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老年大学成立舆情分析及反思

2023-09-15张翔宇刘彩梅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舆情公共服务老年人

张翔宇,刘彩梅,何 菁

(国家开放大学,北京 100039)

一、引言

中国老年人口数量众多,老年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速发展,老年教育逐渐被视为解决老年人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中国,老年教育的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缺乏全国性的统筹机构。目前,中国老年教育并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统筹机构,导致老年教育发展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发展老年教育,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为此,老年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和解放社会活力参与老年教育。[1]二是老年学习动机和能力差异大。中国幅员辽阔,老年人学习动机和能力存在差异,需要根据不同的群体和需求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特别是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这些新时代中高龄人口,由于其在受教育机会、身体健康水平以及社会参与等方面有了明显改善,其学习需求也被认为是有别于以往时代的同龄人。[2]三是老年教育学习场景不够明晰,与其他资源缺乏有效衔接。加强老年教育统筹规划,建立老年教育与其他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并将社区老年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利用社区服务机构等公共服务资源为社区老年教育服务。[3]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要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建设国家老年大学,搭建全国老年教育资源共享与公共服务平台。2023 年3 月3 日,国家老年大学正式揭牌。国家老年大学以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为基础,面向全国老年人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为全国各级各类老年大学提供资源共享、教学指导和公共服务,在创新发展老年教育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采用五级办学,办学网络延伸到县、乡、村,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家老年大学正式挂牌。挂牌一周内有关“国家老年大学正式揭牌”的新闻受到热烈回应。舆论的形成是由公众对于某一事件或者现象的观点和意见的集中体现,因此舆论反映了公众的态度和看法。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舆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其能够迅速传播和扩散,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那么公众舆论对于国家老年大学这个国家级老年教育机构的整体期待如何?对于学习需求、学习内容设置有何要求?对于学习方式、社区链接等学习场景有何需求?本文通过对“国家老年大学正式揭牌”的新闻舆情的整体分析和案例分析,对以上问题作出一定的探究和反思。

二、总体舆情概况

2023 年3 月3 日至10 日,有关“国家老年大学正式揭牌”的互联网舆情信息3 746 条,其中媒体报道1 106 条、网民言论2 640 条。媒体舆情于3 月4 日达到最高峰(信息量738 条),首次发布的主流媒体包括央视新闻、人民网、新华社、央广网、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晚报等,如图1 所示。

图1 舆情概况

主要传播平台为社交网络、新闻、微信等。其中,社交网络言论1 815 条(占48.45%),新闻报道617 条(占16.47%),微信文章563 条(占15.03%),APP 报道482 条(占12.87%),视频信息245 条(占6.54%),论坛信息10 条(占0.27%),其他平台(数字报、网页、博客)信息14 条(占0.37%)。

重要首发媒体有18 家,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京报、新华社、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官方媒体为主,也有北京晚报、济南日报、苏州新闻网等地方媒体。其他转发媒体有33 家,有海外网、环球网等国际内容平台,以及中国经济网、新浪财经、东方财富网、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等平台。媒体标题主要选用“国家、全国、乡村”“老年、银发、爸妈”“报名学习”“40 万门课程”“3 亿老年人”“互联网+”等关键词。可见媒体的关注点主要是对国家级的老年教育机构的一种宣传,关注老年人这个特殊并且逐渐庞大的群体,但是关注领域还是局限于教育领域,包括课程、报名学习等方面,对于经济领域方面有所关注,但是媒体和内容比较少,也没有特别深度的报道。同时地方媒体有所关注,但也不是非常热烈,可以推断这个新闻的地方影响力还有待加强。

三、舆情案例分析

对总体舆情有了一个概况了解后,本文选取国开之声一条点赞过万的视频,对评论内容进行分析,借以窥视大众对于国家老年大学成立的期许和疑问。视频新闻如图2 所示。

图2 舆情案例视频

本文所用数据截 至2023 年3 月6 日10 时12 分,共收集整理637 条评论。总体来看,大众对国家老年大学成立呈现出比较积极正面的态度,并且非常关心报名和收费等实用信息。

从关键词分析来看,评论里“好、赞、强”等正面词汇出现541 次。大众比较关心的两个问题,“如何报名”出现129 次,“怎么收费”出现105 次,如表1 所示。

表1 评论关键词汇总

按照评论点赞热度来看,排名比较高的评论内容也包含了“如何报名”(点赞118 次),“全部免费”(点赞319 次)。同时还有关注老年大学学习场景问题的建议:“为方便学习,同时解决老年视力问题,建议开设一个‘CCTV 国家老年大学频道’。”点赞319 次。关于老年大学学习内容问题的建议:“建议开设中医药课程。”点赞282次。如表2 所示。

