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是新时代艺术的历史使命 ①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美术的当代复兴研究》(21ZD23)。
2023-09-09吕少卿童兴强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吕少卿 童兴强(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历史机遇,也意味着风险与挑战。除了政治、经济等“硬实力”层面,国与国之间“软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近代中国给世界留下了一个积贫积弱、封建愚昧的形象,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又出现“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不实言论,造成相当一部分国外民众对当代中国有很深的“误解”,对中国在“软实力”层面的竞争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如何扭转这种“误解”,如何用优秀的作品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是中国新时代艺术家应当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国家形象的概念界定
国外学术界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随着国际政治角力和世界市场竞争而发展。20 世纪5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艾瓦特·博尔丁(Kenneth Ewart Boulding)是较早明确使用“国家形象”(National Images)这一术语并展开系统研究的学者,在《国家形象和国际体系》(1959)一文中提出国家形象包括地理空间、心理态度和物理实力三个维度,是一个国家的自我认知和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主体对其认知的结合。[1]此后,奥利·霍尔斯蒂(Ole R.Holsti)、阿尔伯·拉什(AlpoRusi)和罗伯特·杰维斯(Robert Jarvis)等学者都对国家形象进行过探讨。霍尔斯蒂认为国家形象是“信念体系”的组成部分(1962);拉什同样从信念体系认识国家形象,但强调其在国际政治决策过程中的影响(1988);杰维斯认为国家形象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理想的国家形象甚至比国家实际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在国际外交中有更有用(1989)。20世纪90 年代之后,随着“冷战”结束、国与国间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和市场竞争加剧,很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从两大集团的政治对抗转向全球市场下的自由竞争,于是从广告营销的角度认识国家形象,提出“国家品牌”的概念并认为打造优良的品牌形象能够有效提升国际竞争力。尽管这些学者从各自角度对国家形象进行了深入考察,但尚未形成较为确切的概念。
国内学术界对国家形象的讨论起始于20 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国外讨论国家形象的研究成果被不断引进及相关学科建设的推进,国内学术界,尤其是国际传播和国际关系领域的学者,较早关注国家形象问题并对之进行了界定。简单来说,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2]形成于传播过程之中,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环境中的舆论反映”,[3]是“国际新闻流动中所形成的形象”。[4]
进入21 世纪,学术界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不断深入,认识到国家形象不仅是在传播媒介和舆论场域中形成的,而且有着丰富的内涵,形成以下观点:
首先,国家形象是包括国内与国际两个方面的综合体。国家形象“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5]国家的国内形象与其国际形象之间往往存在着显著差异。[6]作为“他者”的国外公众的认知虽然对国家形象构建有重要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国外公众对一国认知往往存在片面性与局限性,所以,国外公众对国家的总体评价只能作为国家自我认知的参照。[7]“以传播主体和关键参与者的不同可分为自塑、他塑与合塑三种模式”。在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时,要加大开展中外人文交流,增强民间传播效果,提升国际公关能力,及时分析并回应国际社会不实讯息。[8]
其次,国家形象以一定的物质、精神、制度等客观条件等为基础,包括疆域范围、地理条件、自然资源、人口数量,以及经济、军事等在内的物质要素,包括教育水平、科技实力、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观念、社会凝聚力、民族性格等在内精神要素,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在内的制度要素,共同构成国家形象的基础条件。[6][9]
再者,国家形象是一国的客观条件、客观状态与媒体传播结合的产物。从媒体输出的角度来看,国家形象是国家系统运作过程中发出的信息在大众传播层面通过特定媒体输出的产物。[10]一定的物质基础、客观状态加上公共媒体传播的信息,构成社会公众对一国的评价,结合了主客观两个方面。[11]所以,国家形象是“国家的客观状态在公众舆论中的反映及公众对国家的总体评价”。[12]此外,要加强海外传媒力量,积极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13]
