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背景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实施策略摭谈

2023-09-09杨凝芳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网络平台名著整本书

杨凝芳

阅读,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温儒敏教授强调:“要读好书,读整本书。”近年来,中考阅读题考查内容也渐趋细化,考查学生的真阅读。鉴于此,广大教师对整本书阅读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在整本书阅读实践中,存在着阅读过程监管难的问题,尤其是寒暑假学生居家读书期间,教师往往有鞭长莫及、难以参与指导之感。那么,互联网时代,怎样有效的借助网络平台科学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呢?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具体的做法和思考。

一、整本书阅读实践存在的显著问题

首先,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学生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为考而读。阅读缺乏主动性,缺少兴趣。自己喜欢的名著可能不在考试范围之列,没有机会去读。不感兴趣的名著因为是必考篇目,不得不读,乃至读书时间的安排不够自主,读书方法的选择或缺失,或班级大一统,缺少个性化的有效方法,学生自然难以从读书中发现真正的乐趣。学生平时要应对其他作业,没有充裕的时间读整本书,节假日整本书阅读更是流于形式,难以有效开展。

其次,教师缺乏科学高效的教读方法。教师为考而教,或疏于指导,仅仅参照教材上的名著导读,将名著阅读任务布置下去,不了了之。或阅读指导方法单一粗糙,缺少系统的个性化的阅读指导方法,导致学生整本书阅读难以深入。

最后,整本书阅读指导设计缺少有效监管督读机制。整本书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效的监管机制指导、监督。现实情况是,平时教学,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分享交流、任务探究汇报等形式有效跟进学生阅读。但是节假日学生居家期间,教师只是提前布置一下名著阅读任务,缺少有效的监管机制,无法参与指导读书过程,读书交流与分享也无从谈起。

二、网络背景下整本书阅读的实践策略

(一)利用网络问卷·有的放矢制订计划

利用网络问卷调查学生的名著阅读现状,通过问卷了解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学生的阅读需求,了解学生最喜爱和最不喜爱的名著并说出原因,以及学生最希望得到的指导方式等,在此基础上制订名著阅读计划,提供有效的个性化阅读方法指导。笔者通过问卷,了解到所带班级大部分男生喜欢读《水浒传》《海底两万里》,大部分女生喜欢读《朝花夕拾》《骆驼祥子》,其原因主要是读本内容生动有趣、语言优美、有哲理,体现爱国情怀,反映社会现实等。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读《傅雷家书》《艾青诗选》,不喜欢的原因表现为距离时代太遥远,内容看不懂,不容易产生共鸣等。最喜欢的阅读分享方式有小组合作读书分享、制作手抄报、画思维导图、写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写研究小论文等。根据问卷结果,制订名著阅读计划,做到因书而异,因生制宜。如阅读《艾青诗选》,要辅之以时代背景介绍,以利于学生理解诗歌主旨。

(二)利用网络资源·巧妙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比如阅读《昆虫记》,可以播放视频《小昆虫大本领》,通过网络视频的直观性、形象性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产生从《昆虫记》中探究昆虫世界奥秘的阅读欲望。

(三)利用网络平台·成立阅读共同体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借助网络平台,成立阅读共同体,可以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阅读共同体可以是线下的,也可以是线上的。阅读共同体包括学生阅读共同体、师生阅读共同体及亲子阅读共同体。线上阅读共同体的成立,可以根据阅读兴趣或专题阅读任务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定期交流阅读心得体会,内向的孩子在网络世界里也可以自由表达观点。教师应提前阅读,率先垂范,引领、参与学生阅读交流分享活动,引领阅读活动向纵深处发展。还应指导家长建立亲子阅读共同体,引导家长和孩子同步阅读,交流、分享阅读体验,撰写阅读心得,利用班级微信公众号,刊发优秀的阅读心得,线上交流展示阅读心得及成果,从而搭建立体、交叉、多维的阅读共同体,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

(四)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分享交流活动

整本书阅读是一种享受、吸收、内化的过程,阅读的展示与交流不可或缺,展示与交流可以有效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定期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交流展示活动。展示形式包括内容摘抄、批注、画思维导图、制作手抄报、画人(动)物图谱、线路图、朗诵音(视)频、人物评价、阅读心得、专题研究小论文、编写(演)课本剧等,当然可以多种形式联合运用。整本书阅读篇目的选择最好与教材安排的顺序保持一致,比如暑假期间布置八升九年级学生阅读名著《艾青诗选》,具体安排如下。

(1)制订阅读计划,完成初读。

时间:7月4日—7月20日

任务:初读《艾青诗选》,了解主要内容。

(2)细读作品,摘抄、批注。

时间:7月21日—8月5日

任务:摘抄重要语句,并完成批注任务(教师在班级QQ群或者微信群展示批注范例)。

(3)品读作品,交流展示。

时间:8月6日—8月15日

任务:A.自选其中的任一篇目配乐朗读并录制音频或者视频(个人朗诵,学生之间合作、学生与家长合作的集体朗诵均可),推送到班级微信“朗读者”公众号上。

B.撰写诗歌赏析,推送到班级微信公众号进行展示。

(五)利用网络平台·重视阅读多维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注意考察阅读整本书的全过程,以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方法和读书笔记等为依据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围绕读书的主要环节编制评价量表,制作阅读反思单,引导学生从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改进。”整本书阅读要重视多维评价,评价的主体可以是学生自评,也可以是老师、家长,可以是阅读共同体互评。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制作阅读评价量表,让学生通过自评和他评学会反思,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阅读态度及阅读方法,促进阅读水平及能力的提升。如学生阅读《水浒传》后,写人物评价《我看某某》,将学生作品通过“美篇”推送,在家长QQ群或者微信群转发。学生编演课本剧的视频,也可以通过“美篇”、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宣传、展示。接受家长和其他网友的点赞、评价,从而让学生获得肯定与鼓励,激发其阅读及创作的兴趣。

(六)利用網络平台·举办阅读知识竞赛

“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整本书阅读知识竞赛,可以达到以赛促读的目的。”可以开展班级、学校乃至区域的整本书阅读知识竞赛。比如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曾在2020年举行了整本书阅读知识竞赛。第一轮线上初选,选取积分靠前的12支代表队,参加决赛。借助网络平台,通过现场抽题、答题的形式,最终决出了获胜队伍。这种比赛,检测了学生的名著阅读成效,激发了名著阅读兴趣,真正取得了以赛促读的成效。

三、结语

当然,网络背景下整本书阅读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网络环境的稳定性是否得到保障,网络资源的使用需要经过甄别与整合,教师的多媒体运用技术亟待提高,学生使用网络资源时的自觉性、自律性问题,阅读评价多是单纯地点赞,缺少有效的建议和改进措施等。怎样有效利用网络技术,助推整本书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值得一线教师深入思考和继续探究,此文不作赘论。

猜你喜欢

网络平台名著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一种基于5G网络平台下的车险理赔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