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原生家庭,是真正独立的开始
2023-09-13陈林夕
■陈林夕
最近这些年,原生家庭的概念大火,人们开始探究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受到舆论影响,小香(化名)也开始反思自己与母亲的关系。记忆中,她5 岁就学会了洗衣做饭,打扫房间。妈妈希望她完成自己年轻时跳芭蕾的梦想,小香没有反抗,逐渐长成了大家都喜欢的那种“懂事的小孩”“父母贴心的小棉袄”。尽管她如此乖巧听话,记忆中的母亲仍然是挑剔的。对于母亲,小香更像一个年龄大一点的朋友,需要小香在意她的感受,关心她,满足她的期待,只要不顺她的意,她就会表现得很受伤,小香还会为此内疚,觉得自己不孝。
但如今33 岁的小香却说:“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她剥夺了我的童年。”
错位的家庭关系
这个世界上的确有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被父母好好照顾,反而需要去照顾父母的需要和感受,成为父母的“父母”。因为有些父母小时候也没有获得足够的关心和关爱,个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终其一生都在试图补上自己内心的窟窿,便想从自己孩子身上获得弥补。在一个家庭里,孩子很容易将自己放到一个救赎者的位置上,放弃了自己本该有的人生。因为孩子天生想要满足父母,获得喜爱。
告别原生家庭
当孩子长成大人,逐步要进入成人世界,去寻找自己的价值和天赋时,势必要离开父母,因此产生的冲突常常给人的内在带来很多混乱。家庭治疗师杰·海利说:“一个不能健康离家的孩子,是因为有一个放心不下的父母。”
为了照顾父母的需求,孩子往往不能安心地离开。当然,这种照顾并不是指物质层面的照顾,而是内在情感的照顾。这种关系是最具有破坏性的,因为事实上,孩子根本做不到满足父母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这也不是孩子应该承担的责任。但从家长到孩子,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于是时常在“告别”还是“留下”的选择中来回摇摆,甚至爆发家庭冲突。
心理专家的建议是,孩子要带着谦卑让父母去经历自己的人生,不再背负父母的苦,谢谢父母把生命传给自己,并从自己拥有的生命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当然,这个过程可能会充满着愧疚感,但我们需要练习如何拥抱自己的愧疚感。因为,只有拥抱了愧疚感,你才不会再被它桎梏。
所以,请照顾好自己,聆听自己内在细小的声音:在我的生命里,我最想创造的是什么。明白我们需要为自己的命运负起责任,照顾好自己,将疗愈带给自己。但我们也需要明白,我们无法去背负他人的命运,无法去承担任何人的苦难。
当我们真正成长的时候,再去看自己的父母,也许就会体悟到,父母也有他们的伤痛,把这一份同理、慈悲带到彼此的关系里,我们就会超越伤痛,从这里产生智慧的爱。但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与原生家庭的分离是成长非常重要的一步,敢于离开,便有了敢于做自己的勇气,代表着我们能够从原生家庭心智和个人独特心智之间创造出一个空间,找到一种平衡。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将逐步找到自己并成为完整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