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喀提林阴谋》与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2023-09-12辜怡宁

海外文摘·学术 2023年3期
关键词:西塞罗恺撒阴谋

辜怡宁

《喀提林阴谋》是古罗马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盖乌斯·撒路斯特·克里斯普斯发表于公元前43年左右的一部历史专题著作,记述公元前66年至前63年没落贵族喀提林因多次竞选执政官失败而反对罗马元老院,最后被元老院所挫败的一起政治纷争。《喀提林阴谋》是一部客观公正记叙历史事件的著作,从中能一窥罗马共和国后期腐化堕落的政治环境,是后人了解罗马共和国衰落原因的重要史料。

1 撒路斯提乌斯生平与《喀提林阴谋》

盖乌斯·撒路斯特·克里斯普斯(Gaius Sallust Crispus),是罗马共和国后期的历史学家、政治家。关于撒路斯特的生卒年月,史学界存在争议,一般认为他生于公元前87年或公元前86年,卒于公元前35年或公元前34年。撒路斯特生于距罗马约九十公里的萨宾人小镇阿米特尔努姆(Amiternum)里的一个骑士等级家庭,在年轻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师从希腊著名学者。后来,撒路斯特步入仕途,担任过财务官、保民官。在公元前52年担任保民官期间,撒路斯特在米洛杀害克劳狄乌斯一案中,站在反对贵族派米洛和米洛支持者西塞罗的立场上。可能是受此事余波影响,公元前50年他被监察官弹劾赶出元老院。公元前49年,撒路斯特在恺撒的帮助下重任财政官一职并获得了元老资格。公元前48年,撒路斯特被恺撒指派前往伊利里库姆指挥军团,但打了败仗。公元前47年,撒路斯特被派往坎佩尼亚平定军团暴动,但未能成功。公元前46年,撒路斯特在恺撒深陷阿非利加战争等待支援之时,及时运送物资到恺撒的营地里,立下大功。作为酬谢,恺撒任命他為新成立的努米底亚和阿非利加行省长官。公元前45年,由行省返回罗马的撒路斯特被控诉勒索罪,在恺撒的帮助下最终被宣判无罪,但也因此再度被取消元老资格。公元前44年,恺撒被刺后,撒路斯特彻底退出共和国的政治舞台[1]。

仕途中断的撒路斯特从此开始了写作,他流传于世的作品有两部完整的历史专题著作《喀提林阴谋》(Bellum Catilinae)、《朱古达战争》(Bellum Lugurthinum)和断代史《历史》(Historiae)的一部分,还有一些信件。

《喀提林阴谋》主要记述公元前66年至前63年贵族喀提林(Catilinae)反罗马元老院的政治纷争。该书详细叙述了事件的背景、阴谋的实施过程、最终的结局,运用了插叙、书信、演说,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事件中各个关键人物的形象。

撒路斯特为人称道的是其客观公正的治史观,撒路斯特认为历史撰述的困难在于史家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很容易受主观影响。因此,是否具有客观性成为历史撰述的关键,而撒路斯特自认为他抛却了派系的偏见,对这一工作抱有信心。客观公正的治史特点,在他的作品中多有体现,首先《喀提林阴谋》原文“Bellum Catilinae”直译为“喀提林战争”。“战争”相比“阴谋”,是一个不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是单纯地叙述一个事件。其次,作为恺撒派,撒路斯特在描写政治立场相反的西塞罗、加图等人时也做到了评价相对的客观公正。撒路斯特发表《喀提林阴谋》时,正是西塞罗被杀害不久、作品遭到查禁的时候,他在书中虽没有明显赞扬西塞罗,但也并没有乘机落井下石、有意贬低西塞罗或是指责西塞罗未经审判就处死阴谋者的争议行为,相反,他记载西塞罗的反喀提林演说,甚至还引用了西塞罗的一些观点。对另一个政敌加图,在记录完恺撒和加图在元老院讨论如何处置阴谋者的两篇辩论后,撒路斯特对恺撒和加图二人的性情品格作出比较,称赞加图诚实正直、坚毅不屈,“恺撒的伟大是因为他的善行和慷慨,加图则是因为他一生中的正直。前者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的温和和怜悯,而后者的严厉给他带来了声望。恺撒通过给予、帮助和宽恕赢得荣誉;加图的光荣则来自他从不会被贿赂所收买。”甚至对反派人物喀提林,撒路斯特也并不是一味地进行负面评价,他认为喀提林就算是亡命之徒也“具有非凡的智力和体力”。在描述喀提林叛军与罗马军队的最后一场战役时,撒路斯特的描写带有同情意味,他笔下的喀提林既是一位英勇战士,也是一位优秀统帅。即使是战败,喀提林“在被杀死的一堆敌人中间,还在轻轻地喘着气,脸上表现出在他生前给他以鼓舞的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

