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之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意义新探
2023-09-15王静
【摘 要】民俗文化是不容忽视的优秀传统文化景观之一。观照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优秀的作品无一不是以民族文化为载体,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民俗文化之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研究,有着愈来愈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现当代文学作品与民俗文化的融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分析民俗文化融入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宝贵经验,以期为相关人员的创作、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文学;现当代;民俗文化;历史自信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0—024—03
民俗作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文化,既是一种生存方式,更是一个特定群体对外的区别性特征。置于某一特定群体中的作家,日常生活成为其创作来源,日常生活文化中的民俗必然也构成作家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而熠熠生辉,足以表明中华民族独有的人文精神、道德观念,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华夏大地上广博的民俗文化,孕育了众多优秀的文学经典。
一、现当代文学作品与民俗文化融合重要性
民俗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民俗是“流行于民众的民族固有的深层的本质文化”,是“民众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适应过程的积淀”,包括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等。物质民俗侧重生产和消费层面,精神民俗侧重于民间文学和民俗符号,社会民俗则更多指向礼仪、时节等。
民俗文化是特定时期、地域和人民意志的重要映射,反映在居住环境、乡土民居、生活习俗等方面。在过去,传统的民俗文化传承,除口耳相传的渠道外,不少文学作品也选择了将民俗文化作为写作素材。这样依靠独特环境创造出来的文化成果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极为珍贵的,它们流传广泛,且蕴含着浓厚的历史韵味。较之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具有历经时间长,种类内容丰富等独特优势,民俗文化作为其中的代表,自然更加引人注意。同时,随着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深化,文字和科技对于传承民俗文化增添了更加重要的意义。文字完善和美化了民俗文化;科技可以多元化民俗文化的传播途径,使得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增加广泛。
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研究时难免存在一些内容空洞、乏味、枯燥的困惑,如果深入挖掘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元素,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切入角度。将作品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重新审视本民族文化,也是提升国人“文化自信”的有力手段。重读作品,尤其是重读经典作品,深度发掘民俗文化及其价值,并对其进行深入地解析和运用,有利于我们在世界文化背景下既保持前进态势,同时也留存自己的独特个性。将现当代文学与民俗文化进行融合,深化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内涵,凝聚读者的心灵与眼光,满足其精神需求。发挥民俗文化的独特优势,创造出独属于中国的文化道路,加强国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总之针对中国的民俗文化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整个现当代文学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现当代文学作品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分析
(一)民俗文化激发当代文学作品创作的灵感
“民俗文化是一种族群间建立起来的行为模式,其重要的价值,就在于使每一个人都与自己的族群处于最佳状态,获得最大也是最自由的生存空间。”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品,恰恰都深入运用了民俗元素的群体认同作用,才能在不同时代、不同读者间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艺术创作源于生活”,作家从民俗文化中寻找创作灵感,成就优秀文学作品的独特性。民俗元素的挖掘多元化了作家创作的思维与方向,它作为日常生活的缩影,体现了不同地域风土人情的差异性,时间打磨、大浪淘沙,积淀了丰富且宝贵的文化因子。这样的文化因子是灵动的,它以现实为基础,扎根于日常生活的土壤,贴近读者的内心,更容易赢得读者的共鸣。民俗文化的融入可以为当代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提供鲜活的題材,使得其变得更为生动和活泼,以此满足读者的需求。文学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这是文学作品构建最为重要的演变基础,而民俗文化的融入实际上为作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作家要在创作过程中对民俗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对其进行相应的实践和内化,让民俗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从而获得灵感来源。我国广博的华夏大地上,丰富的民俗文化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姿态。中国现当代文学可利用、借鉴的民俗文化元素更加多元,势必能够在传统民俗文化的熏陶下获得更多助力,取得突破性进展。当下,民俗文化可以作为当代文学创作的灵感源头,作家要自觉担承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为文学的创作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为民俗文化的发扬找寻更多的契机。
(二)民俗文化丰富当代文学作品的创作内涵
文学创作从来不缺少体裁,古代记录官政的正史、充满想象色彩的小说,现代颇具魔幻主义色彩、写实主义的作品,都足以说明我国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和复杂性,但其中一定会有民俗文化的影子存在。由于人的认识的局限性,人们对于无法解释的事物、对于一些自然现象会无意识地将其“神话”,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故事。这些文学想象体现的是特定历史条件下自然环境对人们的影响,展露了古时人们的殷切希望。
