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五代诗》《全唐文》初盛唐韵文作家籍贯献疑
——以《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及《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为参照
2023-09-10汪业全廖灵灵
汪业全,廖灵灵
(1.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2.广西民族大学 材料与环境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全唐五代诗》初盛唐部分1—10册(另有目次册)已于2014年出版。《全唐文》是迄今收录唐代诗文最完备的总集。 《全唐五代诗》《全唐文》一般附有作家小传,述其生卒里贯、仕履著述等信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比如,语言(方言)地理学旨在通过地图的形式展示语言(方言)特征的空间分布,诗文用韵研究用来证明用韵的方音属性,说明用韵空间分布的广狭,均离不开籍贯信息。近年来,笔者倡导基于空间分布理念归纳断代诗文韵部,以相关作家籍贯的大数据作为研究支撑,籍贯信息的准确与否直接关乎基础性材料甚至研究结论的可靠性。笔者整理 《全唐五代诗》《全唐文》韵文材料,以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所列开元二十九年(741)全图及分幅图(下称“开元图”)(1)《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列有唐代总章二年(669)、开元二十九年(741)和元和十五年(820)三幅全图。总章全图只画出初唐的部分州治,不具辖境,没有分幅图。开元全图也只画出当时部分州府治所,辖境未详,但配列了23幅分图,这些分图画出了全境州府与县的治所和州府辖境。要全面描写初盛唐用韵的空间分布情况,统计用韵的空间分布数据,据以归纳初、盛唐诗文韵部系统,必须以该时期或接近该时期的某一细分到县域的地图为依准,对作家籍贯地域作“统一化”处理,故参照开元图。和史为乐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为参照,核验作家小传籍贯信息,发现极少数初盛唐诗文作家的籍贯信息存在某些疑点。本文就这些疑点进行初步分析,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并做进一步考证。
一 疑误作临近的州县
房玄龄(579—648), 《全唐五代诗》小传谓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1](P116)临淄县,秦置,为临淄郡治,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北,西汉为齐郡治,东汉为齐国和青州治,南朝宋和北魏为齐郡治,北齐入益都,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属青州,大业初属北海郡,唐属青州,徙今淄博市东北临淄镇。[2](P1864)开元图临淄在青州。[3](P44-45)此“齐州”疑误,或当作“青州”。
释善导(613—681), 《全唐五代诗》小传谓泗州(今江苏盱眙)人。[1](P578)今盱眙县初唐为盱眙县。盱眙县,本作盱台县,秦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二十五里盱眙山麓,西汉改盱眙县置,属临淮郡,东汉复改盱台县,三国废,西晋复置盱眙县,为临淮郡治,东晋义熙七年(411)移治今盱眙县东北五里都梁山东北麓,为盱眙郡治,东晋兖州、宋南兖州、齐北兖州、陈北谯州均曾治此,隋属江都郡,唐武德四年(621)为西楚州治,后属楚州,建中二年(781)改属泗州。[2](P1520)开元图盱眙县即今盱眙县。[3](P44-45)但古盱眙县初盛唐并不属泗州。开元图盱眙县(今江苏盱眙县)图标位于河南道泗州与淮南道楚州接界处,“盱眙”字样落在淮南道楚州一侧。[3](P44-45)从唐武德四年(621)到建中二年(781),盱眙县或属西楚州(2)西楚州,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盱眙县(今江苏盱眙县),武德八年(625)废。见《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44页。,或属楚州,无一属泗州。释善导的生活年代没有超出这一时期。此“泗州”当作“楚州”。释善导当为楚州盱眙人。
薛钧,生卒年不详,《全唐文》作家小传谓薛氏为河南府闻喜人[4](P4117)。闻喜县,西汉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二十里。唐武德元年 (618) 属绛州,元和十年 (815) 还治今闻喜县东北二十里。五代时又移治今闻喜县。[2](P1955)历史上闻喜县虽经历存废变迁,但总在今山西,或属河东,或属绛州。查开元图,闻喜县属绛州。[3](P46-47)河南府,唐开元元年 (713) 改洛州置,治所在洛阳、河南二县 (今河南洛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济源市及洛宁、渑池等县以东,新密、巩义二市以西伊、洛、河流域。[2](P1658)可知河南府从未置闻喜县。河南府与绛州毗邻,故将“绛州”误作“河南府”。