表2 评论点赞数汇总

通过进一步分析评论内容,发现评论内容的讨论焦点聚焦于三类问题:第一个是对国家老年大学的期待,包含关于公平普惠的争论以及关于公益属性与收费问题的争论;第二个是关于老年大学的学习内容设置,包含大众认为老年人应该学习的内容及老年人自己想学的内容;第三个是关于学习场景和学习方式问题,包含在哪儿学、怎么学、需要学校提供什么条件等问题。

1.对国家老年大学的期待

大众普遍认为老年大学属于社会公共服务范畴,体现了国家对于老年群体的关怀,应该是公益或免费的。如网友尹成昌评论说:“这不是商业行为,应该国家出资,全部免费服务全国老人!”网友爱心使者说:“希望免费,公益性,别搞‘利益’性!泱泱大中华,希望对老年人友好些,我们这代人为国家奉献了青春,一生!”

(1)大众表达了对于公平普惠问题的担心,担心城镇老年人、农村老年人的服务是不是跟得上。也表达了对已经存在的一些教育不公平问题的看法,如资源有限问题、年龄歧视问题等。如网友安康评论说:“我们生活在乡镇乡村呢?真希望国家政府部门为我们最底层的老年人发声!”网友海棠依旧说:“南京的老年大学事业和公务员上学学费可以报销,企业等单位就是自掏腰包。社会的不公让人难以平愤!”网友老鹰之歌说:“老年大学分为组织部办学,人社部办学,社会办学,私人办学,企业办学,有的是办分校以赢利为目的办学!你说的属于哪一种?”

(2)关于收费问题,大众普遍表达了对于学费负担的担心,但也有人认为要想持续发展可以合理收费,对于不收费表达了质疑。还有人反应了现在老年教育市场混乱、收费不合理的各类现象。如网友伶俐评论说:“我觉得应适当地收费,每个人都要生活,老年人能参加的都是有工资的,办老年大学也需要成本,都要相互体量。”网友人生哲理说:“怎么报名?怎样收费?退休工资只有两千多点,费用高了承担不起的。”网友素心如兰说:“有很多打着老年大学的名号,收费很高。例如有个舞蹈班年收费1 980 元,每周一节课2 小时。”

2.学习内容设置

国家老年大学的办学宗旨为“德学康乐为”,从评论里可以看到对这五个方面的学习内容都有热烈的讨论,基本能涵盖所有的学习需求。其中关于“康”的讨论最多,很多人明确提出了对于中医、中药等知识学习的渴望。关于“德”的大多数评论是站在老年群体之外,认为应该加强老年人的品德与素质教育,以更好地融入新时代。关于“学”的评论集中在生活技能学习,包括手机使用、旅游英语、家庭营养烹饪等。关于“乐”的评论包含了艺术娱乐等老年大学传统课程。关于“为”的讨论主要集中于社区服务。

(1)“德”,厚德修身,评论里关于德行素质的内容主要来自于老年群体之外,但是如何有效开展相关教学内容,在各个老年大学都缺少相应的实践。如网友呵呵呵呵哈99 评论说:“支持!建议每个课堂都要开设社会公德、个人素质、道德风尚等课程,以弥补这方面受教育不够、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的缺憾。”网友人生蔓越说:“是啊,改变中国大妈的形象,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太有必要了。”

(2)“学”,终身学习,评论内的终身学习主要集中于融入时代的智能手机学习、实用技能的学习,与“乐”和“为”的内容有一些交叉。还有人表达了对于“圆梦大学”的需求。如网友早晨评论说:“我想学英文,因女儿在国外,最好从最基础学,期待。”网友贺玉君说:“年轻时条件不允许,现在有了免费老年大学就好极了。‘70 后’农村人,小时候衣不蔽体、食不饱腹,哪有条件学知识,现在可以充充电了。”

(3)“乐”,乐享生活,评论内的乐享生活体现在艺术、兴趣的方方面面。网友老社员说:“办个音乐基础知识班,五线谱、简谱都讲,或分开讲。”网友小树说:“每个区域要有舞蹈班、书写班、乐器班、摄影班、体操班、诗词班、音乐班、朗读班!”网友蒲公英的种子说:“希望老年大学能安排旗袍走秀,传承我国旗袍文化!”网友高原说:“想学做糕点,家庭厨艺。”

(4)“为”,积极作为,评论内的积极作为还是集中在家庭的照顾、社区的志愿服务等比较传统的领域。也有人提到了关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与再就业,解决经济压力的问题。网友张大美说:“老年大学我支持!更重要的不只是让老年人娱乐,而是力所能及地养活自己,为国家减轻负担才是硬道理!否则国家压力越来越大。”网友花婆婆说:“值得思考的是,老年大学的学习时长和毕业时间,毕业后能为社会做什么?”

