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部网络教育在线课程建设现状与优化研究
——以河北干部网络学院课程数据为例

2023-09-15蒋雪磊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党性河北干部

蒋雪磊,王 悦

(河北开放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80)

大数据是使用者在平台参与各项活动时所留下的数据痕迹,包括但不限于作业考试以及成绩等,还有大量非结构化的操作行为、评论反思等。[1]河北干部网络学院运行六年来,在线课程建设和使用积累了一定的数据,主要是:不同分类下的课程数量变化,各类别课程完成人数,课程、专题关键词搜索,不同职务级别课程点击量,专题班课程选用排行等。通过对这些数据隐藏信息的分析和理解,可以有效揭示学习者参与课程学习的状态、感受与成效,从而有效反馈干部教育在线课程的现况,为下一步资源建设和管理提供方向,也为学员个性化学习提供有效支撑。

一、河北干部网院在线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1.在线课程建设体系分析

从2016 年运行之初到2022 年年底,平台累计上传课程6 429 个,含正常课程5 023 个、下线课程1 235 个、待发课程54 个(2023 年年初陆续开放),关闭课程116 个(调训专用)。正常课程中,标准课程4 253 个,占比84.67%;微课程770 个,占比15.33%。课程资源包括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专业化能力、综合知识、河北省情、基层专区六大类别,下设33 个二级分类和167 个学习专题,课程体系始终坚持以党性教育、理论教育为基础,以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为重点,突出河北特色和基层培训,既有专题讲座,又有案例教学,课程体系趋于完备,基本满足了干部学员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由图1 可知,河北干部教育在线课程目前存量排序依次是:专业化能力、综合知识、党性教育、理论教育、基层专区、河北省情。其中经济建设、中央重要会议精神、政治建设、四史教育类课程充沛。警示教育、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身心健康和基层专区中的二级分类课程较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河北重要会议精神解读、疫情防控类课程最少,因此课程体系需要根据课程数据和学员学习情况进一步完善。

图1 2016—2022 年二级分类课程数量示意图

2.在线课程建设方式分析

课程资源建设方式为外购、共享和自制,目前正常开放的5 023 个课程中,外购课程4 657 个,占比92.7%;共享课程251 个,占比5%;自制课程115 个,占比2.3%。大量的购置课程建立起了干部网络教育在线课程的架构和知识体系,其授课教师主要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全国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等,体现了相关课程的权威性。

共享课程是课程来源的重要补充,主要是从中国干部网络学院(浦东分院)、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应急管理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以及各市委组织部等协调和互换。资源共享,既节约成本,又有效扩充了在线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也体现了河北特色。

自制课程分录制和直播两类课程,主要是聘请省委党校、市委党校、省直各厅局、省内重点高校、各行业专家学者和基层党支部书记,结合河北重要会议精神、地域历史文化、地方经济发展和基层管理模式等进行讲解。形式灵活,课程内容切合省情,对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指导实际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3.在线课程学习模式分析

河北干部网络教育在线课程学习模式紧跟时代发展,实现了PC 端、移动APP 和微信公众号三位一体的学习模式。不同终端课程一致、格式一致,学时统一记录,实现了学习进度的无缝衔接。平台严格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要求,课程实行学时制,根据培训计划和年度重点,可以分批次设定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为主,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70%。另外平台课程可供自主学习和专题班学习,也可用于线上和线下混合式学习,在专题班课程设置中,还可以设定必学课和选学课,要求学员完成指定课程和指定学时。

二、河北干部网院在线课程学习数据分析

1.不同类别新增课程累计平均完成情况分析

根据2016 年平台试运行到2022 年六大类别课程每年新增开放数量、年度新增课程累计完成人数(万人),可以得出新增课程累计平均完成人数(万人),如图2 所示,2016—2022 年度各类别课程平均完成人数变化趋势均有所不同。平均完成人数,理论教育2016—2022 年均位居前三,党性教育2016 年、2019—2021 年位居前三,专业化能力2017—2019 年和2022 年位居前三,基层专区2016 年、2020 年、2022 年位居前三,河北省情2017 年、2021 年进入前三,综合知识仅2018 年进入前三。课程平均完成学时虽受课程增加数量、必修课指定、专题班指定以及学员学习兴趣影响,但课程建设和优化是为了服务以上所有情况,所以可不考虑影响因素。完成人数的趋势变化和排名变化,反映出在课程建设和优化过程中,应关注年度不同类型课程更新和下线是否符合学员预期,尤其是2021 年平台课程类别调整后,2021 年党性教育、2022 年专业化能力平均完成人数排名靠后的原因。