当然,作为个体,撒路斯特书写时,仍摆脱不了主观倾向。《喀提林阴谋》一书不可避免地带有撒路斯特个人的政治倾向,例如在恺撒是否参与阴谋这一问题上,撒路斯特不自觉偏袒恺撒,暗示恺撒受人诬陷,并修改了加图的辩论发言,删掉了直接指责恺撒的内容。但总体来说,撒路斯特对政敌的评价还是相当中肯的。

该书长久以来被奉为拉丁史学著作经典,不仅得益于作者撒路斯特客观公正的治史观,也与其独特的选题有关。《喀提林阴谋》让读者可以从中窥见罗马共和国后期社会环境、政治生态的窗口。撒路斯特描绘了罗马共和国衰落的图景:社会上道德衰落、官场上政局混乱、派系斗争严重,此事件更是暴露出元老院非法行为中潜存的危险。

2《喀提林阴谋》中衰落的罗马共和国

2.1 道德衰败

在《喀提林阴谋》中能看到身为道德论者的撒路斯特对罗马道德衰落的批判。撒路斯特赞颂罗马传统的美德,他认为从财富或是美貌得来的名声转瞬即逝且脆弱,只有卓越的德行才是人们不朽的财富。在《喀提林阴谋》一书中,撒路斯特首先回顾罗马的历史,描写到早期的罗马人本性上是正直忠诚且简朴的,而罗马的道德衰落始于布匿战争。罗马自建立以来逐步征服周边的部族,通过三次布匿战争彻底摧毁地中海地区的对手迦太基,但罗马的命运从此开始变得曲折起来,所有的事务开始天翻地覆。对外战争的胜利给罗马人带来了广袤的领地、畅通无阻的海路陆路、丰厚的战利品和奴隶,但也让罗马人从应对外敌的紧绷状态中解放,罗马人接触到更加奢靡的东方文化,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罗马昔日朴素正直的社会风气受到挑战,人们热衷于金钱和权力,全然不顾之前的一切美好品德。撒路斯特进行著述的“后三头”统治时期,罗马的道德更加衰败,政局混乱,内战不断,以掠夺财富和打击政敌为目的的“公敌宣告”更是屡屡发生。

历史上曾多次与贵族进行斗争获得胜利的罗马平民,在撒路斯特笔下也沦为一群乌合之众。撒路斯特认为他们既贫困也不讲道德、心怀不轨,对自己的国家没有敬畏之心。不满足于自身命运的平民寄希望于浑水摸鱼。尤其是这些平民在目睹一些人在苏拉独裁时期因战乱尝到甜头后,他们希望自己也能参与动乱,在混乱的时局中分一杯羹。

因此在喀提林阴谋这一事件中,道德败坏的就不仅仅是直接参与阴谋的人,一些平民也因渴望变革而赞同喀提林的计划。但撒路斯特接着写到,平民们除了唯利是图外,没有任何自己的主见,如墙头草一般,立场随时都跟着风向发生变化。追随喀提林、急于看到战争爆发的平民,在看到喀提林失败,自己已无利可图后转头吹捧起了揭穿阴谋的西塞罗。“虽然他们相信其他的战争行动会使他们得到战利品而不会给他们造成损失,但是他们却认为一场全面的大火对于他们本身来说,是残酷、恐怖而且是特别具有灾难性的,因为他们除了他们每日的食物和衣物之外是一无所有的。”

