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发行的探索

2023-09-13甘桂琴

广西教育·D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赤色报刊发行读报

金 芮,甘桂琴

(1.喀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2.喀什大学 人文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党的宣传组织工作。他们创办党报党刊,出版各类图书。但在当时极为不利的政治环境下,如何提高党报党刊的发行量,扩大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传播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宣传部门和邮政部门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此,两大部门作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2 周年之际,系统梳理分析党在报刊发行方面的历史、成果和经验,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对党报党刊发行的认识与大革命时期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将面向社会大众宣传马克思主义、党的方针政策等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在新文化运动后期,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载体,党的机关报、团组织和工农组织的机关报等,陆续创刊、发行,如《向导》《新青年》(后期)、《中国青年》《热血日报》《中国工人》等,成为当时黑暗中闪现的一丝光芒,指引着一代青年前进的方向。

作为一个年轻的新型政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报刊发行、党报宣传意识,是与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分不开。马克思和恩格斯把报刊比喻成喉舌,无论是宣传自己的纲领和主张,还是同敌人进行斗争,还是发展壮大自己的组织,或者保持同党内外群众的联系,都离不开机关报刊这个重要的思想武器和政治阵地[1]。报刊是沟通传播者与受众者的桥梁与枢纽。党报的宣传、教育、组织功能作用的发挥,首先离不开发行工作,只有把发行工作落到实处,党报党刊才能充分实现自身价值。如果发行工作不得力,报刊传递不出去,或者在传递过程的某个环节形成积压或中断,都会导致受众无法接收传播的信息,从而不能产生新闻报道与宣传的功效。如何使党报党刊顺利地到达读者手中,发挥其价值,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宣传工作面临的问题。

党报党刊作为有形的纽带、载体,能紧密串联起中央与地方组织之间的关系,使各地党组织和干部、党员以及人民群众听到和接收党的声音,从而为凝聚力量准备条件。在一定意义上,党报党刊就是党的文件指示、党的舆论工具、党的教育资料。党以这种媒介连接沟通党内成员、组织,达到团结、教育、培养党员的现实目的。1925 年1 月,中共“四大”强调:“我们党的组织部重要工作之一,现在就是设立能够普遍地传布党的印刷品之机关……我们借此可以与党的组织和群众树立继续更为接近的基础。”[2]中国共产党就是要通过党报党刊,密切党内与党外群众的联系,有效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壮大无产阶级的力量。

大革命时期,党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积极探索报刊发行之路是探索革命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有如下特点:一是沿用五四运动时期和建党前的书籍报刊发行网络,如借助现有的大小书店、民营报刊社;二是借助党员或党组织所在学校、工厂、群众团体等机构,开展有组织的传播、阅读;三是建立党内的交通通信网,又叫秘密交通线,这是将报刊发行从中央交付到地方组织系统的交通通信机构,使得各级基层组织和党员团员或可靠人员以不同形式参与到报刊发行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报刊发行工作安全顺利地进行。因而,大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党报党刊发行网络的草创及初步运作时期。

1927 年4 月,大革命失败后,由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系统遭到破坏,很多地方的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秘密状态。因此,立足于城市的党报体系和发行网络亦遭破坏,这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面临党报党刊传播的交通网络、发行网络重建的问题。

二、苏区时期的党报党刊发行

大革命失败后,为积蓄革命力量,党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方针。中国共产党逐步将革命力量从城市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开辟了多块革命根据地,最终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中共宣传组织动员的重心也从城市转移到农村根据地,党报体系运作及发行网络的建构也面临着新的形势。由于局势相对稳定,在党中央的重视和发行人员的努力下,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出一套符合实际需要的党报党刊的发行模式,对后期党报党刊的发行产生积极影响。