由上述讨论可见,由于研究角度和侧重点的不同,学者对“国家形象”的界定有所差异,但有一个一致的指向,即国家形象具有外向性,离不开外部环境,同时也肯定其物质本源性。此外,沈义贞提出的两个观点值得特别关注,一个是“具象符号”,强调国家形象应当包括与国家的物质、精神、制度等同要素对应的“可以引发关于一国的整体想象的、以人、事、景、物为外在表现形态并有着一定系列与序列的具象符号”。[7]更重要的是,他提出的“他者”是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一国之形象从受众角度来看,既包括国内公众的看法,也理应包括国外公众对该国的印象,但二者有本末之分、主次之别。所以,沈义贞指出的国外公众对一国的总体评价“仅仅是认识自我形象的一个参照,而非对国家形象的正确描述”的观点突出强调了本国公众对于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作用和关键地位。也就是说,国家形象构建的根本和基点在于立足自身角度出发,而非置于国外公众的审视眼光之下。对于迈向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自信的当代中国而言,国家形象构建必须牢牢把握这个根本和基点。
根据学术界的讨论,概括而言之,所谓“国家形象”可以界定为以该国的物质要素、精神要素以及制度要素为内在基础,能引起国内外公众对于一个国家整体性想象的特定具象符号。
二、国家形象在当今国际交流和竞争中的重要价值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既有和平友好的交流,亦存在针锋相对的竞争。国家形象作为具有特定内涵和感知形象的意象,在国际交流和竞争中发挥着的作用举足轻重。
首先,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外扩大国家影响力,对内提升国家的凝聚力和国民的自信心。
“软实力”这个概念是美国国际政治学家约瑟夫·奈(Joseph S.Nye)在20 世纪80 年代提出的,“它与命令式的硬实力构成权利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指一国通过制造情势,使他国接受它的价值观念并模仿其行为方式的能力”。[14]文化软实力可以说是一种根植于文化之中的内在精神力量,其强弱受文化的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的影响。20 世纪80 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国际竞争中经济、社会、文化等非军事因素明显增强,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愈来愈多元化,非国家行为主体发挥的作用明显增强,数量和频次亦极大提升。在此背景下,通过国家形象间接地、非强迫性的影响他国的决策和行为,是当前国际政治角逐中越来越倾向于采用的手段。所以说,作为国家软实力的组成部分,良好的国家形象堪称一个国家的“无形资产”,既有利于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占据有利地位,也能对国内外公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效果比采用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更为显著。[15]
当今时代的国际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国家形象之间的角逐,具有全球性形象吸引力的国家被视为发展的典范,具有区域形象吸引力的国家是地区发展的优等生和代表,而在形象宣传上策略失败的国家则有被国际社会逐渐边缘化的风险。国家形象实际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声誉和信用,在政治层面能够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声的分量,在经济层面能够左右消费者对该国商品和服务的态度,从而直接影响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植根于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而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意义重大。
其次,良好的国家形象是一种软权利的实现力量,是一个国家获得国际社会认同与支持、发挥国际影响力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
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期望并努力尝试通过国家形象建设取得国际社会的承认与尊重。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认为国家形象有着对内凝聚人心,对外减少外部发展阻力和吸引世界各地优秀人才的作用。[12]所以,积极构建国家形象最终是要形成一种对国家认同、信任、自豪的精神力量。正因为“国家形象”具有诸多重要的“软作用”,世界各个主要国家都非常重视国家形象的建设。美国的“崇尚创新”、法国的“典雅时尚”、德国的“严谨规范”、日本的“精益求精”等都成为这些国家在国际竞争中非常有力的宣传工具。美国为了打造其软实力积极支持影视、传媒、游戏等文化产业发展,好莱坞的电影、迪士尼的动画片几乎渗透到全世界各个国家,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品牌。
一段时期以来,中国的国家形象一直存在着被误读、曲解的现象。历史上,中国国家形象在曾经有过汉唐时代“万邦来朝”的大国气象,明代郑和通过航海七下西洋宣教中华文明于世界的壮举等等。这些都曾为中国赢得了崇高的国际形象。但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羸弱日益凸显,在西方列强乃至日本人的眼中,中国沦为他们可以肆意鱼肉的“东亚病夫”。1949 年之后,由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差异,西方世界一直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视为“危险”和“异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领域的成就举世瞩目,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西方国家此时又抛出了“文明冲突论”“中国威胁论”等,致使各种谬论此起彼伏,导致部分周边国家担心成为中国的附庸,出现恐惧甚至敌对情绪。此外,需要正视的是,对中国的误读、曲解不仅来自国外,“自我认知”亦存在一定偏差。从1840 年之前“天朝上国”的幻觉,到近代由于国家积贫积弱而导致民族性格、文化传统等的自我怀疑,这种“妄自尊大”到“妄自菲薄”的转折固然有客观条件的支撑,但仍然带有很大的片面性甚至偏颇性,是自我认知的偏差所致。即使在当代,数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人自身的认知和经验,乃至相当一部分国内外理论都难以全面地解释中国现实。所以,“中国对自我形象的认识与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看法大相径庭”使得中国国家形象问题具有相当的复杂性,[16]中国国家形象问题“是一个综合着国内与国外的问题,既是世界不断地认识中国的问题,也是中国不断地自我认识的问题”。[17]