正是这样道德衰落的大环境,给予了喀提林发动叛乱的土壤。喀提林在此很容易把道德败坏者和犯罪者召集于自己麾下。

2.2 政治腐化

共和末期的罗马内部动荡不安,政治力量错综复杂。民主派与贵族派,庞培与元老院,庞培与克拉苏、恺撒,恺撒与贵族派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关系。特别是经历过苏拉独裁后,罗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独裁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不会轻易消亡。苏拉的胜利刺激了一部分图谋不轨的政治投机者想要效仿他进行独裁。与此同时,受苏拉打压的一部分人则渴望再次发动战争,推翻现有的政权夺回自己曾有的权力。在野心和贪婪的驱使下,各方势力为了利益相互斗争,罗马共和国后期的政局陷入一片混乱。在喀提林阴谋这一事件中,无论是支持喀提林还是支持元老院,贵族们的本质目的都是为了争夺权力,“还有一些贵族也参与了这次阴谋,只是他们与阴谋的联系更加隐蔽一些而已,他们这样做与其说是由于贫困或任何其他迫切的动机,不如说是因为想取得权力。”

在这一事件中,也能找到庞培与克拉苏权力之争的痕迹。克拉苏和恺撒被怀疑参与了阴谋,喀提林阴谋失败后一个告密者向专案调查官检举恺撒曾参加喀提林集团,当时的人们也普遍怀疑喀提林是受克拉苏扶持,因为这样既能帮助克拉苏对付对手庞培,又能对元老院起到牵制作用,“当时还有一些人相信,玛尔库斯·李奇尼乌斯·克拉苏对这一阴谋不是完全不知道的;但是由于同他为敌的格涅乌斯·庞培正在统率着一支大军,所以他希望看到有谁的势力成长起来同他的对手的权力相抗衡,而这时他完全相信如果阴谋成功,他本人是很容易成为他们中间的一位领袖人物的。”时人的怀疑也并非捕风捉影,早在公元前66年的第一次喀提林阴谋中就有克拉苏和恺撒参与的传闻,在公元前64年的执政官选举中,克拉苏和恺撒更是竭尽全力支持喀提林。当时一名元老对喀提林提起诉讼,而时任法官的恺撒在克拉苏的指使下帮助喀提林竞选执政官,始终没有对喀提林进行审讯,致使案件拖到了执政官竞选结束,而喀提林最终被宣判无罪。

除了激烈的派系斗争,撒路斯特还认为罗马共和国后期的官场腐化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那里没有谦逊、廉洁和诚实,有的只有令人灰心的厚颜无耻、腐化堕落和贪得无厌。统治集团对新贵,即对没有显赫的出生、祖先中没有担任过高级官吏的人十分排斥。撒路斯特提到罗马的贵族们或多或少对西塞罗抱有一种嫉恨心理,他们认为新贵“不管他多么优秀——取得执政官的职位,那这个官职就可以说受到了玷污。”此外,这一时期,行省长官滥用职权、搜刮钱财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共和国时期的罗马高级官吏都是没有薪金的,但通过到行省出任长官可以获取大量的财富。行省居民虽然可以到罗马元老院控诉长官贪赃枉法,但十之八九只是走个过场而已,并不会得到补偿。喀提林原本也是指望通过当选执政官,期满后外派行省总督时借机搜刮钱财,因选举之路屡屡受挫才愤而发起反击。撒路斯特本人虽然在自己的著作中痛心于官场腐败,但在他担任新阿非利加行省长官时也不能免俗,甚至被当地居民以勒索罪名控诉,在恺撒的帮助之下才得以脱身[2]。撒路斯特承认自己虽然对这些官场恶习十分厌恶,但身处这样的环境还是难免被污秽浸染,“我的年轻软弱还是使我误入歧途并被野心所控制。尽管我决不像别的人那样干坏事,然而追求虚荣的愿望使我和他们一样,也干出来不光彩和嫉恨别人的事情。”