为了确保报刊顺畅发行,苏区时期党把报刊发行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的工作体系,把报刊发行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出于宣传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提升了对报刊发行的重视程度,由报社负责上升到中央负责的政治高度。1930 年3 月26 日,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在第87 期上刊发的《提高我们党报的作用》中指出:“党报的发行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党报的广大发行,才能建立党与群众之非常密切的联系,才能扩大党报在一般劳苦群众中的政治领导。”[3]中共中央对报刊发行的高度重视,引发地方的积极响应与贯彻落实。1931 年11 月,《地方苏维埃政府暂行组织条例》 规定政府负责出版印刷工作,同时成立地方苏维埃政府发行科。1932 年4月,为扩大营业,《红色中华》报社发行科改组为中央出版局总发行部,隶属临时中央政府,它既是一个发行机构,又是苏区报刊发行工作的主管部门。两大发行机构的建立,使苏区新闻出版事业走向计划出版、统一发行的阶段,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条有效发行链,确保了报刊的顺利发行。

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拓宽了报刊发行渠道,创新了发行模式。由于革命环境改变,面对的受众群体千差万别,故而报刊的发行方式也随之趋于多样化,更显灵活和有效。苏区初期,报刊的发行原以单位订购为主。到中后期,由于苏区通信网络日臻完善以及报刊发行种类的多样化,单一的订购发行逐渐被多元化的报刊发行渠道所取代。免费赠送报刊给党政军机关是早期苏区发行报刊的方式之一,但容易造成浪费,利用率不高。后来,通过规定报刊赠送数额,严格审核报刊发出、收到的时间等一系列改革,改变了报刊浪费严重的混乱局面,保障了苏区报刊的正常发行。为了扩大报刊发行面,使报刊在基层能够顺利发行,中央出版局总发行部设立推销代派处,批发零售报刊。通过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和劳务费,调动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从事报刊发行工作;通过全价回收没有售完的报纸,规避了推销代派处的风险,提高了推销代派员的积极性。在团体发行和个人发行的相互补充下,党报党刊在基层得以顺利发行[4]。

如何提高报刊的实效发行和传播效率,如何把报刊发行同群众读报有机结合,是党和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各级党组织鼓励订阅报刊,开展群众性读报用报活动,组织各种层次的读报团,提高报纸的反复阅读率,把报刊的作用发挥到极致。1931 年3 月通过的《关于发展党的组织决议案》指出:“要尽量利用党报及一切公开刊物,扩大我们在群众中的共产主义宣传,要赶快改良发行推销的工作,要在工厂中组织读报小组,地方党部要设法帮助此种工作。”[5]为推广报刊的发行,发动群众普遍读报,临时中央政府内务人民委员部发布第三号命令,决定降低报纸发行的邮费,鼓励大家多订阅、多读报、多用报,同时积极交流读报的经验和方法。为了解决许多人民群众和官兵不识字的问题,各级单位纷纷组织读报团、读报班、读报小组,开展读报读书活动。相较于个体读报看报,作为组织传播的一种形式,集体的群众性读报更加正式、正规,再加上讲解和分析,能够取得更大的传播效果,同时可使群众有机会了解报刊上的内容,这样的做法经济且实惠,减少了报刊的浪费,提高了报刊的反复阅读率。

中央苏区时期探索出了一套党报党刊的工作模式,报刊发行体系初步形成。发行责任者、发行主体以及发行方式的多元化与立体交叉,确保了报刊发行与群众的更加紧密结合,确保了报刊发行工作的全覆盖,凸显了报刊的社会效益。把报刊的发行工作上升到政治高度,开展群众性读报用报活动并组织读报团,既拓宽了报刊的发行渠道,使报刊顺利到达读者手中,又使报刊信息入脑入心,极大地提高了报纸的使用率和社会影响力。

三、赤色邮政与党报党刊发行

当各根据地苏维埃政权成立后,党开始自发地探索建立赤色邮政机构,其目的之一就是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信息传播网络、实物传递网络,帮助邮递、发行出版物。

从1927 年下半年开始,湘赣边界各县纷纷建立赤色邮局和交通站,红军和苏维埃政府十分重视交通邮政工作。1928 年11 月25 日,毛泽东在《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中提到“交通机关的建设极其紧要”[6]。1929 年6 月,中央出台的《宣传工作决议案》指出“尽可能地公开发行日报及其他地方性的党报。……党并且须注意利用日报及地方党报,督促支部建立通信员与改进发行工作”[7]。这既表明了党对新闻事业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当时交通邮政、报刊发行等工作存在着不足。