当代中国国家形象构建问题是在中国作为大国崛起、稳步迈向民族伟大复兴、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提出的。2006 年8 月28 日,国家特批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正式启动;同年9 月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把文化同政治、经济、社会并列,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首次把文化提高到了软实力的高度来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加注重国家形象的建设。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强调,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任务之一是“展形象”;2021 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2021年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上把“展形象”作为文艺工作的根本使命之一;2022年10 月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上突出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三、艺术作品是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
古往今来,众多艺术大师的优秀作品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永久丰碑为后世铭记,比如提及莎士比亚,人们就想到英国;说起托尔斯泰和普希金,我们就想到俄罗斯;意大利因为有了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文艺复兴的巨星而显得光辉灿烂;而谈到鲁迅、老舍就想起令人油然而生敬意的中国精神……艺术作品如何构建当代中国的国家形象是当下中国文化界面临的一个有着迫切的现实需要、又有着长远的历史意义的问题。我国艺术界对艺术作品塑造国家形象问题的系统研究始于2007 年。是年,南京艺术学院将“艺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列为重点研究课题,成立了以刘伟冬、居其宏、沈义贞、方仪等专家、教授组成的课题组。2007 年2 月6 日,就艺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如何定位、艺术作品如何反映国家形象、国家形象的塑造策略有哪些等问题南京艺术学院联合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北京召开“艺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专题研讨会。次年1 月,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文艺报在京举办“文艺作品中的国家形象”研讨会。这两次会议主要达成以下共识:
其一,突出强调艺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研究的重要性与独特性。通过识别艺术作品中国家形象的表意方式、分析表意符号的生成路径,为艺术创作提供可以依循的国家形象表述策略;国家形象要表现在具体的具有独创性的文艺形象之中;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艺术创造与有意识地在作品中反映国家意志必须很好地结合。[18]26-27
其二,分析了艺术作品在国家形象塑造上存在的不足。把作品的宣传性置于艺术性之上,存在标语、口号式的说教;某些艺术评奖中的“题材决定论”和“主旋律作品优先论”强化了作品的标语口号式倾向;一些迎合西方眼光、西方理念和趣味者钟情于揭示中国的落后面;戏说历史导致大众的误解;大众文化中的媚俗作风,倡导游戏化。[18]31-32
其三,提出艺术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策略。在文化宣传主管部门和艺术家中树立国家形象意识;充分发挥宣传媒体和文艺评奖对于国家形象塑造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掘和利用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借鉴国外艺术作品塑造其国家形象的经验;建立全球化视角;及时反映代表国家形象的人物与事件;为艺术大师的诞生创造良好的土壤。[18]31-32
此后,不断有学者就艺术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话题进行讨论,相关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艺术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独特价值。一是强大的认知和认同功能,艺术本有的形象魅力、情感认同、潜移默化功能有助于让世界了解真正的实际的中国,艺术的“形象性、细节性、感受性、情感性,呈现一种中国人的形象和中国式的情感”亦有助于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认知与认同。[17]二是,比之政治和传媒中的国家形象,艺术中的国家形象具有稳定性和永恒性,“政治和传媒中的国家形象塑造,基本上对应于具体的境遇,有针对性地时做一种塑造之功,达到一种具体的目的;而艺术形象则是一种相当稳定的,甚至带有永恒性的创造。”[17]三是,沟通与传播的普遍性,艺术品,特别是国宝级的艺术珍品能够超越语言、文化,乃至政治意识形态的隔阂,“充当跨越国界的传播使者”。[29]
