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年,那些情

2023-09-09刘彦彤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一代人文字教室

刘彦彤

前段时间高考季,朋友圈很多同学回忆自己的高中生涯。除了感念师恩,大多要感叹一下那段埋首书堆的时光。从小学到高考,整整十二年,大部分在中国现有教育制度下走过的学生,再想起这个阶段,笼统的印象大概都是整整齐齐坐满人的教室、堆在桌子上的课本和习题册、晚自习做不完背回家的作业。凑近了再瞧,一些细节开始慢慢从记忆深处复苏过来,回忆的巨幅壁画这才变得鲜活。

一代人有属于一代人的记忆。如果说上面是作为“00后”的我对学生时代的记忆,那么丁老师在《那些人,那些事》里展示的,则是属于上世纪70年代乡村学生的回忆。很多年级混在一起的复式班,下河摸鱼的孩童,抱着棉鞋在泥路上冒雨往家跑的少年……我好像坐在电视机前看某部年代剧,主角转过身来,长着丁老师的脸——

我猛然惊醒,那些质朴的,鲜活的,脉脉温情的,原来都是真真实实发生过,并且长久留存在作者脑海里的回忆。

我一直觉得,文字工作者,或者是生活得离文字比较近的人,要比普通人更敏感一点。这种敏感不是无病呻吟或是没事找事,而是对情感的一种敏锐和执着。情感经由人口说出来往往会淡几分,写成文字又淡几分。三分的情感写出十分的文字只能算矫揉造作,十分的情感在心里、腦海里反复锤炼,最终落在纸上显出三分,还有七分要读者透过文字去读去品,这才算得上好文章。我看丁老师在《那些人,那些事》里写自己的母亲、恩师、同学,并不大张旗鼓去写多少爱多少怀念多少感恩,只是一些简单的故事,或者寥寥几笔,背后蕴含的情意却力透纸背。

丁老师在文章里讲他的高中老师教他写作要“干干净净”,“简约语文”成为他一直以来的教学理念,让我想起丁老师初一时说我的作文“打官腔,废话太多,不够真情实感”。他教着我给作文先做加法再做减法,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离文字的世界更近一步,成为一个愿意和文字亲近的人。读到这里,一种奇妙的感觉笼罩住了我,情感穿透二维世界,文字连接起过去和未来,我好像真实触碰到语文教育的传承。

丁老师教我的时候,常喜欢在班上说起他的学生时代。我记得他站在教室的过道里讲他曾经多么顽劣,上了电大又如何发愤图强,说这些话时他的眼睛里往往流露出愉快的光芒。他向来不介意让别人知道自己是从一个怎样的环境里一步一步走出来,成为如今的他。现在我知道,那些人,那些事,他没有一刻忘掉。别人怎么看待并不重要,弥足珍贵的那些年、那些情,积蓄在记忆深处,成为生命的养分,让他不断地向着高处伸展。

(注:作者现就读于复旦大学2021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2018届毕业生,丁老师任教她初一初二语文)

猜你喜欢

一代人文字教室
一代人
“313”教室
文字的前世今生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热爱与坚持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每一代人都被质疑“垮掉的一代”,但每一代都没有垮
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歌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