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学生民族自强意识的培养模式研究
2023-09-10黄美桃
■黄美桃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广西 崇左 532200)
“一带一路”倡议指的是2013 年以来形成的我国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个支点为发展构想的一种整合框架,旨在将“一带一路”的相关国家从经济上、政治上、安全上、文化上整合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实践了十年的时间,并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支持和参与,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十年过程中,作为一个跨文化、跨国界的交往实践,在精神上我们需要用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一种柔性的交往纽带,以中华文化作为一种群体交往的集体性假设,实现民族自强、民族自信、民族自觉的有机统一。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来讲,民族教育、民族意识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政治认同”教育,对于实现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认同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全新的国际形势下,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最新的教育素材和教育载体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强意识。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大学生民族自强意识培养的新趋势
马克思主义导向的思想教育理论认为,思想教育并不是一种严格的“单向灌输”过程,而是具有一定交往特性的教育实践。尤其对于民族性的思想教育来讲,那些具有民族基因的交往实践、交往特性、交互式的教育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要件。在“一带一路”的范畴中,借助于经济交流、文化交流等交往形式,国与国之间加深了思想认知和共同体的意识,这些具有交往特点的要素对于我们培养学生的自强意识来讲形成了一些新的趋势。
(一)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更加深刻
高校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与接受过程有着自己的特点,而实现对特定教育范畴的“归属感”是实现思想、态度、行为相统一的必要前提。作为一个跨共同体交往的复合形式,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系统地、全方位地把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刻地整合进一个超级共同体中,在这样的范畴中,学生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更具有世界性眼光,他们在认识别国、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时,将更加深刻地明白和体会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加深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归属感。在历史上,美国曾推出过“马歇尔计划”等国际化战略,并依靠国际投资、金融合作、文化输出、教育合作等支撑手段在国际上获得了优势的竞争地位,巩固了其在世界秩序中的领导地位。而作为我国首创性提出的一种国际策略,“一带一路”构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并承担着“国内国外双循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价值。在这个具有中华民族的“民族性”烙印的策略中,找准切入点开展定向的思想教育是筑牢大学生民族自豪感的一条捷径。
(二)民族的自信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更加自信
“一带一路”倡议发生的整个国际形势是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交往的全球化,其中带有明显的价值理念多元化、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渗透的特点。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讲,随着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不断前进,形成了一个关于中国和平崛起的“中国模式”,他们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这三重认同构成了其民族自信的重要心理基础。学生对于当前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之自信,一方面来源于我国在物质文明建设上的成就;另一方面来自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上的传统和现代价值的建构(例如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这些实在性的理念成为学生构建民族自信力的重要基石。截至2022年底,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有65 个国家加入,形成了一个国际化互利合作的、互联互通的网状结构,我国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借助于中国基建、中国产品、中国服务、中国标准、中国品牌等渗透到世界各地,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自然舒展。
(三)民族的自豪感:对中华民族的品格担当更加自豪
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不是一种基于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思维产生的国际战略,而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中一种基于中华民族传统的“和美包容”理念和“和谐共存”理念而产生的与其他国家之间和谐共处、合作共赢的全新战略,集中体现出了我国努力构建“负责任的国际大国形象”的治国理政的理念和逻辑。在这样的逻辑延伸中,作为大国公民的学子透过知识的链条更加能够体会到这种“跨界民族”交往实践中“多国命运共同体”建构的艰难性和创造性,也就更加能够体会到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中的独特建设性作用,从而会产生空前的民族自豪感。例如,从历史的眼光来看,“一带一路”提出的十年本身就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被看好”到“广泛认可”、从“有人抹黑”到“越辩越明”的发展历程,借助于这种历时态的发展视角,可以引导学生对中华民族民族自豪感的树立。
二、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学生民族自强意识教育的基本原则
在民族教育的范畴中,“一带一路”倡议首先指向的是“不同民族与不同民族”“不同国别与不同国别”的交往,是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求同存异、美美与共的开放性倡议。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认为,“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不列颠人是第一批发展程度高于印度的征服者,因此印度的文明就影响不了他们”。这一论断显示出共同体的交往中存在着一定的边际效益,即民族交往、共同体交往是实现人类文明形态升级的重要步骤。在面向“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不断的深化背景下,我们的民族自强意识教育应当遵循这样几个原则。
(一)交互主体性原则
当前我国的思想教育模式正处于一种从“主体性教育”到“交互主体性教育”模式过渡的阶段。传统意义上的主体性教育模式无论是基于教师主体原则还是学生主体原则,在教育实践中都导致了一定的“主体性扭曲”现象,带来了教育模式的灌输性、教育方式的单向性等后遗症。对于民族自强意识的培养来讲,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导下,只靠单向的灌输已经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教育兴趣。我们认为,交互主体性的教育和培养原则包括这样几个部分:一是德育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交互主体性。大学生的个性开放、思维活跃、参与意识高涨,这使得我们的教育方式需要朝着“服务型教育”“对话互动式教育”“交互主体性教育”“生活实践型教育”转变。二是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之中的参与式教学。三是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交互主体性。四是学生自身与学生自身之间的交互主体性。
(二)文化自信原则