其次,艺术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历史回顾。20世纪中国美术与国家发展历程紧密相连,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初,美术中的“国家”意识开始觉醒,美术风格之争反映艺术家心中不同的国家形象;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国家”意识也由觉醒转变为“共存亡”的情感内设,“美术革命”演变为“革命美术”;新中国成立初期,美术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中国“造型”,为人民塑像;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美术在反思与伤痕中开始游离于本质初衷的国家形象建构的创作实践。[21]
再次,艺术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当代传播。通过古代艺术珍品,依托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魅力,面向世界公众展现“文明大国形象、文化大国形象、东方大国形象、魅力大国形象”。[20]此外,通过反映当代现实的作品,如《武汉战疫纪》等纪实影片,塑造“科学防疫”“信息公开”“精准施策”“全民有难、全民抗疫”“全民守纪、全民互助”“容许异见”“反思疫情”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家形象,有助于“破除国际舆论场对中国的负向认知,并进一步助推中国获得国际话语权的可能”。[22]
优秀的艺术作品对人的认知和行为都有可能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是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世界上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诸多发达国家都着力打造能表现国家意志和民族主体价值观的艺术作品,以扩大国际影响力和争夺国际交往话语权。要让世界更了解中国,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真正走向世界,艺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是艺术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如何向国内外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如何把个人的艺术追求融入国家和时代发展的洪流,积极创造表现中国现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作品?这是目前摆在我国文艺工作者面前的重大历史使命和现实课题。新时代艺术家当树立“国家形象”的意识,并从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两个维度展开国家形象的塑造。
四、新时代艺术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历史文化维度
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与中国文化实际状况有明显差距,究其原因在于文化的传播力和渗透力不足。自20 世纪70 年代末,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积极开放的态度与世界各国开展文化交流,虽取得巨大成就,但不得不承认,仍然与一个文化大国的地位很不匹配。相当一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认知仅仅限于中国功夫、舞龙舞狮、兵马俑、长城、大熊猫、中国餐、人多拥挤等几个有限的“印象”。他们对中国的文化,无论是数千年积淀的厚重,还是当今时代迸发的生机,不能说视若无睹,至少没有深入了解。所以,尽管中华文化历史绵长、光辉灿烂,但今天的中国并非文化输出的大国,我们的文化和文化产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尽如人意。当今世界文化产业是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一个替代性和战略性产业。美国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遥遥领先,其在文化产业的发展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美元、导弹、网络和好莱坞是其强国地位的四根支柱,它们分别代表了美国在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四个方面在世界上的主导权,根据美国商务部分析局发布的数据,1998 年美国文化产业产值为 6669.5亿美元,到2017 年增加到 13823.1 亿美元。[23]再如我们的近邻韩国,自20 世纪90 年度提出“文化立国”的口号,把文化产业作为该国的战略性产业,加大文化产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使韩国文化产业走上发展的“快车道”,成为亚洲文化娱乐产品的输出大国。到2000 年前后,韩国影视剧和娱乐产品已席卷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亚洲国家;2005 年左右的电视剧《大长今》更是把“韩流”带到世界各地,也捧红了韩国的饮食文化。与中国对世界的了解相比,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还很不够,中国的文化建设和国际文化传播尽管近年来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尚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没能充分运用艺术作品展示出我们文化的精髓。当然,我们也在积极努力。近年来,我国开始主动借鉴欧美国家运用艺术传播本国优秀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经验,注重运用电影等艺术形式对塑造国家形象,推出了像《战狼》《红海行动》《长津湖》等一系列情节扣人心弦又展示国家积极形象的影片。
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有信心和抱负,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24]作为一场席卷全球的浪潮,全球化浪潮席卷了世界,深刻影响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社会生活,以及精神层面的文化。为此,当今时代的艺术创作把国家形象塑造置于全球化视野之中,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既要彰显地方和民族特色,还要胸怀全球,用大众熟悉的、乐于接受的艺术语言开拓一条为国内外社会大众普遍认可的文化沟通与交流的通道。因此,新时代艺术要厚植传统底蕴,反映文化精髓,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深沉与博大。