1930 年3 月,赣西南特委在今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成立了赣西南赤色邮政总局,发行了第一枚邮票,邮政组织系统初步形成。1931 年10 月,在瑞金叶坪设立中央邮政局。后来为了满足苏区发展的需要,1932 年5 月1 日在中央邮政局的基础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总局,成为当时邮政通信事业的领导中心。邮政总局成立后,开始整顿邮务,统一领导,部署全国苏区邮政工作,负责军邮,秘密文件、信件、报刊的投递,同时开展民用邮寄工作,改变了原各苏区邮政组织不统一、规章制度各异的状况。为形成制度规范,中央内务部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暂行章程》,共17 章79 条,对邮政组织机构、人员编制、各类邮政业务、红军信柜、责任赔偿、与中华邮政局的关系等作了明确规定[8]。至此,中央苏区邮政形成统一的领导机构,建立了完整的管理体制,健全了业务体系和邮路干线,通信工作步入正轨。规范有序的通信,确保了党政机关各项指示的上传下达以及军民通信的顺畅,铸就了战火中的绿色通道。

与此同时,由于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党大力开展新闻出版事业的探索实践,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增加报刊出版数量,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出现的崭新局面,对赤色邮政传递网络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大需求。1932 年4 月24 日,闽、赣两省邮政联席会议决定,以瑞金为起点,按军事重心与交通要道分设6 条邮路干线,每天两班互递。同年7 月,“将原来的6 条邮路干线扩充为15 条特别快线”[9]。在党和苏区政府领导下,赤色邮政采取各种措施,同时承担起通信工作与报刊发行任务,有力地支持了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为了方便报刊的出版发行,一些报刊按重量计费,实行邮资总付,既方便收寄,又加快收寄速度,更有报刊甚至减免或收取低廉邮费。为了保障报刊的顺利发行,县以下较大的乡镇或交通要道都设立邮政分局或邮政代办所。费用低、遍布广的赤色邮政,保证了报刊的成功发行,顺利邮递到读者手中,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积极作用。邮政系统特有的全程联网、环节接力、联合作业,使中央苏区报刊实现顺畅、及时地发行。

毛泽东曾在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高度赞扬说:“苏区群众文化运动的迅速发展,我们看报纸的发行也可以知道。中央苏区现在已有大小报纸三十四种,其中如《红色中华》从三千份增至四万份,《青年实话》发行二万八千份,《斗争》二万七千一百份,《红星》一万七千三百份,证明群众的文化水平是迅速地提高了。”[10]《红色中华》从创刊时每周一期,到三日一刊,再到后来每周出版三次,从周一刊变成周三刊,说明在赤色邮政的管理下,报刊发行措施到位、发行网络健全、发行速度高效。实际上,近年来的统计表明,中央苏区的各类报刊达到312种,比毛泽东在报告中所说中央苏区只有34 种报刊多了近10 倍[11]。在艰难的苏区革命时期,能发行种类如此之多的报刊、数量如此之大的单一报刊,实属不易,这与赤色邮政所建立的完善高效的发行体系和传递网络是分不开的。

四、早期报刊发行的特征

中国共产党对报刊发行工作的探索实践,既是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无论是大革命时期,还是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报刊发行体系都是党在特殊时期、特殊地点,通过特殊方式建立起来的。虽然是草创与摸索,但是探索出了许多宝贵经验与教训。

(一)党政军“三位一体”的格局,多方位的发行渠道

中央苏区报刊发行体系处于一种多层次、多部门、多渠道交叉并存状态。从发行层次来看,有中央各部门创建的发行机构,如苏区中央局直接领导的中央局发行部;有地方各级苏维埃政府文化部门创建的发行机构,如红色书店;有中央下属部门创建的发行机构,如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出版发行科。从发行部门来看,有党、政、军各部门下辖的发行机构,如中央局发行部、中央出版局总发行部、总政治部发行科;有各种出版单位创建的发行机构,如报刊社的发行科室、书店等。加上赤色邮政创新发展邮发渠道,苏区的报刊实现了多渠道发行和全方位覆盖。

