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词学研究的传统、创新与开拓
——评“河南大学文学院词学研究丛书”第一辑

2023-09-10蒋昕宇

中国韵文学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词选词学范畴

蒋昕宇

(人民教育出版社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 100081)

近年来,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大背景下,各大高校与科研院所都专注于优化科学研究队伍、打造学术成果精品,成系列出版了大量聚焦于某一研究领域的专门性学术丛书。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文体,相关研究在现代学术制度初建的民国时期就备受重视,经长期发展已形成了相对全面而完善的研究路径和话语系统。当前对中国古典词文体的研究需要立足前人丰厚的学术传统,在新的时代需求指引下守正创新,实现学术研究领域和范式的新开拓。民国以来,河南大学一直是词学教育和研究重镇,当前的学科团队也始终致力于形成词学研究的新高峰,推动古典文学研究的新发展。他们新近推出的“河南大学文学院词学研究丛书”第一辑3种(孙克强等《历代词选研究》、刘军政《词学研究路径的探索》、冯珊珊《词曲文体与批评——以明代为中心》)秉持了古典文学研究根植文献与理论、两者并重的研究底色,凸显了词学理论融通文化传统又保持文体独立性的批评路径,在继承学术传统的基础上凸显研究个性,为新时代传统学术研究发展的守正创新提供了参考借鉴。

一 根植文献与理论的研究底色

清人章学诚曾概括了学术研究的两大元素和路径:“高明者多独断之学,沉潜者尚考索之功,天下之学术,不能不具此二途。”[1](卷五,P477)即学术研究须对研究对象及其价值做出清醒的独立判断,还要沉心静气地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材料进行搜求和爬梳。章氏依据不同学人的素质和胆识,相应概括了他们所秉持的两种学术路径,但也不主张将二者截然割裂。现代从事古典学术研究者也多缘此两条路径进行开掘,以文献考索和理论思辨互为体用、相互扶持为最高追求。丛书著作都从系统搜求、整理词学文献出发,进而探讨词学批评的热点、焦点问题,发掘并诠释影响词学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鲁迅先生曾说:“凡是对于文术,自有主张的作家,他所赖以发表和流布自己的主张的手段,倒并不在作文心,文则,诗品,诗话,而在出选本。”[2](P138)词选的编纂不仅有为歌妓提供唱本、保存文献等现实目的,还体现编纂者的审美取向和词学主张,也会对当时乃至后世的词学思想产生深远影响。丛书立足于文献搜集与分析,对词选的研究主要从以下方面加以展开:第一,本体研究,即“是什么”的问题。对历代词选的编选目的与功能的定位,编选活动具体过程,版本流传演变的系统整理,选词偏好与体例特点、词学思想,后世的接受、评价与影响等动态全链条考察,极力发掘代表性词选中呈现的词学观念。如关注了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女性词专类选本的话语特点,《词洁》《云韶集》对清代浙西词派词学思想的改造与超越等命题都具有延展性,可以成为选本研究全新的学术增长点。第二,经典化研究,即“成了什么”的问题。经典词选的出版问世多能传播广远、不断流传,对历代读者认识和评价词文体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历代词选研究》对《花间集》《草堂诗余》《古今女词选》等重要词选辨源析流,梳理其在词学史上的地位与意义。“明人增修《花间集》选本研究”一节勾勒了系列词选的16种版本及其词学思想[3](P46-58)。《词学研究路径的探索》设专章研究“《草堂诗余》之盛与明词之衰”[4](P103-167),基础则是著者于2001—2003年间在全国各大图书馆调研、搜求该选版本体系,含35种存世本、4种仅见著录本、11种续编和扩编本,对各个版本的时间分布、成书过程、收词情况、传播与经典化等进行了细致考究,抄录、校对了该选序跋及大量评论材料。《历代词选研究》更进一步整理、辑录了31则历代《草堂诗余》序跋[3](P300-321),进而探究该选风靡明代词坛的原因、与明代词学思想之关系,宏观把握了该选在词学批评史上的影响与意义。第三,功能研究,即“做什么”的问题。《历代词选研究》中“词选在清代词学中的意义”一节将盛行于清代数百种词选,分为宋人所选唐宋词选、新编历代词选、当代词选分别归纳其对清代词学演进的重要意义。[3](P92-108)此外,该书指出清初开始涌现的论词选词可视为词选学理论的滥觞,《花间集注》在《花间集》阅读与阐释史上的地位等,也都是对词选功能的深刻概括。

