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距离视域下的《论语》英译对比研究

2023-09-10李凌云

现代英语 2023年9期
关键词:礼乐译本论语

李凌云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一、 翻译距离理论沿革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傅雷认识到译文和原文之间始终是存在距离的,翻译活动并不能使这一距离彻底消失,“只能尽量缩短这个距离”[2]。 钱钟书在《林殊的翻译》一文中曾感叹道:“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3]。”就在这同一文章中,他提出了著名的“化境说”。 可是钱钟书本人也明白,“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读起来不像译本”这样的至高理想境界是极难实现的。 纽马克曾言,在翻译评论者的眼里,一般读者所能接受的译作,如果准确度打了折扣,则是不可接受的。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即便在功能上全然没有问题的译作,在艺术风格上也难以令人接受。 按照学术标准诞生的译文,未必能博得译入语读者的青睐;而译者若为了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对译文进行“创造性叛逆”,给它大刀阔斧地改造一番,则又免不了被部分持异见的学者批评为对原文的不忠。 译者站在原文和译入语读者之间,左右为难,无法句句做到两全其美。

八十年代,王忠亮提出距离等值理论,这是首次由中国学者把心理距离这一心理学科概念与翻译学相结合。 王忠亮认为,不同语言因词汇、语法不同而造成的差距始终存在,但译者可以采取“某些迂回的方法”使原文含义在译文中再现,使二者产生的作用相同[1]。 近年来,孙艺风(2013)把翻译活动涉及的距离分为两大类:客观距离和人为距离[5]。 又细分为历史距离、审美距离、文本距离、操控距离、身份距离、文化距离六部分。 其中客观距离是固化的,呈静态;人为距离是主观的,呈动态。译者的任务便是能动地改变人为距离去跨越静止不变的客观距离。 陈定刚(2019)承袭前人成果,指出翻译研究因受哲学和语言学影响,一直存在多种二元对立概念,例如归化和异化。 在翻译理论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二元论影响深远,对构建学科理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然而,随着学界对翻译研究的深入,多元翻译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束手束脚的二元论已经不能满足当代高度全球化的需求。陈定刚从文化角度解构翻译距离,强调文化共生翻译观的重要性[4]。

二、 论语英译中的翻译距离

活跃于十九世纪末的理雅各是西方世界最知名的《论语》英译译者,他对晚清中西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都留有著作可考。 在理雅各逝世一年之后,辜鸿铭的《论语》英译问世,并在序言中毫不留情地对理本评价道“其译著中所展示的中国人之智识和道德的装备,正如同在普通英国人眼中中国人的穿着和外表一样,必定会使其产生稀奇古怪的感觉[6]。”时移世易,后来者吴国珍对辜本也抱持类似看法。 归根结底,是生长在不同文明,不同时代的人对翻译距离的认知不同。 本章节以时间为序,对比并分析理雅各、辜鸿铭、吴国珍三位译者的译本,试图解构不同译本反映的翻译距离问题。

(一)文本距离

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差距是最基本的翻译距离。其中一个主要因素便是时间差距。 《论语》的成书时代是距今两千多年的东周,由文言文书写。 用文言文书写的汉语属于典型的书面语,长期与口语脱节。 即便是古代中国人,如若未接受系统的文言文教育,也未必能通读用上古汉语书写的典籍。 笔者认为《莎士比亚》可与之作比。 现代英语母语者未必会习惯读莎翁“原汁原味”的著作,但他们对现代英语转述的版本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一般中国读者,也会选择白话版本或者带白话译注的古籍入门国学经典。 可见,文本距离并非只存在于原文和译文之间,只要历经的时间够长,同一语言内部也会产生文本距离。

人称“尔”的翻译

【例1】子路对曰:“有之。 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

【理译】Zi Lu replied, “It may. In the Eulogies it is said, ‘Prayer has been made for thee to the spirit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worlds.’”

【辜译】“Yes,” replied the disciple,“inthe Book of Rituals for the Deadit is written,‘Pray to the Powers above and pray to the Powers below. ’”

【吴译】“Yes,”said Zi Lu.“The Book of Prayers says, ‘ May God of Heaven and God of Earth bless you.’”