2.3 元老院的非法行为

在喀提林阴谋这一事件中,元老院是否有按罗马法律正当程序行事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论的话题。西塞罗在其法学著作中阐述了自己对罗马司法程序的理解:在诉讼过程中,未经审判不得对罪犯进行定罪处罚,他认为独裁者不受任何惩罚就能任意将任何公民不加审判处死是非正义的[3]。此外,追究罪责的程序应当合法,审判应当公开,判处刑罚要在民众面前公开进行和宣判。“其刑罚是死刑或剥夺公民权的案件只能在最大集会上由监察官从公民之中吸收的人来进行审判。[3]”在西塞罗作为辩护人的法律实践中,也曾以不经审讯判刑为由控告西西里总督。然而,在喀提林阴谋这一事件中,却出现了元老院未经审判就判处被捕阴谋者死刑的非法行为。元老院原本只是一个具有咨询职能的议事机构,它的决议在被民众会议通过之前并没有法律效力,只是提供给执政官的建议。在喀提林阴谋这一事件中,元老院没有审判权却判处阴谋者死刑,并立即执行,没有给阴谋者进行申诉的机会。

在司法体系中有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两种概念。所谓程序正义即是指严格遵从公平正确的法律程序,结果正义即是不管程序只求目的。在喀提林阴谋一事中,罗马元老院显然是按结果正义在行事。而追寻程序正义还是结果正义,《喀提林阴谋》中记载有一段恺撒同加图的辩论。无论是否出于私心,恺撒对不加审判而判处阴谋者死刑提出了明确的反对,他认为这是元老院在滥用权力,而权力一经滥用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他指出苏拉独裁时不加审判就下令处死通过内战飞黄腾达的一批阴谋家,人们认为这是正义之举并为此欢呼雀跃,但他们却没料到灾难即将到来。这样的非法审判既能降临到犯罪者的头上也能降临到无辜者的头上,“要知道,不论任何时候,只要任何一个人觊觎另一个人在城里或乡间的房屋,最后甚至他的财产或他的衣服,他就设法把这个人列到被宣告不受法律保护者的名单上。这样,那些曾因达玛希普斯之被处死而欢欣鼓舞的人,不久他们自己也就被匆匆忙忙推向刑场,并且直到苏拉使所有追随他的人都大发横财之后屠杀才告中止。”喀提林阴谋这一事件中元老院的非法审判行为,暴露出了罗马共和后期司法秩序的崩溃。苏拉独裁开了先例,此后再有滥用权力行非法之事时便很难再去制约,这种担忧在恺撒独裁后也成为现实。

3 结语

在撒路斯特看来,喀提林阴谋是罗马共和国末期一起值得追忆的典型事件,此事件以及因此事件而产生的危险具有非同寻常的性质。通过追溯喀提林阴谋,撒路斯特批判、揭露了罗马共和国末期社会、政治上的乱象,并企图从道德的角度寻求罗马共和国衰落的原因。喀提林陰谋虽然失败,“但它暴露了罗马政府的无能,从反面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基础日趋缩小的共和国政府已经无力解决罗马面临的各种社会矛盾,无力担负起维护阶级统治的任务,共和制的灭亡不过是时间问题。[4]”

引用

[1] 撒路斯特.喀提林阴谋 朱古达战争[M].王以铸,崔妙因,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 罗纳德·塞姆.萨卢斯特[M].北京:三联书店,2020.

[3] 西塞罗.国家篇 法律篇[M].沈叔平,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 李雅书,杨共乐.古代罗马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西塞罗恺撒阴谋
让河流改道
漱石:西塞罗小传
峡谷阴谋
坏毛病中的小善举
西塞罗掏鸟窝
赵高的阴谋
法医出手,恺撒瞑目
恺撒应对罢战军团
阴谋
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