自唐五代词文体独立以来,词学史的演进过程已逾千年,其间审美风尚和价值导向时常发生变化。丛书十分关注对发生转变重要因素的探讨,既有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背景,还能从个别词人的创作中窥见变化的契机。刘军政《词学研究路径的探索》从社会历史背景、词人创作和理论批评多重维度发掘了宋代大词人的词史贡献,如柳永以铺叙展衍的笔法填写慢词新声,开启宋词“一代之文学”的伟业;黄庭坚词的俚俗化与诗化特色开拓了不同于北宋词风以柳永、苏轼为归的全新道路;陆游词从早年“纤艳华美、婉约绮丽”转向“清真绝俗、出以平淡”,预示着词将脱离世俗、走向文人案头等等。清代词学号称“中兴”,包含填词创作和理论批评两大方面,但相关文献整理和理论探讨较宋代相对薄弱。著者也能从个案出发关照全局,体现了较为深刻的学术思考力。如从豫东词人刘榛及其《董园词》的整理与研究出发,发掘出理学背景下清初地域性词人创作“清朴”词风的价值;对沈雄《古今词话》编撰过程及版本流传的考索,探讨沈氏辨词体、明词史及其对婉约词价值的传承作用,展现了清初词学风气转变、词学理论批评意识勃兴的具体样貌。

二 凸显融通与辨体的批评路径

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表现丰富多样,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家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学创作现象时,多会提炼出一些特定的理论范畴作为批评初始结构并赋予审美理想,后代批评家往往在前人基础上踵事增华,不断丰富范畴的内涵、扩大范畴的适用范围、反思评价范畴的批评效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中独特的理论范畴发展史。词是一种后起的文学体裁,理论批评家一方面继承和运用前代的元范畴来评价词文体,另一方面将理论范畴广泛运用于诗、文、词、曲等不同文体,又格外注意凸显词文体的独立性。当前的词学批评史研究宜特别关注理论范畴的内涵,并探讨理论范畴产生的文化渊源、发展流变、价值指向以及对具体词学问题探讨的价值。

雅、俗是中国古代文艺审美批评中的一组重要范畴,二者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可以相互转化的生成特点使其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文体。《词学研究路径的探索》对“古雅”范畴进行寻源溯流[4](P1-54),追溯至先秦儒道思想渊源,宗法制度和统序观念等社会文化根源,捕捉到了其审美内涵“宽意性和变意性”,以及批评实践中魏晋玄学和《文心雕龙》中该范畴的价值取向。针对词文体而言,梳理出了宋初词体初创时对诗学范畴的借用、柳永词面对城市文化和市民阶层新需要时的雅俗辩证、北宋后期词的从俗观念、南宋词的复雅倾向为中心的一条线索,这一研究既是针对概念范畴发展演变史,又是从风格流变梳理词史的生动实践。

对具体某一理论范畴进行系统性研究,涉及历史文化背景的考察,语源、语义的界定,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理论价值与意义等多重维度。丛书绝非程式化的考证或泛泛而谈式的阐发,对具体范畴的阐释和剖析必须立足于该范畴的特点与功能,如《词曲文体与批评——以明代为中心》探讨“务头”则对音调与格律特色进行了统计分析[5](P88-107);“词有衬字”的说法发掘出《词学集成》的词学史体性和现代性意义[5](P107-117);“本色”为基础的风格论注重发展源流的线性梳理[5](P118-152);分析“酸馅气”与中古饮食文化的关系,“淡”的审美追求所具有的修辞、叙事、排场等多重审美指向。

在中国古代文艺发展史上,不同文学艺术门类之间的融通和辨体是十分突出的现象。曹丕《典论·论文》中“夫文,本同而末异”一语,就道出了门类之间相互异质但又相互沟通的情形。对词文体来说,元明以来曲文体的兴起及其和词之间关系是当时文体演进过程中最为突出的现象。冯珊珊以《古本戏曲丛刊》、《不登大雅文库珍本戏曲丛刊》、《明清孤本稀见戏曲丛刊》、《稀见明代戏曲丛刊》和今人整理的明代戏曲单行本中辑录出的明代戏曲中的论剧(曲)诗、词、曲及诗文评论为基点探讨词、曲文体间的交互关系。从时代递嬗、文体代兴的角度看,明代既是词体文学的低谷期,又是戏曲的辉煌时期;从文体内涵与特色而言,词、曲同为韵文学和音乐文学,在明代实现了交融共生,在创作与批评方面都相互影响。该著对明代戏曲中的词牌进行了全面的搜求和统计,认为词调内含与文体功能,分开场词与正戏词探讨择调规律及其中蕴含的戏剧观念。特别关注了其中同名曲词,逐一考辨格律特点,得出南曲曲牌格律对唐宋词调的继承关系比北曲更加密切的结论;二者在内容上又具有补充、并列、过渡、重复等多种关系;实际演出时,又有独唱独念、合唱合念、唱吟分句等多重组合方式。以《鹧鸪天》《西江月》为个案将较为宏观的概括与结论落实到具体的问题上,使读者点面结合地把握明代词、曲关系。

