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报刊发行事业的创新进路

2022-04-25吴锋

编辑之友 2022年4期
关键词:十九大媒体融合

【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从顶层设计的高度谋划新时代发行事业的发展思路,形成新时代报刊发行工作的总体方略、行动指南和路线图,初步建成智能媒体时代的报刊发行事业体系,其核心内容表现在六方面:强化政治引领,构建新时代报刊发行的领导机制;坚持固本培元,守住传统纸媒发行基本盘;加快网络再造,构筑新时代发行网络新业态;助力技术赋能,抢占算法推荐分发新高地;推动融合裂变,构建全媒体融合发行新模式;加强风险应对,完善突发风险事件保障体系。五年来,我国报刊发行事业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推动多领域协同发展。

【关键词】十九大 发行事业 报刊发行 算法推荐分发 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2)4-096-08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2.4.012

报刊的发行是一项关系广大人民文化生活和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也是党的宣传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发行系统承担了报刊的推广、流通、分配的任务,是出版生产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报刊实现传播价值的主要手段,更是密切联系读者的纽带和桥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报刊发行事业走过了70余年的辉煌历程,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国的发行网络,形成了充满活力的出版发行市场,正日益走向世界报刊发行事业的舞台中心。但近五年来,我国报刊发行事业面临外部环境变化之巨大、经受市场冲击之剧烈、发展模式转变之频繁,实属罕见。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报刊发行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谋划新时代报刊发行工作的总体方略、行动指南和路线图,构建智能媒体时代的报刊发行事业体系,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回顾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报刊发行事业的发展历程,梳理过去五年来相关理论研究的主要进展,对更好推动发行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所谓报刊发行是指将报刊社生产的新闻信息产品送达读者的过程及相关运营系统的总称。进入智能媒体时代,虽然报刊发行的本质内涵并未发生变化,但其概念的外延得到拓展,它既包含传统物流意义上的纸质报刊发行,又包含新兴的数字报刊发行及智能算法推荐分发,还包含媒体融合背景下的融媒体发行业态。

一、顶层设计:谋定新时代发行事业的总体构架

智能媒体时代下,我国报刊发行事业遭遇严峻挑战,发行工作面临的环境之复杂、转型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在传统媒体领域,纸媒发行市场连续多年下滑,报刊零售额呈断崖式下跌,纸媒发行经营模式被彻底颠覆,一些报刊社裁撤自办发行队伍,报刊零售终端难以为继,报刊发行网络日益萎缩。在智能媒体领域,大数据和AI技术驱动的智能平台型媒体发展日新月异,新闻信息自动化推送平台逐步成为受众信息接收的主渠道。传统纸质媒体发行具有环节多、流程长、高成本、时效慢等特点,而智能媒体算法推荐分发技术具有自动化、个性化、精准化、零成本、实时性等优势,因而新兴的算法推荐系统不仅颠覆了传统的发行模式,而且催生出新型的数字化发行生态系统,引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发行革命。理论上新技术扩散具有普惠性和公平性,但由于我国传媒领域的二元化体制结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发行技术革新中的机会并不均等,报刊社属于体制内媒体机构,虽占据历史优势、政治优势和内容制作优势,但缺乏新技术研发队伍及运营人才,在新闻信息分发市场居于边缘化地位;新媒体虽缺乏品牌和历史积淀,但在资本市场的强力支撑下,引进和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专业人才,率先掌握了算法推荐技术,抢占了新闻信息分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主导权。在此背景下,如何破解传统媒体发行难题,如何化解传统媒体发行与新媒体算法推荐分发技术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和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重视报刊发行事业,注重将发行工作与思想建党、制度建党和组织建党有机融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经验之一。那么,如何做好新时代的报刊发行工作?这不仅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学界聚焦的热点议题。十九大以来,党中央从顶层设计的高度谋划新时代发行事业的发展思路,形成新时代报刊发行工作的总体方略、行动指南和路线图,其核心内容表现在六方面:强化政治引领,构建新时代报刊发行的领导机制;坚持固本培元,守住传统纸媒发行基本盘;加快网络再造,构筑新时代发行网络新业态;助力技术赋能,抢占算法推荐分发新高地;推动融合裂变,构建全媒体融合发行新模式;加强风险应对,完善突发风险事件保障体系。