早期报刊的发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央苏区的报刊发行机构大都是官方机构,最典型的是中央出版局总发行部。它既是一个发行机构,又是苏区书报刊发行工作的主管部门,但并不直接负责具体的传递配送报刊的工作。事实上,这些机构主要负责出台政策、措施,主导顶层设计。如1932 年,中央出版局总发行部作出决定要调整报价;统一中央苏区报刊收费的货币方式;建立发行经济责任制度等[12]。在中央的顶层部署、各部门的统一配合下,报刊得以顺利发行,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报刊发行以服务政治军事为主

因为处于艰难的革命时期,早期党报党刊的发行侧重于为政治军事服务。虽然党报党刊的发行必然需要经济方面的投入,但是更主要的是追求党报党刊发行后所带来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党报党刊的发行加强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促进了根据地之间的通信联络,巩固了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扩大了红军及苏维埃的影响。实际上,苏区报刊成为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以及红军开展各项工作必不可少的“喉舌”。

在此背景下,采取怎样的发行渠道和发行方式,都是为了满足政治军事的需要,党报党刊的发行成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的任何报刊社不是自办发行,严格意义上的自办发行,是完全由报刊社或编辑部自负盈亏、独立运行,其他部门、单位并不参与和协同。当然,开展代办代理除外。没有党政军的支持和帮助,报刊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很难生存。因此,当时的报刊发行是为党政军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报刊发行体现了服务政治军事的特点。

(三)赤色邮政探索创新了报刊发行业务,并在交通通信网的基础上打造了邮发渠道为主的报刊发行网络

截至1932 年上半年,中央革命根据地党、政、军的中央机关以及省、县级机关均创办了自己的报刊。如此之多的报刊发行,如果仅靠各报刊社自办发行,势必造成重复与浪费,因此必须依靠一个专门的、有效的发行网络来支撑,而赤色邮政则是最佳选择。因为邮政通信网为信息与实物二位一体的传递网,报刊作为信息载体的实物,通过邮政的实物流通网络传递、发行,是合乎邮政规范的。赤色邮政传递、配送公开报刊,既开拓了邮政新业务,又给予报刊传递极大的方便,这无疑是报刊发行史上的一大创举。

依托赤色邮政建立的发行网络进行报刊的发行,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如果独立的报刊发行机构过多,势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所以,上至中央发行部,下至各报刊社发行科室,虽然均负有发行管理的职责,但都不直接参与报刊的传递,而是通过赤色邮政建立的发行网络进行传递,从而节约了资金和人力。当然也存在一些系统内上下级的常态化交往沟通,顺便承担了部分报刊的传递、下发的任务。总体上说,苏区是在交通通信网的基础上,打造了一个以邮发渠道为主的报刊发行网络。

五、结语

从大革命时期到苏区时期,党对报刊发行进行初步探索,从城市到农村,从粗糙到成熟,结合现实环境、自身特征和实际需要,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党报党刊的发行模式,影响深远。在后来的抗日根据地、解放区都能看到这一发行模式的身影,它为我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针对当时不利的社会环境下,为了顺利发行报刊,扩大宣传面,中国共产党把报刊发行纳入党组织的工作体系,使之成为一项政治任务,同时构建了党政军“三位一体”的格局,拓宽了发行渠道,并借助赤色邮政创新报刊发行业务,打造出完备而流畅的报刊发行网络。中国共产党早期对报刊发行的探索和实践,为后来报刊的发行提供了有益参考与借鉴。

猜你喜欢

赤色报刊发行读报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报刊发行事业的创新进路
赤色龙州
读报
读报
读报
赤色在中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
赤色邮政戳记的发现与考证皖西烈士陵园管理处
《读报一得》
试论太行抗日根据地乡村报刊发行
浅谈报刊发行工作的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