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路径研究
2023-09-15卢新新
□文/ 卢新新
(三亚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海南·三亚)
[提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冲击,部分非遗项目存在传承人断层、认知度低等问题,面临衰退甚至消亡的危机,亟须保护与传承。本文梳理三亚非遗发展现状,通过发挥市场机制和旅游活化作用,促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助力打造三亚的非遗品牌形象,推动三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建设添砖加瓦。
2021 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出“加强非遗项目保护”“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保护和传承非遗成为国家工作的重点。目前,三亚市产业化发展和旅游活化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有效手段,不仅能够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新鲜动力,同时也能够促进文旅融合,带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成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国际上,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 届会议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一)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二)表演艺术;(三)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传统手工艺。
我国2011 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三亚市非遗发展现状
(一)三亚市非遗名录。三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大量充满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截至2022 年12 月,三亚市已有24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保护名录,其中国家级3 项,即崖州民歌、黎族打柴舞和疍歌;省级6 项,即苗族盘皇舞、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回族传统婚礼、黎族民间故事、海螺姑娘传说和三亚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市级15 项,黎族钻木取火技艺、黎族钱铃双刀棍棒舞、苗族招龙舞、游公节、三亚黎族民歌、琼剧、黎族传统体育竞技、崖州酸粉制作技艺、崖城扁豆酱制作技艺、三亚糯米酒制作技艺、苗族三色饭制作技艺、苗族刺绣技艺、黎族藤(竹)编技艺、苗族传统婚礼和三亚端午节龙舟赛。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7 名,其中国家级1 名、省级13 名、市级43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三亚市非遗项目具体可划分为七个类别,分别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民俗、传统文学、传统戏剧和传统体育。三亚市非遗项目多以传统技艺为主,传统舞蹈、传统音乐次之,再次是民俗和传统文学,最次为传统戏剧和传统体育、游艺及杂技项目。具体内容主要是少数民族劳动人民在衣、食、娱、婚礼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地域民族色彩强烈,以黎苗族文化为当地特色,无论是歌舞表演还是特色婚俗、饮食文化都可以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文化体验。
(二)三亚市非遗存续现状。通过实地调研,对三亚市七个类别非遗项目进行梳理,分析其存续现状。
第一,传统音乐类。主要是各个地方的居民从日常生活中衍生出来的民歌,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表达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崖州民歌在保平村建有崖州民歌传习所,有3 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5 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疍歌在三亚设有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有5 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馆内会定期举办培训班和歌唱活动。三亚黎族民歌在博后村作为文化传承培训课程讲授给当地村民,三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符天志已创作出许多黎族传统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黎族歌谣。传统音乐类的传承多以口口相传为主,设立了传习所,市群众艺术馆多次主办疍歌、崖州民歌培训班,培训人员年龄范围广泛,好评度高。
第二,传统舞蹈类。主要是丧葬活动和祭祀礼仪中产生的舞蹈,具有较为强烈的宗教信仰色彩。黎族打柴舞在郎典村成立了黎族打柴舞传习所,有1 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 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4 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黎族打柴舞在三亚市非遗旅游中属于较为成功的“非遗+旅游”项目,在许多旅游景区景点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近几年,打柴舞走进小学、大学的校园,三亚市群众艺术馆也组织了多场培训。真正意义上的苗族盘皇舞一年只跳一次,因舞蹈难度较大且大多都是口传心授,其传承面临着一定困难,有2 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4 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苗族招龙舞有2 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主要以三亚千古情的歌舞演绎作为载体传承与发展。黎族钱铃双刀棍棒舞有1 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但通过三亚群众艺术馆组织的培训,已经有很多学员可以完整表演该舞蹈。
第三,传统技艺类。主要是地方居民生产生活中使用的服装、器皿以及制作各种食品的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在海棠区北山村有黎锦手艺农民专业合作社,有2 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 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在天涯区黑土村设有三亚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习所和展览馆,黎族原始制陶技艺有1 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 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黎族钻木取火技艺在吉阳区亮坎村得以延续和保存,有3 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但由于该项技艺实用性不大,现多通过艺术表演或实体模型进行传承与发展。苗族刺绣技艺在后靠村吖啦咪苗寨拥有苗族刺绣工作坊,通过言传身教已培训出近百名学生,实现了刺绣技艺的传承,但目前苗寨已暂停营业。黎族藤(竹)编技艺在三亚的黎族村庄都有所分布,并且在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内有黎族老人现场编制并通过景区对外售卖。各类食品技艺的介绍大多以图文的形式体现和实物展示。
