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山水林田湖草研究概述

2021-06-16

农技服务 2021年3期
关键词:林田湖山水共同体

齐 丽

(1.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75; 2.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75; 3.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75; 4.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 陕西 西安 710075)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疯狂”获取各种资源导致土地资源环境不断恶化,各种环境问题与日俱增[1],人类与生态环境间的矛盾也日趋激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的全新生态保护理念[2-3]。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构建多种体系,对生态系统各个领域和环节进行系统治理,特别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思想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反映了各自然要素间的协同共生,在实现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围绕山水林田湖草国内学者展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原理内涵解读[1]及生态修复治理诊断、识别与实践应用研究等[4-23]方面。探讨了黄土高原、祁连山、京津冀、太行山及太白山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域的山水林田湖草情况。虽然当前各界学者在不同领域对于山水林田湖草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对于其研究现状缺少宏观的归纳总结。鉴于此,基于文献计量法,梳理山水林田湖草的科学内涵、主要研究内容、理论支撑体系及试点模式等研究内容,以期为山水林田湖草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为保证原始数据的可靠性,数据选自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数据库(CNKI) 中文核心期刊和硕博士论文。检索时间为2020年6月,高级检索主题为山水林田湖草,筛选出山水林田湖草相关文献77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72篇,硕博士论文5篇。

1.2研究方法

将从CNKI数据库下载的论文以Endnote格式保存,并经过Endnote处理将其转化为RIS格式,应用知识图谱的文献可视化软件VOSviewer[4-5]进行文献的可视化分析(由于文章仅77 篇,较少,因此设置阈值为1),直观地表现出当前的研究内容,并应用文献法对当前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2结果与分析

2.1山水林田湖草的科学内涵

学者们普遍认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是由山、水、林、田、湖、草等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彼此联系,互为依托;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各要素间普遍联系和相互影响,不能实施分割式管理[6-7]。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核心体现了生命(生物)和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观[10],管理生态系统需从全局视角出发,根据相关要素功能联系及空间影响范围,寻求系统性解决方案,实施分割式管理很容易造成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破坏[11]。有部分学者在山水林田湖草的基础上加入了人的概念,认为山水林田湖草-人生命共同体揭示了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其人地协同格局,本质上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系统与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要素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在特定区域内通过协同作用形成,共同构成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享的复合体系,即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图1)[24]。主张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和草[8-9],田者出产谷物,人类赖以维系生命;水者滋润田地,使之永续利用;山者凝聚水分,涵养土壤。

图1山水林田湖草-人生命共同体结构

2.2山水林田湖草研究的主要内容

从图2看出,77篇文章共形成27个聚类,其中生态修复、生态保护修复、生命共同体、生态系统服务等主题词为山水林田湖草研究重点内容。表明基于现有文献进行分析,当前的研究热点问题为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修复,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综合定义及其命运共同体的含义与理论基础。从山水林田湖草关键词共引频率及总连接强度(表1)看出,与山水林田湖草联系最为密切的几个关键词是生命共同体、生态修复、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系统服务及生态安全格局,其总连接强度分别为47、37、34、26和22,共引频率分别为13次、10次、9次、6次和6次。综合看出,针对山水林田湖草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其进行生态修复、生命共同体构建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界定等3个方面。

图2山水林田湖草研究关键词的聚类标签视图

表1山水林田湖草关键词的共引频率及总连接强度

2.3山水林田湖草研究的理论体系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实现,对于构建我国的生态安全格局、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24]。然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工程量巨大、内容繁杂,囊括了农田整治、退化污染土地修复治理、矿山生态系统修复治理、水环境综合治理、森林草原生态系统修复治理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个内容[25]。强有力的理论体系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顺利实施的保障。方莹等[2,16,18]认为,准确的诊断问题是修复问题的关键,而诊断的前提是确定生态源地。苏冲等[16]确定生态源地采用的是综合指标体系法,选取了粮食供给、产水、碳固定、土壤保持及生境维持等5 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进行生态重要性评估;方莹等[2]综合了生境质量、生境风险、景观连通性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4个方面,基于In VEST模型,采用粒度反推法选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的区域作为生态源,该2种方法相较于直接识别,即选取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等所包含的空间范围作为生态源地更具有科学性;宋伟等[18]认为,要因地制宜的制定诊断指标。表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的诊断重点在于合理科学的选取评价指标。另外一些学者针对山水林田湖草修复框架构建进行了研究。王军等[5]以压力-状态-响应为主线构建不同时空尺度上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与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关系认知框架。叶艳妹[9]等在Ostrom提出的社会-生态系统(SES) 框架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构建了集人类活动、流域与陆地为一体的社会-生态系统(SES) 概念框架。孔令桥等[12]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提出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的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框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框架的构建是诊断与修复试点工程间的桥梁,是有机融合不同自然生态环境要素治理与修复工程的核心步骤,目前学者对其研究还不够深入。

2.4山水林田湖草试点模式研究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兼顾区域内农村和城镇的生态保护修复,维护粮食安全,保障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绿色发展,一是保护农业生态系统;二是提升乡村生态功能;三是联通城乡生态网络;四是保护城市内部生态空间。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修复等专项规划,我国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于2016 年开始启动。到目前为止,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已经开展了3批试点,涉及全国24个省( 直辖市、自治区)。2016 年批准的第1批有5个试点,2017 年批准的第2批有6个试点,2018 年批准的第3批有14个试点。不同区域间的差异性决定了各区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同地区要采用不同的综合治理模式。宇振荣等[10]以河南省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试点为研究区总结出太行山地区综合整治模式是以管控、修山、治水、护渠、整地、复绿及扩湿为主线,重点实施管控、修山、治水工程,主要分为矿山环境治理、水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系统保护、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科技创新工程五大类十二亚类,对其进行分功能区治理。李涛等[11]立足于湖北省三峡地区,提出应从水环境、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长江岸线、污染土地、废弃矿山、江河湖库生态修复,三峡地区濒危动植物保护,江河沿线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着手,构建了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区域联动、部门协同的生态保护修复体系。王振波等[17]以拉萨河流域为例梳理了其主要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提炼了青藏高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技术路线,探索高原生态脆弱地区跨区综合协作联动的山水林田湖草治理模式,通过实证研究最终形成多部门跨区、多要素综合、多渠道协作、多目标耦合的联动治理模式。综上所述,山水林田草的工程实施,要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多角度、全方位系统性的综合考虑其保护与治理,因地制宜的选择治理模式,差别化的治理方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3展望

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山水林田湖草相关研究进行综合梳理认为,山水林田湖草的进一步研究要打破行政界限的限制,以自然流域为单位,对其山水林田湖草进行综合治理。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服务功能、土地整治等仍是未来山水林田湖草研究领域的热点与重点。如何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获取评价数据仍是研究的难点问题。

猜你喜欢

林田湖山水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山水间》
丽水: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作推进
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
爱在一湖山水间
三部门联合发文:推动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山水之间
探讨地质环境与山水林田湖草项目的深层关系
一处山水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