二、政治引领:构建新时代报刊发行的领导机制

中国共产党历来主张从政治上、党与群众的关系上考量发行工作,将党的报刊发行事业视为重要的政治任务,确立了党领导发行工作的指导原则。党对报刊事业的领导不仅体现在对内容采编的领导,还体现在对发行系统的领导。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报刊是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重要手段”,旗帜鲜明地强调“党报党刊发行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

首先,确立为人民发行的总体导向,即新时代发行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做好发行工作的基本方针。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把课堂设在了人民日报社,强调党的发行事业要在向基层拓展、向楼宇延伸、向群众靠近上继续下功夫,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和信息服務,让《人民日报》离人民更近,做到《人民日报》为人民。[1]换言之,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发行事业扩大受众覆盖面的目标不能变,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文化信息服务的要求不能变,为人民做好发行工作的宗旨不能变,这就为新时代的报刊发行工作指明了政治方向。

其次,理顺发行工作管理的领导体制。我国报刊发行管理体制历经多次调整。延安时期党中央设置中央出版发行部负责出版发行工作,新中国成立初设立国家新闻总署(后更名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1952年确立“邮发合一”体制后由邮电部负责报刊发行工作。[2]上述机构调整虽然在特定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管理分散、政出多门和统筹协调不力等弊端。为进一步加强党对报刊发行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将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新闻出版管理职责划归中宣部,明确由中宣部统筹管理报刊发行工作,旨在加强党对报刊发行工作的顶层设计与统筹管理,从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做好发行工作。

再次,加强理论学习和政策引导。2017年以来中央层面先后四次召开与报刊发行工作相关的重要会议,其中,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两次、中央深改委会议两次,出台了两个纲领性文件,举行专题会议频次之密集、出台文件之多、会议规格之高,在历史上都极为罕见,也足见新时代报刊发行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通过中央层面的集体学习,引导全党重视和研究新时代报刊发行工作,大兴调研之风,为推进报刊发行事业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出台中央级文件,为全国报刊发行工作提供行动指南。

三、固本培元:堅守传统纸媒发行基本盘

进入智能媒体时代,传统纸媒发行面临百年未有之挑战。一是纸媒产品迭代危机。世界范围内纸质报刊发行量出现巨幅下滑,国内都市报发行量经历了发行史上最大幅度的下跌,自2017年起国内每年有30余家报刊社停刊或休刊,“报刊消亡论”再次甚嚣尘上。尽管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我国纸质党报党刊发行量还维持在相对高位,但发行覆盖范围有限,发行效果不容乐观,纸媒边缘化的风险加大。二是读者阅读习惯变革危机。随着智能算法推荐系统的普及,实现了信息供给与受众需求之间的自动化匹配,读者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信息阅读碎片化、圈层化、对象化特征凸显,但基层群众、民营企业和青年群体纸媒阅读积极性不高,纸质报刊阅读率明显下降。那么,新时代背景下纸质报刊还要不要发行、如何有效发行、如何应对传统发行事业的发展危机等,成为亟须破解的难题。

面对百年未有之纸媒发行危机,党中央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大局出发,强调必须坚守纸媒发行基本盘,确保纸质党媒发行稳定。在思想认知层面,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强调党报党刊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是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同行者、见证者和书写者,从赓续党的红色血脉、传承党的优秀文化的战略高度,持之以恒抓好纸质党报党刊发行工作,确保纸质党报党刊发行量只增不减。在推进手段方面,中共中央办公厅坚持每年下发推进重点党报党刊发行工作的专项文件,中宣部每年年底召开党报党刊发行工作动员会(见表1),明确重点党报党刊征订范围,加强经费保障,确保各级重点党报党刊发行数量稳定。在发行取向方面,将党报党刊发行与党史学习教育、全民阅读和农家书屋等工作有效衔接,注重培养青年干部的阅读习惯,提高党报党刊阅读率和使用率。在发行治理方面,常年开展报刊发行秩序专项治理,及时查处强制发行、摊派发行、搭车发行等违规行为,减轻农民和基层订报负担。

