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视域下大学体育课身体素质训练的有效融入

2023-09-12高林华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育锻炼体育课

高林华

(闽江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福州 350100)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为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健康中国”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大学生作为人力资源战略储备,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然而多方因素的制约,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仍很突出,主要表现为参与锻炼的主观意识弱、锻炼活动的效果不明显、基础的锻炼设施不完善、睡眠或生活习惯不健康以及过重的学习与生活压力等。在健康中国背景下,为了扭转这一局面,需要社会形成良好的健身风气,政府部门应强化责任意识,高校体育教学应主动承担起自身的职责和使命,完善学生健康管理机制,深化大学生的健康教育理念,切实促进提升大学生健康水平,培育大学生“大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行为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发展[1]。

1 大学体育课融入身体素质训练的价值

1.1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大学生如何成为社会青睐的人才,除了要求专业技能扎实,能够做到德行兼备,并具备良好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最重要的还是拥有健康的身心。培养学生良好身体素质是大学体育课的初衷,也是衡量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鉴于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大学生体育教学开展身体素质训练能够增强学生身体运动器官功能,提升骨骼、肌肉、心血管系统的生理机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延长运动寿命,为发展运动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坚持身体素质训练,还有助于克服人体的生物惰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道德修养,提高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为日后学习、工作和生活保驾护航。

1.2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对于体育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迎合时代发展的趋势,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求学要求,体育课应侧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练习的研究和实践。一方面,有针对性进行身体素质训练,不仅可以全面提升学生速度、力量、耐力素养,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灵敏、柔韧等协同能力。人体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之后,将会反作用于接下来的课程学习和运动训练,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内学习的同时,在课下也可以灵活地根据兴趣进行自主练习。另一方面,大学体育课融入身体素质训练,可以促进学生顺利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改变以往体育教学模式的固化现象,促进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一体化发展[2]。

1.3 培养终身体育思想

终身体育的实现绝不是一个口号,而是要从学生的实际角度出发,遵循学情的基本规律,让学生能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真正学有所获,从而掌握一项以上的兴趣项目,并在后续的时间内不断做自我提升的挑战和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很多学生因此忽略了终身体育的内涵。其实终身体育对于人的影响是长期而持续性的,可能在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终身体育所蕴含的价值将会更加深广。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相对有保证,而且有体育教师的专业帮扶和指导。如果能够有效抓住身体素质训练的契机,能够学会更多的运动项目技巧和知识,为今后终身体育项目择优提供多元化选择[3]。

2 大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实践的优势

2.1 高校体育基础设施较为健全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和体育教育的日益重视,高校体育现代化硬件和软件水平与日俱增。在国家的大力投入下,高校体育训练场所不仅类型多样,而且科技含量较高,能够有效满足学生对身体素质训练的信息化、个性化需求。与此同时,高校体育锻炼和育人环境良好,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具有先天优势。体育教师不仅学历高并具备专业特长,而且能够有效对训练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实时化的指导与帮助[4]。

2.2 大学生的年龄和身体优势

大学生正处于黄金年龄阶段,身体机能较为旺盛,可塑性强。此时在体育课上开展科学、系统地训练,实施精准的训练内容及训练计划,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各器官系统有机协调,培养健康价值观,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健身和生活习惯,有效调节食欲与睡眠,促进身心有效放松,使身体平衡达到最佳状态。

2.3 大学生自主练习时间充足

虽然大学生面临繁重的学业压力,毕竟人不是机器,不能一直处于高负荷的运转之下。大学生应该学会适当的调节和放松,这样才能够事半功倍地完成学业。相比较于日后工作而言,大学生自我支配空余时间很多。无论是参与各种体育协会,还是参加体育俱乐部,学生都可以在体育的世界中放飞自我。鉴于大学生自主练习时间充足的特点,大学生体育课融入身体素质训练将会为课外体育提供方向和引导,培养他们坚持长期锻炼的意识,帮助学生塑造规律化的运动习惯。

3 大学体育课有效融入身体素质训练的原则

3.1 全过程渗透健康第一的思想

在健康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除了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运动技能知识之外,还要致力于向学生渗透体育健康观的理念。只有从主观上加强学生对于健康身心的认知和重视,他们才会全力配合体育教学行为,并在课下自主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进而促进身体机能的全面提升。一方面,体育教师要充分运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知识,结合实践训练,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保证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科学地设置训练的强度,多种教学模式相辅相成,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刺激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动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促进个体的发展和提升。此外作为一种健康全局观,要求在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全过程渗透健康第一的思想,逐步养成大健康意识和习惯[5]。

3.2 课程教学既要灵活变通还要讲求原则

针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性,在运动参与的过程中会表现出显著的区别。如果实施一成不变的课程教学方式和内容,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的抵触,为此要求课程教学既要灵活变通还要讲求原则。首先,遵循自觉积极性原则,避免出现强迫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现象,在基于学情的基础上,合理地选择锻炼内容,开创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不间断地进行体育锻炼。其次,科学营造良好体育氛围,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有机协调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科学设置锻炼内容、方法,确保课程教学建设的持续性、有效性,进行适当健康干预。最后,遵循安全性原则,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完善体育锻炼监管措施,配备完善体育教学资源,将多部门实现协同合作。

