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媒体实践

2023-09-15胡雨桐陈国宁

新闻潮 2023年8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

胡雨桐 陈国宁

【摘 要】“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一重大命题需要多元治理主体的协调合作,面对社会环境的风险化和深度媒介化,媒介化治理在主体建构和最终目标取向上与治理共同体理念的一致性以及媒体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都为媒体作为共同体其中一员的角色合理性提供了依据。基于对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的分析,本文认为我国主流媒体在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新闻+服务”模式、垂类信息供给以及智库建设等方面的经验,进一步实现了国家和社会对于媒体在社会治理中的期待。

【关键词】社会治理共同体;媒介化治理;媒体融合 ;创新案例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重大社会治理命题。“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在主体层面上要求的多元主体协同以及行动功能的耦合,实际是在顶层设计上科学地回应了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核心问题,即由谁来治理,怎么治理。“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指在党的领导下,社会组织、公众等多元治理主体基于协同合作的行动逻辑,围绕解决社会问题和管理需求的共同目标而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团体。[1]就主体层面而言,依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及“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特征,其中“人人”这一限定范畴明确指出治理主体的全民性和整体性,即“不仅包括政府和基层党组织,还包括城乡居民群众、社会组织、市场组织等”。[2]基于对多元治理主体的呼吁,媒体不仅是新闻和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也是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目前,学者们关于媒体作为社会治理共同体,两者互嵌的合理性,以及媒体在治理实践层面呈现出的特点,关注较少。因此,本文在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大背景下,试图梳理出媒体作为治理共同体的合理性,并结合“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中的相关案例,总结分析出主流媒体参与建设治理的实践特征与经验,持续推进报业高质量的融合发展,扩大典型示范引领效应。

一、媒介作为治理共同体角色的合理性

(一)社会的风险化与深度媒介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3]同时,技术的变革推动社会新样态的出现,媒介逐渐嵌入社会的机理,并逐渐演变为社会发展的“信息结构基础”。有学者将当下的社会称作“深度媒介化的社会”。媒体化强调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与媒体和媒体技术产生勾连。一方面,媒体可能介入和干预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中包括一系列的“次生灾害”。例如,“去中心化”的逻辑鼓励信息生产,但过量的信息会造成“熵增”,社交媒体平台中的“舆论极化”与“情感极化”可能导致社会群体出现认知失调、社会价值观失衡、社会行为失范。此外,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凸显个体的能动性,人们开始盲目地追求个性发展。乌尔里希·贝克曾感叹“个性化趋势明显加强,导致‘多重主体性在许多体制内外突然被激活和复兴”[4]。面对种种问题的叠加,社会治理的难度增加。另一方面,媒介也可能对社会的相关领域或行业系统进行适当的调试,任何事物都是一体两面的存在。自媒介诞生以来,人们对于媒介的作用一直进行着激烈的争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媒介的发展是时代前进的必然产物。媒体发挥着监测社会环境、减少社会冲突和协调社会关系的功能。

此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地方社会治理需要因地制宜,这是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社会治理需要多方参与,形成“兼容并包”型的利益聚合态势。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核心在于“共建共治共享”和“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彰显其对人的主体性和公共性的关注与重视。新媒介所具备的强连接性、协同性、即时性,以及利用大数据、算法等技术开展的精细化、针对性的媒介化治理,一方面,可以填补政府行政边界之外的治理空白;另一方面,它可以接管相关政府的职能[5],供给优质的公共服务,满足多元化的用户需求,能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加快推进中国治理现代化。因此,媒体与相关社会关系主体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新时代社会治理共同体在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主体。

(二)媒介化治理与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合流

当下,媒体在技术的赋能下,已经超越了工具性手段,逐渐承担起治理功能。这体现为媒介技术与社会治理体系互构的过程。在我国,关于媒介参与社会治理的讨论,经历了“媒治—媒介治理—媒介化治理”的蝶变历程。目前,学者们普遍认同媒介化治理的合理性,认为“媒介化治理的本质是媒介通过传播事实信息和舆论,提供信息服务,全面融入和深刻影响社会生活”[6]。在我国的综合治理实践中,媒介化治理被紧密地融入国家治理体系之中,是国家治理体系框架下的媒介化治理。中国式媒介化治理的特征表现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新闻媒体发挥中坚作用,社会成员借助于社交媒体实现全民参与社会治理。[7]这一特点决定了媒介化治理与构建“人人有责、人人盡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二者在主体建构和最终目标取向上是一致的。