【分析】“祷尔于上下神祇”是出自“诔”中的引言。 诔是古代哀悼文,现有记录中最早的诔文载于《礼记》。 子路在此是引经据典以佐证自己的陈述。“尔”意同第二人称,理本选择了古英语词汇“thee”与之对应;吴本选择的是“you”;辜本则略去了“祷尔”之原义。 在时间轴上,吴本作为相对最靠近当代人的译本,全篇都没有使用古英语,在以上三种译本之间与现今译入语读者的距离最为接近,这也与成书年代的先后顺序相符。 翻译距离是可以人为改变的,从“尔”一词的翻译可以看出,理雅各在原文中引用古籍,看似是和译入语读者之间拉开了文本距离,但这种使用古英语对古代汉语的模拟也拉进了对话涉及的中国古人(孔子和其学生)与外国今人(译入语读者)的心理距离。

【例2】 尧曰: “咨! 尔舜! 天之历数在尔躬……”

【理译】 Yao said, “ Oh! you, Shun, the Heaven-determined order of succession now rests in your person...”

【辜译】The ancient Emperor Yao, when in his old age he abdicated the throne in favour of his successor, Shun, thus gave him charge: “Hail to thee,Shun! The God-ordained order of succession now rests upon thy person.”

【吴译】Yao said,“O you,Shun! In the heavenordained order it is now for you to succeed to the throne...”

【分析】原文这句话出自尧帝,他是中国神话中的上古时代人物,如若严格按时间顺序来比对,尧帝活跃的年代比“诔”要早了数几千年。 而理雅各在此却选用了“you”与“your”而不是“thou” 与“thy”。 理本的译法虽然对译入语读者而言更好理解,但牺牲了的是原文所蕴含的文化底蕴。 至于这种牺牲是否必要,笔者认为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 尧帝身为上古时代人物的信息没有被显性说明,却已隐然被读者所接纳。 由此可知,有时选择刻意保持文本距离,反而会使原文和译入语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更近。 要让译入语读者体会到原文精髓,并不是要一味地拉进翻译距离,张弛有度方为上策。

(二)历史距离

历史距离也称时间距离,因为时间与文本距离息息相关,历史距离也是文本距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飞逝,人类文明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百家争鸣,不同时代产生的意识形态各不相同,因此产生的历史距离会使得今人对理解古人遇到重重困难。 原文与译文如若处于同一时空,译者尚有机会联系原作者反复确认原文本意,共同商讨译文,这是对包括读者在内的三方都最为理想的结果。 抑或原作者已作古,要是译者与之相差的时代还不算过分遥远,那么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也不至于出现太大的差错。

在翻译古籍时,译者往往要经历两道关卡:即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 古籍的成书年代往往和译者之间有不可忽视的时空距离,期间的沧海桑田,都会在语言和其传颂的文化上留下烙印。 不论译者有多迫切地希望拉近译入语读者与原文的距离,都不可否认,古今有别。 译者首先要面对的是自己作为今人要如何跨过历史的天堑,拨开重重迷雾得见真章。 吴国珍为了确保对原文理解准确,在翻译《论语》时参考了十余个版本的注本,其匠心精神不可不令人为之称道。 仅把握准确原意还不够,译者在翻译时也必然会面对是把译入语读者带回“过去”,还是把原文带到“当下”的难题。 如果强行消除历史距离,否认其存在,凭空捏造也要把原文的“死语”和当下社会的现代概念相替换,则译入语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反而会更困难。

“先进”与“礼乐”的翻译

【例3】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理译】The Master said, “The men of former times in the matters of ceremonies and music were rustics, it is said, while the men of these latter times, in ceremonies and music, are accomplished gentlemen. If I have occasion to use those things, I follow the men of former times.”

【辜译】Confucius remarked, “Men of the last generation, in matters of the arts and refinement, are considered to have been rude; men of the present generation are, in those matters, considered polite. But in my practice, I prefer men of the last generation.”

【吴译】The Master said, “Those who first learn the rules of propriety and music before taking office are men of populace origin; those who learn the rules of propriety and music after taking office are men of aristocratic origin. If I were to use them, I'd choose the former.”

