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2023-09-15杨桃
【摘要】本文基于民族美术资源特点的分析,论述利用民族美术资源开展高中美术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就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家庭层面提出促进民族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应用的具体举措,同时提出重构美术学科教学内容体系、在鉴赏中提高学生的艺术品味、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等利用民族美术资源开展高中美术教育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高中 美术教育 民族美术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0-0141-04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精神需求水平,由此带来了学校美术教育的变革。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提倡“五育”并举的背景下,美育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家长的重视,而美术课程作为承载学生美育的核心课程,自然而然也受到了重视。但是,目前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仍存在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美术课程在美育方面的作用的发挥。为了转变这样的教学现状,笔者进行了利用民族美术资源开展高中美术教育的研究。通过将民族美术资源融入高中美术教育,不仅可以有效综合各种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美术课程的教学空间,促进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提高高中美育效果,还可以有效激发高中生了解、传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兴趣和信心。
一、民族美术资源的特点分析
民族美术资源丰富多彩,存在于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中,可谓是无处不在,为美术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用好民族美术资源,对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创造能力、美学素养以及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就广西民族美术资源而言,具有种类繁多、独具特色的特点,主要表现如下。
(一)鲜明的地域特征和人文性
广西拥有秀丽的山水风光,尤其是喀斯特地貌在广西分布较为广泛,如享誉天下的桂林山水,移步异景,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如2016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崇左市宁明县的花山岩壁画,本身就是一个宏大壮阔的岩画博物馆,等等。广西还有许多久负盛名的亭台楼阁和侗族风雨桥,这些都是民族优美的木质建筑艺术品。这些民族美术资源既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人文性。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到自然界中进行山水写生,或是让学生根据桂林山水、花山壁画、风雨楼等图片进行临摹。由于这些资源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容易见到的,而且这些资源本身具有的审美价值,所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象征寓意
广西聚居着壮族、瑶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元、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广西民族文化的灿烂图景。如铜鼓、壮锦、绣球是壮族文化的代表,而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堪称广西民族民俗文化的瑰宝。它们形式精巧,生动细致,几何图案繁多,色彩斑澜,对比度强烈,具有浓、艳、犷的艺术风格,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尤其是壮族铜鼓,反映了壮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崇敬,展现着壮族人民的乐观精神,凝聚着人们向往美好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意愿,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在开展高中美术教育时,教师可将壮族铜鼓文化融入教学,设置铜鼓文化赏析、铜鼓纹样的设计与应用、铜鼓造型的表现等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感受民族艺术的美感和魅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学生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兼具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丰富多彩,服饰上的刺绣、印染、扎染等工艺的应用十分广泛,这些民族美术资源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在日常教学中,高中美术教师可以将扎染工艺融入课程教学,让学生了解扎染工艺的起源及特点,学习扎染工艺在服饰及饰品中的应用,欣赏其图案和美感,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工艺创作实践,最后集中展示学生作品并进行评析、交流、总结。这些民族工艺是经过各族人民长期实践、积累、总结的成果,通过学习这些工艺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民族工艺的制作流程、制作技术,接受民族艺术资源的熏陶和润养,并能发展自身的创新创造能力。
二、利用民族美术资源开展高中美术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一)多元化原则
在美术教育中利用民族美术资源应遵循多元化原则,这主要体现在内容和方法两个层面。一方面,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不同民族在风俗习惯、文化资源等方面是不一样的,民族美术资源的种类和内容十分丰富,这为学校提供了多样化的美术教育资源。因此,高中学校在利用民族美术资源时,应该在坚持本校办学特色、尊重本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尽量挖掘多元化民族美术元素,这样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的眼界。另一方面,广西民族美术资源样式丰富、涉及面广,如服饰、雕刻、建筑、剪纸等,不同的样式采用不同的艺术工艺和表现形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还应遵循教学方法多元化原则,即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欣赏各种民族美术。
(二)包容性原则
包容性原则是指某一民族美术资源并不是只涉及美术这一领域,而是各种工艺、技术互相融合的结晶,对创作者而言,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都可以触发创作的灵感。因此,在开展美术课程教学时,教师要遵循包容性原则。一是教师既要包容各种各样的民族美术资源,又要包容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而且利用民族美术资源时要突破地域、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限制。如,戏剧脸谱既涉及色彩艺术,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关注脸谱的绘制和上色,还要关注脸谱所包含的文化意蕴。二是教师既要充分挖掘民族美术资源,又要依托互联网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建设内容更為丰富的教学资源库。三是教师要包容所有教学对象,应该尽量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让每名学生都能出彩。
