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生态修复分析
——以宣城市2022 年度为例

2023-09-14王甜

区域治理 2023年22期
关键词:林田湖宣城市整治

王甜

宣城市生态环境局

一、总体情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了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总基调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实现这一目标,各地均积极开展各类生态修复,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苏浙皖三省交界部位、皖南山区余脉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结合地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多雨,森林覆盖率59.46%,下辖4 县、2 市、1 区。宣城市2022年度共开展生态修复项目82 个,总投资约十四亿七千余万元(147 409.545 1 万元),2022 年共完成投资约十亿八千余万元(107 907.725 1 万元)。

二、各县市生态修复开展情况分析

所有地区中(见表1),宁国市是生态修复总投资最多的地区,宁国市的项目主要是流域水土保持与修复、河道治理修复、防洪及治理修复工程、省级山水林田湖草综合一体化修复以及水环境生态修复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宁国市项目分布面广,内容丰富,资金投入大,充分显示了宁国市政府系统修复“山水林田湖草”,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探索实现“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超前眼光和决心。

表1 宣城市2022 年度生态修复项目情况一览表(按县市区统计)

广德市是生态修复项目最多的地区,资金投入也较大,主要分布在营造林森林生态修复、防洪及治理修复和矿山整治修复等领域,其中矿山整治修复项目多达16 个,充分反映了近年来广德市严格落实中央环保督查对矿山整治的要求,依托矿区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和集体经济改制,创新性开展市场化矿山修复,将劣势变优势,努力实现矿山变青山变金山。

郎溪县项目较少,仅3 个项目,主要修复工作围绕郎川河开展,其中防洪及治理修复工程投资额庞大,属于水阳江中游防洪治理工程中的一个项目,是落实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和水利水毁修复政策要求的重要工程,再配合南漪湖入湖河口(新老郎川河)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对修复郎川河的水利水文功能、改善流域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裨益。近年来,郎溪县政府一直致力于开展郎川河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如何继续守护好“母亲河”仍将是未来郎溪县的重要课题。

泾县共实施12 个项目,主要分布在矿山整治修复、营造林森林生态修复、渔业增殖放流以及泾县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领域,其中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是全市最大的农业整治修复项目,该项目覆盖了全县所有乡镇,主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产养殖污染防治以及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工程。近年来泾县政府花大力气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推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修复配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为实现乡村振兴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绩溪县共实施6 个项目,集中在水土保持与森林生态修复以及河道与饮用水源地保护治理修复等领域,近年来,绩溪县致力于开展水环境整治,尤其是强化作为水环境“毛细血管”的小微水体治理与修复,从源头上改善水环境。

旌德县共实施19 个项目,主要是矿山整治修复和水产生态修复。其中,4 个水产生态修复是徽水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补偿项目,主要开展重要物种繁育研究与增殖放流、水生植被修复以及保护区栖息地周边生态修复,虽然资金投入不大,但是为我市未来的水产渔业生态修复提供了参考,如何维护水产渔业资源开展生态补偿性修复是我市未来渔业乃至水生物种生境修复的探索方向。

三、各行业主管部门生态修复开展情况分析

自然资源部门是生态修复项目最多的部门,2021 年宣城市印发了《宣城市矿山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实施方案》,对164 座废弃矿山进行整治与修复,目前已完成110 座,同时对137 座在建矿山实施边开采边修复,力争从源头上杜绝矿山污染的产生。另外,2021 年全省仅4 个的省级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中,我市成功申报2 个,分别为泾县和宁国市,宁国市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目前,我市正在开展《宣城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2-2035)》编制工作,今后该规划将指导我市全面系统地开展生态修复(表2)。

表2 宣城市2022 年度生态修复项目情况一览表(按行业主管部门统计)

水利部门是生态修复项目资金投入最大的部门,小流域水土保持与修复是我市近年来颇受好评的一项工作,我市制定了《宣城市水土保持规划(2018-2030年)》,水土流失面积、强度持续实现“双下降”,近五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509.76 平方公里。我市有序建设了一批以防洪及河道治理修复工程为代表的补短板、强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重点生态水利工程,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解决了农田灌溉以及城区生态用水问题。