上下五千年的积淀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深沉,新时代艺术应自觉继承并弘扬这份沉甸甸的遗产,向世界讲述中国文化的辉煌旅程。中国文化之深沉首先体现在它的悠久,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至今的就是中华文明。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等史前文化中,中华文明的种子已经开始孕育,从殷商算起,中华的文明史至少有3500 年。其他曾经辉煌的古代文明,如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等,早已湮灭,未能延续下来。中国文化之深沉还体现在它的坚韧,尽管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历经了数不清的磨难,但总能涅槃重生并创造一个个文化高峰。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国相互攻伐混战不休;魏晋南北朝,从军阀割据到五胡乱华,战乱和屠杀写满了史书;五代十国到后来宋、辽、金、蒙之间时断时续的战争进行了数百年;再加上其他各个朝代末期出现的社会大动荡、和平时期出现的自然灾害和瘟疫、近代以来的列强欺辱等,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历史充满崎岖。正是一路走来的崎岖练就了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自先秦时代百家争鸣奠定中国文化的基础,到汉代美轮美奂的辞赋,魏晋南北朝迎来哲学、文艺思想和文学艺术的大发展,再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国文化始终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所以,新时代艺术要扎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处,展示中国文化的优秀思想传统、价值传统和审美传统。
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成就了中国文化的博大,新时代艺术应主动发掘民族文化的丰富资源,向世界讲述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多姿多彩。中国文化之博大首先体现在儒释道“三教合流”构成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底色。以匡扶天下为己任,追求做“帝王师”的是儒家;脱离世俗的羁绊,追求回归自然天真是道家;发掘心灵的智慧,追求生命的超越和解脱的是佛家。虽然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就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但是,道家思想,与儒家积极的“入世”精神对立,始终作为儒家的“补充”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土,经历魏晋到隋唐数百年间不断与中国本土文化冲突、融合,亦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极。宋明理学援“道”入儒、援“佛”入儒的理论创造成功实现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汇通。此外,中国文化之博大还体现在广阔的领土和56 个民族的汇聚形成各有千秋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中国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三大国家,从世界屋脊到江南烟雨,从沙漠戈壁到热带雨林,不同的地理环境塑造了不同的习俗和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不同民族之间和谐共处,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得以保存下来,成为中华文化家族的一员。可见,多元互动、兼收并蓄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特征,中国文化既不单一也不排外,总是能以开放的胸襟接纳“外来者”、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异己者”。为此,新时代艺术要深入剖析丰富多样的中国文化,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展示。
五、新时代艺术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社会现实维度
扭转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或认知偏差,需要艺术呈现中国的现实面貌。全球化浪潮大大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不同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之间的相互碰撞。一方面,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有利于不同体系的文化之间交流与互鉴;另一方面,从消极的角度来看,随着强国的文化扩张与文化渗透,在经济上处于弱势的国家的文化独立和安全就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而这一冲击必然带来了弱势国家民族利益乃至国家主权、国家安全的危机。这种文化渗透与文化扩张其本质就是“西方对付非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25]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殖民主义”。在此背景下,为了应对国际文化竞争形势,改变国际社会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固有偏见,文艺工作者除了植根传统,还要面向现实,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成果以生动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现实生活是艺术的源头活水。中外历史上那些真切观照现实、反映现实的艺术家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如杜甫的诗“三吏三别”、巴尔扎克的小说《人间戏剧》、列宾的画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古代希腊雕塑家在继承古埃及艺术的“规则”基础上,通过细心观察现实中的人物和动作,一改古埃及艺术的呆板,创造出美轮美奂、充满生气的形象,成为西方古代艺术的顶峰。即使标榜“写意”的文人山水画,也没有完全脱离现实,画面中的山水虽未必对景写生,却仍然离不开画家的“目识心记”。