(三)学生主体原则
生本教育理念是指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基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一方面是立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发民族美术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兼顾学生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灵活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主整合资料、思考探究,让学生结合个人的理解进行独立创作,让学生在充分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全面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创新创作能力。
三、利用民族美术资源开展高中美术教育的举措
要想充分发挥民族美術资源的育人作用,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合力,社会层面需要提供政策、资金、人才、宣传等方面的支持,学校层面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优势,家庭层面需要积极配合学校相关工作。只有三方同时发力、共同推进,才能有效利用民族美术资源开展高中美术教育,确保高中美术教育取得实效。
(一)关于社会层面
首先是政府、行业、协会等要从政策层面予以支持和保障。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政府、行业、协会等要制订整体发展规划,健全民族美术资源的保护机制,确保在开发资源的同时,有效保护资源,防止资源因开发而受破坏。二是政府、行业、协会等要设立专项基金,对有前景的民族美术资源项目给予专项资金支持。三是政府要为民族美术资源“站台吆喝”,如牵头成立相关研究机构,组织各类文化活动、艺术活动等。政府有关部门不仅是民族美术资源的最有力保护者,更是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推动者。在民族美术产业发展中,政府相关部门要出台各项鼓励措施,对广大有技术、有资源的民族艺人进行扶持,为他们能够顺利发展民族艺术产业“扶上马,送一程”。
其次是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发挥民族美术资源育人价值的重要保证。一是政府、行业、协会等可以与国内高校联动,联合培养民族美术的高级人才,提高民族美术的艺术品位。二是民族美术产品开发专家可以与企业科技人员合作,一方面复制和再现传统的民族美术的形式和技艺;另一方面在保留传统民族美术元素的前提下,研制和开发传统民族美术的衍生产品,使古老的传统工艺展现出新的风采。
再次是积极开展民族美术基地建设。民族美术基地建设不仅有利于地区民族美术的保护,而且有利于民族美术的传承与发展。目前,广西各地建设了很多极具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馆,将其作为保护民族艺术的基地,作为展示与宣传民族艺术的窗口;还有些地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利用当地民族美术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小镇,吸引游客旅游观光,从而创新了民族艺术传承方式。
最后是利用现代传媒加大民族美术的宣传力度。政府、行业、协会等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介绍优秀民族美术,扩大民族美术的影响力。一方面,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广泛传播,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普及民族美术知识,强化民众对民族美术的认同;另一方面,利用大众传媒加强对外宣传,扩大民族美术产业的知名度,从而提高产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二)关于学校层面
学校可以从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着力,构建科学的特色课程体系,引导学生系统、深入地学习民族艺术。目前,广西有不少高中学校开设了独具特色的校本美术课程,其中有部分学校将优秀民族美术资源融入校本美术课程,充分展示了地域民族文化的特色,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地方性、民族性。
要想充分利用民族美术资源开展教学,高中学校一要积极调查并收集所在地域内的民族美术资源,深入挖掘其中的可利用元素;二要科学整理民族美术资源,对资源进行科学重组并融入美术教学;三要制订教学计划,编写校本特色教学读本;四要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将民族美术资源融入学校课程建设的方方面面。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高中学校要在抓好抓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增删美术教学内容,如可以增设民族装饰图案、壁画、陶艺、民族乐器等校本美术课程。教师在实施教学时也要根据学校办学特色,以及各个年级、各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认真编写详细的教案、自制精美的教学课件,最大限度地满足每名学生的学习需求。
此外,高中学校还要加强校本教研工作,增强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教研既是保证校本课程开发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教师队伍专业能力的有效路径。特别是开展关于如何有效利用民族美术资源实施美术教育的研究,这对高中学校而言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更加需要高中学校加强相关科研工作,才能确保这项工作取得预期的成效。由于目前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比较少,高中学校可以采取边实践、边研究的教研模式,即首先开设一两门相关校本课程进行试点实践,然后根据实践研究成效申报相关科研课题,以课题研究的形式进一步开展系统化、常态化的实践研究,尝试总结具有普适性的经验和方法,再尝试构建更加符合校情、学情的特色课程体系,通过螺旋式、递进式推进的方法,不断促进民族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如南宁市第二十八中学美术教研中心研发的陶艺课程,以钦州土陶艺术为课程的核心内容,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校本课程的形式继承、发扬广西陶瓷文化,深受学生、家长的欢迎和好评。该校在领导、专家和学校师生的共同配合、努力下,将美术、劳动、科学等学科教学与陶艺课程有机融合,既培养了学生的陶艺爱好,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能,还促进了钦州土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三)关于家庭方面
在推进民族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应用的过程中,家庭也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民族美术资源收集工作,为丰富学校美术教学资源尽一份力;另一方面,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各种民族艺术活动,了解学校的各项工作,并在学校有需要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同时,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通过购买相关民族艺术品,进行家庭装饰,为孩子了解、学习民族艺术营造浓厚的家庭氛围。
四、利用民族美术资源开展高中美术教育的教学建议