第四,民俗类。主要是少数民族婚礼仪式、节日民俗和地方民俗信仰活动。回族、苗族传统婚礼带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这类婚礼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但该类非遗项目的宣传一般以图文展示为主。回族传统婚礼有2 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 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游公节主要是崖州区港门村附近关公庙、龙王庙庙宇信众参与的民俗信仰活动,在活动期间会进行歌舞展示,有1 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第五,传统文学类。主要是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和传说。海螺姑娘传说是疍家人创作出来的带有海洋文化的文学作品,有1 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在三亚群众艺术馆的非遗数字资源库中已有视频资料。黎族民间故事起初仅靠口耳相传,有1 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通过培训,得以延续。
第六,传统体育类。主要是黎族传统体育竞技。黎族传统体育竞技代表性体育项目主要有打狗归坡、射箭、钱铃双刀、串藤圈和跳竹竿。三亚端午节龙舟赛主要分布在崖州区港门村,2019 年举办的端午节传统龙舟赛,对其知名度的提高有一定作用。
第七,传统戏剧类。主要是海南地方戏曲、琼剧。琼剧在海南本地知名度非常高,主要是海口市、定安县等地区,三亚市2021 年申报琼剧非遗项目成功。目前有三亚琼剧团和江林农民琼剧团两大剧团,2012 年成立三亚琼剧文化艺术协会,2016年走进校园传承琼剧文化。
(三)三亚市非遗保护现状。三亚市非遗保护与传承活动越来越丰富,有三亚国际文博会、三亚南山非遗节、中国非遗服饰秀、“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等。同时,三亚市成立了三亚市崖州区郎典村打柴舞协会和三亚市崖州民歌协会。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与中小学进行合作,建立了黎族打柴舞、琼剧、崖州民歌、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进校园培训基地。非遗传承与体验的场所不断增加,在非遗项目重点传承村落和地区建立传习所、展示厅,如黎族打柴舞、崖州民歌、疍歌、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和黎族藤(竹)编技艺传习所。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研学基地在2021 年首届南山非遗节上宣布落成。
三亚开展非遗旅游的景区景点不断增加,通过旅游活动将非遗活化,提高非遗的知名度和大众的参与度,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目前,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因其主要游客来自三亚,将其纳入三亚“非遗旅游”景区)、三亚千古情景区、南山文化旅游区等景区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非遗旅游活动,既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内涵,也加强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根据实地调研,列出三亚开展“非遗旅游”的景区景点,见表1。(表1)
表1 三亚开展“非遗旅游”的景区景点及特色一览表
三、三亚市非遗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一)非遗传承面临困境。三亚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7 名,年龄多在50 岁以上,仅有6 名“80 后”传承人。尤其是传统音乐类,靠口口相传来传承,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外来人口涌入,本地文化受到冲击。年轻一代学习本地方言的越来越少,崖州民歌、疍歌的传承存在问题。传统舞蹈类如苗族招龙舞、黎族钱铃双刀棍棒舞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游公节的民俗活动由于青年人外出打工,面临衰退甚至消亡的危机。
(二)产品生产能力弱。三亚市非遗项目以传统技艺为主,如制陶、黎锦、苗绣、藤编、非遗美食等,主要采用手工制作,耗时长,工艺较粗糙,打造的非遗产品较为落后。苗绣和藤编仍处于手工制作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市场定价较高,销量较低。非遗美食本地居民认可度较高,但由于饮食差异,游客认知度较低。这些都制约了非遗产业化的发展。
(三)尚未形成品牌效应。随着文旅融合,非遗项目陆续进入景区,但在与旅游结合的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市场化运作程度较低。千古情、槟榔谷、南山寺、天涯海角、鹿回头等景区已经开展非遗项目进景区活动,但游客的认可度不高,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文化资源挖掘力度不够,内涵体现不明显,全市范围内非遗旅游只占据小部分市场,尚未形成文化旅游品牌,品牌效应不明显,带动作用小。
(四)相关政策缺乏。三亚目前针对非遗保护缺乏相关政策法规,仍采用的是国家和省级的相关规定。《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定》于2022 年7 月1 日起执行,比国家级政策法规晚11 年,出台晚,而且缺乏相关的配套法律文件。三亚市级的相关保护政策法规目前正在调研和制定过程中,尚未出台。
四、三亚市非遗活化路径
为推动非遗保护与传承,可以通过非遗产业化发展和旅游活化,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非遗人才培养。注重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完善非遗传承人的申报和认定程序,从政策上保护非遗传承人。提升非遗传承人的社会地位,纳入人才引进的政策范围。注重代际传承,鼓励年轻人积极学习非遗技术,激发非遗传承的活力。继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建立非遗基地,从中小学生开始培养非遗传承人。鼓励本地高校开设非遗相关专业,培育输送专业人才,依托高校、研究机构建立非遗研究中心、研究基地,加强非遗的理论研究和保护传承,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平台。
(二)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首先,转变思想观念,强化非遗的“商品化”属性,多渠道推广非遗产品,推进非遗与商业融合,扶持非遗工作室、合作社、作坊发展壮大,采用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朝企业化方向发展。其次,办好各项非遗活动,将南山“非遗文化节”打造成三亚非遗品牌活动,打造文化IP,举办全市崖州民歌、黎族打柴舞、疍歌比赛、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大赛等,打造一批非遗品牌活动,提升非遗品牌的影响力。最后,提升非遗产品的产值,注重产品研发,融入现代审美和价值理念,从消费者需求出发设计产品,如琼剧手办、明信片、文创产品等,盘活消费市场,对于适合量化生产的非遗产品进行规模化生产,扩大销售量,提升产品的销售额。
(三)开发非遗旅游产品。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深入挖掘非遗的文化内涵,开发非遗文化旅游线路,研发非遗文化旅游商品,如旅游纪念品、美食特产、文创产品等。开展非遗体验式旅游项目,如黎族打柴舞、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等体验式项目,融入景区,增强游客的互动体验。挖掘文化底蕴,在非遗研习所和涉及非遗旅游的景区建设非遗研学基地,围绕非遗研学升级景区场景和设施,打造非遗研学基地;开发非遗研学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设计非遗研学旅游相关课程,将非遗融入到研学旅游中,达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目的。
(四)强化政策保护力度。出台市级相关规定,在《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定》的基础上,结合三亚市的实际情况,出台《三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定》,加强全市非遗保护与传承力度。编制非遗保护专项规划,将非遗保护纳入全市规划,为非遗产业化发展和旅游活化提供依据。同时,加大非遗保护的扶持力度,由市财政出台具体补贴政策,针对不同规模和不同营业模式的非遗景区、非遗企业、非遗基地、非遗合作社和非遗传习所等进行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设立非遗专项资金,用于市级及以上项目的征集、整理、保护、传承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