首先,从主体建构的层面出发,媒介化治理与社会治理共同体都强调多主体合作关系。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基于共同治理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一主体要求与媒介化治理的内涵不谋而合,有学者提出:“现代性背景下的媒介化治理指向一种由国家和政府主导,媒介化治理更加强调多元社会行为主体之间的合作,并寻求在多主体之间建立情感联系和共识。”[7]其次,在价值理念上,“人民性”是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特征和价值取向,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最终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目标。同时,媒介化治理始终以人民为本,实现与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双向促进。这要求以主流媒体为代表的新闻媒体,发挥媒介平台、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通过媒介融合打造现代传播体系,搭建起治理者与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对话平台,助推国家和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升。

(三)发挥建设性作用的媒体

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最终目标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要想实现多元治理主体间的参与合作、协商互动,必须充分保障多方主体享有平等的话语权,在交流中求同存异。“交流”是人们具有参与感的情感体验,是产生共鸣的必要条件,只有达成对治理公共事务的共识,才能达到“共建共治共享”的要求。有效的沟通需要实践的场域。智媒技术的发展,赋予了媒体建设平台的底层支撑能力,媒体所搭建的平台打破了行政的、经济的、地域的藩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不同于真实物理空间的媒介公共空间,能够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促进政府与民众的互动,建立共识实现对话。并且有助于不同行动者基于平台进行资源互补和共享,从而进一步增强媒体自身与多主体的连接建构关系,提供更好的社会治理服务。[8]

处在媒介化社会中,权威很大程度上是由媒介驱动的。哈贝马斯在《沟通行动理论》一书中提出的“权威表现”包括可理解性、真实性、相关性和真诚性。[9]大众传媒因其持久的影响力、公信力和其他资源,具有“权威表现”,可以促进不同行为者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同时,媒体还需要激励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有学者指出:“激励不足是公民参与不足问题的根源。如果没有适当的激励措施或强制性制裁,公民的自愿行为就难以保障。”[10]目前来看,多数媒体采用基层居民服务以及联合当地政府推行在线媒体问政的方法,激发主体的参与性,实现“激励相容”。“激励相容”,是赫维茨在文章《资源分配的机制设计理论》中提出的原理:“虽然合作博弈是复杂的,但如果我们有一种制度结构,允许不同行为者分享利益,使参与者所追求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一致,那么这种制度结构就是激励相容的。”[11]例如,在各地媒体所开展的“微民生”“微治理”项目的实践中,媒体充分发挥联结作用,形成公众与政府、其他社会责任主体之间的桥梁,鼓励群众积极发表意见,提出基层民生问题,从而提升个人的效能感、归属感和满意度。

二、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媒体实践经验

(一)“新闻+服务”模式:推进基层治理“下沉”,拓宽市场供需渠道

自2008年“网络问政”出现,到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中提出,主流媒体要积极探索建立“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这一引人注目的变化,反映出媒体服务功能明显的“工具属性”逐渐凸显“主体性”,媒体作为重要治理主体的社会认可度得到了强调和加强。通过对24个“新闻+服务”创新案例的梳理发现,“新闻+政务服务”的模式进一步实现基层服务“下沉”,做好网上网下的群众工作。同时,媒体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的提升,通过整合跨界资源,“新闻+商务”的运营模式将有助于促进市场经济在需求端—供给端的良性发展。