尽管艺术真实不等于“事实”,但是它比“事实”更能打动人。艺术作品是经创作者对现实生活观察、体验到提炼、升华的产物,所以,“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26]古希腊雕塑家把现实中观察的人体和姿态、动作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完善,创造出像《米洛岛的阿芙洛狄特》那样完美的理想形象;中国山水画家“搜尽奇峰打草稿”,把游览过的自然山川在头脑中进行排列、重组、变形,创造出悠远的意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用艺术作品表现当今社会现实能够比新闻报道更集中地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风气,更能打动受众。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24]广大文艺工作者,一方面要用心去观察、体会和发掘,在现实生活中寻求创作的素材,另一方面要树立“为国塑形”的意识,用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创意的构思反映现实中的真善美。新时代艺术要融入时代洪流,彰显大国气象,向世界展示中国社会的变化、进步和人民的心声。
当今中国蒸蒸日上、成就斐然,艺术要站稳国家立场,讲述中国之进。尽管我们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等领域已经取得世界先进的成就。经济发展方面,即使受疫情影响,2021 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高达8.1%,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亦达到8.1%;科学技术方面,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九章量子计算机”的问世标志着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二个拥有量子计算机的国家、中国“天宫”空间将在2022 年内全面建成;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污染物排放量不断降低,2021 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中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了9.1%;公共卫生方面,疫情防控举措落实,2021年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5%等。“为国塑形”的新时代艺术要致力于展示中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先进成果,告诉世人中国取得的诸多成就。
中国人民坚韧不拔、精诚团结,艺术要坚持人民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无一不是人民奋斗出来的。作为这个伟大时代的劳动者和创造者,中国人民绝不再是近代那种愚昧无知、迷信怯懦、麻木冷漠的,而是有知识[27]、有信仰、有担当、有情怀的。当年鲁迅先生面对他所处的现实,对近代中国人性的揭露符合现实并有实际意义;当代的艺术家同样要面对今天的现实,展示当代中国人的奋斗精神、坚定信念、高尚情操、文明进步等,同时真切表达他们对美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而塑造新时代中国人的良好形象。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国家形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国际竞争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优秀的艺术作品对人的认知和行为都有可能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是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当树立“为国塑形”的意识,厚植传统底蕴、融入时代洪流,用优秀作品反映中华文化繁荣精髓、彰显东方大国气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28]
猜你喜欢
杂志排行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的其它文章
- 晚清江南文人画梅观:以徐荣《怀古田舍梅统》为中心 ①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美术史学史研究》(19ZD19)阶段性研究成果。
- 中国花鸟画形神意趣的审美渊源及建构
- “纪念碑性”:论士人“用玉”及其美学史贡献 ①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美学命题整理与研究》(21&ZD068)阶段性研究成果;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接受视野下玉器美学的士人趣味阐释研究》(KYCX23_0038)阶段性研究成果。
- 艺术“见物”的理论问题
- 刊前絮语
- 内生衍变:城市公共艺术价值构建的新逻辑①基金项目:2021 年度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川师—力方视觉科技教学实践基地》(202102142009)阶段性研究成果。
—— 一种当代的视角