图2 2016—2022 年六大类别新增课程累计平均完成人数(万人)

2.课程、专题关键词搜索分析

2016—2022 年课程关键词搜索537 445 次,其中安全观方面排名第一,86 111 次,搜索关键词主要为网络安全、国家安全、安全生产;法治思想方面排名第二,54 265 次,搜索关键词主要为法治思想、法律法规、依法行政;党史党建方面排名第三,54 088 次,搜索关键词主要为党史、工作条例、党建。学员对课程和专题的关键词的搜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学习的关注度,为未来课程资源建设和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3.类别、专题、课程学习热度分析

综合2016—2022 年课程使用热度,即平台课程完成人数比较多的专题和课程,主要是党的十九届历次会议精神解读、京津冀协同发展暨雄安新区建设、新时代宪法、国家安全、文化自信等课程,课程“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建设美丽中国”(2017 年上线)、“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雄安新区建设”(2017 年上线)、“新时代宪法的新发展”(2018 年上线),完成人数累计超过32 万;而更具当下热点的、2022 年更新的“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解析”,学习人数仅17 万多。因此,课程上新时间和选课人数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对选课人数分年度统计后取前五名如表1 所示:不同类别和专题完成人次均有上榜,且分布不同,受当年河北省干部培训重点影响,如2019 年和2020 年有7 门课程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类,也与学员对自身知识体系构建的需求有关,如2018 年文化建设类和国际战略类、2019 年应急管理类。年度选课人数,体现了课程使用的热度时效性,热度时效性数据能客观反映课程实际使用效果。[2]表1 数据一方面反映了学员学习行为与干部教育培训目标“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专业化能力培训”[3]相一致,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学员对课程的重点需求,为后续课程建设提供了数据支撑。

4.不同职务级别学习热度分析

通过筛选整理汇总不同职务级别,如省部级/厅局级/ 县处级/ 乡科级/ 科员/ 办事员/ 未定职公务员/ 其他(包括专业技术人员)专题课程点击次数分析的课程使用热度可知,不同职务级别对课程专题的学习关注基本一致。主要表现为:党性教育类,主要点击课程专题为四史教育,省部级领导与其他职务不同,更加关注理想信念教育;理论教育类,主要点击课程专题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各个职务级别表现完全相同;专业化能力类,主要点击课程专题为重要会议精神,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更关注经济建设,其他级别关注政治建设;综合知识类,主要点击课程专题为身心健康、业务知识、应急管理类,其中省部级最关注依法治国类课程,未定职公务员最关注应急管理类课程,其余均最关注身心健康类课程;河北省情类,主要点击课程专题为经济发展,省部和乡科级关注美丽河北类,其他级别更多关注经济发展;基层专区类,省部级关注党性教育类,除乡科级关注乡村振兴类外,其余职务更关注政治理论类。上述数据反映了不同职务级别干部对自身能力需提高方面的认知,也反映了其对在线课程的真实需求。针对不同需求,可利用PC 端和微信公众号实现个性化推送。

5.专题班选用课程排行分析

2016—2022 年平台共开设专题班8 876 个,专题班选用课程数量占本类别比例如下:理论教育类课程占比为90.1%,党性教育类占比为79.6%,专业化能力类占比为76.1%,综合知识类占比为75.7%,河北省情类占比为58.1%,基层专区类占比为78.6%。从上述可知,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类课程在各单位专题学习中位于前两位,尤其党性教育90% 课程都有专题班选用,凸显了党性教育在干部网络教育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其中,“中国国家治理的阶段与思路”选用1 298 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治国理政新战略”选用1 019 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保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选用889 次,这三门课程被各级各类专题班选用次数最多,反映了专题班选用课程紧跟时代步伐,着重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会议精神。因此,在线课程建设要把重点依旧放在该类别专题课程上,尤其要注重政治性、权威性和时效性。