林琨,生卒年不详,《全唐文》作家小传谓林氏济南郡邹县人[4](P4680)。邹县,秦置,属薛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二十六里,西汉时属鲁国,三国魏复为邹市,唐属兖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省为镇,入仙源县。[2](P1296)济南郡,西汉时分齐郡置,文帝十六年 (前164) 改为济南国,景帝三年(前154)复改为郡。武帝以后将南部划归泰山郡,辖境缩小。东汉建武十五年(39)又改为国。西晋初复改为郡,移治历城(今山东济南市)。隋开皇初废。[2](P1992)开元图无济南郡,前代济南郡辖域当对应齐州。[3](P44-45)开元图邹县在兖州,“济南郡”当作“兖州”。[3](P44-45)
宋善威(?—720)[1](P2200)、李义府(614—666)[1](P583), 《全唐五代诗》小传谓瀛洲饶阳(今属河北)人。饶阳县,西汉置,治所今河北饶阳县东南二十里,东汉属安平国,三国魏属博陵郡,西晋属博陵国,北魏属博陵郡,北齐天保五年(554)移治今饶阳县,隋属河间郡,唐属深州。[2](P1949)开元图饶阳在深州。[3](P48-49)此“瀛州”当作“深州”。
有的州、县历史上辖域几经变迁,情况更为复杂,易于出错。
张锡[1](P823)、崔善为[1](P94),生卒年不详, 《全唐五代诗》小传谓贝州武城(今河北清河)人。清河县,三国魏置,北齐改贝丘县,隋开皇六年(586)改武城县置,治所在今河北清河县城关乡西北十二里,唐咸通元年(860)移治今清河县城关乡。[2](P2428)武城县,西晋太康中改东武城县置,属清河国,治所在今山东武城县西北,北齐天保七年(556)移故信成县(今清河县城关乡西北十二里),隋开皇六年(586)改清河县,并于武城县旧治复置武城县,属贝州,大业初属清河郡,唐调露元年(679)移治永济渠北义王桥西二里(今山东武城县西南)。[2](P1434)在北齐以前,清河县在今山东临清市一带,武城县在今清河县及今武城县一带,二者不相隶属。到了隋开皇六年(586),武城县改清河县,而于武城县旧治复置武城县,也就是说,清河县西移,占了原武城县部分地,武城县范围缩小。在这一变迁过程中,清河与武城亦不相属,并由此奠定了二县以后的地理分布格局。从开元图看,贝州有武城县(今河北武城)与清河县(今河北清河),二县相邻但不相属。[3](P48-49)如依古地名武城,则今地名亦当作武城,若依今地名清河,则古地名当为清河。笔者依古地名武城,今地名“清河”当作“武城”。
二 疑误将前后时期有地域相重关系的古地名并列
卢藏用,生卒年不详, 《全唐五代诗》小传谓幽州范阳(今北京)人。[1](P1624)范阳县,秦置,治所在河北定兴县西南四十里固城镇,西汉属涿郡,三国魏属范阳郡,北齐武平七年(576)移治伏图城,在今固城镇北十七里,隋开皇初置范阳县于涞水县,开皇六年(586)改为固安县,唐武德七年(624)改涿县置,属幽州,治所在今河北涿州市。[2](P1477)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226)改涿郡置,属幽州,治所在涿县(今河北涿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内长城以东,永清以西,霸州、保定、紫荆关以北,北京房山以南地区,西晋改为范阳国,十六国后赵复改为范阳郡,辖境缩小,隋开皇初废,唐天宝元年(742)改幽州置,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城西南隅),辖境相当今北京市大部、天津市海河以北和河北霸州、雄县部分地,乾元元年(758)复为幽州。[2](P1478)范阳县历代辖境虽有变化,但均未超出今河北涿县周边,与今北京市不相重,范阳郡在隋代以前与今北京市基本不相重(除了房山区),不过,天宝元年(742)以后包括了今北京市大部,如果小传的今地名不误,则此处范阳当为郡。可是,包括今北京市的范阳郡并不隶属幽州,它是由之前的幽州“改置”过来的,换言之,此时的范阳郡与幽州是前后沿承,不是共时并存的。因此,这里不能将“幽州”“范阳”并列,当作“范阳(今北京)”或“幽州(今北京)”。此作幽州(今北京)。
三 疑误用简称