十九大以来,经过多方协同努力,我国纸质报刊发行的基本盘保持稳定,重点党报党刊发行量仍居于历史高位。2020年全国出版发行报纸种数降至1 810 种,但仍有18种报纸平均期发行量超过100万份,重点党报发行量持续攀升。其中,《人民日报》发行量突破320万份,发行规模位居全球前列;《光明日报》和《经济日报》发行量均超100万份;《南方日报》发行量超过98.6万份,位居省级党报之首;《无锡日报》发行量达20万份,位居地市报前列;《都市快报》《半岛都市报》《钱江晚报》等都市类报纸发行量仍超过百万份。与此同时,2020年我国期刊发行种数突破1万种,达10 192种,其中,学术类、英文类期刊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中共中央机关刊《求是》发行量达154万份,广东省委机关刊《南方》发行量达120万份。此外,时事类、文摘类、教辅类和党建类期刊在发行市场居于优势地位,2020年《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发行量突破600万份,《读者》《半月谈》《特别关注》等八种期刊平均期发行量超100万册,《中国纪检监察》和《党风廉政建设》发行量位居全国前列。[3]

四、网络再造:构筑新时代发行网络新业态

传统的纸媒发行网络是承担报刊物流分发的实体系统,也是报刊发行事业的宝贵资源。自1985年起,我国报刊社先后建立起规模庞大的自办发行队伍和渠道分发网点,这对扩大营销力度、提高发行时效、提升服务质量起到重要作用。2020年,我国共有出版物发行网点18.4万处,较2019年增长1.3%,居于全球首位。但是,传统报刊发行机构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且创收来源少、经营业务单一,随着纸媒发行量断崖式下滑,如何对传统媒体发行网络进行改造提升、如何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经营结构成为发行事业转型的关键。面对全新的严峻挑战,报刊社有两种应对取向。一种是休克疗法,即解散报刊社所属自办发行队伍,回归邮政发行渠道,[4]如《北京青年报》曾是北京市首家、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自办发行报纸之一,但自2019年元旦起停止自办发行,全部交邮政发行。与此类似,《安徽日报》《甘肃日报》等省级党报和《本溪日报》等地市级党报先后解散自办发行队伍,回归邮政发行模式。另一种是再造网络,即赓续党媒的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党报党刊的政治优势和品牌优势,借鉴电商和物流企业的先进经验,对发行队伍进行培训升级,实施发行经营业务重构,打造以报刊发行为基底的现代物流企业。

十九大以来,各地报刊发行部门致力于打造新型发行网络,构筑新时代报刊发行经营业态,有两种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电商模式,以洛阳日报社为典型。《洛阳日报》于1985年起脱离邮发渠道,是国内最早开启自办发行的报社。为应对智能媒体时代的发行网络危机,发行公司利用报社品牌优势、网络优势和读者资源,自主研发综合型网上商城——“购时惠商城”,为读者提供生鲜粮油、地标特产、食品酒饮、洗化百货等生活必需品物流配送服务。经过多年探索,报社建成大型物流仓库1座、配送分拨中心10个,累计开发国内100余个特产直供基地,品牌合作商家500余个,注册用户30余万,用户访问量超过5 000万人次,电商销售额累计近3亿元,并向省内外多个城市拓展电商业务,实现了由报社业务部门到互联网企业的转型。[5]二是物流模式,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公司为典型。在确保报刊发行服务业务稳健运行的基础上,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公司全面引进新型物流配送项目,布局生鲜全产业链,先后承接100余家大型企事业单位的生鲜团餐配送业务,参与共建冷链物流园,为发行公司物流配送业务可持续发展奠定平台基础。截至2021年年底,该集团实现纸媒发行经营收入0.89亿元,占发行公司总收入的13.61%;非报业发行经营收入5.65亿元,同比增长2.82亿元,同比增幅99.65%;发行公司非报业经营利润达819.38万元,同比增幅59.99%。该集团报刊发行网络不仅成功实现扭亏为盈,而且成为报业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成为全国报刊发行网络再造的典范。