三、河北干部网院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1.在线课程供给机制有待改善

与大多数省份相同,河北干部网络教育在线课程大部分课程资源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外购课程占比92.7%,课程资源的数量、权威性基本得到保证,但在线课程体系建设靠外购是不符合地域特色的,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党员干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河北实际,建设高质量本地特色课程,提高课程资源的针对性,开展多渠道、多元化课程建设模式,努力打造河北特色干部教育在线课程。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在线课程整合力度,拓宽资源建设共享渠道,与中国干部网络学院(浦东分院)等权威学院加强沟通,引进话题热、内容精、形式新的高质量课程资源,引导省直厅局、市委组织部等部门积极参与河北干部网络学院课程资源建设,共建共享一些基于河北省情、体现河北特色的精品课程资源。二是要加大自制课程开发力度,增加投入,增设年度选题策划会,利用多元化课程制作形式,不断提升课程制作水平,建设一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重要指示批示、中央文件精神的创新实践经验案例、乡村振兴以及基层组织和个人经验做法类课程。三是要利用年度课程供应商的选题策划意见征求稿,根据年度课程使用数据提出年度需求,划定采购重点,使外购课程更能满足学员需求。

2.在线课程学习模式互动性不强

目前,河北干部网络学院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重点专栏(专题)、课程、调训专题班,利用管理员群和调训群,督促学习和交流学习体会,同时部分专题班还实现了线上线下教学混合模式,这些方式增强了上级管理人员与学员之间、单位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但师生的互动仅在基层大讲堂直播课中才有体现。为提高互动性,一是建立在线课程、资源建设与学习者、教学者的对话[4],可以通过云端交流平台,鼓励学习者针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反馈和建议,资源建设者通过数据分析,提炼学习者的课程选取、学习进程等,作为资源推送和优化资源建设的依据。二是探索协同教学模式,即针对国内知名专家所授课程,聘请本地相关专家作为辅助教学团队,在授课过程中,针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在线解答,增强互动性,提升课程学习体验。三是针对自制课程,组织授课教师组建团队,进行巡讲或者直播探讨,实现师生互动,提升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对课程再加工再创作的针对性。

3.在线课程使用率不均衡

由图2 和表1 可知,理论教育、河北省情、专业化能力、党性教育类课程平均完成人数较多,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专业化能力类选课人次较多。在线课程使用率差别较大,一是各类专题网班指定的必学课选课人数以及完成率较高;二是部分学员主动学习意识不强,从课程搜索排名情况看,只是关注规定的学习任务;三是在线课程资源与个性化学习需求契合度不高。这就要求在课程建设和优化中,一是优化专题网班课程设计,采用“模块化”课程设置,除了理论教育、党性教育等必修课模块,增加业务知识、应急管理、河北特色等类别选修课模块,丰富专题网班课程体系,助力干部学员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二是深入研究河北干部需求,针对干部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有针对性地开发和采购相关课程,从“要求”学员到“吸引”学员登录平台学习,使“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4.在线课程师资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根据表1 完成人数排名前五的课程可知,自制课程榜上无名,除去非必修课程等客观因素,一是主讲教师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以省委党校、省属高校以及社科院等教师为主;二是缺少名师授课,权威性不足;三是平台推荐欠缺,虽然首页有特色栏目推荐,主推河北特色的课程,但受学员学习习惯和学习动力等因素影响,选课人数较少。因此,一方面要针对外购课程,向课程提供单位反馈主讲教师授课效果,建议其加大名师课堂的开发力度;另一方面要针对自制课程,构建多方联动、共同参与的课程资源建设模式,根据学员反馈、单位推荐,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担任主讲教师,通过名师的辐射效应提升河北干部网络学院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四、结语

在线课程的建设与优化是实现干部网络教育的基础工作,是提升干部网络培训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实现资源共享和以学员为中心的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在课程建设与优化研究中,课程数据分析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更好地预判课程的使用趋势,为课程建设和管理提供相关数据和参考。因此,要实现数据分析对在线课程建设与优化的过程管理,需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在课程制作、购买、共享中有规可循、有据可依,同时在课程上线和推送中避免主观性和滞后性,为实现课程建设和优化动态化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猜你喜欢

党性河北干部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孙婷婷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