滑鞋,在鞋子中放入蓄电池提供电量,鞋子前面装入的两枚电灯泡和鞋面上的太阳能板相连,白天太阳能板吸收、存储能量,夜间可以照明。变色衣能够按照四季变化改变衣服颜色,衣服上装了太阳能板,可以和轮滑鞋连接起来,为轮滑鞋提供能量。

结语

童年是每个人一生中非常宝贵的时期,好的教师能够有效落实教育任务,好的课程能发挥教育价值。童真文化教育理念下的四季融合课程能够拓展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从大自然中学到知识,深化教育内容,使学生在感受四季变化的校园生活中幸福成长。

[参考文献]

[1]陆芳.基于童真文化的“四季”融合课程实施[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9(8):46-49.

[2]杨俊江,宋庆军.“童真同创”科技特色课程的三维构建:求真文化引领下[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0(9):32-34.

[3]蔡怡.守护儿童放飞梦想:海虞中心小学“童真”文化建设初探[J].華人时刊(校长),2019(6):22-24.

[4]钱鸣佳.融合“校园四季活动”实施小学劳动教育探索[J].现代教学,2022(合刊4):147-148.

[5]冯凯.“五育融合”引领育人方式变革:以“四季里的科学”项目实践为例[J].环境教育,2022(5):58-61.

猜你喜欢

开发实践
浅谈动力总成骡子车开发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