3.学习场景与学习方式

关于老年大学的学习场景,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类型。在线上学习场景中,很多人表达了对于电视学习的需求,有人表示经常跟着电视进行自学,愿意接受在家就能学的网课形式。如网友建平7693 说:“有些老年人本身就有基础病,本来就有药费负担,在家里学书法写字,我觉得挺好的,应该在网上免费学,才没有压力。”网友J.Y 说:“建议开专门电视频道,线上教学新疆舞、交谊舞,不间断反复播放。上班时间、下班时间都要兼顾。照顾退休在家人员,同时也照顾退休还在继续工作的人们,工作、运动、娱乐三不误。适合夫妻在家学习、娱乐。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线上教学、线下定期搞活动,给老年人提供交流机会。超赞!期盼!”

线下学习场景中,很多人关心社区里是不是能有活动场所。网友紫丁香说:“一座难求说明老年人不想落伍,各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既然老年大学的教室满足不了,老年大学的老师就应该进小区,满足真正的老年人。这才能达到老年大学真正的目的。”网友善良说:“国家老年大学应该结合网络人工智能技术下沉到社区街道,线上线下免费才是真正的惠民。”

在学习方式上,有人喜欢上课的形式,有人喜欢自学,有人需要一个老年人交流的场所,有人希望能提供自由申请使用的教室。可见老年大学的学习形式要比正规的学校教育丰富很多。如网友岁月如歌尘客说:“真想学习的内容网络上应有尽有。好容易熬到退休,不想再过有组织的活动受约束了!”网友建设西安说:“主要是能提供一些教室,免费供给社会上的老年人有组织地进入。”网友老爷子说:“真正的各类人才,在老年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应设相互交流课程,老人是宝,国家老年大学是为民服务的一大举措,欢迎。”

四、建设反思

美国传播学家James Grunig 认为,舆论对于政策制定的建议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通过反映公众的需要和意愿,为政策制定提供建议;通过公众参与和反馈,为政策制定提供支持和反对意见;通过舆论的引导和宣传,帮助政策得到更广泛的认同和支持。[4]

通过对国家老年大学挂牌的整体舆情分析和案例舆情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公众一些共性的期待和需求,借以反思国家老年大学的建设思路。

1.坚持公平普惠,打通公共服务资源

针对国家老年大学的公共服务定位,应该将其纳入教育公共事业的大范畴中,实现公平普惠的教育服务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公共服务资源公共协同机制,从而打破各项公共服务的边界和藩篱。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中小学体育及文化设施等各类社会资源,从而提升国家老年大学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同时,国家老年大学也可以与其他公共服务机构如图书馆、养老驿站、公交系统志愿服务等打通资源,将优质的教学资源植入老年人生活的场景,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的教育服务。除了提供多样学习服务,还可以培养老年人成为公共服务机构志愿者,开展志愿实践,办成人民群众喜爱的无围墙的大学,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公共服务目标。这一思路不仅可以增强国家老年大学的公共服务属性,还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参与度和归属感,从而促进老年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重视广播电视,提供多样学习服务

随着数字化新媒体的发展,老年教育也逐渐向数字化学习方向发展。然而,老年人对数字化学习的接受程度有限,因此在使用数字化新媒体手段的同时,应充分利用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广播电视手段,符合老年人使用习惯,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在老年人教育和培训中,要提供多样学习服务。具体来说,可以采取送教师、送课程、送教室、送志愿服务岗位、送再就业培训等多种方式,满足老年人的自主学习、有组织的学习、课堂学习、活动学习、交流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和需求。此外,老年教育的学习方式也应该多样化。老年人可以通过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非正式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在此基础上,还应该结合老年人的兴趣和特点,推广符合老年人口味的多样化课程资源。

3.加强舆论引导,提高媒体引导能力

媒体和大众是老年教育宣传推广、知名度提升、社会认同度增强的重要力量。首先,要加强对老年教育的宣传。通过新闻报道、专题节目、社交媒体等多种方式,宣传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学习,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家老年大学的相关情况。其次,要加强老年教育的品牌建设。国家老年大学作为国家级老年教育机构,应该注重品牌宣传和塑造,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声誉,提高社会认同度和影响力。再次,要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大众媒体是老年教育宣传推广、知名度提升的重要平台,应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各类媒体资源,加强对老年教育的报道和宣传。最后,要调动地方媒体和经济媒体的关注力度。老年教育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和资源投入,地方媒体和经济媒体是促进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应该加强对老年教育的关注和支持,发挥自身优势,为老年教育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帮助。

老年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建立政府和社会公众间畅通的需求表达机制,即“目标群体需求偏好信息的调查、整合、识别、转化与落实的过程,是连接服务供给与需求的重要通道,也是弥合供需差距,满足不同群体多元需求的制度设计”[5]。所以,要引导和发挥媒体与大众的力量,将其建设成为连接服务供给与需求的重要通道。不断提升国家级老年教育机构的影响力,更好地回应大众期待,让政府、社会各界、老年教育机构和媒体形成合力,更好地推动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舆情公共服务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舆情
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