卢羽客,生卒年不详, 《全唐五代诗》小传谓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1](P156)河中,唐方镇名,至德二年(757)置,治所在蒲州(旋升河中府,治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辖域屡有变动,较长时期内领有今山西石楼、汾西、霍州以南和安泽、垣曲以西地区。河中府,唐开元八年(720)升蒲州置,治所在河东县(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同年改蒲州,乾元三年(760)复置河中府。[2](P1650-1651)可知河中作为方镇范围较大,应包括稍后的河中府,河中府大致相当于开元图的蒲州。[3](P46-47)蒲,西周时蒲国,春秋时灭于晋,为邑,在今山西隰县西北。又春秋卫邑,即今河南长垣县。[2](P2655)蒲县,隋大业二年(606)改蒲子县置,属隰州,治所在今山西蒲县西南二里,三年改属龙泉郡,唐武德二年(619)移治今蒲县,为昌州治,贞观元年(627)改属隰州。[2](P2658)开元图蒲县属隰州。[3](P46-47)蒲是个很古的邑名,早已废弃不用。蒲或蒲县所在(今隰县西北、河南长垣县或蒲县)均与今山西永济县(今永济市)相去甚远。其实,对应于今山西永济市(县级市)的是古“蒲坂”或“蒲反”。蒲坂县,秦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二十四里蒲州镇,西汉改为蒲反县,东汉复为蒲坂县,隋属蒲州,开皇十六年(596)移治蒲州镇东,大业二年(606)废。[2](P2658)蒲坂(反)县在开皇十六年后改河东县,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二十四里蒲州镇,唐乾元三年(760)属河中府。[2](P1652)因此,如果认可今地名,则此“蒲”或“蒲县”当作“蒲坂(反)”。开元图河东县为蒲州治所,[3](P46-47)亦今永济县。卢羽客籍贯当作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
四 疑为同地异名截头取尾而致误
薛收(592—624),《全唐文》小传谓蒲东汾阴人[4](P1337)。汾阴县,西汉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庙前村北古城,北周改属汾阴郡,移治今万荣县西南宝井村,隋大业初属河东郡,唐属蒲州。[2](P1342)隋代的河东郡与唐代蒲州辖域基本相当。查《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古代无蒲东地名。《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薛收籍贯作蒲州汾阴。[5](P2534)薛元超为薛收之子,薛曜是其孙, 《全唐五代诗》薛曜、薛元超作蒲州汾阴人。“蒲东”误,当作“蒲州”。所谓“蒲东”,大概是因为蒲州与河东这两个同地不同时代的名称,经截头取尾而导致的误称。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开元十一年(723)汾阴县改为宝鼎县。[2](P1342)开元图作宝鼎县。[3](P46-47)若依开元图,薛收籍贯当作蒲州宝鼎。
五 同名郡县表述不确切
任华,生卒年不详,两《唐书》无传,《全唐文》略其籍贯[4](P3816)。《全唐文》卷三七六任华《送标和尚归南岳便赴上都序》云:“公难违其意,怅然久之,乃命幕中乐安任华为之序。”[4](P3823)作者自述“乐安任华”,其籍贯为乐安甚明。《唐诗大辞典》亦谓任华乐安(今山东高青)人。[6](P98)乐安古郡、县同名。此乐安当为郡。首先,当郡、县同名而未知今地名时,不能确定是否为古县域,定为郡才是有把握的做法。其次,唐时乐安县在今河南光山县,属光州(详下),与今山东高青遥不相及,因此,《唐诗大辞典》所谓的乐安也不是县域名,应是乐安郡。实际上,今高青县由高苑、青城二县及滨县黄河以南部分,邹平、长山二县之清河以北地区,蒲台县西南小部分地析置,[2](P2167)在开元图中对应的是淄州高苑、邹平二县,[3](P44-45)无法确知对应哪个县域,故而当泛称乐安郡。再次,乐安郡东汉时改乐安国置,治所在高菀县(今山东邹平市),西晋初改为乐安国,元康中复为郡。南朝宋移治千乘县,辖境相当今山东广饶、高青、寿光等市县。[2](P812)乐安郡与今山东高青在地理区划上有相属关系,乐安定为郡是合理的。如果省称乐安,那样所指就不确切了,甚至出现误解。将乐安郡换用唐时地名,应作淄州或兼及青州毗邻地区。顺带指出,《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谓任华光州东安人[5](P585),误。东安县汉改东安侯国置,属琅邪国,治所在今山东沂水县西南三十里。西晋元康元年(291)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 属莒州,移治今山东沂源县东南东安。大业初属琅邪郡,唐武德初省。[2](P684)东安县辖域唐时归沂州,属河南道。光州,南朝梁置,治所在光城县(今河南光山县)。隋大业初改弋阳郡。唐武德三年(620)复为光州,治所在光山县(今河南光山县),太极元年(712)移治定城县(今河南潢川县)。光州辖境相当今河南潢川、光山、新县、固始、商城等县及安徽金寨县西部。[2](P974)光州唐代属淮南道。东安故地与光州在地理上相去甚远。光州无东安县置,其辖地历代如此。开元图光州有乐安而无东安,[3](P454)“东安”误。简化字“乐”“东”形近,“东安”当是“乐安”之误。此为现代手民误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