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舞台上的视听盛宴
——评西北地区校史剧的舞台美术

2023-09-12陈静怡

艺术家 2023年5期
关键词:校史西北地区戏剧

□陈静怡

不加装饰的舞台,严格地说只是一个“空的空间”,本身并无所指,但是在加上演员的语言和形体动作以及布景、道具、灯光、音响之类的物质手段之后,原本空的空间就变成了能指的特定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最大的特点是直观,观众可以通过舞台上呈现的环境产生逼真的幻觉,自然地沉浸于戏剧的世界。在西北地区的校史剧中,舞台美术不但发挥了营造戏剧环境的作用,而且不少剧目也很好地发挥了解释剧情、揭示心灵、表现创意等作用,大大提高了舞台美术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价值。

一、渲染气氛,放大情绪的音乐

西北地区校史剧的舞台美术在音乐、灯光的组合使用方面,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于渲染令人动情的氛围,以及放大人物的情绪表达。在西农剧社的《雕虫沧桑》(2015 年5 月16 日,北校区绣山活动中心,编剧傅宣豪)中,主角周尧赴意大利留学期间听闻日本攻占中国的消息后,背景音乐变得低沉、伤感。这种音乐设计的目的,一是将周尧内心听到国家危亡的消息时的担心、悲伤进行外化,二是为周尧紧接着表达回国心切的演说铺垫情感,将剧情推上第一个小高潮。在后续抗战的剧情中,参谋长建议周尧前去科学考察时,背景出现的号角声为整个画面渲染了庄严的氛围,也暗示着周尧内心的坚定。细心的观众都会发现,这两处音乐设计成了刻画周尧爱国形象的神来一笔。1966—1976 年,农民们来到周尧所在的牛棚讲述艰难的抗虫经历,此时的背景音乐是悠长沉郁的,渲染了农民们抗虫艰辛的氛围。周尧在讲“农田就是新的战场”这段话时,背景音乐又变得激昂热烈,营造了一个充满希望和斗志的氛围,表明了周尧为农民们解决生产问题的决心,塑造了一个有实干精神的昆虫学家的形象。

西安交大剧团的《向西而歌——追忆西迁年华》(2016 年4 月6 日,该校宪梓堂,导演王华)也设计了很多渲染气氛、放大情绪的音乐。第一个场景是罗永生与学生们晚上在教室上课时的情景。当时突然停电后传来远处的狼嚎声,再配合蓝色暗淡的灯光,营造出了略带恐怖气息的氛围,也将西北地区的荒凉展于台上。第二个场景是西北人民抒发对交大的感恩与不舍之情时,背景是极度抒情的音乐,为西北人民的情感抒发渲染了氛围,表达了西北人民与交大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也让观众尽可能多地对两地人民之间的情谊感同身受。特别是交大师生在讨论西迁问题时,始终有音乐伴随着这些场景。当面对西迁这一艰巨任务时,剧中人物的情感出现了多种变化,背景音乐随着情感跌宕,上下起伏。变化恰到好处地应和着故事情节,也带动了观众的情绪。此时的背景音乐也为主角的语言增加了情感色彩,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情感体验。

在甘肃农业大学火柴剧社的《盛彤笙》((2017 年10 月8 日晚,该校礼堂)、新农大剧社的《大地之子》(2019 年4 月27 日,导演王诗乔)和青海交职院剧社的《天路》(2021 年7 月26 日,青海省文化馆群星剧场)中,音乐的运用对表演现场氛围的渲染也有独特的作用。剧中人物在讲述学校历史时,音乐多是庄严沉重的。一方面传达了该校历史的庄重感,并引导观众对学校历史保持严肃态度,另一方面可能受到校史剧题材的限制。校史剧要求突出与历史相关的信息,所以要利用庄严的音乐达到突出内容的效果,同时避免单一陈述带来的沉闷无趣,为讲述历史的环节增添艺术效果。

二、真实化与个性化的人物造型

出场人物的造型是观众对戏中人物的第一印象。演员也必须给观众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以便观众在后续观赏的过程中确定角色的位置,跟随角色的节奏走进历史故事。西北地区校史剧中的人物造型还有两大特色:人物服装的真实化和人物服装的个性化。