独特的时代精神面貌滋润了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先秦时期的《诗经》收录了众多描写民俗风情的作品,众多的情诗表现出男女相思、相爱、相恋。这些民俗文化在文学中的表述变成了“纪实”——从多元化的民俗文化中提取文学创作的核心内涵。民俗文化在文学创作中得到改良和优化,经过时间沉淀,在不同的时代呈现出特殊的文化光环,经典永流传。
从本民族出发,立足我国独有的民俗文化,借助民俗这一语境表现形式,丰富自身作品的创作内涵。将民俗文化作为构建文学作品的重要元素,可促使我国当代文学作品在发展道路上另辟蹊径,重放异彩。
三、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特征体现
(一)乡土风情民俗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在特定区域和环境中经过长时间的生活、学习等活动后,会积淀出特殊的乡土风情民俗。不同的地域文化会催生出具有差异性的民俗文化,因而作家选择描写的地点不同,其呈现出的乡土风情民俗也会有区别。乡土风情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物质和非物质,这些经过历史沉淀产生的特殊形式可以使得读者更为深入地理解区域的文化和精神理念,从而与作品中的内容形成共鸣。
事实上,自“五四”以来,众多作家都以故乡的民俗文化及民俗元素作为写作素材,他们以现代性的视角,以作家文人固有的良知和情怀,探索以民族文化为根基、以民俗元素为表现形式,扭转国人身上的民族劣根性和麻木自大的性格。鲁迅和周作人兄弟俩,一个从写作实践的角度,一个从丰富理论的角度,来探讨民俗与文学创作。鲁迅小说《祝福》,新年的鲁镇一派节日的气象,“祝福”这一标题即来源于新年拜年的民间习俗。人们忙着打扫卫生,为了迎接新年而自愿忙碌,体现了新年的民俗。在这样一个热闹的新年,勤劳善良的悲剧人物祥林嫂却被嫌弃,她陷入了深深地恐慌,最终祥林嫂在这种极度恐惧和旁人嫌弃的目光中悲哀死去。
沈从文则直接受到周氏兄弟对民俗和文学结合运用的影响,最终形成沈从文以民俗文化推动写作的根本动力。如沈从文在《边城》开篇即描绘了一幅风景优美的湘西边地风光图,青山绿水,溪流环绕,具有独特乡土风情。美丽风景和边地独有的环境孕育了主人公美好、纯真、健康的特性,翠翠少女萌发的爱情,作品中细腻的文笔和情思,无不为读者呈现了湘西淳朴的乡土民风。《边城》以湘西为依托,以当地的婚嫁习俗、交通习俗及丧葬习俗为贯穿元素,成功唤起了读者内心的真、善、美。
莫言也将民俗文化作为作品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红高粱》描绘了婚礼、高粱酒等多样化的民俗元素,人杰地靈的高密乡土风情,充满了浓郁的民俗文化特色和传奇色彩。莫言文本中呈现的是北方居民野性的生命状态、民间质朴的原欲追求,以民俗文化融入故事情节,赋予作品独特的美学意义,同时也展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独有的历史感。
(二)礼仪文化民俗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礼仪是一个民族文化内涵和道德风尚的沉淀。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礼仪文化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中国早期文学中即已体现出对于礼仪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诗经》中很多篇目即体现出婚嫁礼仪、丧葬礼仪等。《卫风·氓》记述了一位女子与人相爱,终于谈婚论嫁,但是“匪我衍期,子无良媒”,表明了我国婚恋观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这和本文前述《诗经》中男女自由相恋的风俗并不矛盾——恋爱是自由的,但结婚是神圣的,《氓》中的女子,因为男方并没有找到媒人,所以婚事被延宕了。
当代小说《白鹿原》同样展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处于礼仪文化教化中的人们,一言一行都受之影响。最典型的如小说中的建筑形式——四合院,人们用墙壁四面包围自家住所,形成闭合形式,四合院中的屋子分正房和厢房,坐北朝南的正房住的是家族的长者,辈分较低者居住左右两侧的厢房,这样的家居布局,显现出尊卑有序的人伦礼仪。
《白鹿原》中同样穿插有婚姻礼俗。和《诗经》中婚姻的礼俗相似,婚姻要得到家族的认可、得到祖先的见证,要完成一定的仪式,明媒正娶、鞭炮齐鸣、叩拜天地,田小娥卑贱的人格使得黑娃和她的结合无法相容于整个家族,他们只能远离白鹿村。而白孝文的婚礼却非常体面,他们的婚姻由族长主持,还有隆重的席面宴请亲友,究其原因,是因为白孝文的婚姻男女双方门当户对,因而得到认同。
《白鹿原》对生命是重视着的,体现了浓重的生命意识,如小说中对白家长子的到来致以隆重的诞生礼,连久不交往的亲戚都赶来贺喜。同热烈的诞生礼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文本中葬礼的简单和悲凉。小说中呈现了很多人的葬礼,包括秉德老汉、朱先生、仙草等,不同死因去世、不同社会地位和不同的性别下,葬礼仪式也有所不同。
礼仪文化本就内在于日常生活,文学作品中以民俗文化为根基,可以进一步增加作品的可读性,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或因为熟悉的民俗文化而对作品产生共鸣,或因对文本中独特而陌生的礼仪产生兴趣,都能对文学作品研读本身产生良好的效果。
四、结语
时代进步为现当代文学作品与民俗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契机,二者融合程度的加深为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创作方向。民俗文化的加入为现当代文学作品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让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和发展。二者的密切联系可以引导读者进行深入的思考,深化现当代文学作品向上的教化作用,有效加强人们思想道德建设。重新审视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同现当代文学作品相结合,是激发现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的独特道路,是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历史自信”行之有效的实践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2]宋德胤.文艺家的民俗积累与创作[J].学术交流,1991(3).
[3]任晓兵.沈从文湘西小说民俗审美缘起的三重因素[J].求索,2010(10).
[4]桑俊.论民俗与文学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5]霍九仓.民俗对于文学究竟意味着什么[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6]杨文学.民俗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体现[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
[7]王霄冰.文艺民俗学理论新探[J].民间文化论坛,2021(2).
[8]黄自娟.论贾平凹小说创作与民俗文化[D].兰州:兰州大学,2007.
[9]刘丽玲.莫言小说的民俗学意义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7.
作者简介:王静(1991—),女,汉族,山西盂县人,文学硕士,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