何为“文化自信”?一般来讲文化自信代表了一个民族、一个共同体、一个国家、一个群体等“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及其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念”。负责任的大国建设过程中需要我们对自身的文化渊源、文化传统等充满自信,这种文化的自信形成的机制一般包括文化的认知、文化的交流、文化的发展。一方面,在教育学生树立民族自强意识的时要利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对其进行一个具有“路径依赖”性质的文化熏陶,使学生对我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建构起一个基本认识;另一方面,要结合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优秀文化理念和时代精神,比如,利用多民族共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些典型案例向学生展现一种历史性和当代性相结合的自信体系。
(三)生活化教育原则
对学生进行民族自强意识的教育从性质上讲属于一种典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其本质是从思想上“掌握学生们的思想”,即我们“运用自身的思想来教育、影响、提高、动员、引导群众实现一定政治目的和经济利益的过程”。基于国家层面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空洞地从理论教育和知识教育意义上的应试教育、课堂教育、灌输教育入手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强意识和自豪意识带有一定违背现实、违背教育的实践哲学的性质。依据一种教育的实践哲学观念,我们应当在培养学生民族自强意识中贯彻“生活化教育原则”。整体来看,对学生进行民族自强意识培养遵循生活化教育原则主要指的是将“一带一路”倡议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生活实际、校园文化中,做到民族教育自强的落脚点要“立足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大学生生活为中心、关心大学生的生活体验”。
三、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学生民族自强意识培养的主要模式
“一带一路”倡议是一种具有包容性发展、内涵式发展、合作对话式发展、和平发展色彩的社会主义国际战略,代表了我国新时期对国际格局之“和平对话”的基本价值判断。亨廷顿曾经提出过著名的“文明的冲突”观点,认为国际格局的深层次结构性、体系性的矛盾在于文明交往实践中“价值理念的冲突”。而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表现形式的中国智慧则向世界开出了一剂良方,即在不同文明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也可以实现建构性的合作对话,也可以成为民族交往、全球共同体建构的典范。这种理念是我们培养学生民族自强意识的重要现实关照点。
(一)集群性假设培养模式:为民族自强意识提供强大的价值动力
从核心理念层到行为实践层,现代组织文化的结构功能主义一般将文化系统分为“集群性假设层面”“文化实践层面”和“外显事物层面”三个层面,在这样的分析框架下,我们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强意识进行设计。在集群性假设的培养模式上,我们可以借助于“符号化”教育系统和知识化教育系统、显性教育系统实现对学生的民族自强意识进行引导,借助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的民族文化节、多元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学术论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暑期“三下乡”教育模式等,引导学生在文化对比的视野中实现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认知和理念认同,树立起一种国际化视野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青年学子精神。在实施的具体路径选择上,教师可以从“一带一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一带一路如何重塑中华民族的国际空间”“一带一路如何为我国高质量发展赋能”等方面切入,通过青年论坛(可邀请不同国家的留学生或外教等参加)形式,引导学生以学生视角、学生立场为“一带一路”战略优化提供智力支持,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大学生“民族自强意识”的培养。
(二)文化实践教育培养模式:依托于教育实践的载体
民族自强教育的中观层面是对价值理念的实践部分,属于典型的实践哲学。教育的实践哲学认为,立足于现实实践的教育最具有生命力,传统上的符号化教学、课堂式教学、显性教育、应试教育也只有借助于实践这个环节才能发挥自身的效力。学生对民族自强意识的认知往往不是来源于抽象的课本知识,而是具体的、可感的文化实践。对此,教育工作者应当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引导学生结合各自所学的知识特长和专业背景,积极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在学术研究中、在“挑战杯”创新活动中积极围绕如何实现“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建言献策,围绕着“一带一路”沿线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消除民族贫富差距、基本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农村留守儿童保护等社会焦点话题开展学术实践,在实践中实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自觉认知。
(三)外显事物教育培养模式:生活化教育资源的整合
进入工业革命以后,西方近代哲学家在知识学、哲学的概念上人为地将现代人视野中的“世界”划分为“科学世界”“生活世界”“想象世界”等三重结构,其中的“科学世界”与人的“科学理性”相通,代表了社会客观世界的事实性和规律性;而“生活世界”代表了人们对于现实经验世界的基本态度,是一种现实可感的日常活动场域。作为学生对民族自强意识最为直观的表现环节,学生们的行为和外显事物层面上是与现实生活发生关联的,在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对民族自强产生自觉的认同和行为上的耦合是民族自强意识教育的最高境界。对此,教育部门应当注重利用具有学生生活化特点的教育资源,比如,身边知名的成功校友创业史、“一带一路”视野中的学校地方资源、校史资源、“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学生代表等,用这些具有生活化世界特点的资源引导学生树立和实践民族自强精神。同时,也可以借助于学生发起、学生创立、学生组织、学生参与的“自强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中,举办诸如“一带一路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学习会、读书会、思辨会、辩论会等,在生活化的世界中实现学生们对民族自强的认识,同时也实现了一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
四、结论
在当前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互联网新媒体的高度普及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空前的“思想统一”压力,尤其是西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借助于信息流、产品流、思想流等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渗透。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样式、信息指向不再显得封闭和单一、单向流动,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资源、信息资源的获取上更为多元和自由,教师的知识权威、道德权威形象受到了一定的弱化和消解甚至是解构。我们除了从优秀的传统中国文化、当代优秀的德育素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角度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另外一个重要的切入角度就是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代表的“形势教育”。
本文基于规范化的研究导向,提出了“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学生民族自强意识”课题,尝试着通过从“一带一路”这个实践较为成熟同时又在国际社会获得普遍广泛认同的“教育素材”入手,提出了交互主体性原则、文化自信原则、生活化教育原则,以及“集群性假设培养”“文化实践教育培养”“外显事物教育培养”三个具体培养大学生民族自强意识的路径,希望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有所启迪。当然“一带一路”倡议所涉及的教育面具有非常多元化的面向,比如,外交、风俗、文化、宗教、地缘政治、高等教育交流、制度互鉴等,我们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找准切入点和横向比较视线,在不同的文明互鉴中寻找到中华民族自强意识的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