【分析】“先进”与“后进”究竟所指为何,在《论语》的阐释学领域素有争议。 后世流传最广的诠释版本为: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乡野平民;先做官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 如果让我来选用人才,我选先学习礼乐的。 如果以此版本为准,则上述四个译本中,只有吴译忠实原文。 但仅以此标准就判定前三位译者是误译,有失偏颇,因为理、辜二人都忠实地还原了在他们所处的年代最为通行的诠释版本。 从《论语会笺》的注释中可见一斑:“先进后进者,谓周初与周末也。 惟其皆在一代之中,故同谓之进,但先后尔。”《会笺》认为,“先进”指周初时人,“后进”指周末时人。 礼乐越到后期越是崩坏,孔子向来推崇恢复周初的礼乐制度,所以对周初时践行礼乐之人更为推崇。 “先进为野人,有思周公反本崇简之志,故曰吾从先进。”“野人”与“君子”互为对照,但对“野人”并不似“小人”那般有贬低之意,否则也不会“吾从先进”;“君子”在此也非一般意义上讲究仁义礼智信的君子,而是指代当朝贵族。 至此可知,这些译本之所以内涵相异,是因为参照的注解版本不一。

再如“礼乐”,它是西周社会习俗的简称,分为“礼”和“乐”两部分。 “礼”是依照等级制度制定的行为规范;“乐”也是经过标准化制定的诗歌曲目,统治阶级通过组织集体奏乐的形式增进社会成员对制度和集体的认同。 周朝人的生活就是在等级分明的礼仪规范和宣扬和谐美德的音乐中度过的,这便是孔子向往的生活,而在他所处的年代,礼乐制度已然崩坏,所以孔子多次强调恢复礼乐制度的重要性。 理译把“礼”与“仪式”划等号,表面上看二者大致相合,但英文的“ritual”和“ceremony”恐怕无法承载“礼”背后的道德含义。 辜译把“礼乐”翻译成“arts and refinement”,笔者推测是想表达为人处世的艺术,然而辜本在前言中就已经说明,为了不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所以没有加脚注。 西方读者读完辜本《论语》,只怕也无法真正理解“礼乐”的所指。 吴本把“礼乐”译为“propriety and music”,笔者认为是这些版本中最为切题的一个。 “propriety”本身有得体之义,要求言行举止合乎章法,不逾矩,比起宗教色彩浓重的“ritual”与单薄的“ceremony”,“propriety”与“礼”的匹配度更高。

单此一句就能看出历史距离对翻译的影响是何其深远。 首先在语内翻译上就存在距离,原文在古代早已写就,不同时代的后人却对同一文本有不同解释,在学术争论中,原文的面貌愈发模糊,模棱两可。 即便译者选择了自己认同的注解版本,也未必能在语言输出上做到忠实于注解。 这些问题,纵是公认的学术大家也难以避免,后来人不可不以之为警示。

三、 结语

《论语》作为国学经典中最著名的典籍,其代表的儒家思想不仅在过去数千年通过科举制左右着中国的国运,在科举制早已不存在的当下和未来也会潜移默化地继续影响中国社会,因为它早已深深融入了中国文化的血脉,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潜意识里。 然而,在全球化不可避免的形式下,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已经不同往昔。 中国人有崇古守旧的一面,也有开怀纳新的一面。 “先进”与“后进”在不同年代人们接受不一样的诠释,后来者,未必不能居上。 尤其在国内翻译研究蓬勃发展的当下,人们不再简单地全盘接受西方翻译理论,而是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从而得以发展符合中国实际的本土理论。

吴国珍翻译的《论语》参考了前人的十余种英译和对原文的注本,旁征博引,融会贯通。 从文本距离的角度看,吴译在可读性上相较前人译本对译入语读者更加平易近人;从历史距离的角度看,吴译吸取了当代学者对论语解读的前沿学术成果,在对《论语》的解读上与前人有别,建立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译文对译入语读者研究《论语》有新的参考意义。 然而令笔者深感遗憾的是,吴译的知名度远不及理译及辜译。 诸如“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这样的资料网站,收集的英译版本仍然只有理译,这意味着译入语读者难以更全面地理解《论语》。如何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如何把中国之声传递出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当代学者不仅要发掘优秀译本,也要帮助它们传播出去。

猜你喜欢

礼乐译本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礼乐》系列刊物述论
如何读懂《论语》?
周人传统与西周“礼乐”渊源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翻译中的“信”与“不信”——以《飘》的两个中文译本为例
用庄严礼乐慰英灵励军民
《论语·为政第二》
南风吹梦,礼乐重光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