五、技术赋能:抢占算法推荐分发新高地

十九大以来,人工智能技术与新闻传媒业的耦合创新使得报刊发行业态发生巨变,算法推荐分发成为媒介发行新模式。在传统媒体运营生态中,媒体机构、媒介信息产品与受众在空间上处于分离状态,发行工作的价值在于完成媒介信息载具的空间转移,打通传者与受众之间的传播通道。但智能媒体平台集信息流、受众流、现金流于一体,实现了出版机构、媒介产品和受众群体的数字化聚合,媒介信息产品与受众间的空间距离被压缩为零,因而物流层面的媒介发行升级为基于算法技术的信息推荐,媒体信息分发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智能媒体构建了信息传受主体汇聚的云端场景,推动发行网络走向虚拟化;算法推荐技术助推发行推广和服务走向自动化;利用读者阅读行为大数据(点赞、转发、评论等)分析技术,使得发行效果监测更为精准化。从媒介发展史看,媒介发行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其占有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高。[6]因而,越来越多的媒体机构纷纷投入巨资,抢占智能分发新高地。

算法推荐系统就是用机器学习算法实现新闻信息产品与用户之间精准匹配的一套技术系统。算法推荐系统最早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1994年明尼苏达大学GroupLens研究团队研发出全球首个以协同过滤技术为核心的自动化推荐系统。1998年亚马逊首次将协同过滤算法应用于电商领域,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经过近30年的积淀,算法推荐系统技术不断迭代,先后衍生出协同过滤推荐、关联规则推荐、基于内容的推荐、混合推荐、基于知识的推荐、基于上下文的推荐、基于人口统计信息的推荐等信息分发方式。[7]十九大以来,我国成为全球算法推荐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新中心。在商业资本推动下,我国算法技术研发实现了重要跨越,算法推荐分发系统已经从早期的文字内容推荐升级到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的个性化推荐,策略上也对协同过滤算法和关联规则挖掘等进行了升级和改进。其中,由字节跳动等企业主导研发的基于数据分析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技术、人工智能交互界面技术等已经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尤为要者,我國算法推荐技术的应用场景也日趋多样化,在新闻聚合平台、视频娱乐平台、电商平台等领域的应用日趋成熟,如新闻资讯类客户端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网易新闻、一点资讯、知乎,短视频内容类客户端抖音、快手、B站、美拍、火山小视频等,成为新时期新闻信息分发的主流平台。

毫无疑问,算法推荐技术是人类信息传播史上的一场伟大革命。就生产方式而言,算法推荐系统依托人工智能技术以数字媒体形式进行分发,无须物理印刷,被视为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就发行形态而言,算法推荐系统能克服传统媒体发行的“千报一面”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对象化和精准化分发,甚至形成去中心化、去导航化、去版面化的推荐模式。就发行效能而言,算法推荐技术以智能机器人代替过去由发行员执行的推广和配送任务,将其从繁重的发行劳作场景中解脱出来,解放了发行事业的生产力。基于此,我国传统主流媒体通过入驻智能媒体平台或自建平台等方式推动发行变革,极大地拓展了主流媒体信息传播的覆盖面。

六、融合裂变:构建全媒体融合发行新模式

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推动媒体融合战略,旨在打通传统纸媒发行与新媒体发行之间的藩篱,构建融媒体发行新场景。媒体融合理念旨在打破不同体制、不同媒体载具和不同发行渠道之间的障碍,整合多维度、多领域、多层级的媒体资源,进而构建跨媒介、全媒体的融合型发行新模式。媒体融合的概念最早发端于美国新闻界,2003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最早开设了媒介融合课程,2005年率先开设媒介融合专业。[8]21世纪初该理念被引入我国学术界,并得到政界和业界的重视。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意在推动传统纸媒发行事业向全媒体业态升级,是报刊发行史上的重大跨越。此后,全国各地以媒体融合为总抓手,在纵向层面上打通中央、省级和区县各层级媒体资源,构建上下贯通的融媒体发行新格局;在横向层面上打通“报、网、端、微、屏”之间的障碍,构建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为核心的全媒体发行新景观;在媒体内部层面通过流程优化和资源整合,实现信息内容、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打造数字化智能发行新模式。