建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是“人人”,这就要求治理过程中实现全体人民的覆盖,不断促成多元治理主体功能的耦合和治理效能的提升。为实现这一目标,各级媒体纷纷开展“新闻+政务”“新闻+居民服务”活动,依照地方性、本土化、公共性和互动性等原则,构建媒体客户端、微信公众号这些开放和易接触的公共空间。并且将服务范围“下沉”至社区和县域,以“指尖問政”“指尖服务”的方式推动公众的社会参与,以满足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例如,“阳光理政”是由河北报业传媒集团打造的网络问政平台,覆盖河北省四级网络问政办理体系,汇聚6000多家党政部门和窗口单位,第一时间受理网民诉求。截至目前,共解决百姓困难30余万件,成为河北省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媒体问政平台。又如,上游新闻的“帮帮频道”,以上游新闻客户端为载体,依托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提供延伸拓展的服务,在民众关心的就业、教育、日常生活领域,媒体都有涉及。媒体问政服务成果的“共享”,能够激发居民作为治理共同体的治理热情和诉求的表达意愿,尤其是满足群众地方认同、身份认同以及价值认同。同时,有助于政府第一时间知晓民情,完善治理方案,化解线上线下矛盾、纾解情绪,做好群众工作。

此外,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转和有效治理,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也是有机的组成部分,媒体所开展的“新闻+商务”的运营模式是新闻媒体基于自身的传播能力和广泛的传播效应,扎根重点行业与市场接轨,以产品思维、用户思维、商业化思维构建的“新闻+”商业生态体系。该模式对于媒体自身而言,是增强自身造血能力的重要途径,从治理功能出发,“新闻+商务”不仅能够满足多元化的用户需求(需求端),并且有助于市场经济主体拓宽销售渠道(供给端)。例如,“青岛手造产业融合平台”聚集特色制香、草编、贝雕螺钿、剪纸刺绣、木制家具等八大青岛手造艺术品类,精心挑选有创意、有文化、有品质的“三有”产品上线,并提供一键式购买服务,以“新闻+电子商务”的形式,实现主流媒体与当地手造产业的对接。

(二)垂类信息供给:降低专业信息壁垒,提升民众治理参与意识

信息是治理的基础,治理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交流。通过对获奖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越来越多媒体开始提升专业化信息的供给。媒体融合初期,多数媒体机构为增强连接能力,以提供时政热点新闻、社会综合类新闻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内容。但是随着深度融合的推进,部分媒体开始另辟蹊径,以垂类信息为专业方向,提供大量优质的内容和数据,提供功能性支撑,能够帮助用户了解相关资讯。获奖案例中的媒体,所提供的信息分别涵盖了医学、水力资源、矿业以及文旅等内容。专业类信息的密度提升,有助于提升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信息媒介素养,并且畅通信息共享渠道。

过去,类似于财经、医学等高知识壁垒的专业化信息,其受众人群固定且精英化。有研究者指出,社会治理共同体建立的逻辑基础是社会多元主体的“充分发育”[12],民主协调、社会合作,均有赖于公民素质的提高。简言之,公民素质的提高构成了社会治理共同体建构的前提条件。因此,高专业信息壁垒会阻碍多元治理主体对于相关信息的获取,为了促进主体提高媒介素养,垂类媒体的内容输出不断更新传播形态,以更通俗易懂的陈述降低理解难度,扩大受众范围。例如,获奖案例“壹生”平台、“健康中国”新媒体平台,通过对优质医学内容的整合与创新,不仅为医生群体提供相关专业课程,还邀请权威医学专家为广大群众科普基础医学常识,如推出《网球肘的形成》《防溺水安全知识》《如何查找脑内引发癫痫的元凶》等一系列文章。又如《中国水利报》所打造的“中国水事”融媒矩阵,多以“秒懂水事”“水利科普”短视频的形式解读当下关于水利政策、异常天气现象的热点,还定期推出具有趣味性的“中国水事杯”答题竞赛,以增强用户黏性和用户的知识储备。专业信息传播壁垒的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畅通了相关信息知识的流动。接地气的专业知识,一键转发的传播机制都会扩展信息传播的圈层,强化多元社会治理主体之间的沟通与联结。