剧中人物服装的真实化体现在主要人物的出场造型上,师长们多为深色西装加上圆框眼镜。如《雕虫沧桑》的主角周尧,《向西而歌——追忆西迁年华》的主角罗永生,《盛彤笙》中的主角盛彤笙,西工大剧社《寻找师昌绪》(2018 年5 月20 日,翱翔学生活动中心,导演吴晓江,编剧王伯男)的主角师昌绪和西电剧团《永不消失的电波》(2018 年1 月8 日,该校北校区大礼堂)的主角李白等人物在出场时都是身着深色的西装,有的戴着圆框眼镜。西北地区校史剧演绎的历史多为20 世纪,西装眼镜是当时在西学浪潮的影响下知识分子间极为流行的造型,在不少影视作品中也将它作为那一时代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所以,西北地区各个校史剧不约而同地采用这样的造型作为主要人物的形象是符合历史真实和观众对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普遍印象的,能够帮助观众更快地了解人物身份,进入话剧的历史情境中,有益于观众对话剧内容的接受和理解。

人物服装的个性化体现在各个人物的服装符合人物身份,能够体现人物性格且随着故事的发展有变化,以达到时间、空间和表演动作的有机统一。《雕虫沧桑》中的周尧在首次亮相时身着深色西装,这是学生视角中的周尧形象,这个服装形象也是整部话剧想要树立的最重要形象。周尧远赴意大利留学后,服装变为粉色衬衫背带裤,这个形象是周尧出国之后一个大变化,也符合当时他所处的环境特点。在戏的后半部分,时间转到1966—1976 年,周尧身处牛棚,身上穿着的是深蓝色的布衣,胸前戴着一块写有特殊“身份”的牌子。在最后一幕中,周尧已经年老,他换回了正常的布衣,与儿女一同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周尧这几套服装的变化对应着他人生的几个阶段,每一套服装都与他所处的环境相呼应,是符合人物身份的,也给观众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体验,使观众充分感受到周尧的传奇人生。西农剧社的社员对服装与化妆的细节把控十分用心,丝毫不会让观众因服装而出戏。在化妆方面,无论玛采拉的黄色假发还是老年周尧的白胡子和皱纹,都符合他们的年龄和性格特点。

另一个体现服装个性化的典例剧目出现在《向西而歌——追忆西迁年华》中的两位女性人物牛桂花和徐阿娇身上。牛桂花在首次出场时身穿富有西北乡间特色的粉色宽袖上衣和蓝色宽松裤子。这样的装扮不仅易于进行农业劳动,符合牛桂花的生活现实,而且保留了那个年代的风格和迹象。但在牛桂花对罗永生产生爱慕之情后,她的衣服换成了红色的背带裙,尽显女性的娇美与她内心的欢喜热烈。徐阿娇是从上海来的学生,第一次亮相就是简单的黑白套装,与同行的学生一致,是学生群体的代表。在后来与陆家琪月下表白的场景中,徐阿娇的服装变成了一袭纯白色过膝裙,一改前面的学生形象。这里的白色长裙象征着两人爱情的纯洁美好,也将观众带入了校园爱情的美好氛围。两位女性主角在进入爱恋状态后服装都换成了裙子,体现爱恋中女性的甜蜜状态。但是颜色的不同又体现了另一层含义,牛桂花的红色裙子代表的是西北女性的热情直率,这在她与罗永生的对话中也有体现。徐阿娇的白色裙子则代表南方女性的温婉含蓄,这样的性格特点在她与陆家琪的交往中也有体现。一个简单的细节处理就将南北方女性的性格特点与不同魅力展于台上,实属精妙的设计。

三、作为表演环境的数字媒体

电子物品在舞台上的运用被称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也称为数字化剧场艺术。它在传统舞台布景衬托戏剧表演传达方面融入了新的成分,成为当下戏剧演出行业舞台艺术创作的重要技术手段,也使舞美理念、模式、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永不消逝的电波》利用背景屏幕与灯光音效创造出的多重场景是这些舞台美术中的一个优秀代表。该剧背景屏幕显示的是上海的街头,舞台的主体是形形色色的人群经过,百姓表现出紧张,黑衣人表现出凶狠,是当时社会环境动荡不安定的写照。在舞台左侧的移动布景中,场景被分为上下两个环境,上方是李白进行情报传送的工作室,下方是国民党的情报局。三个场景同时展于舞台之上,打破了空间的限制,让观众以一种全知的角度来观看戏剧,更真实地体会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情报员工作的危险紧张。在背景的切换上,该剧将不同场景的灯光进行明暗区别,正在进行表演的场景使用明亮的灯光,突出着重演绎的场景,同时也不忽略其他场景的存在,达到主次明确的效果。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一直出现的电波声也是一个很好的细节,既呼应了主题,也将剧中李白的工作内容进行表意,最后时刻还营造了紧张的氛围,将情节推向高潮。