在中央级媒体方面,充分发挥全国性媒体的政治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媒体品牌矩阵,在全国媒体深度融合建设中发挥排头兵和领航者作用,形成平台聚集和示范效应。人民日报社媒体融合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于2016年建成投用,截至2021年年底,《人民日报》微博粉丝数达9 300万,《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粉丝数量超1 100万,《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下载量达1.85亿,《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达2万多屏,人民日报社所属媒体覆盖总用户数达6.35亿人。同时,《人民日报》拥有15种语言、16种版本,在全球100余个国家发行,发布了一批现象级融媒体爆款产品,实现了跨媒介的链式传播,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在省级媒体方面,整合区域媒体传播优势资源,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融媒体平台,形成区域带动效应。上海报业集团对传统媒体结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投入巨资打造的澎湃新闻客户端影响迅速扩大。截至2021年5月,澎湃新闻客户端下载量达1.86亿,日活用户超1 065万,每日全网阅读数超4.5亿人次,成为我国省级融媒体建设的排头兵。与此同时,南方日报传媒集团充分发挥省级党媒人才、智力和资讯优势,将传统的采访升级为深度调研,将传统的新闻报道升级为打造深度智库爆款产品,先后建成覆盖经济、法治、城市、教育、党建、数字政府、乡村振兴、大数据、舆情等十大领域的专业智库型融媒体平台,建成新时代的智慧型媒体集团,新型智库成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在县级融媒体建设上,党中央提出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总体部署,县级融媒体是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则因其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极端重要性,成为社会治理中最为关键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难以抵达的“最后一公里”。因而,推进县级融媒体建设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议题,但如何推进县级融媒体建设是一大难点。实际上,我国县级媒体发行事业历史悠久,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各地创办的县级报就多达300余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支持浙江和江苏等地区创办发行了一批重点示范县报,发行量约3万份。改革开放后,我国启动“四级办台”建设,各地区县大多建成了电视台和广播台(站),部分地区的县级报也得到恢复和发展,到2000年年底全国县级报纸有300余家。但2003年国务院牵头对全国县市报发行市场进行整顿,仅保留经营状况较好的县报30余家,以杜绝行政摊派发行,减轻基层群众的经济负担。由此可见,县级融媒体建设必须探索适合我国县情的发展之路。2018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出台《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为新时代县级融媒体建设提供了总遵循。2019年年初,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发布《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等指导性文件,为县级融媒体中心提供了技术指导和建设规范。从建设成效上看,我国县级融媒体建设主要形成了三大模式[9]:一是在东部发达地区,因县级经济、技术和人力资源富集,由县级宣传部门或媒体机构牵头的县级主导建设模式,以浙江长兴县级融媒体中心为典型,已经形成了可复制的示范样板;二是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因区县经济、技术和人力有限,通常采取由省级单位主导、以全省融媒体集群带动县级融媒体发展的全省部署模式,以湖北、陕西等地最为典型;三是在边疆地区,因地广人稀、经济基础薄弱,依托地市融媒体平台走简易精干、经济适用的简易型县级融媒体建设模式,以西藏、新疆等为代表。据初步统计,十九大以来各级党委政府为融媒体中心建设投入的经费达100亿元,为建立新发行模式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到2021年年底,我国第一轮县级融媒体平台建设已基本完成,初步形成了“政务+服务+商务”的信息传播模式,打通了县域信息分发的“最后一公里”,为基层社会治理做出了积极贡献。

七、风险应对:完善突发风险事件保障体系

强化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应按照风险社会的发展要求,建立应急发行保障体系,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为发行事业稳续提供重要支撑。在全球化时代,关注风险、应对风险已成为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现实。重大突发风险事件治理能力是衡量媒体成熟与否的关键指标,也是检验媒体风险应对能力的重要标准。媒体是突发事件预警的吹哨人、突发事件报道的先锋队、灾难情绪的抚慰师,重大突发风险事件治理全过程都离不开媒介的深度嵌入和舆论引领,离不开发行工作者的担当作为。2020年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传播范围最广、社会影响最深刻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何应对和处置重大突发风险事件,并以此为契机建立长效处置机制,成为摆在报刊发行工作者面前的一大紧迫课题。