3.3 引导行为以改善锻炼效果

单靠课堂上的教学训练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是远远不够的,体育教师应该注重身体素质训练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有机安排训练计划和内容,在教师的指引和帮助下顺利地进行体育锻炼。采取必要的调控政策,引入平等的竞赛机制,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实施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结合学校的资源、特点,在教师正确引导行为调控下,给予精准的培养和激励刺激,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基于“趣缘群体”理念,通过健康第一思想的渗透,依托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一来提供无限的智力能源,强化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二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为学生呈现新鲜感,增强体育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以取得最佳的锻炼效果[6]。

4 健康视域下大学体育课身体素质训练的有效融入

4.1 引导学生转变体育锻炼态度

为了保障身体素质训练能够有效融入到体育课程教学当中,体育教师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为了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兴趣,需要从高校体育工作顶层设计入手,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保障举措和评价策略,为学生提升素质训练提供保障。进一步强化体质测试的检测力度,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配备和人力支持,针对学校体育训练,给予全方位地健康干预。其次,加强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引导,充分统筹和整合相关资源,落实全过程健康管理。基于一体化的信息化电子档案,做好学生健康检测与康复指导,帮助学生调节食欲与睡眠,主动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觉悟。同时最大化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反复进行健康思想、意识、行为的全效渗透,切实发挥课堂教育的辐射力,营造健康的积极氛围,与未来人才需求相结合,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力争达到训练的身体极限。最后,在各个部门通力配合下,营造良好体育氛围,配备完善体育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转变体育锻炼态度,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激发学生的个人潜力,合理平衡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做好常态化管理的准备,确保其身心健康发展,逐步养成大健康行为和习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助力其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

4.2 改革传统训练模式

基于“智慧校园”思维,体育课要致力于突破传统训练的束缚。在整个改革创新过程中,根据大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实施符合学情需求的训练模式,内容上要有量化的要求和标准。首先,体育教师要科学地设置训练形式,做好学生身体素质、学习兴趣的调查,不断优化训练目标,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察意识,掌握观察和判断的技巧。既要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满足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需求,还要将传统课堂教学向课外活动延伸,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提高学生的锻炼技能。其次,改进现有训练思路和方式,无论是游戏法、竞赛法、探究法的融入,还是发现法和合作法的有机渗透,都要致力于及时反馈锻炼感受,摆脱“满堂灌”教学模式,避免学生对传统训练模式出现倦怠感。在答疑解惑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融入“翻转课堂”教学思想,加强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的融入,让学生在快乐体验的氛围下自觉参与训练活动,从而内化体育意识,找到人生的闪光点。最后,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看,倡导“终身体育”理念,关注训练质量的提升,设计出更好的训练内容。将价值认同与生活实践有机联系,确保体育课程身体素质练习让学生受益终生。最后,学校的宗旨就是为学生服务,要求根据学情做好教师配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正确引导,利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体育教学,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思想认识水平。

4.3 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措施

4.3.1 速度训练 速度是大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练习的基础。只有具备速度能力,才会产生较好的速度素质,为其它运动项目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应改变以往单调的短跑练习方式,结合趣味化组织的形式,让学生在快速跑训练中能够全身心投入。其次,速度的训练可以采取反复低密度练习的方式,做好强度和练习间隔的把控,帮助学生掌握好呼吸、肢体频率的合理调节。最后,速度训练不要局限于操场跑道,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也可以选取一些比较特殊的环境,例如柔软的场地或者平坦的草地,帮助学生提升速度素养的同时,强化适应能力及反应能力。此外,无论是短跑还是耐久跑的练习,都要求提升瞬间爆发力,以期增强学生的腿部力量和综合身体素质。

4.3.2 力量训练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过多年的体育课程学习,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学生的力量素质都会变得更加强大。然而单靠自然的增长是远远不够的,基于力量素质对于体能修养和学习其它运动技能非常重要,高校体育课程教学需要侧重对于力量素质的训练比重。良好的力量基础,不仅可以增强人体韧带弹性及灵活性,而且有助于完成难度较大的运动项目。研究证明,力量训练要保持合理的频率和强度,在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的基础上,最好每周进行为期4天力量训练,在间隔期要做好放松调整。此外,力量训练要保证科学性和针对性,既不盲目追求效果,也不能局限于浅显的程度。随着训练的深入,依托科学的抗阻训练,发挥综合力量训练器的优势,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确保大学生训练负荷能力的提升。

4.3.3 耐力训练 耐力素养是身体素质训练中较难攻克的内容。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偏弱,对于运动参与中的挑战时常出现退却心理,很难攻破自身心理的第一道防线,导致自己在训练中出现惰性。另一方面,与速度、力量、柔韧和灵敏素养相比,大学生中耐力素养最为差强人意,原因就在于耐力训练相对枯燥,而且学生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部分学生在身体素质训练中过于追求短期效应,不愿意在耐力训练中投入过多精力。针对上述现象,如何扭转学生的误区,使其正确认知耐力身体素质,需要体育教师预先做好心理教育,根据学生特点的差异化条件,安排与之对应的耐力素质训练。在保障运动时间和强度的基础上,再开展下一项训练项目,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身体耐力素质。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课应主动承担起应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干预导向,制订合适的方案策略,构建“金字塔”型教学体,有效渗透健康第一的思想。学校要重视体育顶层设计,增加体育课时。通过创新体育课程标准体系,强化体质健康宣传力度,多维度教学目标并举,运用合理化的激励机制实现内外打通,开展多样的授课内容和测试内容,培树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同时发挥教师专业指导效能,完善课程教学内容,注重学生本位教学基础,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校园健康体育文化建设,完善体育锻炼监管措施,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体育锻炼体育课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体育课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