(一)重构美术学科教学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较为陈旧是过去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因此,高中美术教师要适当利用民族美术资源,将之与美术课程教学相融合,重构美术学科教学内容体系。教师首先要仔细研读所使用的美术教材,认真分析学生学情,然后在此基础上删减不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内容,并从广西本土的民族美术资源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如选择彩陶艺术、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剪纸、刺绣、印染制作等内容,与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接着,教师制作教学微课、思维导图,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发放给学生,或是在课前利用五分钟时间进行播放,让学生初步了解某一民族艺术的知识和技巧。如教学植物绘画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教材上呈现的绘画技法和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到校园进行写生。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微课向学生展示壮族、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的植物图案,讲解这些图案的绘制、织绣过程和技巧,再让学生临摹图案。通过这样的教学举措,既可以有效重组教学内容,从民族美术资源中引入学生更感兴趣的内容,又可以有效发挥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教学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
(二)在鉴赏中提高学生的艺术品味
鉴赏是学生开展美术学科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鉴赏名家名作、艺术成品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技巧和审美能力。学生鉴赏作品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关于艺术鉴赏的讲解视频,向学生展示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我国少数民族的艺术作品,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美术馆、民族博物馆等参观,现场鉴赏国画、民族工艺品等。如在教学民族工艺的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关于广西少数民族工艺介绍的视频、图片等资料,然后制作成教学微课,利用课前五分钟给学生播放。其次,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向学生展示民族工艺品,引导学生从造型、上色、结构等方面对工艺品进行鉴赏,并尝试撰写鉴赏报告。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本地的民族博物馆参观,然后让学生撰写参观心得、鉴赏报告等。通过多种形式的鉴赏活动,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艺术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品味。
(三)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
创作实践是提高学生美术技巧和创作能力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创作过程就是学生运用所学美术技巧、美术思维构思和产生作品的过程。因此,高中美术教师要重视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实践,让学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创作能力,发展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实践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课堂创作练习。当完成一个内容的教学,或是完成一种技巧的讲解时,教师可以适时安排课堂创作小任务,首先由学生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构思进行个人独创,然后各学习小组在小组长带领下进行组内互评,评选出最优作品在全班展示,再进行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如在讲授牡丹花的绘画技巧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各品种牡丹花的图片,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进行临摹创作,然后小组长组织组员从相似度、绘画技巧、创新性等方面对本组成员的临摹作品进行评价,评选出本组最优作品进行全班展示,再由其他小组对展示作品进行评价,教师做总结性点评,指出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二是课后写生练习。在布置课后写生练习时,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条件,尽量布置取材方便、难度中等的课后练习任务,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够按时、按量、按质完成练习任务。如为了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教师可以设计主题为“校园一景”的课后绘画练习,每个月开展一次,学生或独立创作,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自主选择校园中的任意一景进行绘画创作。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最熟悉的一个空间。设计“校园一景”课后绘画练习任务,能够为学生创设生动、真实的练习情境,且校园中的一花一草一木一石都可以入画,便于学生取材,因此学生非常乐于接受这样的课后练习,练习效果良好。
总而言之,民族艺术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最鲜活、最生动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優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根植于中华大地,流淌在我们的血脉里,可以说是最鲜活的教育因素。利用民族美术资源实施高中美术教育,有助于进一步丰富高中美术教育的内容和内涵,进一步拓展美术学科教学空间,有助于推动高中美术学科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不断促进高中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国华.将民族美术融入中小学美术教育中[J].艺术评鉴,2021(15).
[2]黎琦.民族美术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功能探究[J].北极,2019(2).
[3]李超,巩雪.浅谈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民族美术资源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8(3).
[4]陈虎.浅谈民族美术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J].东方藏品,2017(2).
[5]王继瑞.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民族美术资源的运用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杨桃(1969— ),广西玉林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校外教育。
(责编 蒙秀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