媒体应急反应能力是新闻媒体及其人员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按既定应急预案迅速采取一系列有效行动以应对传媒运行危机的能力,包括应急速度、应急效度、应急经营等关键指标。[10]在重大突发事件中,传统纸媒发挥图文阅读优势,坚守报道权威性,以详尽报道回应公众关切,不仅可以消除社会恐慌,还能够彰显主流媒体在舆论引领、心理疏导和情绪抚慰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但面对“封城”“封路”乃至“闭户”等超常规防疫举措,如何将报刊第一时间送达读者受众,对报刊发行工作而言是一项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公司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探索出一条疫情防控环境下的发行操作规范。报刊投递按照“应送则送、能送则送”原则,第一時间将报纸送进报箱、送到小区、送达单位,以优质服务树立党报集团的发行品牌,体现党媒发行的责任担当。对于封闭式管理的小区,采用非接触式投递方式,与小区物业协商,将报纸送到物业保安室、传达室或小区出入口管理点,同步提交订户清单(标注姓名、地址、联系方式)。对于管控区小区,暂将报纸寄存站点,待疫情过后再一次性补送。在应急经营方面,传统媒体发行部门通过拓展经营领域、创新经营模式,在服务疫情防控中寻找新商机。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地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经营方式,催生了一批全新的经营业务,成为传统发行队伍转型发展的重大契机。西安、武汉等地媒体发行队伍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推出无接触配送、无接触安心送服务,主动承接政府抗疫物资运输分发及居民日用品入户配送任务,不仅满足了被隔离群众的生活物资需求,而且扩大了发行经营的范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

八、实践启示:五年来我国报刊发行事业的基本经验

十九大以来,我国报刊发行事业在深化改革和创新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应新时代报刊发行事业发展的道路,初步形成了新时代报刊发行工作的总体方略、行动指南和路线图,并在六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但也应看到,我国报刊发行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传统主流媒体发行转型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总体而言,五年来我国报刊发行事业探索的基本经验是:以报刊发行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推动多领域报刊发行事业协同发展。

1. 持续推动报刊发行事业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报刊发行事业也不例外。其一,报刊发行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持续推动科技创新,重视最新技术对报刊发行事业的引领作用。近现代以来的传媒发展史表明,新技术迭代的速度越快,对媒体生产方式的影响越显著,媒体产品的迭代也越快,媒介发行的样态也更加多样。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在新闻信息算法推荐技术应用的若干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巩固领先优势,必须在智能媒体信息算法分发领域进一步加大投入。在世界范围内,以文字信息分发为核心的第一代算法推荐技术已日趋成熟,以视频分发为核心的第二代算法推荐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在深入分析算法推荐技术演进规律的基础上,集成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加快研发全媒体分发、跨语种推荐和多模态推荐等前瞻性技术,提前谋划布局第三代智能分发推荐技术,力争在全球算法推荐分发技术创新领域占据优势地位。同时,引导传统主流媒体加快研发党媒信息推荐分发专属算法系统,该系统强调主流价值观赋能算法,其算法设计框架既要遵循常规的市场化信息传播逻辑,又要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媒介信息推送要求。使用户既可以根据偏好、兴趣获取信息,也可以获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强化主流价值观在信息推送中的主导作用,依靠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凝聚社会共识,营造良好舆论传播生态。

其二,报刊发行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发行质量,将主流媒体阅读率、传阅率等作为重要考量指标,不能盲目追求发行数量。苏联解体前有8 000余种报纸,其中《真理报》《消息报》《劳动报》等中央党报日均发行超过千万份,创下世界党报发行的最高纪录,但这大多数并非读者的真实阅读需求,而是强制摊派造成的虚假繁荣,1991年苏联解体后,苏联党报报刊发行量锐减,一些党报党刊被迫停刊。因而,无论是党报党刊还是其他出版物,必须把有效发行等纳入发行质量考核体系,杜绝无效发行。

2. 推动多领域报刊发行事业协同发展

一是推动线上分发与线下发行协同发展。进入智能媒体时代,如何正确处理线上分发与线下发行的关系,成为发行人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为了报刊发行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既要考量传媒技术发展带来的行业变革,又要充分考虑我国特殊的国情、党情,进而统筹推进线上分发和线下发行的协同发展。一方面,必须从政治高度持续推动重点纸质党报党刊发行。对于一个拥有9 500万党员的百年大党来说,保持重点党报党刊发行数量稳定,不仅是赓续红色基因,更是传承党的优秀文化的客观需要。实施党媒阅读习惯养成计划,重点培养青年党员、基层党员和民族地区党员群众的阅读习惯。同时持续开展报刊发行秩序专项治理,纠正强制发行、摊派发行、搭车发行等违规行为。此外,支持传统主流媒体利用智能媒体、电商媒体和直播媒体大发展的契机,加快构建新型媒介发行网络系统,提供更可靠、更便捷的物流服务,为传统媒体物流发行网络的转型升级创造更大机遇。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线上发行渠道。持续建设高质量智能媒体技术平台,扩大党媒内容信息分发范围,使以学习强国为代表的党媒数字化平台成为人民群众最喜爱、最信赖的信息渠道。以党报党刊为代表的新型主流媒体要科学运用先进传播技术,增强信息生产和服务能力,从而更好地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