(三)媒体智库参与共建:功能边界持续拓展,凸显治理本土化与智能化

媒体智库是指媒体利用自身的专业资源和技术,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为政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13]媒体加快智库转型,是主动嵌入顶层设计,不再单纯依靠资讯分发而以分析见长的智库运营,实现参与社会治理的价值,回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智力诉求。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中央重点新闻媒体、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單位先行开展高端智库建设试点的实施建设规划。[14]2018年,《关于加快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印发,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目标的落地。

通过对3届创新案例的梳理发现,共有10家媒体智库入选,这些媒体智库的服务功能可以细分为“研究型”“大数据型”“舆情监测型”“业务型”4类。可以看到,媒体智库突破了单纯的决策提供,功能的边界不断拓展,提供更具实际价值的乡村旅游、产业经济的数据资源分析、舆情监控等功能,为媒体参与社会治理、城市治理乃至国家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传播支持。其中,地方媒体智库往往紧贴当地发展重点和特点,植根本土实际,提供智库服务,助力区域性战略发展。例如“广西非遗传承创新应用”,为保护和推动广西非遗传承计划,团队通过实地走访调研,采集了200余万字的文字素材、4万多张原创非遗图片、200多小时非遗视频素材,逐步搭建起内容多元的广西活态非遗数据资料库;山西“乡村振兴地头云端融”,为提升当地农民的科技务农意识,邀请专家教授参与线上务农手册制作以及录制宣讲课程,以更接地气的线上线下科技服务,实现科研成果落地见效,形成了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力量。此外,多家媒体智库采用爬虫技术抓取、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等技术手段进行舆情信息监测研判,形成舆情分析报告为相关单位提供决策,并充分利用专业化的优势,提供垂直化的政策解读、行业指数分析等方面的核心内容产品。比如,《中国经营报》所打造的“中经智库”,是国内首家专注产业地产、园区经济的专业研究机构,致力于为各地政府、企业提供项目总体策划、产业转型升级领域的全程咨询及解决方案。

三、结语

社会治理是包括国家和社会各方行动主体在内的协同联动而形成治理合力。专业信息的精准供给、智库功能的边界拓展以及“新闻+”模式的多重创新都是我国主流媒体在推进社会治理方面所呈现的最新成果和建设经验。未来,势必对于作为共同体成员之一的媒体,在社会治理功能方面有着更多期待。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使用行政化手段引导,对媒体与其他治理主体的边界活动进行规范,实现媒介逻辑与治理逻辑的互动。同时,其他行动者也要充分做到“善用”“活用”媒体,加快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设步伐。潮

参考文献

[1]黄建洪,高云天.构筑“中国之治”的社会之基:新时代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7-17,2.

[2]李华胤.共同缔造: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实践表达[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3(3):69-78.

[3]沈正赋.风险社会与媒介化治理之间的关系建构与影响互构[J].新闻与写作,2023(6):13-23.

[4]喻国明,滕文强,苏芳.“以人为本”:深度媒介化视域下社会治理的逻辑再造[J].新闻与写作,2022(11):51-60.

[5]徐顽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系统审视与构建路径[J].求索,2020(1):161-170.

[6]丁柏铨.重大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媒介化治理研究[J].编辑之友,2022(8):5-15.

[7]李春雷,申占科.媒介化治理:概念、逻辑与“共识”取向[J].新闻与写作,2023(6):5-12.

[8]罗昕.媒介化治理:在媒介逻辑与治理逻辑之间[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5):1-11.

[9]雷乌南恩·埃萨 ,里斯托·库奈里斯.交际权力转化为政治权力[J].通信理论,2020(1):1 -20.

[10]郁建兴,任杰.社会治理共同体及其实现机制[J].政治学研究,2020(1):45-56,125-126.

[11]郁建兴,任杰. 社会治理共同体及其实现机制[J]. 政治学研究,2020(1):45-56.

[12]朱碧波.论我国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生成逻辑与建构方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10):200-206.

[13]黄楚新,薄晓静.媒体智库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四个维度[J].新闻战线,2023(2):44-47.

[1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EB/OL].(2015-01-20).https://www.gov.cn/xinwen/2015-01/20/content_2807126.htm.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
重建用户连接打造广播的“生活形态圈”
浅谈媒体竞合下我国纯网综艺节目发展策略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研究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