数字媒体的运用是西北地区校史剧舞台美术的新特色,但成熟度参差不平。有的剧目利用数字媒体打造创新的舞台效果,有的剧目只是停留在利用它进行大环境布景的设置上。校园戏剧的舞美设计者也要重视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在遵守艺术创作本体规律的前提下,让科技赋能校园舞台,追求深刻的精神表达,最终创作出更多思想深邃、艺术精湛的校园戏剧作品。

四、统一有机的舞台美术

画面是否和谐统一,对观众的观赏体验有很大的影响,也会影响故事叙述的真实性。在西北地区校史剧中,舞台美术的统一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视觉上的统一,二是情感渲染的统一。

(一)视觉上的统一

视觉统一在西北地区校史剧中突出体现在色调、布局的统一上。在西安文理学院冯从吾剧社的《冯从吾》(2016 年9 月28 日,该校大礼堂)中,大的布景体现的是围墙,小的道具运用了笔墨、蜡烛、屏风和孔子像等物件,再配合人物的服装,整个画面以暖色调为主,体现出一种古朴的历史感,很好地给观众提供了一个承载历史故事的画面。新疆大学火蜥蜴剧社在2018 年5 月12 日演出的《我们正青春年少》中,前半部分学生们都有穿着各式的服装来区别身份,但是在后半段有一幕为学生被拷打的场景。这一幕的学生服装是统一的浅色的被拷打后破碎的衣服,衣服上沾染的是红色的鲜血,这里通过服装上浅色的统一,与红色的鲜血形成了突出的对比,画面的重点突出,达到了和谐统一的效果,使台下的观众可以更直观地感受那时青年学生的坚强与苦难。和《我们正青春年少》的效果相似的还有兰大剧团的《大河的源头是冰川》(2021年6 月26 日,编导郭纬纶)。这部话剧中有一幕登山的场景,背景是大片的白色,而登山者却是红色的登山服。这样的设计很好地突出了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利于观众定位角色位置,跟进情节的发展。

(二)情感渲染的统一

在西北地区校史剧中,情感渲染的统一主要体现在通过音乐灯光营造情绪氛围方面。一次情感的抒发,如果仅通过主角声情并茂的讲话,观众就只能从听觉上获得刺激,单调无趣,缺乏艺术色彩。西北地区校史剧很多核心情感的抒发往往通过先营造一个适合抒情的氛围来实现。音乐灯光配合主要角色的讲话,为角色的情感抒发增加感情色彩。小黑剧社演出的校史剧《百廿回望》(2022 年11 月10 日,该校长安校区学生活动中心,编剧李政伦、汪涛,导演杨慧)是献礼西北大学百廿华诞的情景诗剧,也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在西北地区校史剧中,剧中情感的抒发一般都利用视觉和听觉的通感,通过多层次的情感刺激来引起观众的共鸣。要达到这种艺术效果,需要在情感的渲染上做到多方面的统一,舞台美术设计者要将一切元素都调动起来,为情绪的迸发做准备,最终实现观众与角色在情感上的契合,为观众带来独一无二的戏剧体验。

在戏剧中,舞台美术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质条件,西北地区校园戏剧的发展大部分依托学校的资金支持。有的学校对校园戏剧的发展大力支持,很直观地可以体现在戏剧表演中出现的道具、服装上,都是精美且与戏剧内容相匹配的;有的校园戏剧由于资金的紧张缺乏,在服装道具上略显简陋。校园戏剧的发展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关切与支持,只有在物质上得到了支持,校园戏剧才有可能在未来不断落地表演,为戏剧艺术贡献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

猜你喜欢

校史西北地区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校史故事演出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读校史 , 走进辽科的前世今生(一)
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近60年西北地区森林资源变化分析与思考
三集一体机在西北地区适用性分析
戏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