二是推动多领域媒体融合发展。就纵向层级而言,推动中央、省级、地市、县级的四级融媒体协同发展。十九大以来,中央级、省级和区县级的融媒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地市级融媒体建设明显滞后,成为纵向融媒体建设的一大短板。应当指出,地市级媒体是连接省级媒体和县级媒体的重要节点,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也有明显优势,但由于缺乏政策和资金支持,目前地级市融媒体建设遇到较多困难。就区域推进情况来看,目前我国东部地区融媒体建设成效显著,中部地区融媒体建设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西部边疆地区的融媒体建设还较为滞后,在资金投入、人才支持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民族地区信息分发还不够充分。因而,必须加快出台相关引导政策,推动多领域融媒体建设协同发展。

三是推动传统主流媒体与商业化智能媒体平台协同发展。我国传统主流媒体大多拥有实体性的发行经营网络和发行人才队伍,但受体制机制的制约,资金投入有限,且缺乏技术研发实力,现有报刊发行网络优势难以转变为市场优势。与此同时,商业化智能媒体平台体制机制灵活,拥有海量资本支持,技术创新能力强,已形成了较为明晰的商业模式,但大多缺乏实体性物流网络。通过探索市场导向的混合所有制,推动这两者之间深度合作和协同发展,实现物流配送与信息分发的有效衔接,进而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发行模式。

四是统筹推进国内发行与国际传播协同发展。目前我国媒体发行网络建设主要局限于国内,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发行网络。随着我国综合影响力的快速提升,亟须构建自主可控且能覆盖全球的发行网络,搭建具有全球新闻信息推荐分发能力的系统平台,以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可喜的是,以抖音海外版(TikTok)为代表的新兴智能媒体已经在国际信息分发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到2021年年底,TikTok的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达10亿,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因此,党和政府须积极支持国内媒体发行“走出去”,进一步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业化智能媒体平台的扶持,引导他们抢占更大份额的国际信息传播市场,引导我国主流媒体运用全球性智能媒体平台向国际受众传播中国声音。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N]. 人民日报,2019-01-26(001).

[2] 吴锋,屠忠俊. 我国新闻出版与广电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前瞻——2013年“署局合并”之透视[J]. 现代传播,2013(5): 1-6.

[3] 国家新闻出版署. 2020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EB/OL].[2021-12-09].https://www.nppa.gov.cn/nppa/upload/files/2021/12/910c52660b947756. pdf.

[4] 顾联瑜. 中国邮政报刊发行业务的前世今生[J]. 中国邮政,2016(3):16-17.

[5] 张留东. 《洛阳日报》:报纸发行的困局与破局[J]. 中国记者,2015(10):14-16.

[6] 吴锋. 智能时代传统主流媒体发行规则危机及对策[J]. 青年记者,2021(23):68-71.

[7] 刘华玲,马俊,张国祥. 基于深度学习的内容推荐算法研究综述[J]. 计算机工程,2021,47(7):1-12.

[8] 蔡雯. 培养具有媒体融合技能的新闻人才——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教授的对话[J]. 新闻战线,2005(8):84-86.

[9] 田麗,石林,朱垚颖. 县级融媒体中心“全省部署”和“县级探索”建设模式对比——以A省Q县和B省Y县为例[J]. 出版发行研究,2018(12):12-17.

[10] 吴锋,马建森. 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媒体应急反应能力表现及评估——以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媒体应对为例[J].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22,12 (1):70-79.

猜你喜欢

十九大媒体融合
决胜与追梦:十九大后的中国经济三重奏
“十九大”的教育话题
“十九大”行情拉开序幕
为十九大召开 做好三个准备
“十九大”火爆朋友圈的深意(焦点话题)
为“十九大”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