此外,冯著还从文章学视野考察戏曲评点中的跨文体类比,“凑泊”“悟入”“活法”等直接借用诗学范畴,“波澜”“请客”“剪裁”“针线”等范畴多为曲学家为实现尊体而借用文章学范畴对戏曲加以评论,使得古代文学批评范畴具有跨文体的融通性和多维阐释的立体感。《历代词选研究》中“谭献《箧中词》点评与碑学书风”一节,探讨了清代词学理论家援书论词的现象,认为谭献《箧中词》评点中的“波磔”“垂缩”“逆入平出”等概念源自书论;况周颐对后世影响颇大的“重拙大”论与晚清碑学风尚关系密切,这种诗、书、画“三绝”到诗、书、画、印“四全”文艺风尚的转变,是朴学、金石学影响下苦涩、质拙、沉着的审美倾向的反映。[3](P131-146)《词学研究路径的探索》一书也探讨了沈雄《古今词话》中漫漶文体疆界《词辨》一篇中蕴含的词体论。

三 面向守正与创新的学术探索

词学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独立较早,在民国时期又率先划定了研究界域,明确了探索路径。《词学研究路径的探索·序言》扼要勾勒了词学发展史及各个时期的成就、特色和局限。其中特别指出了龙榆生先生1934年在《词学季刊》第1卷第4号发表的《研究词学之商榷》一文所概括出的八个方面,即词乐之学、词韵之学、图谱之学、声调之学、校勘之学、目录之学、词史之学和批评之学对词学研究基本面貌的廓清作用。到了1981年,唐圭璋、金启华《历代词学研究述略》在总结前人的词学研究业绩时,将词的起源、词乐、词律、词韵、词人传记、词集版本、词集校勘、词学辑佚、词集笺注和词学评论列为千年词学成就的十大方面。[6](P1-20)河南大学文学院重新整合的词学研究力量所确立的词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词学批评史研究、词史研究等三大学术方向,正是在前代词学研究者基础上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

丛书专注于探索词学研究的路径,首先是强调以词文体为魂,探讨词文体理论意义与美学价值。如《词学研究路径的探索》整合了词体创作和词学批评两方面,以关键词系统概括宋代主流词人创作特征,如晏殊的“风流”,苏轼的“豪”“旷”,秦观的“清”“惋”“情”,周邦彦的“富艳精工”“浑厚和雅”“法度”,辛弃疾的“豪”“雄”“刚健悲壮”,姜夔的“雅”“清”“刚健峭拔”“幽韵冷香”等,每位词人以几组关键词阐释其风格特点,便于理解和把握。其次是注重以文献为基,在坚实细密的文献搜求整理基础上开展理论研究。三部著作对《花间集》《草堂诗余》等词选文献,以及明代戏曲中的论剧(曲)诗、词、曲以及诗文评论的梳理都尽可能做到了百无一漏,由此而生发出的理论研究自然是成熟而稳健的。最后是讲究方法和视野,立足前人研究基础把握研究对象的本质特点,进而提炼出具有最大学术价值的研究命题,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审视理论思想,形成观点。如对前代词学家学术成就的概括和评析,对21世纪以来《花间集》相关研究成果的全面分析与评论等都见出敏锐的学术眼光。

在当前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三大体系”的大背景下,决定一个学术团队生命力和影响力最要紧的因素就是研究个性,这是研究团队特定传统和治学特色在其成果中独具魅力的闪光。丛书主编在《序》中指出宋词之都开封为河南大学词学研究提供了“江山之助”: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后被囚禁于此而创作出《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名作,引领了宋词由沉痛抒写个人身世遭遇而带来感人至深的魅力;柳永《看花回》(玉墄金阶舞舜干)则见证了开封的全新都市生活面貌,为慢词初兴提供了文化土壤。自古以来的地域性文献整理和学人谱系建立都会强调当地良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但话语多泛泛而谈甚至牵强附会。丛书《序》对生活于开封的李煜和柳永为宋词“一代之文学”之意义的论说,既有作品内涵意蕴的理解、词人生活心态的体认作为论据,还有历史地理学方面的实地勘察作为支撑。古人论词多持地域门户之见,时常有毫无原则地赞扬本乡词人的习气,也引发了“阿好乡曲”[7](P2623)之讥评。丛书《序》立足文献档案实录,指出民国时期缪钺、邵瑞彭、蔡嵩云、卢前等词学大师云集在河南大学任教,具有学有传承、积淀深厚、理论与创作并重、重视词法等特点;新中国成立后又有任访秋、高文、华钟彦等名家执掌讲坛,因其丰厚的学术成果而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得到功底厚、声望高、造诣精的评价,进而,团队所提出的继承传统、明确方向、展望前沿、形成特色的学术探索愿景也就有了依托,水到渠成。

“河南大学文学院词学研究丛书”第一辑的3部著作,展现了根植文献整理与理论思辨并重的底色,凸显了词学理论融通文化传统又保持文体独立性的批评路径。丛书是新时代学人立足传统词学研究传统守正创新、独立开拓的学术探索成果,对传统词学学术研究体系的建立、完善和优秀学术团队的形成、发展都有丰富的启示意义。

猜你喜欢

词选词学范畴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分春馆的词学传承
清代词学的体系建构及其现代传承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词综》范式的追摹与转变
——以乾隆时期《清绮轩词选》《晴雪雅词》《自怡轩词选》为中心
艾文化名书家画题展词选
2016年山东词学理论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监利方言亲属称谓词选释
南宋中期词学理论的拓展与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