生态环境部门项目不多,但资金投入较大,均为中央财政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其中水阳江(宁国段)联合滩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资金投入高达一亿一千多万,配合第二年实施的港口镇月亮湾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项目,保障了水阳江下游水源取水点的水体水质,保证了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安全,提高了周边区域的植物覆盖率,解决了区域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的问题。在生态环境部门和其他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十三五”期间,我市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全省第一,水环境质量排名从2020 年全省第8 位跃居2021 年第3 位。2022 年所有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标率实现双百,全省排名第一。

林业部门的项目集中在林业生态修复和湿地修复领域。近年来我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9.46%,2022 年度,我市完成营造林总面积46.07 万亩,任务完成率110%。其中,完成人工造林1.35 万亩,退化林修复完成11.29 万亩、成森林抚育20.34万亩、封山育林完成13.09 万亩,通过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等措施实施,有力地推动了皖南山区生态屏障建设。编制了《南漪湖入湖河口(双桥河、新老郎川河)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宣州区、郎溪县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开展南漪湖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宣州区按照《南漪湖入湖河口(沙河河口)退地还湿及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开展沙河入湖河口的退地还湿工作,实现了水系全部贯通,达到了退地还湿效果,防止了水土流失,湿地植被也得到了恢复。

农业农村部门的项目主要是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渔业增殖放流以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维护了我市农业和水产渔业资源,为我市今后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修复以及水生水产资源补偿及环境修复打下了基础。

四、对宣城市生态修复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近年来,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越来越重视生态修复工作,但是项目实施仍局限于本行业中单要素或单功能的修复,未能形成全市一盘棋,各部门各行业紧密合作、积极联动,以生态系统为目标开展一体化生态修复的局面,单要素、单功能修复的成果和生态效益也远不如一体化修复。比如泾县在2021 年争取到了省级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与修复项目,获得上级补助资金3000 多万元,但是由于项目内容复杂、涉及部门繁多造成修复方案一调再调,再加上资金短缺等各方面原因,该项目至今未能正常实施。更需要关注的是,由于要求地方以总投资额75%的资金规模进行配套,我市没有地区再申报2022 年度省级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与修复项目。所以,目前我市生态修复工作亟待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如何切实有效的开展一体化生态修复工作。2023 年初,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规范实施和监督管理的通知》[1]以及《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编制规程》[2],要求各地要扎实开展实地踏勘、调查评价、问题识别等,就修复模式、技术措施、实施保障等深入研究,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各环节专家论证和公众参与,鼓励引入专业机构开展第三方技术评估论证。同时,为杜绝“重手段轻效益”“重局部轻区域”“重植被轻功能”“重修复轻管护”等“生态形式主义”问题,生态环境部也在2022 年末发布《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技术指南》,成效评估将成为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监督的重要手段。目前,宣城市自然资源部门正在组织编制《宣城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2-2035)》,该规划包含:区域性重大生态问题和生态风险研究;生态修复分区及重大工程设立研究;宣城市土地综合整治潜力及城镇生态修复潜力评价研究;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模式研究;耕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研究;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生态修复政策体系研究等七个专题规划,规划编制完成后,自然资源部门必须严格按规划对各单位各行业修复项目进行整合,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二是如何解决资金问题。目前,地方财政紧张,能否撬动社会民间资本,吸引企业参与到生态修复项目中来,是未来宣城市生态修复项目能否全面实施的重要条件。2022 年末自然资源部和国家开发银行在京签署《关于支持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投融资合作备忘录》,以支持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设为重点,推动建立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市场化投融资机制。2021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鼓励社会资本以自主投资模式、与政府合作模式以及公益参与模式等方式参与生态修复项目,利用获得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或特许经营权发展适宜产业;对投资形成的具有碳汇能力且符合相关要求的生态系统,申请核证碳汇增量并进行交易;通过经政府批准的资源综合利用获得收益,构建“谁修复、谁受益”的生态保护修复市场机制。建议我市谋划以全县乃至全市为整体的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修复项目并纳入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项目进行联合申报,采取“生态保护修复+产业导入”方式,前期实施生态修复,后期开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康养等开发项目,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以生态经济收入反哺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形成“生态修复高位拉动、生态农业核心带动、乡村振兴示范驱动、康养度假建设推动、景区旅游发展联动”的融合发展新模式。

猜你喜欢

林田湖宣城市整治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山水林田湖草研究概述
专项整治
关于宣城市国省干线公路桥梁定期检查的几点认识
基于GIS的宣城市地质灾害等级预报预警系统
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与修复找准问题明确目标和路径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司法局五星司法所
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内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